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A卷(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A卷(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8 17:21:56

文档简介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A卷 (解析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28分)
1.(本题4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温度缓慢下降的过程中,该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意,气体发生的是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故C正确,ABD错误。
2.(本题4分)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一定不变 B.气体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造成的
C.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 D.气体的压强可以用压强计来测定
答案: A
解析:A.压强和气体的温度体积都有关系,故A错误;
B.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造成的,B正确;
C.压强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Pa),C正确;
D.压强计可以用来测量气体的压强,D正确;
故选A。
3.(本题4分)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原因是
A.液体可以流动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C.与液面接触的容器壁的分子对液体表面分子有吸引力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答案: D
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这种引力使液体表面层的相邻部分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力(即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故D正确,故选D.
4.(本题4分)下列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无关的是(  )
A.透过布制的伞面可以看见纱线缝隙,而伞面布漏雨水
B.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
C.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
D.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难以分开
答案: D
解析:A.由于雨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虽然布伞有孔,但不漏水,故与表面张力有关,A不符合题意;
B.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是水滴表面的分子间的距离比内部分子距离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产生,故与表面张力有关,B不符合题意;
C.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是由于液态的玻璃表面的分子间的距离比内部分子距离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产生,故与表面张力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难以分开,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故与表面张力无关,D符合题意。
本题选与表面张力无关的,故选D。
5.(本题4分)关于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
B.物体的温度变化时,它的内能一定改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答案: A
解析: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的标志,对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故A正确;
B.对一定质量的物体来说,其内能由其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温度变化,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其内能可能不变,故B错误;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动能均增大,故C错误;
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
故选A。
6.(本题4分)题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答案: A
解析:设玻璃泡中气体压强为p,外界大气压强为p′,则p′=p+ρgh,且玻璃泡中气体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液柱上升,气体体积减小;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在V减小时,若p增大,则T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故A正确;若p不变,则T减小,故BD错误;若p减小,则T减小,故C错误。
故选A。
7.(本题4分)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用两段水银将管内气体A、B与外界隔绝,管口向下放置,若保持温度不变,将管倾斜,待稳定后,以下关于气体A、B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A的压强不变 B.气体B的压强减小
C.气体A、B的体积都增大 D.气体A、B的体积都减小
答案: D
解析:被封闭气体B的压强
被封闭气体A的压强
其中hA、hB为上下两端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故当管倾斜时水银柱竖直高度都将减小,则封闭气体压强pA和pB增大,又由于气体是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
知,气体A、B的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故选D。
评卷人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
8.(本题4分)质量一定的某种物质,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由固态I到气态III变化过程中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单位时间所吸收的热量可看作不变,气态III可看成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分子平均动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C.在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势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D.在时间内,该物质的内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E.在时间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答案: ACD
解析:A.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故A正确;
B.因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也随着时间先增加,然后不变,之后又增加,故B错误;
C.物质的内能是分子总动能与分子总势能之和,在时间内,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分子间的势能,所以分子势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确;
D.在时间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但不考虑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所以内能增加,故D正确;
E.在时间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但不考虑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E错误。
故选ACD。
点拨:该题不但考查了物质物态的变化,还考查了物质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在解答过程中要熟练的掌握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尤其是在汽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不变,但是内能却在增加。同时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9.(本题4分)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蔗糖磨碎后熔点不会发生变化
B.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C.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要把地下的水分沿着它们引到地表,可以将地面的土壤锄松
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说明分子间斥力越来越大,分子间势能越来越大
E.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在相等时间内对容器内壁相同面积上的撞击次数会减少
答案: ABE
解析:A.单晶体蔗糖磨碎后熔点不会发生变化。故A正确;
B.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B正确;
C.将地面的土壤锄松后破坏了土壤里的毛细管,不再发生毛细现象,水分保留在土壤内部。故C错误;
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这是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力无关,故D错误;
E.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增大,而压强不变,则气体分子在相等时间内对容器内壁相同面积上的撞击次数会减少,故E正确。
故选ABE。
10.(本题4分)石墨中分离出的新材料,其中碳原子紧密结合成单层六边形晶格结构,如图所示,则(  )

A.石墨是晶体
B.石墨研磨成的细粉末就是石墨烯
C.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3 μm
D.碳原子在六边形顶点附近不停地振动
答案: AD
解析:A.石墨是晶体,故A正确;
B.石墨烯是石墨中提取出来的新材料,故B错误;
C.单层石墨烯厚度约为原子尺寸,故C错误;
D.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固体分子在平衡点不停的振动,则碳原子在六边形顶点附近不停地振动,故D正确。
故选AD。
11.(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煮水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B.某复兴号高速列车驶出车站逐渐提速,其恒温车厢内的一切物体的内能也一定会逐渐增加
C.尽管蔗糖受潮时粘在一起,但是它依然是晶体
D.把尖锐的玻璃管口放在火上烧熔就会变钝,这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答案: CD
解析:A.胡椒粉在水中翻滚是水的对流引起的,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
C.蔗糖虽然没有确定的形状,但熔化时有确定的熔点,所以蔗糖是晶体,故C正确;
D.把尖锐的玻璃管口放在火上烧熔就会变钝,这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由于表面张力收缩变钝,故D正确。
故选CD。
12.(本题4分)如图,有一薄壁小试管开口向下竖直地浮在很大的水银槽内,试管中有一长为h1的水银柱封住两段气体A、B,A、B气柱长分别为l1、l2,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2,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A.若外界大气压缓慢增加少许,则h2不变,l1变小,l2变小
B.若外界大气压缓慢增加少许,则h2变小,l1变大,l2变大
C.若用手轻按试管,使试管竖直向下移少许,则h2变大,l1变小,l2变小
D.若用轻按试管,使试管竖直向下移少许,则h2变小,l1变小,l2变大
答案: AC
思路: 分析两端气柱的压强变化,气体发生的是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判断、的长度变化.
解析:薄壁小试管的质量可以不计,所以中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中气体压强等于,当外界大气压缓慢增加少许,、中的气体压强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体积减小,变小,变小;中的气体压强等于,知,即不变,A正确B错误;用手轻按试管,相当于施加一向下的力,、中气体压强均增大,变小,变小,变大,变大,C正确D错误.
点拨:本题要正确分析出与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判断出气体作等温变化,运用玻意耳定律进行动态变化分析.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共52分)
13.(本题9分)从液体性质的角度解释下列常见现象:
(1)将食用油灌入小口瓶时,常在瓶口插一根竹筷或玻璃棒,油就可以沿着竹筷或玻璃棒流入瓶中,而不会流到瓶子外面;
(2)医生处理患者伤口时,要用消毒后的脱脂棉,而不用消毒后的天然棉;
(3)钢笔在油性纸上写不出字来,在棉质纤维构成的滤纸上写字却会化开。
答案: (1)油对竹筷或玻璃棒时浸润液体,在瓶口插一根竹筷或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2)酒精对脱脂棉是浸润液体,对天然棉是不浸润液体;(3)墨水对于油性纸是不浸润的,所以写不出来,棉质纤维构成的滤纸的浸润性较强,所以就会化开。
解析:(1)油对竹筷或玻璃棒时浸润液体,在瓶口插一根竹筷或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
(2)酒精对脱脂棉是浸润液体,对天然棉是不浸润液体;
(3)墨水对于油性纸是不浸润的,所以写不出来,棉质纤维构成的滤纸的浸润性较强,所以就会化开。
14.(本题10分)如图,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导热汽缸直立放置,质量为m的楔形活塞下方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方与大气相同,汽缸底与热源接触。被封闭气体温度为T0,体积为V0,经过热源缓慢加热,气体的温度升高到T1时,用卡子卡住活塞,使之不能上升,热源继续加热,使气体温度升高到T2.已知大气压为p0,不计活塞与缸壁的摩擦。求:
(1)气体温度为T1时,气体的体积;
(2)气体温度为T2时,气体的压强。
答案: (1);(2)
解析:(1)等压变化
解得
(2)等容变化
解得
点拨:此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找到气体的状态变化参量,对气体的压强可以由对活塞受力分析求得。
15.(本题15分)如图所示,左端开口的汽缸固定在水平桌面,用截面积S=50cm2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气体,活塞上系一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质量m=10kg的物体。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缸内气体温度t1=27℃。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汽缸内壁光滑。求:
(1)开始时汽缸内部的气体压强p1;
(2)现用一外力缓慢拉动活塞,当缸内气体体积变为初始体积的1.25倍时,对应的外力F为多大?
(3)在第2小问的基础上,若想撤去外力后活塞能静止在原处,写出可行的方案,并通过计算说明你的方案。
答案: (1);(2);(3)见解析所示
解析:(1)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分析可知
(2)设开始时缸内气体体积为,则,因为缓慢推动活塞,所以气体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 ,所以
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根据平衡
(3)以汽缸内气体为研究对象,因为活塞静止在原处,所以气体体积不变且
根据查理定律 即
解得:
利用销子把活塞固定在原处,加热汽缸使气体温度上升至102℃,再拔去销子。(或在逐渐升高汽缸内气体温度的同时减少外力F,当气体温度升高至102℃(375K)时撤去外力)
16.(本题18分)如图所示,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为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汽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汽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两活塞都处于汽缸的正中央,此时氮气的压强为1.4,氧气的压强为。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而环境温度不变。求:
(1)活塞a与b的质量之比;
(2)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氮气的温度。
答案: (1)4:1;(2)768K
解析:(1)设活塞b的横截面积为S,则活塞a的横截面积为4S,设活塞a与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对活塞a有
p0·4S+m1g=1.4 p0·4S
对活塞b有
p0·S+m2g=1.4 p0·S
解得
m1g=1.6 p0S
(2)由受力分析可知,如果两活塞都不动氮气升温后压强会增大,则活塞b会向上运动,
而活塞a不动,直到b上升到顶端为止,之后a再向上运动。设汽缸高度为H,由于A顶部导热,活塞a上升过程中,氧气的温度不变,a上升汽缸高度的 时,对氧气
解得
对活塞a有
解得
对氮气
其中
解得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A卷 (学生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28分)
1.(本题4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温度缓慢下降的过程中,该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2.(本题4分)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一定不变 B.气体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造成的
C.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 D.气体的压强可以用压强计来测定
3.(本题4分)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原因是
A.液体可以流动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C.与液面接触的容器壁的分子对液体表面分子有吸引力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4.(本题4分)下列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无关的是(  )
A.透过布制的伞面可以看见纱线缝隙,而伞面布漏雨水
B.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
C.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
D.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难以分开
5.(本题4分)关于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
B.物体的温度变化时,它的内能一定改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6.(本题4分)题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7.(本题4分)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用两段水银将管内气体A、B与外界隔绝,管口向下放置,若保持温度不变,将管倾斜,待稳定后,以下关于气体A、B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A的压强不变 B.气体B的压强减小
C.气体A、B的体积都增大 D.气体A、B的体积都减小
评卷人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
8.(本题4分)质量一定的某种物质,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由固态I到气态III变化过程中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单位时间所吸收的热量可看作不变,气态III可看成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分子平均动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C.在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势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D.在时间内,该物质的内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E.在时间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9.(本题4分)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蔗糖磨碎后熔点不会发生变化
B.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C.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要把地下的水分沿着它们引到地表,可以将地面的土壤锄松
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说明分子间斥力越来越大,分子间势能越来越大
E.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在相等时间内对容器内壁相同面积上的撞击次数会减少
10.(本题4分)石墨中分离出的新材料,其中碳原子紧密结合成单层六边形晶格结构,如图所示,则(  )

A.石墨是晶体
B.石墨研磨成的细粉末就是石墨烯
C.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3 μm
D.碳原子在六边形顶点附近不停地振动
11.(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煮水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B.某复兴号高速列车驶出车站逐渐提速,其恒温车厢内的一切物体的内能也一定会逐渐增加
C.尽管蔗糖受潮时粘在一起,但是它依然是晶体
D.把尖锐的玻璃管口放在火上烧熔就会变钝,这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12.(本题4分)如图,有一薄壁小试管开口向下竖直地浮在很大的水银槽内,试管中有一长为h1的水银柱封住两段气体A、B,A、B气柱长分别为l1、l2,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2,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A.若外界大气压缓慢增加少许,则h2不变,l1变小,l2变小
B.若外界大气压缓慢增加少许,则h2变小,l1变大,l2变大
C.若用手轻按试管,使试管竖直向下移少许,则h2变大,l1变小,l2变小
D.若用轻按试管,使试管竖直向下移少许,则h2变小,l1变小,l2变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共52分)
13.(本题9分)从液体性质的角度解释下列常见现象:
(1)将食用油灌入小口瓶时,常在瓶口插一根竹筷或玻璃棒,油就可以沿着竹筷或玻璃棒流入瓶中,而不会流到瓶子外面;
(2)医生处理患者伤口时,要用消毒后的脱脂棉,而不用消毒后的天然棉;
(3)钢笔在油性纸上写不出字来,在棉质纤维构成的滤纸上写字却会化开。
14.(本题10分)如图,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导热汽缸直立放置,质量为m的楔形活塞下方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方与大气相同,汽缸底与热源接触。被封闭气体温度为T0,体积为V0,经过热源缓慢加热,气体的温度升高到T1时,用卡子卡住活塞,使之不能上升,热源继续加热,使气体温度升高到T2.已知大气压为p0,不计活塞与缸壁的摩擦。求:
(1)气体温度为T1时,气体的体积;
(2)气体温度为T2时,气体的压强。
15.(本题15分)如图所示,左端开口的汽缸固定在水平桌面,用截面积S=50cm2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气体,活塞上系一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质量m=10kg的物体。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缸内气体温度t1=27℃。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汽缸内壁光滑。求:
(1)开始时汽缸内部的气体压强p1;
(2)现用一外力缓慢拉动活塞,当缸内气体体积变为初始体积的1.25倍时,对应的外力F为多大?
(3)在第2小问的基础上,若想撤去外力后活塞能静止在原处,写出可行的方案,并通过计算说明你的方案。
16.(本题18分)如图所示,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为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汽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汽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两活塞都处于汽缸的正中央,此时氮气的压强为1.4,氧气的压强为。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而环境温度不变。求:
(1)活塞a与b的质量之比;
(2)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氮气的温度。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