浙教版八上科学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培优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科学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培优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9 14:10:57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试卷2023年12月28日
一、选择题
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大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风向昼夜变化,如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则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
A.白天,海洋吹向陆地 B.夜晚,陆地吹向海洋
C.夜晚,海洋吹向陆地 D.白天,陆地吹向海洋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因为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导致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洋附近形成的一种日变化的风系。
【解答】从本题中可以看出此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说明陆地的气压高于海洋的气压,陆地的空气是下沉的,海洋的空气是上升的,说明陆地的温度比海洋低,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晚上降温慢,陆地降温快。所以可以知道是夜晚,风向是陆地吹向海洋。
故答案为:B。
3.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 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 为密闭的玻璃球,A 与 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 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 管和 B 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天气与气压的关系答题。
【解答】“天气预报瓶”的实质是连通器,连通器两端的液面相平时,液面上的气压相等;连通器两端的液面不相平时,液面低的那端气压高,液面高的那端气压低;天气与气压的关系: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图中,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外界气压明显升高,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高气压区多晴燥天气。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答案:C。
4.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B【解析】【分析】在对流层,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大气压还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晴天气压高,雨天气压低,冬天气压高,夏天气压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解答】A、1标准大气压=1.01×105Pa,一个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双手手掌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分米,根据F=pS计算可知,大气对手掌的压力大约为2000N,A正确,不符合题;
B、对流层,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密度越小,B错误,符合题意;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C正确,不符合题;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D正确,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B。
5.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Ⅰ是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B.乙图中,若a处是茎的向光侧,则b处一定是茎的背光侧
C.丙图中,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
D.丁图中,饭后1﹣2小时内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升高
【答案】D【解析】【分析】(1)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2)植物的向光性的实质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
(3)人之所以能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4)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
【解答】A、甲图中,I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A不符合题意;甲图中,酶的催化效率最高的是20℃的影响,而人体淀粉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最适宜的温度是37℃,A错误;
B、由于b点的生长素含量比最高点低,并不一定是茎的背光侧,也可能是介于背光侧和向光侧之间的部位,B不符合题意;
C、 丙图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在寒冷的环境时,人的血液量减少,在温暖环境中人的血液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饭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105Pa B.1.1×105Pa C.1.0×105Pa D.0.9×105Pa
【答案】C【解析】【分析】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利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时,用到的公式是 ,所以要分别得出大气压力F和活塞的横截面积S。利用二力平衡可得出大气压力,并知道活塞的面积S,便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了。
【解答】解: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G1=(0.88+0.1)kg×10N/kg=9.8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1=9.8N;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G2=(0.46+0.1)kg×10N/kg=5.6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2=5.6N;
两式联立解得:F=7.7N;
所以
故答案为:C
7.家用水龙头在水流较小且稳定流动时,水流的形状应该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水向下流动过程中,体积不变,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长度越来越长,根据体积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分析解答。水下落过程中体积不变,流速变大,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变大,水流被“拉长”,截面积减小,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现象,平时应注意多观察。
【解答】解:水向下流的过程中受重力作用,流速越来越大,水流被“拉长”,水的体积不变,长度变大,则横截面积减小,由图知A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A
8.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向为(  )
A.B.C. D.
【答案】B【解析】【分析】对流运动中,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解答】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 右下端的热水上升,呈现逆时针方向流动.
故答案为:B.
9.我国是受季风影响较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低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
【答案】D【解析】【分析】季风是一年中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海洋和陆地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
【解答】季风形成的本质原因是海洋和陆地性质的差异;夏季,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洋的温度低,形成高压区,陆地中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成为夏季风;冬季风相反;
故答案为:D.
10.如图是大气对流运动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甲地在近地面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B.甲地为低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C.甲地为高压区,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D.甲地为低压区,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答案】A【解析】【分析】我们把相 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低压区。研究 表明,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变化密切相关。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 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解答】甲处气温较低,气体下沉,近地面气压高,为高压区,天空缺少由水汽,云少,天气晴朗,空气干燥,故答案为:A。
11. 2023年入梅以来,浙江省平均降水量超常年同期的61%,多地江河、水库水位持续上涨,甚至某些地方爆发了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当水库泄洪时,可在泄洪区进行拍摄工作
B.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
C.梅雨时期,尽量避免去泥土松软的山坡上进行林业生产工作
D.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答案】C【解析】【分析】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往往发生在特定的泥石流沟谷中,因此,掌握判断泥石流沟谷并远离它们的技巧,对于自救很有必要。泥石流沟谷上游像漏斗、饭勺、树叶,中游深且窄,下游则较为开阔,沟谷上、下游相对高差一般在300米以上。如果沟谷上游存在山塘水库、或沟内地下水丰富,它们在遇到连续强降雨天气时,更易爆发泥石流。要特别警惕的是,泥石流往往突然爆发,因而逃生机会很小。因此,当听到山沟内有轰鸣声,或看到主河洪水上涨、正常流水突然断流,应该马上意识到泥石流就要到来,并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在逃跑中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方向:不要顺沟方向朝上游或朝下游跑,应该朝着沟岸的两侧山坡跑,但注意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解答】A. 当水库泄洪时,尽量不要在泄洪区进行拍摄工作,A错误;
B. 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向山上跑,B错误;
C. 梅雨时期,尽量避免去泥土松软的山坡上进行林业生产工作 ,C正确;
D. 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不应在身上捆绑重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12.下列描述中,前者属于天气,后者属于气候的是(  )
A.长夏无冬:万里无云 B.阴转多云:四季如春
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 D.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答案】B【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
【解答】A、长夏无冬是长时间的情况,属气候,万里无云是天气,故A错误;
B、阴转多云是天气,四季如春是气候,故B正确;
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两者都是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属气候,故C错误;
D、狂风暴雨,雷电交加,都是短时间的天气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3.下列用品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吸尘器 B.真空压缩袋 C.离心式水泵 D.汽车化油器
【答案】D【解析】【分析】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工作原理都利用了大气压强,吸尘器、真空压缩袋、离心式水泵等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解答】汽车化油器是由于进气管内空气的高速流过导致气压下降,从而将管内的燃油吸出来。所以它是利用了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选:D。
14.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海水蒸发 D.水汽输送
【答案】B【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人类能够影响到的主要是地表径流。
【解答】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改变的是水循环环节的地表径流;
故选B。
15.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A.B.C. D.
【答案】D【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风吹来的方向,结合图片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ABC中的化工厂位置由于风吹的缘故容易对居民区造成环境污染,故不支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一般状况
B.降水量是指降水的质量
C.旱涝、台风、寒潮都属于气象灾害
D.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B【解析】【分析】天气指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天气状况变化,气候指长时间的天气状况。
【解答】A.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一般状况 ,故其正确;
B.降水量指降水的深度;
C. 旱涝、台风、寒潮都属于气象灾害 ;
D. 太阳辐射影响地球上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变化。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7.《中国机长》影片讲述的是四川航班飞行在西藏上方9800米高空时,挡风玻璃意外破裂的故事。
(1)飞机起飞时穿过大气层的   层,到达平流层。
(2)挡风玻璃破裂,机舱中的驾驶员紧急下降穿过云层后,机舱外空气温度将   。
(3)影片中挡风玻璃破裂,机舱内物体飞出。请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1)对流(2)上升(3)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内外存在压强差。 (或舱外高度越高压强越小,机舱内压强大,机舱外压强小。)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1)飞机从接近地面飞向高空,对流层是接近地面的一层大气层,刮风、下雨、降雪都集中在对流层,而平流层基本没有水气,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飞行。
(2)挡风玻璃破裂,机舱中的驾驶员紧急下降穿过云层后,飞机飞到对流层,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故下降后,温度将上升。
(3)挡风玻璃破裂,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内外存在压强差。
18.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用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
【答案】(1)水土(2)大气(3)植树造林等
【解析】【分析】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应当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不乱砍乱伐,沙尘暴的危害有:1.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2.污染空气。3.影响交通。4.影响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生产。5.危害人体健康。
【解答】 (1)A组和B组作比较,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A坡有草皮,B坡没有草皮,该实验的变量是草皮(植被),小红观察到A坡(植被多)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植被少)的比较多,是由于植被将引入水沟的数量吸收,泥土汇聚,因此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也非常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的形成需要沙尘物质、大风以及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等三个必要条件,那么大量的沙土卷入空气中将会导致大气污染。
(3)由实验可知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植树造林能够有效保护土壤。
故答案为:(1)水土(2)大气(3)植树造林
19.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乙处的天气系统是   。
(2)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
(3)过若干小时,②地将受某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影响的地区不可能出现____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B.大风 C.气温下降 D.降雨
【答案】(1)低压系统(2)北风(3)A
20.请简要分析出现下列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
(1)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甘肃省,主要原因是两省的   不同。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原因是   的影响。
(3)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却温暖如春,主要原因是两地的   不同。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新疆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的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海陆位置(2)海拔高度(3)纬度位置(4)新疆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距海较远,降水少,气候大陆性较强,气温日较差大。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等。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受纬度位置影响,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极地地区气温低,全年严寒;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气温低,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到海边避暑;受海陆因素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解答】 (1)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距海近,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多;甘肃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距海较远,降水少。主要原因是两省的海陆位置不同。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主要原因是地形的影响。
(3)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却温暖如春,主要原因是哈尔滨纬度较高,气温低;海南岛纬度较低,气温高。两地的纬度不同。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新疆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的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新疆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距海较远,降水少,气候大陆性较强,气温日较差大。
21.2022年11月30日,寒潮来袭,我市气温为0~7℃、阴转小到中雪。降温幅度明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
(1)“气温为0~7℃、阴”等是对   的描述(填“天气”或“气候”)。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 降温是由于    (选填 “冷锋”或“暖锋”)过境引起的。
【答案】(1)天气(2)14 时(下午 2 时);冷锋
【解析】【分析】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将热量传导给空气。
【解答】(1) 气温为0~7℃指的是2022年11月30日这一天的气温状况,是短时间的,描述的是天气。
(2)地面吸收热量传导到空气中需要时间,且午后2小时太阳高度仍然较高,这段时间地面还会吸收较多热量,所以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下午2时)。
冷锋过境时会气压升高、大风、短时间强降水、降温。暖锋过境时气压下降、连续性降水、升温。
故答案为(1)天气(2)14 时(下午 2 时) ;冷锋
三、实验探究题
22.小科阅读到以下的材料:在几千米的高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一顿熟饭都煮不了,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为了验证沸点与气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实验一]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如图a,用温度计测得水将要沸腾到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72 80 88 96 102 102 102
(1)由数据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   
[实验二]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
(2)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该如何操作   
【答案】(1)102℃(2)液体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减小而降低。(3)向内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解析】【分析】(1)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注意分析水的沸点与注射器内气压的变化规律即可;
(3)当瓶内的水沸腾时,说明温度已经到达水的沸点。此时向内推动注射器活塞,减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而增大气压,此时看到水的沸腾停止了,说明水的沸点升高了,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水吸热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为102℃,即水的沸点为102℃,即水沸腾的温度为102℃;
(2)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变大而压强变小,水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那么得到结论:液体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的操作如下:向内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23.如图是小明利用V=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注射器带刻度部分的长度L为10cm,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积为   cm2。
(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N,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p=   Pa。
(3)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的好处   。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0.2(2)1.05×105(3)减小摩擦;或密封性好(4)偏小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2)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3)根据润滑油的特点分析用途;
(4)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2)大气压强为:;
(3)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的好处:减小摩擦,或密封性好;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则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向,那么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值偏小。
24.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100cm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2=80cm2,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
(1)除图甲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选填A.天平B.刻度尺C.量筒)
(2)观察图象,发现可知:①h1=    cm,木块A的总高度是    cm.②在木块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木块A所受浮力   ,在木块A浸没后至接触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木块A所受浮力    (以上均选填“增大”“缩小”或“不变”).③木块A的重力是     N.
(3)利用此实验装置可测该液体的密度,其值为     kg/m3.
(4)木块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
【答案】(1)刻度尺(2)4;10;增大;增大;不变;不变;4(3)1.25×103(4)1000
【解析】【解答】(1)由乙图是F与h的关系图象,F由压力传感器测量,h的测量需要有刻度尺;
(2)①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A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压力F=0,由图象可知,h1=4cm;
当S受压力逐渐浸入液体中时,A的重力、压力F、浮力三个力平衡,可知F=F浮﹣GA,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当A浸没时浮力不再增加,所以此时F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当h=10cm后,F′=6N不变,所以A的总高度hA=10cm;
②由①分析可知,随着h的增大,A浸入液体的体积增大,所以A受到的浮力增大,根据F=F浮﹣GA,压力传感器示数增大;
A浸没后至接触器底之前,浮力不变,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保持不变;
③由F=0时,A处于漂浮状态,F浮=GA,
即:ρ液gS2h1=GA…(a)
当A浸没时F浮′=GA+F′,
即:ρ液gS2hA=GA+F′…(b)
(a)÷(b)得:=,
代入数据:=,解得:GA=4N;
(3)A漂浮时F浮=GA,
ρ液gS2h1=GA,
ρ液×10N/kg×80×10﹣4m2×0.04m=4N,
ρ液=1.25×103kg/m3;
(4)根据力的相互性,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与A浸没时的浮力相等,即△F=F′=GA+F′,
根据p=,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大压强:
△p====1000Pa.
故答案为:(1)刻度尺;(2)①4;10;②增大;增大;不变;不变;③4;(3)1.25×103;(4)1000.
【分析】(1)由图象需要测量木块A的下面与液面的距离h,由此可知需要的测量工具;
(2)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此时F=0,从图象中可读取h1大小;当A被压入液体中浸没时,F不再增大,由此从图象中读出A的高度;
由F=0时,A处于漂浮状态,F浮=GA,当A浸没时F浮′=GA+F′由题联立方程求出A的重力;
(3)已知A的重力,根据A漂浮时F浮=GA,求出液体密度;
(4)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与A浸没时的浮力相等,由p=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大压强.
四、解答题
25.如图所示是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内部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问:
(1)此高压锅的原理   ;
(2)此时内部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3)该高压锅在大气压强为0.8×105Pa的地区使用时要保证水的沸点与上题一样,则应换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g取10N/kg)
【答案】(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2)锅内气压得到最大时,限压阀要起而未起,
限压阀的自重产生的压强:;
这时受到锅内向上的压强、向下的大气压强和自重产生的压强,
即:P内=P0+P自= 1.0×105Pa +105Pa=2×105Pa ;
(3)当锅内的气压为2×105Pa时,锅内气体对限压阀的压力为:F内=P内S=2×105Pa×10×10-6m2=2N;大气对限压阀向下的压力为:F0=P0S=0.8×105Pa×10×10-6m2=0.8N;那么限压阀的自重为:P内=P0+P自=2N-0.8N=1.2N;那么限压阀的最大质量为:。
【解析】【分析】(1)液体沸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当锅内气压得到最大时,限压阀要起而未起,这时受到锅内向上的压强、向下的大气压强和自重产生的压强,即P内=P0+P自,据此计算即可;
(3)水的沸点相同,即锅内气压压强相等,根据F内=F0+G计算限压阀的最大质量。
【解答】此高压锅的原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
26.假期时,小科登顶浙东南最高峰——括苍山,他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和一些必要的器材估测括苍山的高度。到达山顶后,他首先排尽针筒内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小孔,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已知在一定范围内,竖直方向高度每上升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已知:山脚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1.0×105帕)。
(1)括苍山山顶常年刮大风,山上建有全国第四大风力发电场,所以他应选择    (选填“室内”或“室外”)进行实验。
(2)测得活塞刚好被拉动时测力计示数F为17.6牛,针筒壁有刻度部分长度L为5厘米,请计算括苍山的高度。
(3)小科查阅资料,得知括苍山的实际高度为1380米,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1)室内
(2)由题意可知,针筒的容积为:V=10mL=1×10﹣5m3,针筒壁有刻度部分长度为:L=5cm=0.05m;
活塞的面积S= =2×10﹣4m2,
山顶的大气压强p上= =8.8×104Pa,
根据竖直方向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山下的大气压强为1.0×105Pa可得,
设山顶的相对高度为h,
则山上的压强p上=p0- Δp,
即8.8×104Pa=1.0×105Pa﹣ m/Pa×100Pa,
解得h=1200m
(3)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拉力F的值偏大,由p= 可知,测得山顶的大气压强的值偏大,山脚与山顶压强差变小,测得的海拔减小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出注射器针筒的横截面积,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山顶上的大气压强。接下来根据公式 p上=p0- Δp 计算出山顶的相对高度即可。
(3)1380米处的气压肯定比1200m处气压更低,即测量出的大气压强偏大。可从注射器针筒对活塞产生的摩擦力的角度进行受力分析,从而确定造成误差的原因。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室外刮风时空气流速大而气压会偏小,测出会不准确,因此他应该选择室内进行实验。
27.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压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横截面积为12亳米2,限压阀的质量为96克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
P/105Pa 0.98 1.01 1.13 1.29 1.40 1.69 1.80 2.00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0
(1)在高原上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水会在未达到100℃时开始沸腾。若上述高压锅的锅盖面积约为450cm2,当锅内水蒸气的压强达到1.4个当时大气压时,锅内气体对锅盖的压力为   N。
(2)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为了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选填字母)。
A.适当减小锅的容积 B.适当增大排气孔的直径
C.适当增加限压阀的质量 D.适当加大火力蒸煮
(3)通过计算并对照表格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锅内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6300(2)C
(3)解:P阀= =8×104Pa
P内=P0+P阀=1.0×105Pa+8×104Pa=1.8×105Pa查表的
此时水的沸点为117℃,即锅内最高温度大约是117℃。
【解析】【分析】高压锅的原理: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高压锅内的气压P内等于大气压强p0加上限压阀的压强p阀,即P内=P0+P阀
【解答】(1)已知锅内的气压P=1.4×105Pa,锅盖的面积S= 450cm2=0.045m2
根据, 锅内气体对锅盖的压力F=PS=1.4×105Pa×0.045m2=6300N
(2)A. 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即提高水的沸点,需要提高水的沸点,需要增大锅内的气压,根据P内=P0+P阀,锅内的气压大小与大气压和限压阀的压强有关,因此减小锅的容积无法改变锅内的压强,A错误
B. 根据P阀=,增大排气孔的直径,相当于增大了受力面积S,会导致P阀减小,锅内的气压会减小,蒸煮时的温度减小,B错误
C. 根据P阀=,增大限压阀的质量,可以增大限压阀的压强,锅内的气压增大,可以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C正确
D. 适当加大火力蒸煮无法增大锅内的气压,无法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D错误
故选C
(3)已知限压阀的质量m=96g=0.096Kg,气孔的横截面积S=12mm2=1.2×10-5m2
根据P阀=,可以算出限压阀的压强P阀
再根据P内=P0+P阀即可算出锅内气压,通过查表可以看出对应的水的沸点
故答案为(1)6300 (2)C (3)117℃
28.香水能使人保持悦人的气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甲是球压式的香水瓶,使用时,挤压气囊就会有香水呈雾状喷出,松开后停止喷洒,该香水瓶的结构原理如图乙。
请你解释该种香水瓶喷洒香水的过程及原理。
【答案】 用手挤压气囊,气体从进气杆流到尖嘴时管道变细流速变大,由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香水液面上通过通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大气压大于高于汲水管上方气压,香水被压上汲水管而喷出。
【解析】【分析】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用手挤压气囊,气体从进气杆流到尖嘴时管道变细流速变大,由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香水液面上通过通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大气压大于高于汲水管上方气压,香水被压上汲水管而喷出。
1 / 1初中八上科学第二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风向昼夜变化,如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则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
A.白天,海洋吹向陆地 B.夜晚,陆地吹向海洋
C.夜晚,海洋吹向陆地 D.白天,陆地吹向海洋
3.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 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 为密闭的玻璃球,A 与 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 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 管和 B 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
4.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5.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Ⅰ是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B.乙图中,若a处是茎的向光侧,则b处一定是茎的背光侧
C.丙图中,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
D.丁图中,饭后1﹣2小时内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升高
6.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105Pa B.1.1×105Pa C.1.0×105Pa D.0.9×105Pa
7.家用水龙头在水流较小且稳定流动时,水流的形状应该是图中的(  )
A. B.
C. D.
8.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向为(  )
A.B.C. D.
9.我国是受季风影响较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低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
10.如图是大气对流运动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甲地在近地面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B.甲地为低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C.甲地为高压区,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D.甲地为低压区,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11. 2023年入梅以来,浙江省平均降水量超常年同期的61%,多地江河、水库水位持续上涨,甚至某些地方爆发了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当水库泄洪时,可在泄洪区进行拍摄工作
B.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
C.梅雨时期,尽量避免去泥土松软的山坡上进行林业生产工作
D.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12.下列描述中,前者属于天气,后者属于气候的是(  )
A.长夏无冬:万里无云 B.阴转多云:四季如春
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 D.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13.下列用品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吸尘器 B.真空压缩袋 C.离心式水泵 D.汽车化油器
14.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海水蒸发 D.水汽输送
15.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A.B.C. D.
16.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一般状况
B.降水量是指降水的质量
C.旱涝、台风、寒潮都属于气象灾害
D.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填空题
17.《中国机长》影片讲述的是四川航班飞行在西藏上方9800米高空时,挡风玻璃意外破裂的故事。
(1)飞机起飞时穿过大气层的   层,到达平流层。
(2)挡风玻璃破裂,机舱中的驾驶员紧急下降穿过云层后,机舱外空气温度将   。
(3)影片中挡风玻璃破裂,机舱内物体飞出。请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8.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用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
19.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乙处的天气系统是   。
(2)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
(3)过若干小时,②地将受某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影响的地区不可能出现____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B.大风 C.气温下降 D.降雨
20.请简要分析出现下列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
(1)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甘肃省,主要原因是两省的   不同。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原因是   的影响。
(3)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却温暖如春,主要原因是两地的   不同。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新疆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的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21.2022年11月30日,寒潮来袭,我市气温为0~7℃、阴转小到中雪。降温幅度明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
(1)“气温为0~7℃、阴”等是对   的描述(填“天气”或“气候”)。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 降温是由于    (选填 “冷锋”或“暖锋”)过境引起的。
三、实验探究题
22.小科阅读到以下的材料:在几千米的高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一顿熟饭都煮不了,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为了验证沸点与气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实验一]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如图a,用温度计测得水将要沸腾到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72 80 88 96 102 102 102
(1)由数据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   
[实验二]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
(2)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该如何操作   
23.如图是小明利用V=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注射器带刻度部分的长度L为10cm,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积为   cm2。
(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N,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p=   Pa。
(3)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的好处   。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100cm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2=80cm2,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
(1)除图甲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选填A.天平B.刻度尺C.量筒)
(2)观察图象,发现可知:①h1=    cm,木块A的总高度是    cm.②在木块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木块A所受浮力   ,在木块A浸没后至接触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木块A所受浮力    (以上均选填“增大”“缩小”或“不变”).③木块A的重力是     N.
(3)利用此实验装置可测该液体的密度,其值为     kg/m3.
(4)木块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
四、解答题
25.如图所示是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内部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问:
(1)此高压锅的原理   ;
(2)此时内部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3)该高压锅在大气压强为0.8×105Pa的地区使用时要保证水的沸点与上题一样,则应换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g取10N/kg)

26.假期时,小科登顶浙东南最高峰——括苍山,他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和一些必要的器材估测括苍山的高度。到达山顶后,他首先排尽针筒内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小孔,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已知在一定范围内,竖直方向高度每上升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已知:山脚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1.0×105帕)。
(1)括苍山山顶常年刮大风,山上建有全国第四大风力发电场,所以他应选择    (选填“室内”或“室外”)进行实验。
(2)测得活塞刚好被拉动时测力计示数F为17.6牛,针筒壁有刻度部分长度L为5厘米,请计算括苍山的高度。
(3)小科查阅资料,得知括苍山的实际高度为1380米,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7.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压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横截面积为12亳米2,限压阀的质量为96克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
P/105Pa 0.98 1.01 1.13 1.29 1.40 1.69 1.80 2.00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0
(1)在高原上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水会在未达到100℃时开始沸腾。若上述高压锅的锅盖面积约为450cm2,当锅内水蒸气的压强达到1.4个当时大气压时,锅内气体对锅盖的压力为   N。
(2)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为了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选填字母)。
A.适当减小锅的容积 B.适当增大排气孔的直径
C.适当增加限压阀的质量 D.适当加大火力蒸煮
(3)通过计算并对照表格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锅内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8.香水能使人保持悦人的气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甲是球压式的香水瓶,使用时,挤压气囊就会有香水呈雾状喷出,松开后停止喷洒,该香水瓶的结构原理如图乙。
请你解释该种香水瓶喷洒香水的过程及原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