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竹节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豁、凛”等8个生字,会写“津、汛”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理解“腾云驾雾、各显神通”等词语的意思。21教育网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竹节人玩具的玩法,体会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事例的表达方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理解传统玩具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从“我们”做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三方面感受作者童年时的玩具带给他的乐趣。
难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理解传统玩具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玩具,咱们今天就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聊聊玩具的话题吧。(板书玩具)玩具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它们陪伴我们度过童年时代的欢乐时光。那么在你的玩具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学生回答)
其实,在很早以前,孩子们的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大多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比如,有位作家叫范锡林,他小时候就和小伙伴们自己制作玩具,玩得津津有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他回忆童年时玩的一种玩具。(板书课题)2·1·c·n·j·y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交流反馈:指名读课文,正音。出示生字词:
豁、凛、募、蔼、攸、墟、胯、屉。
指名读,齐读。说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有没有形近字或同音字?力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来识记生字。
3. 再读课文,解决“竹节人是什么样的”“竹节人是怎么玩的”两个问题。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试着复述课文。www-2-1-cnjy-com
4. 交流反馈并相机板书:
制作: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成八截短的,分别做双手双脚用一根扎上孔的绳子把它们连接起来。21·世纪*教育网
玩法: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桌裂缝里,在下面拉紧中间一段用一截横放着的竹子做一个土电话,放在“耳朵”旁边;用白线将竹节人围成一个圈在地上不停地用没毛笔的手脚划圆圈使对方倒下被对方击败或被对方收服起来摆好姿势或骑在对方身上或同对方搏斗。
5. 齐读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6. 尝试背诵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
7. 过渡:自己的玩具自己玩,那如果有很多玩具一起玩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8.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交流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体会:这部分围绕中心句写了几个意思?分别是什么?(学生交流后相机板书:斗竹节人)学生根据体会再读这一部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让学生自行选择要读的段落或句子。注意要指导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语调。在学生朗读展示的过程中相机指导朗读并板书重点词语:虎视眈眈、大步流星、小心翼翼、威风凛凛、手舞足蹈等。试着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出来。模仿后组织学生进行动作比赛。谈谈“斗”中的乐趣!这部分描述了孩子们玩竹节人时的投入与陶醉,充满了童趣与快乐!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这一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并相机板书重点词语:咚锵咚锵、挺举、攥住、揿头偎脑等。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板书迷恋二字及词语理解(性情或喜好深沉到如痴如醉程度)。大家用表情表现一下对这个词的理解。(师生评价)请带着这种迷恋与投入再读这一部分吧!让我们在游戏中体会一下这种乐趣吧!(分男女读或小组读)配乐朗读或表演课本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由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背诵这一部分再讲给大家听。(评选最佳演员)根据比赛结果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同时注意调动没被选上的学生情绪)。你们真厉害呀!现在来听我来编一个儿歌表扬表扬你们:(学生配乐朗读)2-1-c-n-j-y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朗读法: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尽可能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21*cnjy*com
2. 讨论法: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来源:21cnj*y.co*m】
3.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展示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和玩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童年乐趣。【出处:21教育名师】
4. 指导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实际生活来理解。【版权所有:21教育】
5. 小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例如,可以让学生填写表格,列出竹节人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或者让学生仿写句子,表达自己对传统玩具的喜爱之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 作业:课后让学生完成一篇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文,描述自己童年时最喜欢的玩具和玩法。通过写作,可以加深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思考,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www.21-cn-jy.com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课堂参与度、思维活跃度等方面。评价时要注意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需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予适当的指导。21*cnjy*com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课件、视频资料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具:如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以及一些现代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参考书籍和资料:如有关竹节人的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籍、历史资料等。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竹节人的背景知识和制作技巧。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考空间。21cnjy.com
4. 其他资源:如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自主学习机会。
七、结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竹节人这种传统玩具的制作方法和玩法,体会作者童年时的乐趣和快乐。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注意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