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8 21: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年级上册
同学们身着各色鲜艳服装,一起学习,一起嬉戏,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却都相聚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新课导入
吴然:原名吴兴然,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资料宝袋
1.给段落标序号,总结段意。
2.划分层次,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3.总结归纳,概括全篇大意。
阅读小贴士
粗壮 洁白 鲜艳 安静
打扮 飘扬 读书 停车 摔 跤
坪坝 绒球 汉族 服装 凤尾竹
会读词
rónɡ

hàn
yàn
bàn
yánɡ

shuāi
jiāo
jié
fènɡ
会写的字
会写的字
课堂展示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这段中有新鲜感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好!
0
什么时间?
课文赏读
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上学路上和到学校的情景
哪些人物?
什么地方?
早晨
各民族学生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
0
早晨,从山坡上,从 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
坪坝
坪坝:山间平整的场地。
牛羊在坪坝里吃草。
景颇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传统节日是目脑节。景颇族人民风纯朴、直爽、勤劳。景颇族妇女善编织,能够织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纹,其中大多数是动植物的图形,精美艳丽。
景颇族
阿昌(chānɡ)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和贵州省。民族重大节日有火把节、窝罗节等。
阿昌族
德昂族:
我国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节等。
德昂族
大家 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穿戴
穿戴:穿着;佩戴。
这些少数民族的穿戴可真漂亮啊!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 。
绚丽多彩
绚丽多彩:平坦形容色彩华丽。
秋天是个绚丽多彩的季节。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手法,表现了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排比
天真可爱
有礼貌
热爱祖国
大青树下的小学
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时:
不同民族
团结
有礼貌
热爱祖国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其作用:
过渡句:钟声敲响,表明上课时间到,引出下文。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从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等山林里的朋友们的表现,可以看得出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听。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大家有的
( ),有的( ),还有的 ( ),他们的欢笑声把
( )都吸引过来啦!
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跳孔雀舞
摔跤
做游戏
小鸟、松鼠、山狸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结尾处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结尾描写了铜钟和凤尾竹,突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难忘和怀念之情。
品味下面的语句: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思考: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欢乐?
0
美丽
团结
作者为什么会为这所学校感到自豪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读文思考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 和 ,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小学的 、 之情。
幸福的学习生活
友爱
团结
自豪
赞美
主题归纳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小路、服装、校园)
美丽
 (钟声、书声、游戏声)
课堂作业
一、课文选材:三个场景
1.排序:课文写了下面三个场景,请按顺序排列,加上序号。
(  )下课了,大家一起开展活动。
(  )早晨,小学生来到学校。
(  )上课了,大家一起读课文。
二、观看视频问答: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三、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点拨:只要找到与自己学校不同的地方,并能说明理由都对,但是集中在第一自然段排比句和第三自然段“安静”的理解上。
参考答案: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