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3.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中国(封建社会和
农业文明)
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文明)
政治
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开展
,
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军事
装备落后、军备废弛
坚船利炮
对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文化
八股取士、思想僵化、科技落后
思想解放、近代科技发展迅猛
综合
封建专制统治、危机四伏
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国际格局
东方全面落后于西方
,
主要殖民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中国
:
英国把目标对准亚洲
;
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俄国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美国也积极参与侵华
清朝统治集团对世界发展大势完全无知
,
也没有了解的愿望
)
(
一、
19
世纪的
世界与
中国
)
(
【
知识拓展
】
一
.
总结: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的变化。
1.
政治上: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3.
思想文化上:
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开始向西方学习。
4.
外交上: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
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逐渐增强
。
5.
社会生活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
6.
社会转型: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
.
理解:贸易顺差和逆差。
贸易顺差:即出超,表现为出口大于进口。
贸易逆差:即入超,表现为出口小于进口。
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而虎门硝烟,使英国试图通过鸦片走私扭转贸易逆差的方案失败,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三
.
理解:领事裁判权。
又称“治外法权”,是指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四
.
理解:片面最惠国待遇。
又称“
一体均沾”
,
清政府只要给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但这些国家却未承诺给予中国同等待遇。
历史概念“师夷长技以制夷”
五
.
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
1.
含义:“师夷长技”指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军事技术
;
“制夷”是抵抗侵略
,
克敌制胜。即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
,
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
,
还之彼身。这一思想后来成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
,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在实践意义上
,
它是后来洋务运动甚至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切革新运动的先声。
2.
实质:是对资本主义文明
(
军事技术
)
的仿效和肯定。
3.
意义:冲破了“贵华夏
,
贱夷狄”的旧观念,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使“睁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