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五章 原子核 B卷(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五章 原子核 B卷(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8 19:41:04

文档简介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五章 原子核.B卷 (解析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多选题(共20分)
1.(本题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核反应H+H→He+H中,He与H的质量和一定小于H与H的质量和
B.卫星可以在大于地球半径的任意圆轨道上运动,电子也可以在大于基态轨道半径的任意圆轨道上运动
C.分别用绿光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相等
D.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答案: AD
解析:A、在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中有能量释放,对应的有质量亏损,故A正确.
B、由波尔理论知电子绕原子核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是不连续的,、故B错误.
C、对同一金属来讲其逸出功是一定的,紫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绿光光子的能量,由光电效应方程知用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绿光大,故C错误.
D、根据黑体理论,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A、D
2.(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和β射线的本质都是电子流,在原子内的来源是相同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中的裂变反应
C.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
D.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长
答案: CD
解析:A.阴极射线和β射线的本质都是电子流,但是阴极射线的来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而β射线的来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电子,故A错误;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中的聚变反应,故B错误;
C.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故C正确;
D.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长,故D正确。
故选CD。
3.(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核发生一次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
B.太阳辐射的能量最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可能变小
D.用14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答案: AD
解析:A.Th核发生一次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少4,质子数少2,则中子数减少了2,选项A正确;
B.太阳辐射的能量最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选项B错误;
C.半衰期与外界条件无关,选项C错误;
D.用大于13.6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均可以使氢原子电离,则14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选项D正确;
故选AD。
4.(本题4分)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BD
解析:A.A式中X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表示α粒子,选项A错误;
B.B式中X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1,表示质子,选项B正确;
C.C式中X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1,表示正电子,选项C错误;
D.D式中X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1,表示质子,选项D正确。
故选BD。
5.(本题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一定要产生变化磁场
B.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短了,火箭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
C.光电效应现象证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D.100个经历2个半衰期后,有75个发生了衰变
答案: ACD
解析:A.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场是稳定的,A错误;
B.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可知,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短了,火箭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B正确;
C.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C错误;
D.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仅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于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D错误。
故不正确的选ACD。
评卷人得分
二、单选题(共28分)
6.(本题4分)卢瑟福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发现了质子,它的符号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A.表示氢原子核,即质子,故A正确;
B.表示氦原子核,即α粒子,故B错误;
C.表示电子,故C错误;
D.表示中子,故D错误。
故选A。
7.(本题4分)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把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B.比结合能越大,核子平均质量越小,原子核越稳定
C.核比核的比结合能小,所以核比核更稳定
D.裂变成中等质量的核,会发生质量亏损,释放能量
答案: C
解析:A.根据结合能的定义可知,分散的核子组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结合能,所以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比结合能越大,核子平均质量越小,原子核越稳定,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核比核的比结合能小,所以核比核更不稳定,C错误,符合题意;
D.裂变成中等质量的核,会发生质量亏损,释放能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本题4分)现代考古采用生物体残骸中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量来测量生物的年代。形成碳14及碳14衰变的反应方程分别为.上述反应中(  )
A.a为质子 B.a为电子 C.b为质子 D.b为中子
答案: A
解析:AB.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原子核a的质量数为14+1-14=1,电荷数为7+0-6=1,所以原子核a为质子,故A正确,B错误;
CD.原子核b的质量数为14-14=0,电荷数为6-7=-1,所以原子核b为电子,故CD错误。
故选A。
9.(本题4分)真空中一个静止的铀核经一次衰变后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历一个半衰期后,10个核中有5个已经发生了衰变
B.衰变后核的动量与粒子的动量相同
C.衰变后核的质量与粒子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D.反应前铀核的能量大于反应后钍核与粒子能量之和
答案: D
解析:A.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没有意义,选项A错误;
B.衰变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初动量为0,则衰变后生成的核与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
CD.衰变过程由于释放能量,所以存在质量亏损,且反应前铀核的能量大于反应后钍核与粒子能量之和,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本题4分)威耳逊云室是能显示带电粒子径迹的实验装置,是研究微观粒子的重要器材。在真空云室中的矩形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在A点有一静止的原子核Th发生了某种衰变,生成的新核和释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的径迹如图中的曲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曲线a是新核的径迹
C.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曲线a、b的半径比与新核和粒子的质量有关
答案: C
解析:A.衰变后生成的新核和释放的粒子的初速度反向,由题图可知新核和释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方向相反,则新核和释放出的粒子的电性相反,所以核发生的是β衰变,其核反应方程为
A错误;
BD.衰变后新核和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由

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新核和β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其轨迹半径比为新核和β粒子电荷量的反比,与质量无关,所以曲线a半径较大应是β粒子的径迹,故BD错误;
C.对于β粒子的轨迹曲线a,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故C正确。
故选C。
11.(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α衰变,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B.原子核Th衰变为原子核Pb,需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
D.原子核氡()衰变成α粒子和钋(),钋()的比结合能小于氡()的比结合能
答案: B
解析:A.核反应方程为
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A错误;
B.核反应方程为
原子核Th衰变为原子核Pb,需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B正确;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释放出来的电子,C错误;
D.核反应方程为
根据比结合能曲线,钋()的比结合能大于氡()的比结合能,D错误。
故选B。
12.(本题4分)医学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产生射线,而是由半衰期相对较长的衰变产生的。对于质量为的,经过时间t后剩余的质量为m,其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衰变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得到的半衰期为
B.从图中可以得到的半衰期为
C.发生β衰变生成和电子
D.当压强变大,温度变高,的半衰期会变大
答案: B
解析:AB.由图可知从到恰好衰变了一半,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知半衰期为
B正确,A错误;
C.发生衰变时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C选项电荷数不守恒,C错误;
D.半衰期与物理状态、化学状态无关,压强变大不会改变半衰期,D错误。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共52分)
13.(本题9分)放射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在用作示踪原子时,应该选用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元素,还是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元素,为什么。
答案: 见解析
解析:应该选用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原子;因为这样,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可以很快减弱,从而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14.(本题10分)2021年9月。在我国甘肃武威钍基熔盐核能系统顺利试运行,此次运行体现出我国在核电领域深厚的技术实力,对我国核电产业的进步和能源安全都有积极作用。本次运行不再直接以轴和杯元素为核燃料,而改用以放射性极低的钍元素为核燃料。原子序数为90的钍232(Th)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经过一个中子轰击,转变成钍233,钍233会通过β衰变成镤(Pa)233、镤233会再次通过β衰变为铀(U)233,铀233不稳定,易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已知e=1.6×10-19C。
(1)写出中子轰击钍232转变成钍233、钍233通过β衰变转变成镤(Pa)233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式;
(2)已知一个铀233核在裂变时可产生197.93MeV的能量,则一个铀233核在裂变过程中质量亏损多少千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 (1),;(2)4×10-28kg
解析:(1)中子轰击钍232转变成钍233的核反应方程为
钍233通过β衰变转变成镤(Pa)233的核反应方程为
(2)根据质能方程可得一个铀233核在裂变过程中质量亏损
15.(本题15分)在真空中,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在进行衰变时,放出粒子的动能为.假设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用字母表示,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来,真空中的光速为,原子核的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数之比.
(1)写出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求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
答案: (1);(2);
解析:(1)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反冲核的动量与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根据公式,反冲核的动能为
衰变时释放出的总能量为
质量亏损是
16.(本题18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氟-18(BF)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氟一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如图1),根据PET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氟-18的衰变的方程式及正负电子发生湮灭的方程式。
(2)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求探测到的正负电子湮灭后生成的光子的波长,
(3)根据氟-18的衰变规律(如图2)(纵坐标表示任意时刻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与的原子数之比),氟-18的半衰期为多长时间?经过5小时人体内氟-18的残留量是初时的百分之几?
答案: (1) ;;(2);(3);
解析:(1)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有,氟-18的衰变方程:
正负电子湮灭方程:
(2)由质能方程得:
由能量守恒得:
化简得:
(3)氟-18的半衰期为:
当时,由可得: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二十一世纪教育 《名师求索》工作室出品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五章 原子核.B卷 (学生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多选题(共20分)
1.(本题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核反应H+H→He+H中,He与H的质量和一定小于H与H的质量和
B.卫星可以在大于地球半径的任意圆轨道上运动,电子也可以在大于基态轨道半径的任意圆轨道上运动
C.分别用绿光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相等
D.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2.(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和β射线的本质都是电子流,在原子内的来源是相同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中的裂变反应
C.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
D.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长
3.(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核发生一次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
B.太阳辐射的能量最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可能变小
D.用14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4.(本题4分)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
A.
B.
C.
D.
5.(本题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一定要产生变化磁场
B.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短了,火箭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
C.光电效应现象证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D.100个经历2个半衰期后,有75个发生了衰变
评卷人得分
二、单选题(共28分)
6.(本题4分)卢瑟福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发现了质子,它的符号是(  )
A. B. C. D.
7.(本题4分)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把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B.比结合能越大,核子平均质量越小,原子核越稳定
C.核比核的比结合能小,所以核比核更稳定
D.裂变成中等质量的核,会发生质量亏损,释放能量
8.(本题4分)现代考古采用生物体残骸中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量来测量生物的年代。形成碳14及碳14衰变的反应方程分别为.上述反应中(  )
A.a为质子 B.a为电子 C.b为质子 D.b为中子
9.(本题4分)真空中一个静止的铀核经一次衰变后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历一个半衰期后,10个核中有5个已经发生了衰变
B.衰变后核的动量与粒子的动量相同
C.衰变后核的质量与粒子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D.反应前铀核的能量大于反应后钍核与粒子能量之和
10.(本题4分)威耳逊云室是能显示带电粒子径迹的实验装置,是研究微观粒子的重要器材。在真空云室中的矩形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在A点有一静止的原子核Th发生了某种衰变,生成的新核和释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的径迹如图中的曲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曲线a是新核的径迹
C.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曲线a、b的半径比与新核和粒子的质量有关
11.(本题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α衰变,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B.原子核Th衰变为原子核Pb,需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
D.原子核氡()衰变成α粒子和钋(),钋()的比结合能小于氡()的比结合能
12.(本题4分)医学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产生射线,而是由半衰期相对较长的衰变产生的。对于质量为的,经过时间t后剩余的质量为m,其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衰变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得到的半衰期为
B.从图中可以得到的半衰期为
C.发生β衰变生成和电子
D.当压强变大,温度变高,的半衰期会变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共52分)
13.(本题9分)放射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在用作示踪原子时,应该选用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元素,还是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元素,为什么。
14.(本题10分)2021年9月。在我国甘肃武威钍基熔盐核能系统顺利试运行,此次运行体现出我国在核电领域深厚的技术实力,对我国核电产业的进步和能源安全都有积极作用。本次运行不再直接以轴和杯元素为核燃料,而改用以放射性极低的钍元素为核燃料。原子序数为90的钍232(Th)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经过一个中子轰击,转变成钍233,钍233会通过β衰变成镤(Pa)233、镤233会再次通过β衰变为铀(U)233,铀233不稳定,易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已知e=1.6×10-19C。
(1)写出中子轰击钍232转变成钍233、钍233通过β衰变转变成镤(Pa)233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式;
(2)已知一个铀233核在裂变时可产生197.93MeV的能量,则一个铀233核在裂变过程中质量亏损多少千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5.(本题15分)在真空中,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在进行衰变时,放出粒子的动能为.假设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用字母表示,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来,真空中的光速为,原子核的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数之比.
(1)写出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求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
16.(本题18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氟-18(BF)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氟一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如图1),根据PET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氟-18的衰变的方程式及正负电子发生湮灭的方程式。
(2)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求探测到的正负电子湮灭后生成的光子的波长,
(3)根据氟-18的衰变规律(如图2)(纵坐标表示任意时刻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与的原子数之比),氟-18的半衰期为多长时间?经过5小时人体内氟-18的残留量是初时的百分之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