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基于时间序列和空间要素的历史讲述与分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史事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史料实证:培养史论结合的意识,初步掌握历史材料研习的基本方法,增进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和问题探究,能够概述19世纪末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要斗争事迹,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努力,并理解这些斗争和探索的时代局限性;
唯物史观: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金侵华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创设学习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考查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感受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地顽强抗争和不懈探索的民族精神,培养致力于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感。
三、重难点
1、重点: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义和团)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八国联军侵华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2、难点:评价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狂潮被粉碎的原因。
四、导入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漫画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
它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危机,深刻形象地展示出来,反映了爱国者试图唤醒国人以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五、新课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时势条件: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救亡图存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
(4)思想基础: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材料:已而东师大辱,遂有割台补款之事,于是外邦蔑视,海内离心...闻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海内震惶,乱民蠢动...当今日而思图存,舍变法外更无他巧,此固万国谋自强者,所殊途而一辙....近俄与日本、暹罗变政维新,遂以辟地自强矣。印度、土耳其、埃及守旧不改,遂以削地灭亡矣....新旧变守之效如此,皇上果何择焉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思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康有为提出什么样的主张?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
康有为主张效法西方,"变法自强”变政维新”。《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咸以分中国为言”,康有为提出“变法、维新”以“图存”的主张,主要源于这一时代背景下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当然也有解决清廷面临的统治危机的目的。
材料:这一举动(第一次上书)在当时上下麻木、讳言变革的氛围中,几乎无人支持和理解。大臣斥之“狂生”,士大夫们“群疑交集”,对康有为多有攻击之语。友善者亦劝其“匆言国事,宜以金石陶遣......
尽管群情激愤,这次上书(第二次上书)的结局也并不比第一次好些。都察院借口条约已签,无法挽回,拒不接受上书。而上书之前,就有反对者蓄意“阻挠此举,妄造飞言恐.街上遍贴飞书,诬攻无所不至”。
——宋德华《从康有为上书看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意识的觉醒》
思考:我们看到,康有为的上书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也因此遭到了保守势力的诬蔑和攻击。正因不被理解和支持,康有为想到了一个妙招,以减少变法阻力,宜扬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一子目的“历史纵横"”栏目,判断一下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宣传?
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托古改制、中西并用
原因:托古改制,以孔子名义宣传变法,目的是减少变法的阻力。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新学伪经考》指出封建统治者尊奉的古文经学是“伪经”,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
《孔子改制考》借助孔子宣扬“托古改制”,阐发了变法的理论依据。这两本书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影响,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人论“其火山大喷火也, 其大地震也”,康有为由此成为维新变法的“旗手”。
2、经过
(1)拉开序幕:“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维新运动开始。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2)性质属于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3)内容
①除旧:裁撤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淘汰八旗绿营旧兵
②布新:广开言路;举荐人才;精简机构;改订律法。提倡实业;开矿筑路;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广设学堂;派遣留学;准许办报;设译书局。精练陆军;改习洋操;行征兵制;兴办工厂。
③作用(影响):
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推动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军事:提升军事实力
3、特点:
①改革范围广,力度大,改革操之过急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主张
戊戌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均被废止
4、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5、失败原因
材料1: 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中国学者在统治最高层对政府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这是他们面对西方的威胁做出的勇敢回应。维新失败后,主动权转移到一个具有传统形式之神秘社团领导下的群众运动之中。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2: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
材料3:维新志士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1)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社会基础、组织,急于求成的改革方式(措施密集、牵涉太广)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策略失误)。
(3)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有妥协性)。
(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
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推动
2、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盲目排外行为。说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先抚后剿,“招抚”控制利用,最后下旨铲除。
剿:“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上谕》1899年11月28日
抚:“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乃各督抚奏称,信其邪术以保固,亦不谅朝廷万不得已之苦衷
——《上谕》1900年6月26日
剿:“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净根株。”
——《上谕》1900年9月7日
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
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4、主要事迹: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
材料1: 窃有天主教,由咸丰年间,串结外洋人,祸乱中华...民之树木天苗,无一岁不遭虫旱之灾,国不泰而民不安,怒恼天庭。
——《拳时上谕·杂录》
材料2:我们所最不能了解者,即素称怯懦之华人,而能如此安然就死,无动于怀。在此无数处死华人之中,余尚未听见一人曾经略为表现一点恐惧或动情之痕迹。
——[德]瓦德西著,王光祈译《瓦德西拳乱笔记》
义和团将斗争矛头对准洋人、“洋物”,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因此遭到西方的仇视和诬蔑。
义和团运动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运动,具有“非典型”的一面。它轰然起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之际的民族危机之中,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以及旧式小农、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解体而蒙受的痛苦。义和团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可被视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抗争的“英雄”们的斗争。
5、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6、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2)当时,南方各省督抚实行“东南互保”,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其在华的侵略权益。
2、借口:出兵镇压义和团。
3、爆发:1900年6月,西摩尔率第一批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遭阻击后退回天津。
4、经过: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俄国趁机侵占中国东北。清政府在出逃途中派代表与列强议和。
5、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2)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六、板书设计
1、维新变法·1898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法与图存相结合、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
2、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扶清灭洋、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3、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东南互保、《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双半社会
七、教学反思
1、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
2、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
3、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