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B卷 (解析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28分)
1.(本题4分)下列哪一组物理概念的提出采用的都是“建立物理模型”这一方法( )
A.“平均速度”“质点”“电场强度”
B.“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
C.“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
D.“点电荷”“平均速度”“总电阻”
答案: B
解析:“平均速度” 和“电场强度”都是比值定义法;“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都是理想模型;“总电阻”是等效法;
故选B。
2.(本题4分)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直径通常大约为
B.热力学温标每一开和摄氏温标每一度的温差相等
C.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答案: B
解析:A.分子的直径通常大约为,选项A错误;
B.热力学温标每一开和摄氏温标每一度的温差相等,选项B正确;
C.物体能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而又不能无限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选项C错误;
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的表现,选项D错误。
故选B.
3.(本题4分)在一密闭的钢瓶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反映钢瓶内气体等容变化过程的是图(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A.A图象反映出体积V在随t变化,故A错误;
BD.因体积不变时,V与T成正比,p-T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故B正确,D错误;
C.C图象反映出体积V在变化,故C错误;
故选B。
点拨:理想气体的P、V、T关系图线经常考查,要牢记图线形状,最好不要死记硬背,根据(常数)理解记忆。
4.(本题4分)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种晶体
B.一块铁虽然是各向同性的,但它是晶体
C.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由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
答案: B
解析:A.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以生成不同晶体,比如:石墨与金刚石。故A错误;
B.一块铁属于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B正确;
C.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也有固定的熔点。故C错误;
D.石英是晶体,但经过加工后的玻璃却为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5.(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时刻某一气体分子向左运动,则下一时刻它一定向右运动
B.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某个分子的运动速率可能减小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所以布朗运动是由外界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引起的
D.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
答案: B
解析:A.分子的运动具有无规则性,若某时刻某一气体分子向左运动,下一时刻它不一定向右运动,故A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平均速都增大,但物体内某个分子的运动速率可能减小,故B正确;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布朗运动间接反映液体(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由液体(气体)的温度决定的,故C错误;
D.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距离时,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6.(本题4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班级用于消毒的喷壶示意图如图所示。闭合阀门K,向下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消毒液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液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数增多且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增加
B.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并吸收热量
C.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不变
D.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答案: B
解析: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数增多,但是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则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不变,所以A错误;
B.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喷液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 ,则气体吸收热量,所以B正确;
C.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增大,因为气体的质量增大,分子数增大,总动能增大,则内能增大,所以C错误;
D.喷液过程中,根据等温变化,可知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则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减小,所以D错误;
故选B。
7.(本题4分)登山队员在攀登高峰的时候必须带上专业的登山装备,某队员戴了登山手表攀登珠穆朗玛峰,手表是密封的,表内温度27℃时气体压强为1.0×105Pa(常温下的大气压强值),当他登上峰顶时,峰顶气压为4.0×104Pa,表内温度为-23℃,则此登山手表表面玻璃可以承受的内外压强差至少为( )
A.8.3×104Pa B.8.3×105Pa
C.4.3×104Pa D.1.23×105Pa
答案: C
解析:取表内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状态的压强为
p1=1.0×105 Pa
温度为
末状态的温度为
根据查理定律有
解得
所以此登山手表表面玻璃可以承受的内外压强差至少为
故选C。
评卷人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
8.(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C.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E.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答案: ABC
解析:A.根据分子力的特点可知,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A正确;
B.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近似为平衡距离r0,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B正确;
C.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单个分子的占据的空间体积,从而可以估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故C正确;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不是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由动能可知,动能还与分子的质量有关,故D错误;
E.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故E错误;
故选ABC.
点拨:本题考查综合性较强,设计面广,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型关键是掌握这些常考的基础物理概念,深刻理解即可.
9.(本题4分)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 )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是绝对的,是不可以相互转化的
B.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C.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相同,但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一定相同
D.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E.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晶体,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
答案: BDE
解析: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不是绝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 ℃)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体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故A错误;
B.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故B正确;
C.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沿不同的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不相同,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也不相同,故C错误;
D.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
E.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晶体,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故E正确。
故选BDE。
10.(本题4分)如图,一竖直放置的导热汽缸内两个有质量的活塞用一根硬杆相连,缸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下列做法中能使两活塞相对汽缸向下移动的是( )
A.大气温度升高 B.大气温度降低
C.让整个装置自由下落 D.大气压变大
答案: BD
解析:AB.设缸内气体压强为p,外接大气压为p0,大活塞面积为S1,小活塞面积为S2,两个活塞总重力为G,由平衡条件得
得
汽缸导热,若大气温度升高,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升高,则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体积增大,使两活塞相对汽缸向上移动;若大气温度降低,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降低,则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体积减小,使两活塞相对汽缸向下移动,故A错误,B正确;
C.让整个装置自由下落,汽缸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大气压强与气体压强之和变大,则缸内气体压强增大,则两活塞相对汽缸向上移动,故C错误;
D.大气压变大时,由AB选项平衡方程可知,缸内气体压强变大,由玻意耳定律,气体体积减小,使两活塞相对汽缸向下移动,故D正确。
故选BD。
11.(本题4分)如图所示,a、b是航天员在飞船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水球中形成的两个气泡,a、b两气泡温度相同且a的体积大,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内的小
C.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内的大
D.在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若水球未破,最后水球将呈红色
答案: AD
解析:A.水球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导致的结果,故A正确;
BC.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故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与b内的等大,故BC错误;
D.在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若水球未破,由于分子扩散,做无规则运动,水球最终将呈红色,故D正确。
故选AD。
12.(本题4分)小明同学学习了气体的知识后,设计了一种测量教室内气温的简易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大玻璃泡A内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与A相连的B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可反映玻璃泡内空气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已知教室内的气压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当教室温度为27℃时,B管内水银面的高度为16cm。B管的体积与大玻璃泡A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温装置利用了气体的等容变化的规律
B.教室温度为27℃时,封闭气体的压强相当于92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x=20cm时,教室内温度低于27℃
D.环境温度不变时,若玻璃泡A上有细孔,则玻璃泡A内空气物质的量会减少
答案: AC
解析:A.B管的体积与大玻璃泡A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该测温装置利用了气体的等容变化的规律,故A正确;
B.教室温度为27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故B错误;
C.x=20cm时,气体体积减小,根据
教室内温度小于27,故C正确;
D.环境温度不变时,若玻璃泡A上有细孔,由于玻璃泡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则玻璃泡A内空气物质的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AC。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共52分)
13.(本题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态的压强、温度、体积分别为和,经历热学过程后,末态的压强、温度、体积分别为和,请根据气体实验定律推导与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设气体由状态为,经历等温变化变为状态为.
由玻意尔定律得,
解得
设气体由状态,经历等容变化为.
由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联立解得
14.(本题10分)一定质量的某理想气体压强为3×105Pa,温度为27℃,体积为2m3,经等容变化温度变为127℃,再经等温变化使体积变为4m3,则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Pa。(摄氏温度与开氏温度的差值按273计算)
答案:
解析:由题可知
由查理定律
可知
由玻意耳定律
可知
15.(本题15分)如图所示,深度为h的导热汽缸开口竖直向上,横截面积为S的导热的轻活塞能与缸内壁密切且光滑接触,不会漏气,现用此轻活塞封住汽缸开口端,在活塞上添加砝码,使其缓慢下沉,当活塞下降后保持静止。已知环境温度为T0,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该封闭气体的内能(a是常量)。
(1)求活塞上所加砝码的质量m;
(2)再给气体加热升温,使得活塞缓慢上升回到初始位置,求此时封闭气体的内能U1。
答案: (1) ;(2)
解析:(1)加砝码后静止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即
根据玻意耳定律
解得
(2)活塞缓慢上升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
解得
此时封闭气体的内能
16.(本题18分)粗细均匀的U形管中装有水银,左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连,右管上端封闭,如图所示。开始时两管内水银柱等高,两管内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柱长均为l=90cm,此时两管内空气柱温度均为27℃,外界大气压为p0=76cmHg。现在左管上端开口处缓慢注入水银压缩空气柱,直至右管内水银面上升10cm,在注入水银过程中,左管内温度缓慢下降到–23℃,右管内温度保持在27℃。求:
(i)注入水银柱的长度;
(ii)左管注入的水银柱上表面离左管开口的距离。
答案: (i)29.5cm;(ii)16.5cm
解析:(i)对右管封闭气体研究,发生了等温变化
对左管气体
又
,,
得左管气体柱长度和注入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
,
(ii)左管注入的水银柱上表面离左管开口的距离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B卷 (学生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28分)
1.(本题4分)下列哪一组物理概念的提出采用的都是“建立物理模型”这一方法( )
A.“平均速度”“质点”“电场强度”
B.“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
C.“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
D.“点电荷”“平均速度”“总电阻”
2.(本题4分)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直径通常大约为
B.热力学温标每一开和摄氏温标每一度的温差相等
C.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3.(本题4分)在一密闭的钢瓶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反映钢瓶内气体等容变化过程的是图( )
A. B. C. D.
4.(本题4分)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种晶体
B.一块铁虽然是各向同性的,但它是晶体
C.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由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
5.(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时刻某一气体分子向左运动,则下一时刻它一定向右运动
B.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某个分子的运动速率可能减小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所以布朗运动是由外界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引起的
D.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
6.(本题4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班级用于消毒的喷壶示意图如图所示。闭合阀门K,向下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消毒液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液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数增多且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增加
B.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并吸收热量
C.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不变
D.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7.(本题4分)登山队员在攀登高峰的时候必须带上专业的登山装备,某队员戴了登山手表攀登珠穆朗玛峰,手表是密封的,表内温度27℃时气体压强为1.0×105Pa(常温下的大气压强值),当他登上峰顶时,峰顶气压为4.0×104Pa,表内温度为-23℃,则此登山手表表面玻璃可以承受的内外压强差至少为( )
A.8.3×104Pa B.8.3×105Pa
C.4.3×104Pa D.1.23×105Pa
评卷人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
8.(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C.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E.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9.(本题4分)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 )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是绝对的,是不可以相互转化的
B.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C.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相同,但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一定相同
D.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E.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晶体,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
10.(本题4分)如图,一竖直放置的导热汽缸内两个有质量的活塞用一根硬杆相连,缸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下列做法中能使两活塞相对汽缸向下移动的是( )
A.大气温度升高 B.大气温度降低
C.让整个装置自由下落 D.大气压变大
11.(本题4分)如图所示,a、b是航天员在飞船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水球中形成的两个气泡,a、b两气泡温度相同且a的体积大,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内的小
C.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内的大
D.在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若水球未破,最后水球将呈红色
12.(本题4分)小明同学学习了气体的知识后,设计了一种测量教室内气温的简易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大玻璃泡A内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与A相连的B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可反映玻璃泡内空气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已知教室内的气压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当教室温度为27℃时,B管内水银面的高度为16cm。B管的体积与大玻璃泡A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温装置利用了气体的等容变化的规律
B.教室温度为27℃时,封闭气体的压强相当于92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x=20cm时,教室内温度低于27℃
D.环境温度不变时,若玻璃泡A上有细孔,则玻璃泡A内空气物质的量会减少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共52分)
13.(本题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态的压强、温度、体积分别为和,经历热学过程后,末态的压强、温度、体积分别为和,请根据气体实验定律推导与之间的关系.
14.(本题10分)一定质量的某理想气体压强为3×105Pa,温度为27℃,体积为2m3,经等容变化温度变为127℃,再经等温变化使体积变为4m3,则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Pa。(摄氏温度与开氏温度的差值按273计算)
15.(本题15分)如图所示,深度为h的导热汽缸开口竖直向上,横截面积为S的导热的轻活塞能与缸内壁密切且光滑接触,不会漏气,现用此轻活塞封住汽缸开口端,在活塞上添加砝码,使其缓慢下沉,当活塞下降后保持静止。已知环境温度为T0,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该封闭气体的内能(a是常量)。
(1)求活塞上所加砝码的质量m;
(2)再给气体加热升温,使得活塞缓慢上升回到初始位置,求此时封闭气体的内能U1。
16.(本题18分)粗细均匀的U形管中装有水银,左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连,右管上端封闭,如图所示。开始时两管内水银柱等高,两管内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柱长均为l=90cm,此时两管内空气柱温度均为27℃,外界大气压为p0=76cmHg。现在左管上端开口处缓慢注入水银压缩空气柱,直至右管内水银面上升10cm,在注入水银过程中,左管内温度缓慢下降到–23℃,右管内温度保持在27℃。求:
(i)注入水银柱的长度;
(ii)左管注入的水银柱上表面离左管开口的距离。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