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主题阅读 跟踪练习-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单元主题】
自然之趣:四时景物皆成趣。
【阅读训练要素】
单元语文要素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阅读要素的课文布列
课 文 要素归纳 文本示例
四季之美 抓住动态描写,突出四季之美 第1自然段描写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用“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
鸟的天堂 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写出景物特点 傍晚看到的“鸟的天堂”是静止不动的,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是对“鸟的天堂”的静态描写。早晨看到的“鸟的天堂”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对“鸟的天堂”的动态描写。 第二自然段描写夏夜萤火虫飞舞的迷人情景。
月迹 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变化 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 以及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 写出了月亮动态时的顽皮可爱、静态时的恬静柔美。
【课内阅读一】
《四季之美》
作者:
清少纳言(966~1025)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与情感:
《四季之美》按季节的顺序描写了四节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感情。
四季之美
①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上,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②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傍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 )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③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④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气候多么和谐!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木炭大都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词语。
2.第一自然段描写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用 、 、 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 、 、 等动词和 、 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1)《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扫兴。( )
(2)朗读时,第一自然段总体节奏要舒缓,读得轻一些,要读出夜晚的安静。( )
(3)第四自然段“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和色彩对比,从而感受到冬天早晨的寒冷。( )
4.第三自然段中在常人眼里不美的乌鸦,成为了美的象征,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作者用常人不敢用的乌鸦来烘托秋天的美丽,别出心裁,让读者有新鲜感。
B.作者描写“点点归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乌鸦成为美的象征,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C.黄昏与归鸦相联系,有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作者对秋的喜爱。
D.作者描写“点点归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
5.请你也用几句话,接着作者的话题续写,把你认为的这个季节中最美的景物写下来。
【课内阅读二】
《鸟的天堂》
作者:
巴金(1904—2005):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主要内容与情感:
《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鸟的天堂》选段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ìng yī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á huà)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6.用“________”划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7.第1自然段写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主要是( )描写
A.动态 B.静态
8.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语句。
9.文中最后写“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分别指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
第二个“鸟的天堂”指:
【课内阅读三】
《月迹》
作者: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 《商州散记》、《天狗》 ; 长篇小说 《浮躁》、《废都》;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
主要内容与情感:
《月迹》一文通过对山村儿童追踪月迹的描写,体现了秋月之美以及童心的天然创造力。
《月迹》(节选)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10.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写下来。
高兴( ) 盈( )
11.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1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的 (静态 动态)变化,体现这一变化的词语是:先、 、 。
13.请仿照文中划线句的这一写法,写一写日出或日落的过程。
【跟踪训练】
初冬的早晨
初冬的早晨是多么奇特和神秘啊!
瞧!乳白色的浓雾笼罩着大地,看上去仿佛天空中的白云飘到了地面,眼前的一切都隐没在一层缥缈的轻纱里,树枝和电线都变得毛茸茸的。远远的山坡上、树林里,野菊花盛开着,有白的、黄的、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还散发着一阵阵清香。槐树和杨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它们在寒风中抖动着光秃秃的树枝。而那四季常青的松柏,都挺着笔直的腰杆,像威武的哨兵,迎着呼呼的北风,一点也不屈服。还有那淡黄色的蜡梅,叶子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有红的光、蓝的光、紫的光……我爱蜡梅,更爱它不屈向上的精神!
初冬,是迷人的,是奇特的,是美好的。我爱那迷人的初冬的早晨!
14.短文的中心句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
15.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早晨的 、 、 、 、 、 、 、 。
16.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不重复)
17.请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句话。
18.“初冬,是 ,是 ,是 。”本句表达了作者 。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9.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0.用“ ”划出文中的一个似人句。
21.判断,对的在( )里打“√”,错的在( )里打“×”
(1)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
(2)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
(3)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4)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 )
(5)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 )
(6)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 )
睡觉为身体解毒
①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
②近日,科学家对睡眠原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美国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③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大脑在清醒与睡眠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而在新的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
④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注射染料30分钟后,与清醒的老鼠相比,睡眠的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了更深的地方。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的老鼠脑内更加容易流动。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睡眠的老鼠脑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内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还分别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细胞间隙注入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质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实验证实淀粉样蛋白在睡眠的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的老鼠快得多。
⑤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或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脑需要每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等。
22.下列关于睡眠原因的猜测与解释,有科学依据的一项是( )。
A.消除疲劳 B.巩固记忆 C.调节机体代谢 D.为身体解毒
23.老年痴呆症与( )在脑内的聚集有关。
A.小分子荧光染料 B.脑脊液 C.淀粉样蛋白 D.代谢垃圾
24.短文开始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的好处不包括( )。
A.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B.引起读者的思考
C.激发阅读兴趣
D.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5.第③段的“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阐释。
26.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7.请简要概括一下,人为什么要睡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壮丽的瀑布群—雁荡山群瀑
①自古以来,人们赞叹:雁荡之美在于瀑。雁荡瀑布素有“万条流泉千条瀑”之誉,与黄山奇石、庐山云雾齐名,为我国名山风景中的“三绝”。
②雁荡山是苍山的余脉,位于浙江东南乐清市境内,以山奇水秀闻名,号称“东南第一山”。山上瀑布数量众多,仅记载于《志书》有名称的便有18条。群瀑当中要数大龙湫、小龙湫、三折瀑、散水岩瀑布、西石梁大瀑和梅雨瀑最为有名。
③大龙湫高达192米,且瀑布终年不断,四季景色各异。__________水量骤减,瀑布上端只有少量水流下跌,玉带飘垂;落下几丈后便化成一片白如雪、细如粉的水雾了。在山风的吹拂下,水雾上下翻腾,宛如一条银龙在水中滚动,煞是奇妙;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于瀑布散成的烟雾之中,闪出一条巨大的彩色长虹。__________大龙湫水量陡增,尤以雷雨初晴时,水流像万匹野马,从百丈崖壁上狂奔而下,天动地,在深潭激起丈许水柱,卷起万朵浪花,气势恢宏,使人难以近观。__________江南多绵雨,大龙湫则显得无比妩媚。
④小龙湫不像大龙湫那般潇洒,腾空飘扬,而是紧贴崖壁,倾泻而下。瀑布直落瀑下的潭中,激起数米高的水柱,旋即形成漩涡湍流,在潭中回荡。潭的四周,巨石嶙峋,瀑布落入潭内,又从这些乱石缝中溢出来,汇合成卧龙溪。溪内滚石累累,两岸山崖突,水草肥美。若大雨初晴,小龙湫又变成一条发怒的银龙在潭中翻腾,发出阵阵巨响,气势雄壮。
⑤三折瀑则是由上折、中折和下折三折组成。上折瀑布从崖壁上倾泻下来,落入石坑,发出泼勒勒的声响,卷起堆堆水花向下流去,景色秀丽妩媚。中折瀑布从崖后翻越而下,夹带无数水珠,从容落入潭中。当山风回旋时,千万水珠烟雾亦随风飞转;遇丽日当空时,水云烟雾会显出五彩缤纷的霓虹游人若沿潭边小径绕到瀑布后面观看,瀑布似百龙从天而降,尤为神奇。下折瀑布景色较一般,但游人来到下折瀑布前,抬头仰望四周天空,竟是葫芦状,故人称“葫芦天”
⑥散水岩瀑布水量不大,其姿态却飘逸潇洒……
⑦西石梁大瀑则是个瀑洞奇美的景点……
⑧梅雨瀑从崖口坠落,离瀑顶不远就遇到一块横空突兀的崖石,瀑布触石而四散顿时化作阵阵雨雾,随风飘扬,降落时似细雨绵绵,宛如梅雨一般,极富诗情画意。
⑨这些风采迥异的瀑布,组成了一幅壮丽多姿的画卷。到雁荡山游览的人,大多是久慕大龙湫等瀑布之美景才踏上旅途的。
28.下列不属于我国名山风景中的“三绝”的是( )
A.雁荡瀑布 B.嵩山塔林 C.庐山云雾 D.黄山奇石
29.将下列时间依次填入文中的“_____”上,最恰当的是( )
①阳春时节 ②盛夏时节 ③秋冬之际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0.下列说法中,符合文章意思的是( )
A.游人到雁荡山游览,都是因为久慕大龙湫等瀑布之美景
B.被人们称为“葫芦天”的瀑布是三折瀑
C.“东南第一山”上记载于《志书》有名称的瀑布有18条
D.大龙湫瀑布终年不断,无论哪个季节水量都很大
31.文中第⑨段“这些风采迥异的瀑布”一句中“这些”指的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32.第③段“大龙湫水量陡增”中的“陡增”可以换成“大增”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漆黑漆黑 翩翩飞舞 朦胧 2. 鱼肚白 微微的红晕 红紫红紫 泛 染 飘 一点儿一点儿 微微的 3. × × √ 4.D 5.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那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好比金色的海洋,秋风一吹,稻田摇动了,金色的海洋好似波涛不断,秋季的大山是最美的,山坡上的草,现在已枯萎了变黄,好似给大山穿上了金色的外套,红叶此时最为茂盛,好像要燃烧起来了一般,可真是锦上添花,羊肠小道便点点金色的傲菊,更为大山增添一丝生机,大山穿上这样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真是让人不得不为她献上一首赞扬的诗,山中还有一些树,原本是绿的,现在也被秋风染成了枯黄的颜色,树叶纷纷落下,飘飘然然,东晃西摇,像蝴蝶一样飘飞下来,沉淀在似水的地面上,无限美好。
【解析】1.本题考查原文内容填空。
根据《四季之美》课文内容“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傍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可知填入的词语依次为:漆黑漆黑、翩翩飞舞、朦胧。
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第①自然段中描写填空颜色变化的词有: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紫红紫红;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愉悦。故题目表述错误。
(2)第①自然段描写的是黎明时分的景象。故题目表述错误。
(3)“铺满白霜”是色彩与静态的描写;“熊熊的炭火”是动态的描写。动静和色彩对比,从而感受到冬天早晨的寒冷。故题目表述正确。
4.本题考查赏析描写。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在夕阳斜照西山时的景色是十分动人的。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点点归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故答案选D。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仿照作者的话题续写,写出四个季节中,你认为最美的是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哪些最美的景物;例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草地上开满了各色的鲜花,柳树抽出了翠绿的枝条,燕子也赶忙来迎接春天,一切显得那么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6.yìng xīng huá 7.A 8.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 9. 指大榕树 鸟儿生活的好地方。
【解析】6.本题考查多音字的字音。
应[yì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 ~答。呼~。~对(答对)。~和(hè)。答~。喊他不~。~承。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 ~邀。~聘。~考。3. 顺合,适合 顺~。适~。~机。~景。~时。~用文。4. 对待 ~付。~变。~酬。应[yīng]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 ~当。~该。~分(fèn)。~有尽有。2. 随,即 “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在“应接不暇”一词中应读:yìng。
兴[xīng]1. 兴盛;流行 复~。新~。现在已经不~这种式样了。2. 使盛行 大~调查研究之风。3. 开始;发动;创立 ~办。~工。~利除弊。百废俱~。4. 起;起来 晨~(早晨起来)。夙~夜寐。5. 准许(多用于否定式) 说话要有根据,不~胡说。6. 或许 明天他也~来,也~不来。7. 姓。兴[xìng]兴致;兴趣 豪~。助~。败~。雅~。游~。
在“兴奋”一词中应读:xīng。
划[huá]1. 拨水前进 ~船、~桨。2. 合算 ~得来、~不来。3. 用尖锐的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擦过去 ~玻璃、~根火柴、手上~了一个口子。划[huà]1. 区分、分界。通「画」。划分、划定界线2. 设计、谋略。通「画」。筹划、计划。
在“划去”一词中应读:huá。
7.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理解。
结合“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可知,这段话主要是动态描写。故选:A。
8.本题考查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
结合“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可知,这句话写鸟儿太多了,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故表示了“应接不暇”的意思。
9.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可知,这一句话中的第一个“鸟的天堂”指茂盛的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
10. 失望 亏 11.穿衣镜里月亮的变化。 12. 拟人 动态 再 渐渐 13.太阳刚出来时,总是害羞地躲在山后面冒出半边脸,慢慢地胆大起来,逐渐爬上半空,这时太阳圆得像一个大火球。
【分析】10.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 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高兴:愉快而兴奋。反义词:失望。
盈:本意是盛满、充满。反义词:亏。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恰当连接,语义通顺。
从“白道——半圆——圆(满盈)——圆方——末了——没了踪迹。”可知本段文字描述了月影的变化。
12.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及句子赏析。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从“长了腿”“爬”等词语可知,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次从刚是白道儿,到半圆,再到圆,写出了月亮的动态变化。体现这一变化的词语是:先、再、渐渐。
1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也要和原句一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日出或日落的动态变化,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4. 我爱那迷人的初冬的早晨! 点明主旨 15. 空间 浓雾 树枝 电线 野菊花 槐树 杨树 松柏 蜡梅 16.乳白、白、黄、红、五颜六色、青、淡黄、蓝、紫 17.而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哨兵。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 18. 迷人的 奇特的 美好的 对初冬的早晨的喜爱之情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仔细阅读原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找出原文当中的中心句,可以得出是位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进而根据句子的位置,判断它的作用,可以得出位于文章最后,由点明主旨,紧扣主题的作用。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意象的寻找,仔细阅读原文可以看出是按照空间的顺序来写的,写到了早晨的槐树、杨树等景物。仔细阅读原文,从原文中找出答案即可。
16.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颜色的描写,仔细阅读原文第二自然段,找到相应的颜色描写,摘抄下来即可,注意题干要求不要重复。
17.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语句的理解,找到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这句话,分析仿写即可。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从原文最后一段即可概括出答案。最后分析表达了作者的对初冬早晨的热爱。
19.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20.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 21. × × √ × × √
【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修辞手法的应用,找出文章的比喻句,即找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从文章找到有相关比喻词的句子画出即可。
20.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修辞手法的应用,找出文章的拟人句,找出文章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即可,按照题目要求画出相关的句子,拟人的修辞手法即把不是人的东西当成人来写的句子。
2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仔细阅读原文都可以从原文当中找到答案。判断相应的对粗即可。
22.D 23.C 24.A 25.脑脊液沿着动脉……排除至脑外。“ 26.举例子、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睡眠为身体解毒”这一现象。 27.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解析】22.第一自然段中: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可知ABC 都错误。短文第二自然段中:近日,科学家对睡眠原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可知答案为D。
23.根据短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研究人员还分别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细胞间隙注入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质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实验证实淀粉样蛋白在睡眠的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的老鼠快得多。可知答案为C。
24.说明文的特点包括:1、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2、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查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3、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4、说明文虽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但若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等)的恰当配合,则无法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
“人为什么要睡觉”这一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并不能让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故答案为A。
25.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a、找出重点句法。这些句子多数是总起句、概括句、小结句、过渡句;b、合并层意,归纳段意;c、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件归纳段意;d、分析中心,归纳段意。
细读短文第三自然段,本段主要为我们说明“大脑内的‘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
26.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27.一篇文章内容丰富,作者着力表现的、与中心思想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就是主要内容。常用的方法有:a、综合段意,归纳主要内容。b、抓重点段落,归纳主要内容。c、用过渡短语归纳主要内容。d、提出问题(文章主要写什么、写谁、做什么等等),归纳主要内容。e、分析标题,归纳主要内容。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知人睡觉的原因是: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28.B 29.A 30.C 31.大龙湫、小龙湫、三折瀑、散水岩瀑布、西石梁大瀑、梅雨瀑等。 32.不能。“陡增”表示短时间内水量剧增,强调时间的短和量的大。而“大增”则稍显平淡,不能强调出速度和力度,削弱了这句话的冲击力。
【解析】2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由原文得不属于我国名山风景中的“三绝”的是嵩山塔林。
2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由原文得是从冬到夏到春。
30.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由原文可以知道是“东南第一山”上记载于《志书》有名称的瀑布有18条符合题意,其他说法都与原文不符。
31.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这些风采迥异的瀑布”一句中“这些”指的是大龙湫、小龙湫、三折瀑、散水岩瀑布、西石梁大瀑、梅雨瀑等。
32.考查的是加点字能否换掉,要结合词语自身的含义,以及在文章中的含义和换掉之后是否会影响原文内容来作答即可。由原文可得“陡增”表示短时间内水量剧增,强调时间的短和量的大。而“大增”则稍显平淡,不能强调出速度和力度,削弱了这句话的冲击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