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态变化 期末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物态变化 期末复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8 19: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物态变化 期末复习附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
A.33℃ B.35℃ C.37℃ D.39℃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实验中应使用体积较小的石蜡碎块
B.温度计的示数为38 ℃
C.如果将石蜡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石蜡相同
D.“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
3、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玻璃、沥青 B.蜡、铝、玻璃
C.冰、铁、铝 D.冰、铁、沥青
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塑料、沥青、蜂蜡 B.玻璃、水、石英
C.萘、铁、松香 D.水晶、食盐、黄金
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
6、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温度较高处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 如图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到 (  )
A.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8、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
A. 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
C.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D. 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
9、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结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低于39.5℃
10、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 064.6 ℃,铱的熔点是2 443.0 ℃,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A.加热至1 06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 065.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 44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 507.6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11、如图甲所示是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房子,下图乙是房子的墙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晾葡萄干的房子建在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没有屋顶,有利于接收阳光,吸收热量,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B.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C.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慢葡萄中水份蒸发
D.如图乙所示,晾葡萄干的房子四周有很多小孔,有利于屋内空气流通,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1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 ℃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像中bc段,晶体吸热温度不变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1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6℃ B.60℃ C.75℃ D.80℃
14、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
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为什么盐水不结冰而水结冰
C.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D.盐水的凝固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1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D.把新鲜的香蕉装入塑料袋
16、炎热的夏季,小明在街头看到如图所示的“液氮冰激凌”摊位,液氮的汽化温度是-195.8 ℃,从壶里向冰激凌混合液里注入少量液氮,混合液周围立刻变得 “烟雾缭绕”,不一会冰爽可口的冰激凌制作成功.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液氮常温下会汽化,需要放热
B. “烟雾缭绕”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C. “烟雾缭绕”是冰激凌汽化形成的,需要吸热
D. 冰激凌混合液变成冰爽可口的冰激凌属于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
17、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18、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在第8 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另一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
19、在某地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翻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   (变化情况),到水面破裂,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增大,如图,可以判断,此时水上方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21、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是 ______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______ ℃,测量范围是从 ______ ℃到 ______ ℃,现在的示数为 ______ ℃。______ 用体温计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选填“能”或“不能”)。
22、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 ℃时开始熔化, 直到温度升高到300 ℃时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23、观察图中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两壶中的水均已烧开,壶嘴冒出的“白气”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判断甲、乙两房间中温度较低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4、小雷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除温度计外,小雷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
(4)加热过程中,小华发现水面上出现了“白气”,这“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滴;
(5)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丙”或“丁”)。
25、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第3章 物态变化 期末复习附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
A.33℃ B.35℃ C.37℃ D.39℃
【答案】C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实验中应使用体积较小的石蜡碎块
B.温度计的示数为38 ℃
C.如果将石蜡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石蜡相同
D.“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
【答案】C
3、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玻璃、沥青 B.蜡、铝、玻璃
C.冰、铁、铝 D.冰、铁、沥青
【答案】C 
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塑料、沥青、蜂蜡 B.玻璃、水、石英
C.萘、铁、松香 D.水晶、食盐、黄金
【答案】D
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
【答案】B 
6、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温度较高处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答案】C 
7、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 如图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到 (  )
A.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答案】C
8、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
A. 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
C.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D. 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
【答案】C
9、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结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低于39.5℃
【答案】B
10、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 064.6 ℃,铱的熔点是2 443.0 ℃,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A.加热至1 06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 065.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 44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 507.6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答案】B
11、如图甲所示是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房子,下图乙是房子的墙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晾葡萄干的房子建在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没有屋顶,有利于接收阳光,吸收热量,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B.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C.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慢葡萄中水份蒸发
D.如图乙所示,晾葡萄干的房子四周有很多小孔,有利于屋内空气流通,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
【答案】ABD
1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 ℃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像中bc段,晶体吸热温度不变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答案】B
1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6℃ B.60℃ C.75℃ D.80℃
【答案】C
14、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
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为什么盐水不结冰而水结冰
C.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D.盐水的凝固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C
1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D.把新鲜的香蕉装入塑料袋
【答案】C
16、炎热的夏季,小明在街头看到如图所示的“液氮冰激凌”摊位,液氮的汽化温度是-195.8 ℃,从壶里向冰激凌混合液里注入少量液氮,混合液周围立刻变得 “烟雾缭绕”,不一会冰爽可口的冰激凌制作成功.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液氮常温下会汽化,需要放热
B. “烟雾缭绕”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C. “烟雾缭绕”是冰激凌汽化形成的,需要吸热
D. 冰激凌混合液变成冰爽可口的冰激凌属于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B
二、填空题。
17、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答案】40℃ -22℃
18、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在第8 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另一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
【答案】A 80 需要 固液共存 吸收热量 温度不断升高
19、在某地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翻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   (变化情况),到水面破裂,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增大,如图,可以判断,此时水上方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变大;小于
20、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答案】升华;凝华;熔化.
21、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是 ______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______ ℃,测量范围是从 ______ ℃到 ______ ℃,现在的示数为 ______ ℃。______ 用体温计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37 0.1 35 42 38.7 不能
22、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 ℃时开始熔化, 直到温度升高到300 ℃时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答案】非晶体 吸热
23、观察图中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两壶中的水均已烧开,壶嘴冒出的“白气”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判断甲、乙两房间中温度较低的是   。
【答案】液化;甲
三、实验探究题。
24、小雷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除温度计外,小雷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
(4)加热过程中,小华发现水面上出现了“白气”,这“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滴;
(5)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丙”或“丁”)。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 (2)秒表
(3)98;减少水的质量 (4)液化 (5)丙
25、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受热均匀 B 42 吸收 不变 增加 固液共存 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