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课后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课后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8 17:1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课后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将SO2滴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D.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
2.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两种官能团
B.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可看做乙烷的含氧衍生物
D.属于饱和烃
3.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 B.乙烯 C.苯 D.四氯化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胺和酰胺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B.胺和酰胺都含有C,N,H元素
C.胺可以认为烃中氢原子被氨基取代产物
D.酰胺中一定含酰基
5.下表物质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命名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官能团的名称
A 醚键、氨基
B 酯基、羧基
C 碳溴键、羟基
D 碳碳双键、醛基
A.A B.B C.C D.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 3℃)和苯(沸点为80.1℃)的混合物
B.在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得到银氨溶液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试管内出现油状液体和白雾
D.制备乙酸乙酯时, 药品加入顺序为:乙醇, 浓硫酸,乙酸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 Br2
A.A B.B C.C D.D
8.已知 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则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数是(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9.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⑤ D.④⑥
10.科研人员提出CeO2催化合成 DMC需经历三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反应①、②、③中均有O—H 键生成
B.生成 DMC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CeO2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DMC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CO3和甲醇
11.由苯酚制取 时,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哪些反应,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取代;②加成;③氧化;④消去;⑤还原
A.①⑤④① B.②④②① C.⑤③②①④ D.①⑤④②
12.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的氢原子不同的是(  )
A.1mol乙醇燃烧生成3mol水
B.1mol乙醇可以生成1mol乙醛
C.1mol乙醇跟足量的金属作用得0.5mol H2
D.乙醇可以制酒精饮料
13.不能用来作为新冠病毒的消毒剂是(  )
A.84消毒液 B.漂粉精 C.75%酒精 D.明矾
14.一种复合膨松剂的工作原理为,其中结构如图。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中氧原子数为
B.溶液中和微粒总数为
C.固体中离子数为
D.中键数为
15.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过程中的操作或装置错误的是(  )
A.图甲:混合乙醇与浓硫酸 B.图乙:加热反应混合物
C.图丙:收集乙酸乙酯 D.图丁:分离乙酸乙酯
16.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2Cl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可以用水来鉴别苯和CCl4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二、综合题
17.“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 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   .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   .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5)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
18.化合物H(布洛芬)是临床常用的镇痛消炎药,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已知:(1) (R1、R2代表烷基);(2) +ClCH2COOR4+R4ONa→ COOR4+R4OH+NaCl(R3、R4代表烷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H的分子式是   ,化合物B的官能团名称是   ,第③步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2)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   .
(4)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I.结构中有苯环,无﹣O﹣O﹣;II.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2:1:1.
19.(18分)2﹣氨基﹣3﹣氯苯甲酸(F)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   种,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   .
(2)B的名称为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3)该流程未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而是经由①②③三步反应制取B,目的是   .
(4)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   .
(5)写出⑧的反应试剂和条件:   ;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6)在方框中写出以 为主要原料,经最少步骤制备含肽键聚合物的流程.
… 目标化合物
20.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因发明了格氏试剂,推动了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于19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留下了化学史上“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佳话.格氏试剂(卤代烃基镁)的合成方法是:RX+Mg RMgX(格氏试剂).生成的卤代烃基镁与具有羰基结构的化合物(醛、酮等)发生反应,再水解就能合成指定结构的醇:
+RMgX→
现以某烃X(分子式C4H8)为原料合成的有机物J(分子式C10H16O4),合成线路如下:
已知:
①烃X为链状结构,与HBr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A
②G的分子式为C8H16,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
③有机物J分子具有六元环的结构
请按要求填空:
(1)X的结构简式是   ;
(2)F名称为   ,由C+D→E的反应类型是   .
(3)写出A生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写出I生成J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1.环氧氯丙烷是制备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有不同的合成路线,以下是其中的一种(有些反应未注明条件)。
完成下列填空:
(1)X的结构简式   Y中的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反应①中的合成原料还有O2和醋酸及催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如R1、R2、R3不完全相同,则 是混合物
B.Y的结构简式是不能确定的,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C.反应②④⑤⑥都是取代反应
D.X与乙醇不是同系物,两者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乙醇与K2Cr2O7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A不符合题意;
B、将SO2滴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紫红色褪去,C不符合题意;
D、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葡萄糖中的醛基能和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出现红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乙醇与K2Cr2O7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检验酒驾;
B、SO2滴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生成Na2SO3,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H2C2O4和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葡萄糖的醛基可以被新制Cu(OH)2悬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结构简式,只含有羟基,只有一种官能团,故A不符合题意;
B、与乙醇含官能团的数目不同,不互为同系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可看成乙烷中2个H被 取代,则可看做乙烷的含氧衍生物,故C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含C、H、O元素,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乙二醇中只含有羟基;
B.乙醇中含有一个羟基,而乙二醇中含有两个羟基,因此并不是同系物;
D.该化合物属于烃的衍生物。
3.【答案】B
【解析】【解答】乙烷、苯、四氯化碳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之褪色,所以选B,
故答案为:B。
【分析】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据此分析。
4.【答案】A
【解析】【解答】A、胺类物质中不含有氧元素,因此不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A符合题意;
B、胺和酰胺中都含有C、H、N三种元素,B不符合题意;
C、胺类物质可看作烃中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的产物,C不符合题意;
D、酰胺的结构简式为,因此酰胺中一定含有酰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胺类物质含有的结构为:;酰胺类物质所含的结构为。
5.【答案】A
【解析】【解答】A、 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羰基和氨基,故A错误;
B、 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羧基,故B正确;
C、 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溴键、羟基,故C正确;
D、 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醛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结构简式分析其官能团。
6.【答案】D
【解析】【解答】A.沸点太接近,不能直接蒸馏,A不符合题意;
B.应是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沉淀恰好溶解, 得到银氨溶液 B不符合题意;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会上升,但不会有白雾出现,C不符合题意;
D.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加入乙醇,再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再加入碎瓷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沸点太接近,不能直接蒸馏;
B.应是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沉淀恰好溶解,得到银氨溶液;
C.HCl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会上升,但不会有白雾出现;
D.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加入乙醇,再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再加入碎瓷片。
7.【答案】B
【解析】【解答】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量的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所以无白色沉淀,A不符合题意;
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B符合题意;
C.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本实验中没有加入碱中和做催化剂的稀硫酸,所以无法发生银镜反应,从而无法证明蔗糖是否水解,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或本来就有碘分子。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的黄色溶液除了可能是溴水外,还可能是含其他氧化剂(如Fe3+)的溶液;当然黄色溶液也可能是稀的碘水,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亚硫酸钡可以溶解于盐酸,硫酸钡不能溶解于盐酸;
C.银镜反应是银化合物的溶液被还原为金属银的化学反应,由于生成的金属银附着在容器内壁上,光亮如镜,故称为银镜反应;
D.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气体氧化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8.【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判断,结构对称,含有6类氢原子: ,因此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数是6种。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结构简式找出氢原子的种类即可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①根据有机物大多易燃烧的性质推断该有机物可以燃烧,故①正确;
②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②正确;
③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故③正确;
④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具有羧酸的性质,可以和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故④正确;
⑤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⑤正确;
⑥该有机物没有可以水解的官能团,不能水解,故⑥错误.
故选B.
【分析】①有机物大多易燃烧;②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③羧酸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④羧酸可以和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⑤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可以发生加聚反应;⑥酯基可以水解.
10.【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示意图可知①中CH3OH生成CH3O-催,CH3OH中的O-H键断裂;②中没有O-H键断裂;③中CH3OH生成CH3OCOOCH3,CH3OH中的O-H键断裂,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有水分子生成,生成DMC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的使用不影响化学反应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不符合题意;
D.DMC的结构中有酯基,能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2CO3和甲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中箭头方向,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原理:①CH3OH+H-O-催→CH3O-催+H2O,②CH3O-催+CO2→CH3COO-催,③CH3OH+CH3COO-催→CH3OCOOCH3+H-O-催;总反应为:2CH3OH+CO2→CH3OCO OCH3+H2O;据此解答。
11.【答案】B
【解析】【解答】用逆合成分析法,可以推知,要得到 ,可通过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要得到 ,可通过 与溴水反应,把苯酚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环己醇,环己醇在浓硫酸、加热下发生消去反应即可得到 ,故由苯酚制取 最简便的流程为:苯酚→环己醇→环己烯→ → ,其正确的顺序是②加成;④消去;②加成;①取代;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逆合成分析法,可以推知,要得到 ,可通过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要得到 ,可通过 与溴水反应,而可由环己醇发生消去反应得到。据此设计合成路线。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1mol乙醇燃烧生成3mol水,氢元素均生成水,不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氢原子不同,故A错误;
B、1mol乙醇可以生成1mol乙醛只能证明乙醇中的三个氢原子和其他三个氢原子不同,故B错误;
C、1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molH2,很明显乙醇中的6个氢只有一个能变为氢气,这个氢与其他氢不同,故C正确;
D、乙醇制饮料的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氢原子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乙醇燃烧所有的氢元素均生成水;
B、根据反应的实质来回答;
C、根据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实质来回答.
D、乙醇制饮料的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
13.【答案】D
【解析】【解答】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钠,可以用于消毒杀菌,故可作为新冠病毒的消毒剂,故A不符合题意;
B.漂粉精又名高效漂白粉,主要成分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钙,可以用于消毒杀菌,故可作为新冠病毒的消毒剂,故B不符合题意;
C.75%酒精课时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细菌病毒失去活性,所以可以用于消毒杀菌,故可作为新冠病毒的消毒剂,故C不符合题意;
D.明矾为十二水硫酸铝钾,明矾可用于净水,但不能用于消毒,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常用于新冠消毒剂一般是酒精或者具有氧化性的物质,84消毒液、漂白精均含有氧化性的物质,而75%的 酒精溶液也可以杀毒。
14.【答案】B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分子中氧原子数为,A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含碳微粒不仅仅有和,还含有碳酸,总含碳微粒数目之和为0.1mol,B符合题意;
C.为钠盐,所以固体中离子数为,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碳氧双键中含键,所以中键数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依据计算;
B.依据物料守恒;
C.为钠盐;
D.根据结构简式,依据单键是σ键,双键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是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15.【答案】A
【解析】【解答】A.混合时将浓硫酸注入乙醇中,A符合题意;
B.乙醇、乙酸加热时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图中装置合理,B不符合题意;
C.球形干燥管可防止倒吸,饱和碳酸钠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图中装置可收集乙酸乙酯,C不符合题意;
D.乙酸乙酯与水分层,可选图中分液漏斗分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浓硫酸密度大,应该是浓硫酸加入乙醇;
B、反应物的加热要注意采用直接加热法;
C、乙酸乙酯的收集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同时注意防止倒吸;
D、乙酸乙酯和水互不相溶,采用分液法。
1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CH2Cl2为二氯甲烷,可以看作两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中的两个H,由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其分子中所有氢原子都等效,所有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乙酸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油脂在碱性条件能水解,故B正确;
C、苯的密度小于水,浮在水上层;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在水的下层,可以用水来鉴别苯和CCl4,故C正确;
D、乙烯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而甲烷不可以,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甲烷为 正四面体结构,所有的氢原子都等效,则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乙酸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油脂在碱性条件能水解;
C、苯的密度小于水,浮在水上层;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在水的下层;
D、乙烯具有双键,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甲烷不能.
17.【答案】(1)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3)防倒吸
(4)分液
(5)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
【解析】【解答】解:(1)因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3)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倒吸;(4)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使乙酸、乙醇溶解,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分液;(5)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分析】(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溶解乙醇,碳酸钠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3)试管受热不均,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5)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
18.【答案】(1)C13H18O2;羧基、氯原子;取代反应
(2)
(3)
(4)
(5) 、 、
【解析】【解答】解:A氧化生成B为ClCH2COOH,B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lCH2COOC2H5.D与CH3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为 ,E与C发生信息;(2)中的反应生成F为 ,对比F、G的分子式及H的结构可知G为 ,G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1)化合物H的分子式是:C13H18O2,B为ClCH2COOH,化合物B的官能团为羧基、氯原子,第③步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C13H18O2;羧基、氯原子;取代反应;(2)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故答案为: ;(3)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 ,
故答案为: ;(4)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故答案为: ;(5)H的同分异构体满足:I.结构中有苯环,无﹣O﹣O﹣;II.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2:1:1,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 、 ,
故答案为: 、 、 .
【分析】A氧化生成B为ClCH2COOH,B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lCH2COOC2H5.D与CH3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为 ,E与C发生信息(2)中的反应生成F为 ,对比F、G的分子式及H的结构可知G为 ,G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
19.【答案】(1)4;13
(2)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
(3)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
(4);保护氨基
(5)Cl2/FeCl3(或Cl2/Fe);羧基
(6)
【解析】【解答】解:(1)甲苯含有1个甲基,苯环左右对称,则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4种,苯环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甲基上可有1个H与苯环共平面,共13个,
故答案为:4; 13;(2)B为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对应的同分异构体: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应含有酯基,且为甲酸酯,另外一种官能团为氨基;或含醛基和肽键的化合物.可能为 ,
故答案为: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 ;(3)如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硝基可取代甲基对位的H原子,目的是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
故答案为: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4)由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⑥为取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氨基被氧化,
故答案为: ;保护氨基;(5)⑧为苯环的氯代反应,应在类似苯与溴的反应,反应条件为Cl2/FeCl3(或Cl2/Fe),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故答案为:Cl2/FeCl3(或Cl2/Fe);羧基;(6) 可水解生成 ,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反应的流程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1)甲苯含有1个甲基,苯环左右对称;苯环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2)B为邻硝基甲苯,对应的同分异构体: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应含有酯基,且为甲酸酯,另外一种官能团为氨基;(3)如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B,硝基可取代甲基对位的H原子;(4)由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⑥为取代反应,可避免氨基被氧化;(5)⑧为苯环的氯代反应,应在类似苯与溴的反应;F含有羧基、氨基和氯原子;(6) 可水解生成 ,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20.【答案】(1)CH3CH=CHCH3
(2)3,4﹣二甲基﹣3﹣己醇;加成反应
(3)
(4)
【解析】【解答】解:烃X分子式为C4H8,且为链状结构,与HBr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A,则X为CH3CH=CHCH3,A为 ,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为 ,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 .A发生信息中反应生成C为 ,结合信息控制在E为 ,E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为 ,G的分子式为C8H16,F发生消去反应生成G,且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故G为 ,G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 ,H发生水解反应生成I为 ,有机物J(分子式C10H16O4),具有六元环的结构,可知二元酸为乙二酸,则J的结构简式为 .
(1.)通过以上分析知,X的结构简式是 CH3CH=CHCH3,故答案为:CH3CH=CHCH3;
(2.)F为 ,F名称为3,4﹣二甲基﹣3﹣己醇,由C+D→E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3,4﹣二甲基﹣3﹣己醇;加成反应;
(3.)A为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I生成J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烃X分子式为C4H8,且为链状结构,与HBr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A,则X为CH3CH=CHCH3,A为 ,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为 ,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 .A发生信息中反应生成C为 ,结合信息控制在E为 ,E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为 ,G的分子式为C8H16,F发生消去反应生成G,且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故G为 ,G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 ,H发生水解反应生成I为 ,有机物J(分子式C10H16O4),具有六元环的结构,可知二元酸为乙二酸,则J的结构简式为 .
21.【答案】(1);氯原子
(2)2CH3CH=CH2+2CH3COOH+O2 2CH2=CHCHOOCCH3+2H2O
(3)A;B
【解析】【解答】(1)根据流程图,Y为 ,则X为 ,Y中的不含氧官能团为氯原子,故答案为: ;氯原子;
(2)根据流程图,反应①中的合成原料还有O2和醋酸及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H=CH2+2CH3COOH+O2 2CH2=CHCHOOCCH3+2H2O,故答案为:2CH3CH=CH2+2CH3COOH+O2 2CH2=CHCHOOCCH3+2H2O;
(3)A.如R1、R2、R3不完全相同,则 属于混甘油酯,但仍为纯净物,A符合题意;
B.根据环氧氯丙烷的结构可知,Y为 ,B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②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知,反应②为酯的水解反应;根据X的结构可知,反应④为油脂的水解反应;反应⑤为甘油与氯化氢的取代反应;反应⑥是羟基间的脱水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都是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X( )中含有3个羟基,与乙醇不是同系物,羟基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1)酯水解产生羧酸和醇,结合X能与HCl反应可得,X为醇;X与HCl反应后所得产物为卤代烃;
(2)根据合成路线确定反应①的反应物和生成,从而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只表示一种物质,为纯净物;
B.根据环氧氯丙烷的结构可得Y的结构;
C.根据各个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的结构特点确定反应类型;
D.二者所含氧原子数不同,不是同系物,醇羟基都能被KMnO4溶液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