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精练(十)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课时精练(十)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8 17:2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同步课时精练(十)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后附解析)
一、多选题
1.下列所述现象中属于利用热传导的方式来传热的是(  )
A.冬天,用手去拿室外的铁块,手感到冷
B.夏天,开空调后一段时间整个房间内温度降低
C.在地面上晒小麦
D.冬天,用暖水袋暖手
2.有关对热学的基础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平行并指向液体内部
B.热的物体把温度传递给冷的物体,最终达到相同温度
C.当某一密闭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的气体压强不会为零
D.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就停止蒸发
E.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作出了把油膜视为单分子层、忽略油酸分子间的间距并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这三方面的近似处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B.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D.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和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差不多
E.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二、单选题
4.热传递的实质是( )
A.内能多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B.热量多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C.高温物体把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 D.质量大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
5.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
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
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包括物体运动的动能
B.0℃C的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C.提起重物,因为提力做正功,所以物体内能增大
D.摩擦冰块使其融化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7.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内能将增大
C.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内能可能增大
D.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当内能相等时传热停止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不同的物理过程
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对物体做功就是对物体传热
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或物体内能大的部分向内能小的部分转移的内能大小的量度
D.高温物体具有的热量多,低温物体具有的热量少
9.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绝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均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两者温度相同,等于初始值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原理改变内能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12.0℃的水和0℃的冰相比较,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冰分子的平均动能
B.水分子的势能比冰分子的势能大
C.1g0℃的水与1g0℃的冰的内能相同
D.1g0℃的水与1g0℃的冰共同升高1℃,它们内能变化相同
三、解答题
13.判断下列过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用锯子锯木料时锯条温度升高。
(2)阳光照在物体上,物体温度升高。
14.气体在绝热膨胀时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气体在绝热压缩时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分别举一个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时温度变化的实例。
15.在下图焦耳的两个实验中,各是什么形式的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
参考答案:
1.AD
解析:AD.冬天,室外铁块温度低,手温度高,用手拿铁块时,手上的热量直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到铁块上。用暖水袋暖手,道理同上,故AD正确;
B.开空调后整个房间内温度降低,是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使热空气降温,故B错误。
C.晒小麦是依靠太阳热辐射来吸收热量的。故C错误。
故选AD。
2.ACE
思路: 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热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冷的物体;气体压强是由分子频繁碰撞而引起的,与容器的运动状态无关;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就蒸发慢;知道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将分子视为球形,并且不计分子间的间隙,同时形成的是单分子油膜.
解析:A.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指向液体内部,故A错误;
B.在自然的过程中,热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冷的物体,最终达到温度相等;而不是热的物体把“温度”传递给冷的物体,最终达到温度相等,故B错误;
C.当某一密闭容器自由下落时,气体分子仍然在碰撞器壁,则气体压强不为零,故C正确;
D.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故D错误;
E.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作出了把油膜是呈单分子分布的;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紧密排列,故E正确。
点拨:考查表面引力的方向,掌握传递是热量及传递的方向,同时理解气体压强产生的原由,注意处于饱和汽压时,蒸发没有停止;最后考查了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注意实验模型的正确建立.
3.ABE
解析: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故A正确;
B.由于不同物质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性质不同,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故有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故B正确;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故C错误;
D.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为
远远大于地球人口数目,故D错误;
E.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故E正确。
故选ABE。
4.C
解析:热传递的实质是高温物体把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AB.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及物体的质量决定,不是只由温度决定,故A、B错误;
C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内能大的物体内能继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继续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A.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总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不包括物体运动的动能,选项A错误;
B.0℃的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因要放热,则内能减小,选项B正确;
C.提起重物,因为提力做正功,所以物体机械能变大,但是内能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
D.摩擦冰块使其融化是采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可能是外界瑞物体做了功,不一定吸收热量,选项A错误;
B.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没有摩擦力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不会增大,选项B错误;
C.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有摩擦力做功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则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选项C正确;
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当温度相等时传热停止,选项D错误。
故选C。
8.A
解析: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不同的物理过程,故A正确;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是对物体做功与对物体传热的本质是不同的,故B错误;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是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或物体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转移的内能的过程,故C错误;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是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或物体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转移的内能的过程的量度,与物体的温度的高低无关,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9.B
解析: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与分子质量无关,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初始时两部分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A错误;
BC.松开固定栓,氢气对氧气做功,内能减少,氧气内能增加,故B正确,C错误;
D.因是绝热气缸和绝热隔板,因此没有热量传递,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A.任何温度下的物质都有内能,故A项错误;
B.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B项正确;
C.对于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只是内能越大,却不是含有越多的热量,故C项错误;
D.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单比较物体的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如图所示,在某一定时间时,甲的温度的变化量比乙的温度变化量大;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分析,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由于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故甲是煤油,乙是水;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B
解析:A.0℃的水和0它的冰,由于两者都是0℃,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样大,选项A错误;
B.0℃的冰熔化成同温度的水,要吸热,此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未变,则吸收的热量只能增加势能,故0℃的水分子的势能比0℃的冰分子的势能大,选项B正确;
C.1g0℃的水与1g0℃的冰分子数是一样的。从以上分析已可得,0℃的水分子比0℃冰分子势能大,故1g0℃的水的内能比1g0℃的冰的内能大,选项C错误;
D.同上也可知1g0℃它的水与1g0℃的冰都升高1℃,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故它们的内能变化也不同。选项D错误。
故选B。
13.(1)做功;(2)热传递
解析:(1)用锯子锯木料时锯条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2)阳光照在物体上,物体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14.温度降低;温度升高;见解析
解析:根据功与内能的改变关系,在没有热交换,或时间极短系统来不及跟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气体对外界做功(即绝热膨胀),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做功(即绝热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绝热膨胀实例:用打气筒向用橡胶塞塞住的瓶内打气,当橡胶塞跳出时,瓶内的气体迅速膨胀,系统对外做功,因此,气体的内能迅速减少,瓶内气体温度迅速下降,瓶内水蒸气液化,出现白雾。
绝热压缩实例:引火仪实验中,当迅速下压活塞时,引火仪筒内的气体可看作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燃物的燃点时,易燃物就被点燃了。
15.[1]物体下落,减少的重力势能转为物体的内能,[2]重物带动发电机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液体的内能。
解析:.[1]物体下落,减少的重力势能转为物体的内能,
[2]重物带动发电机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液体的内能。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