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科目: 物理
教学对象: 九年级
课时: 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初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的形象的来支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本节课特点,采用“全动、互动、主动”的“三动”教学模式。本教学模式以“主体”、“发展”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点,力求通过“全动”、“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做能很好地体现“三动”教学模式的特征,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得出规律。
教学难点:在同一电路中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好实验数据。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复习提问: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
3、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猜想:
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
2、既然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
同学们对电流与电压、电
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预备知识:提示学生回忆“控制变量法”,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使电阻成整数倍的变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注意观察每次电表的示数,及接入电路中的定值电阻,并准确记录在表格中。(多媒体展示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同学讨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们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1)明确研究目的。(2)明确研究方法。(3)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实验电路图,同时复习有关仪器的作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实验:由于实验中同时使用的器材较多,学生水平差异大,班容量大,教师很难兼顾,实验电路连接由学生演示,演示过程利用大屏幕投影,同学们注意观察,纠正错误的电路连接。教师指导,进一步落实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分小组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这样安排比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
三.交流探究成果,及时调控矫正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利用多媒体做出I——U图像)、“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两个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识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把电阻R说成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A 。
3.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0.5
(2)
10
2
(3)
3
5
八、板书设计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电路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九.教学反思
课件14张PPT。第十七章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电荷定向移动IA电流表电压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UV电压表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RΩ复习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也越大;电阻越大,对电路中的电流的阻碍也越大。请大家猜测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__。 猜想1猜想2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__。 越大越小实验探究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条件控制:
a、保持__不变,改变__,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b、保持__不变,改变__,研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阻电压电压电阻R实验一.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___关系。结论1:103 21正比表格中的数据由实验时实际的填写。说明:也可移动滑片摸拟实验4.06.08.010.00.10.30.50.60.40.20.70.82.0····3.05.07.01.09.0···0.9R绘制图象实验二.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201510结论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__关系。反比总结: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结论1:结论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欧姆定律二、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2.公式:3.变换公式:U=IR三、课堂练习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把电阻R说成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A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3.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