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竹节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豁、凛”等8个生字,会写“津、汛”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均匀、配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 了解竹节人游戏的玩法,感受作者对于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民间游戏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 难点:了解竹节人游戏的玩法,感受作者对于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民间游戏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有趣的游戏?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竹节人》,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看看竹节人的玩法和作者的描述,再和你们玩得游戏对比一下,看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走近课文《竹节人》,去感受其中的快乐。(板书课题)21教育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交流反馈。
3. 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重点写了什么?
5. 小组内交流讨论。
6. 汇报交流。
7. 再读课文,画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品味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表达的情感。
(出示中心句)齐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中心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还有一句是“我们看得入迷,恍若身临其境,和这些孩子一起上天入地,七嘴八舌。”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结合上下文理解“身临其境”是什么意思,“我们”和谁一起七嘴八舌?我们当时七嘴八舌地说些什么?
讨论交流:一个人一个说法,互不相让。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板书:七嘴八舌)21·cn·jy·com
8.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做总结。(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内容集中,不旁生枝节,衔接紧凑;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www.21-cn-jy.com
9. 小结:文章层次分明地记叙了做竹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三件事,语言流畅,内容条理清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们要学会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板书:做斗收)2·1·c·n·j·y
10.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同学们对竹节人的玩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创作灵感吧!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部分(3~19),画出描写竹节人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几句话所表达的情感。(出示句子)①“用毛笔竹竿锯成寸把长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②“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作为他黑暗生活中的照明工具。”③“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我们就只等大戏开演了。”④“我常存着这样的恶念……弄到师长面前去请教。”(板书:手舞之足蹈之)
通过品味以上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到作者在童年时期对制作竹节人的材料及玩法的研究、探究和用心良苦。
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和爱玩的天性。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板书:留恋童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 学生通过默读体会文章的精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处:全班交流感悟;补充不足之处。本课在朗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再总结出竹节人的玩法及特点。(板书:乐趣无穷)
通过品读描写孩子们玩竹节人的句子来体会孩子们对玩具的热爱以及玩具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呼风唤雨……”体会孩子们想象力的丰富和爱玩的天性。
“最壮观的要数‘金钩倒挂’了,……”体会到孩子们制作竹节人的精心及动手能力很强。
“站起来就……打掉别人家玻璃啦。”体会玩竹节人带给孩子们无穷的乐趣。
“开始玩了……。”从同学们“一哄儿散、各占一方、叫囔喧闹、拍手跺脚”等言行中进一步体会孩子们对玩具的痴迷和热衷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21·世纪*教育网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 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创作灵感。
2.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竹节人的玩法和其中的乐趣。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作者最后说“只恨自己没趁早学会制竹节人的祖传秘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交流。www-2-1-cnjy-com
(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和童真童趣。
2. 搜集有关童年生活的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竹节人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在作者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 教师导语:在作者的童年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除了竹节人这一玩具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值得回忆。这节课,我们将结合课后思考题,继续学习课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阅读理解,体会情感
1. 指名读课文第三部分(20~23),了解老师没收竹节人这一玩具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敬业和负责的态度。
2. 结合课后思考题第二题,再读课文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理解老师没收竹节人这一玩具时,“我”内心感受的变化过程。
从“很生气”到“更生气”再到“沮丧得要命”最后“连‘窃笑’的念头也没有”,体会“我”当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板书:没收玩具内心复杂)
从哪里能看出“我”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我”的神态、动作、心理来谈。(出示相关语句)结合课后思考题第一题,理解“虽已长大成人,想起自己那些童年趣事……”“于是……”等句子的深刻含义。(板书:趣事难忘内心共鸣)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在品词析句中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1*cnjy*com
3. 教师导语: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内心复杂的情感,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和老师交流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呢?想一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又会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板书:珍惜童年畅谈感受)
4.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同学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但有些美好的回忆却是永恒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珍惜我们的童年时光,同时也要学会尊敬老师、体谅老师、关心老师,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美好、更加难忘!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学生齐读课文中心句:“方才的那份小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竹节人的玩法和其中的乐趣。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道理:要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同时也要关心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这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品质。2-1-c-n-j-y
2. 布置作业: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一篇以“童年趣事”为主题的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