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中考复习资料34首古诗词赏析题荟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中考复习资料34首古诗词赏析题荟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4 21:2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中考复习资料34首古诗词赏析题荟萃(含答案)
说明:包括《黄鹤楼》、《观刈麦》,计36首。
1、《次北固山下》
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替的自然理趣 。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2、《赤壁》
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他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本诗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从构思、立意两方面作具体分析。
【A构思:此诗借一件古物“折戟”兴起对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巧妙自然。B立意:3、4两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
《水调歌头》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4、《早春》
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现的画面。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感情: 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点名时令;渲染离别的氛围。】
④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6、《观刈麦》
感情:表达了诗人对贫苦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富足生活的愧疚
为什么说夏日“丁壮”已“力尽”却“不知热”,反而“但惜夏日长”
【这是一种矛盾心理,为了早日粮食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仓,劳动人民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不顾烈日炎炎,争分夺秒拼命干活。“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感情: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④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⑤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可怜】
8、《使至塞上》
感情:赞美了塞外的奇特壮绝的风光,,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分)(意思对即可)】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分析:B项中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④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分)。】
⑤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
9、《黄鹤楼》
感情: 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悲凉寂寞惆怅的思乡之情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只要意思相符即可)】
10、《春望》
感情: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一个“深”字,表现了 。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④ 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11、《泊秦淮 》
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1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1分)。】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12、《过零丁洋》
感情: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比喻(1分)宋王朝的支离破碎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1分)】
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分)】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感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蕴涵的哲理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
【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④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o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4、《己亥杂诗 》
感情: 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心系着国家的命运 爱国 奉献思想感情
这首诗首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具体说说首联作者的复杂情感
【离别的愁苦和回归的喜悦】
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画面。并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今天用此来赞颂牺牲自己,培养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
15、《望岳 》
感情:表达了诗人青年时代蓬勃朝气与非凡的胸襟,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
16、《钱塘湖春行》
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春天所蕴含的生机和希望的无比热爱之情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争”和“啄”两个动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把初春时的小精灵描绘的机灵可爱。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把初春时的小精灵描绘的机灵可爱。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乱”字贬词褒用,写出了花开繁盛、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缤纷;“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渐欲”“才能”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不仅描绘了景物之美,而且还包含了游西湖者众之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7、《登飞来峰》
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泘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④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18、《雁门太守行》
感情: 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精神。
试从“炼字”的角度,对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作一点赏析。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或:以一个“压”字,点明边塞风云突变,恶战甫临或刚过。】
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不仅从色彩上描绘出鲜明如画的战场景物和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也加浓加重了战场悲壮的色调,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
④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所说的“报君”、“为君死”跟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有着本质的区别,“君”这是中央集权的象征,“为君死”即为维护中央集权战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句也可算得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了。】
《渔家傲》范仲淹
①感情: 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外患未除、功业未立的慨叹以及久戍边地、思乡念家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
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分)】
⑤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20、《天净沙 秋思》
感情: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情(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 ?
【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反衬作者人生的苍悲,表达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却不能实现的痛苦。】
④简要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结尾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2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感情:诗人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意的愤懑,表现了诗人对仕宦沉沦、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同时也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怀念故友;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22、《夜雨寄北》
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有朝一日能和家人团聚的美好心愿。
“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④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⑤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23、《关雎》
感情: 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使全篇生辉,试作分析。
【①描写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态优美,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②突现女子的勤劳;③更增加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
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析说明。
【比兴。如开头由关雎说起,引出君子追求淑女,这种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诗中多次运用,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24、《蒹葭》
感情:表达出了一种贤才难觅,情人难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心情。(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 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
25、《相见欢》李煜
感情: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亡国哀思)
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
【 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词人愁情的纷繁错杂和难以排遣。】
26、《浣溪沙》晏殊
感情: 伤春惜时,对宇宙人生“无可奈何”、难以名状的惆怅之情,对人生所持有的旷达态度。
“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 的情感。
【落寞、孤独;】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感情:边塞壮丽景色赞美,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
【“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 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
28、《饮酒(其五)》
感情:表达了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的思想感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④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29、《行路难》
感情:由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30、《游山西村》
①感情:对农村风光、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的喜悦、挚爱。 (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l 分)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蕴含什么哲理?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否极泰来)】
3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感情:表达作者忧国忧民,体察民情的宽广胸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和要求改革社会现实的崇高理想.把自己的命运抛之度外,保证国家、百姓的命运.沉思中振作,抒发体察人间的冷暖,表现出作者济世的情怀.
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 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依然不忘忧国忧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
【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学习和发扬。他虽遭不幸,但还忧国忧民,为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更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 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32、《观沧海》
①感情: “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33、《江城子 密州出猎》
感情:表达了词人为朝廷效命的坚定决心.并委婉的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④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答:《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词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比如上阙描绘的心态、举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下阙刻画的胸怀、气概(遣冯唐、射天狼)无不由“狂”生发开来。(只要从“外在形象”和“内在感情”两方面回答即可。】
⑤“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________之情。 【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
34、《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①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百姓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35、《无题》
感情:别离时的痛苦,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感。
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 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 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木兰诗》
感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
【“旦辞”、“暮至” 极言时间之短促,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
【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 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④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
【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 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