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跟踪训练-单元加强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跟踪训练-单元加强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8 16: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 跟踪训练-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hǒu) 熏香(xūn) B.履行(lǚ) 剔透(tì)
C.矛盾(máo) 喉咙(huó) D.飞泻(xiè) 估量(gū)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园林 仿照 幔步 搬运 B.罪证 烟云 精华 留连
C.楼阁 像征 梦幼 环绕 D.饱览 灰烬 玲珑 笼罩
3.下列加点字,与“少年智则国智”中的“则”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则 B.寓言故事两则
C.以身作则 D.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河出伏流(比喻潜在力量) B.风尘吸张(一合一张)
C.甭僪皇皇(富丽堂皇) D.横有八荒(八块荒地)
5.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A.大家在饭桌上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
B.九寨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
C.那些叶子四散而开,犹如众星拱月般环绕着中间那朵花。
D.他送我的这个礼物很华丽,可谓是金碧辉煌。
6.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同“原”,本来) B.直把杭州作汴州(在今河南开封)
C.九州生气恃风雷(恐惧,害怕) D.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7.用音序查字法查“搅”字,应查大写字母( )
A.T B.J C.X
8.“砻”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同或相近?(  )
A.聋 B.碧 C.磨 D.岩
9.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把它找出来,填序号( )
A.境界 B.搬运 C.街市 D.慢游
10.下列词语全部是互为近义词的一组是( )
A.启示—启发 凝视—注视 拘束—自由 B.拘束—拘谨 纳闷—疑惑 遮挡—遮盖
C.稀奇—稀罕 后悔—懊悔 神秘—平常 D.自豪—骄傲 自豪—羞愧 溃烂—腐烂
11.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
A.瞒着 自满 B.哼唱 哼哈 C.露出 露脸 D.背包 背诵
1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B.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C.这个小村庄社会风气很好,村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生活十分和谐。
D.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泰民安,百姓渴望仁人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二、填空题
13.读拼音,写词语。
diàn táng bǎo lǎn jiàn zhù ān jū lè yè
( ) ( ) ( ) ( )
jì pǐn xiāo huǐ zuì zhèng zhòng xīng g ng yuè
( ) ( ) ( ) ( )
14.反义词。
纳闷—( ) 着急—( ) 自觉—( ) 后悔—( ) 富强—( )
进步—( ) 破坏—( ) 热闹—( ) 精华—( ) 销毁—( )
15.近义词。
销毁—( ) 瑰宝—( ) 凉快—( ) 神秘—( ) 启示—( )
拘束—( ) 稀奇—( ) 凝视—( ) 务必—( ) 纳闷—( )
规矩—( ) 吃惊—( ) 自觉—( ) 忽然—( ) 标准—( )
16.用“视”组成不同的词语,再填空。
(1)将军在心里一阵沉吟,( )着那片绿色。
(2)他( )四周,这里景色优美。
(3)同学们目不转睛地( )着老师手中的试卷。
17.字词理解。
(1)乃翁:
(2)生气:
(3)万马齐喑:
(4)恃:
18.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殿堂 ( )的皇家园林 不可估量的( )
( )的街市 ( )的历史文物 玲珑剔透的( )
19.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足( )多( ) ②兵( )马( )  ③( )心( )血
④丰( )足( ) ⑤( )世( )名 ⑥( )珍( )宝
(1)万里长城是( )的伟大建筑。
(2)王老师为了教育事业( ),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前后鼻音等,平时要多读,多练。
A.抖擞shǒu——sǒu
B.剔透tì——tī
C.喉咙huó——hòu
2.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A. 幔步——漫步。
B.留连——流连。
C.像征——象征;梦幼——梦幻。
D.正确。
3.D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则:就。
A.原则: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则:规则。
B.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两篇。则: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
C.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则:规范;榜样。
D.“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是: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则:就。
选项D的加点字与“少年智则国智”中的“则”意思相同。故选D。
4.D
【详解】考查词意。
A.河出伏流:意思是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伏流:比喻潜在力量。A.正确。
B.风尘吸张:指翅膀一张一合的样子。吸张:一合一张。B.正确。
C.甭僪皇皇:没有云雾的繁荣昌盛、富丽堂皇、色彩艳丽、恢宏大气之意。皇皇:富丽堂皇。C.正确。
D.横有八荒: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故D错误。
5.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搭配。
A.天南海北:作宾语、定语、状语;指相距遥远。
B.诗情画意:富有诗歌和绘画那样的情感意境。形容景色很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
C.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共同簇拥一个人。
D.金碧辉煌:形容建筑装饰华丽,光彩耀眼的样子。不能形容礼物。
6.C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中字词的理解。
A.该诗句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全文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去元知万事空: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元”同“原”,本来的意思。
B.该诗句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全文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杭州作汴州: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C.该诗句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文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恃:依靠。该选项错误。
D.该诗句与选项C出自同一古诗。万马齐喑究可哀: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沉默,不说话。
7.B
【详解】本题考查字典。
用音序查字法时,先查音节的大写字母,再查音节。“搅”字音节是“jiǎo”,声母是“j”,声母大写字母是“J”。故选B。
8.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砻”lóng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木料制成。
A.聋:lóng形声。从耳,龙声。本义:丧失听觉能力。“砻”的读音与“聋”相同。
B.碧:bì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C.磨:mó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D.岩:yán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9.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正确。境界:①土地的界限。②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B.正确。搬运:把大量的物品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C.正确。街市:商店较集中的市区。
D.慢游——漫游:随意游玩,漫无目的地游走。
10.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A项中,自由:不受限制和阻碍。拘束:指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两次互为反义词。
C项中,神秘:表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
平常:普通,不特别。两词互为反义词。
D项中,自豪:指自己感到光荣,成就,值得具备成就感。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两词互为反义词。
1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识记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瞒的读音是mán;满的读音是mǎn。
C项,露出的“露”读“lù”;露脸的“露”读音“lòu”。
D项,背包的“背”读音“bēi”;背诵的“背”读音“bèi”。
12.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成语的辨析和理解,结合语境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D项。
A项:民不聊生:本义指百姓没有办法生活下去(聊:依靠,依赖)。形容生活极端困苦。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分句,也作定语、补语。
B项:政通人和:意思是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C项:夜不闭户:意思是指夜间睡觉不用关门不怕小偷来侵犯。形容社会治安情况很好。
D项:国泰民安: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结合语境和意思可知,D选项成语不恰当。
13. 殿堂 饱览 建筑 安居乐业 祭品 销毁 罪证 众星拱月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
注意“殿”、“祭”、“毁”、“罪”这四个字容易写错,要仔细观察字形和笔画,再书写。
14. 清楚 冷静 被动 无悔 贫弱 退步 修复 冷清 糟粕 保留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纳闷的反义词:清楚、明白等。
着急的反义词:心安、镇静等。
自觉的反义词:盲目、被迫等。
后悔的反义词:无悔、不悔等。
富强的反义词:贫弱、贫穷等。
进步的反义词:落后、退步等。
破坏的反义词:爱护、修理等。
热闹的反义词:清静、寂寞等。
精华的反义词:肤浅、粗浅等。
销毁的反义词:保留、保存等。
15. 毁灭 珍宝 凉爽 神奇 启发 约束 新颖 注视 必须 困惑 规定 惊讶 自发 突然 规范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销毁:烧掉;毁掉。近义词有:毁灭、消灭等。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近义词有:珍宝、宝物等。
凉快:(天气)清凉爽快。近义词有:凉爽、清凉等。
神秘:高深莫测,超乎寻常理性认识之外。近义词有:神奇、诡秘等。
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近义词有:启发、启迪等。
拘束:神态、言行因受约束而不自然。近义词有:约束、管束等。
稀奇:稀少而奇特。近义词有:新颖、古怪等。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近义词有:注视、凝望等。
务必:必须;一定要。近义词有:必须、必需等。
纳闷:因感到疑惑而发闷。近义词有:困惑、疑惑等。
规矩:规定的法则、标准和习惯。近义词有:规定、法规等。
吃惊:意外地受到惊吓。近义词有:惊讶、惊诧等。
自觉: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近义词有:自发、自律等。
忽然: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近义词有:突然、猝然等。
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近义词有:规范、模范等。
16. 凝视 环视 注视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组词填空。
“视”就是看的意思。
(1)这一句出自课文《小岛》“将军在心里一阵沉吟”是因为“将军”看到了那片像中国地图形状的绿油油的菜地,那么看向那片绿色的菜地,肯定是聚精会神地看。我们可以用“凝视”,“凝视”的意思是:聚精会神地看。故(1)凝视。
(2)这一句话有个“四周”,向四周看,应当用“环视”,“环视”的意思是:向四周看。故(2)环视。
(3)“同学们目不转睛”说明同学们集中精力在看老师手中的试卷,此处用“注视”合适。“注视”的意思是:集中精力看。故(3)注视。
17. 你们的父亲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依靠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1)“乃翁”出自古诗《示儿》,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全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故“乃翁”的意思是:你们的父亲。
(2)“生气”出自古诗《题临安邸》,作者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全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故“生气”的意思是:生气勃勃的局面。
(3)“万马齐喑”出自古诗《题临安邸》,作者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全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故“生气”的意思是:生气勃勃的局面。
故“万马齐喑”的意思是: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4)“恃”出自古诗《题临安邸》,作者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全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故“生气”的意思是:生气勃勃的局面。
故“恃”的意思是:依靠。
18. 金碧辉煌 举世闻名 损失 热闹 珍贵 亭台楼阁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结合文章内容或事物的特点,将名词与合适的形容词进行搭配。如:
神圣的殿堂;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不可估量的价值;
繁华的街市;精美的历史文物;玲珑剔透的玉器。
19. 智 谋 荒 乱 呕 沥 衣 食 举 闻 奇 异 ⑤ ③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选词填空首先要了解词义,再结合语境选择。
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年代动荡不安的景象。
呕心沥血:呕:吐。沥:滴。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
丰衣足食:穿的丰富,吃的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奇珍异宝:奇:稀奇。异:特殊。指奇异罕见的珍宝。
(1)万里长城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伟大建筑,应填举世闻名。故选序号⑤。
(2)这句话主要讲王老师为教育事业费尽心血,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应填呕心沥血。故选序号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