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精练(九)2.5液体(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课时精练(九)2.5液体(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8 17:2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同步课时精练(九)2.5 液体(后附解析)
一、多选题
1.在图中,液体浸润固体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晶体和多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
B.空气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气压,水蒸发越快
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D.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时,用油酸溶液体积除以油膜面积,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
E.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B.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C.降低温度可以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
D.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E.充气后气球会膨胀,这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
4.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薄层叫表面层,这一层的特点是
A.表面层内分子分布比液体内稀疏
B.表面层内分子分布比液体内更密
C.表面层内分子之间引力大于斥力
D.表面层内分子之间引力小于斥力
二、单选题
5.下列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B.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不同,但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一定相同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存在浸润现象
D.炒菜时我们看到的烟气,是因为油烟颗粒的热运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
C.细玻璃管插入水中,管内径越小,管内水面越高
D.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固体中不可以
7.固体、液体的性质是热学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将牛奶吸入口中利用了毛细现象
B.雪花是水蒸气凝华时形成的晶体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D.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非晶体
8.关于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C.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9.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动能 B.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
D.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11.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草叶子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增大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D.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只与该种液体的性质有关
12.已知某种液体与玻璃之间不浸润,若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细管插入盛有该种液体的开口玻璃容器里,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稳定后细管内外液面情况的是(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
A. B. C. D.
三、解答题
13.要想把凝固在衣料上的蜡迹去掉,可以把两层棉纸分别放在蜡迹处衣服的上面和下面,然后用热熨斗在棉纸上来回烫熨。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去掉衣料上的蜡迹?
14.据报道,科学家目前正加紧研制一种不需用雨刷的挡风玻璃,雨滴落到这种挡风玻璃上仍然保持圆珠状,并自行滑走。这种产品在原理上借鉴了郁金香花瓣的特点:一些水和灰尘落到郁金香花瓣上后会逐渐滑走,而不会附着在上面。其中原因在于,郁金香花瓣表面有许多类似人体汗毛的物质,一层层地不断把水滴推走,使其无法摊开。水滴因此仍然保持圆珠形,并像在气垫上一样滑走。科学家把这种原理运用到玻璃上,在玻璃上大量移植只有几个纳米长的塑料“绒毛”,结果取得了与郁金香花瓣一样的效果。请你分析解释这种挡风玻璃不用雨刷的道理。
15.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碗中加入大半碗的水,将三支竹筷用水浸湿后,使它们成“品”字形并在一起,将其一端立于碗中,调整好位置,可使竹筷立于水中。请动手做这个实验,并解释相关实验现象。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
参考答案:
1.BC
解析:浸润现象在管内表现为凹形,在平面上表现为接触面增大。浸润(不浸润)现象也都要从表面张力上去理解其成因。故BC正确,AD错误。
2.ACE
解析:A.单晶体和多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A正确;
B.空气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气压,水蒸发越慢,B错误;
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C正确;
D.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时,用油酸溶液中含有的纯油酸的体积除以油膜面积,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D错误;
E.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张力,E正确;
故选ACE。
3.ACD
解析:A.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选项A正确;
B.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故B错误;
C.饱和汽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温度越高,饱和气压越大,则降低温度可使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故C正确;
D.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选项D正确;
E.充气后气球会膨胀,这是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斥力无关,选项E错误。
故选ACD。
4.AC
解析: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层分子相对稀疏,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点拨: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
5.A
解析:A.土壤中存在一系列毛细管,水分通过毛细管能够上升到地面蒸发,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A正确;
B.晶体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单晶体在导热、导电与光学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即沿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不相同,多晶体在导热、导电与光学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同性,即沿不同方向上的性能相同,B错误;
C.由于液体附着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存在浸润现象,C错误;
D.油烟颗粒是宏观粒子,油烟颗粒的运动不是热运动,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A.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A错误;
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相切,B错误;
C.细玻璃管插入水中,由于浸润,管内径越小,管内水面越高,C正确;
D.扩散现象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固体中,D错误。
故选C。
7.B
解析:A.用吸管将牛奶吸入口中足利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不是毛细现象,故A错误;
B.雪花是水蒸气凝华时形成的晶体,故B正确;
C.彩色波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错误;
D.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熔点一定,说明食盐是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选项B正确;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选项C错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B.
9.B
解析: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所以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势能,则A错误;
B.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所以B正确;
C.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所以C错误;
D.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小于时,分子力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增大,所以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始终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垂直,A错误;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
C.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但具有固定的熔点,为晶体,C错误;
D.液晶的名称由来就是由于它具有流动性和各向异性,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A.小草叶子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增大,选项A正确;
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势能,选项B错误;
C.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运动的间接反映,选项C错误;
D.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体的性质都有关系,选项D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液体不浸润固体,就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则边界形成凸面。
同时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会下降,液面呈凸月面型,液体不附着在器壁,表面张力使其凸出。
故选D。
13.放在衣服上面和下面的绵纸内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当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由于毛细现象,就会被绵纸吸掉。
解析:放在衣服上面和下面的绵纸内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当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由于毛细现象,就会被绵纸吸掉。
14.见解析
解析:在玻璃上大量移植只有几个纳米长的塑料“绒毛”,使玻璃的分子间间隙更小,雨滴在这种玻璃上因为仍然是圆形,所以接触面很小。汽车行驶时,雨滴会在风和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走,不会影响司机视线。
15.见解析
解析:这是因为并在一起的三根竹筷,在相并处形成狭缝,好像毛细管,由于毛细管的作用,水会浸润竹筷,同时沿着竹简上升,此时竹筷被水粘成一体,在三根竹筷与碗底的接触处有三个支点,把这三点两两相连,围成一个支面,当竹筷直立时,竹筷的重力作用线便通过支持面,所以竹筷会稳定地直立起来。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