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共6课时)(表格式 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共6课时)(表格式 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8 20: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 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在给出运算的定义之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通常称为“运算定律”。也就是说,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
1.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2.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练习课
3.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4.乘法分配律
5.减法、除法性质
6.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1.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教学目标 1.通过举例,认识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体会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如何使计算更加简便; 3.学会观察数据,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微课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加法的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任务一:加法交换律 1.听说过“加法交换律”吗?请你用画一画、写一写或讲故事等方法表示,要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2.展示 (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用举例) (2)同样都是举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实物图、列算式、线段图) (3)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示,它们都在说明什么问题呢?(结果相等,和不变,左右两边的算式都可以用“=”来连接) (4)除了结果不变,还有什么不变?(数字、符号都没变) (5)什么变了?——位置变了 (6)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吗?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7)有同学用A+B=B+A,什么意思呀?那A、B可以是哪些数呢?我看同学们举的例子都是自然数,还可以什么数呢? ——师:看来A、B还可以是我们学过的分数、小数。 3.小结:这就是加法交换律:a+b=b+a 4.师:回忆一下,这个加法交换律我们以前有没有遇到过呢? ——看图列式,加法竖式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算。 师:今天我们只是把这些现象进行一个整理,然后知道它就是加法交换律。 5.有个同学是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加法交换律的,你同意吗?和前面几幅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它有三个加数,三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也不变吗?继续交换:9+10+1=20 ——交换任意加数,和都不变,都是在求一共有几根小棒。 ——你最喜欢哪个算式呢? ——为什么最喜欢1+9+10呢?(1+9=10,比较方便) 任务二:加法结合律 1.请你完成任务卡 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 并填上合适的符号(28+36)+64○28+(36+64) (10+21)+46○10+(21+46) (9.1+0.9)+20○9.1+(0.9+20)猜想举例验证我的发现我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规律
2.展示 3.他们的猜想都是在表达什么意思? ——都在说括号,不管括号在前还是在后,都不影响加法的和。 4.有了这样的猜想之后,开始举例子验证了。他们举了不同的例子,有整数、有小数、有数字比较大的,也有数字比较小的,结果都发现了什么?读读看 ——都在说,不管括号在哪个位置,都不影响加法的和。 师:还有同学是这样说的:每一组的2个算式的数字和符号都一样,只是顺序换了,结果还是一样。总结得真不错,顺序换了从哪里体现出来?——括号(括号在前先算前,括号在后先算后。) 师:最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用了一个字母算式来表示规律,只是大小写不同。 ——A+B+C=A+(B+C) 4.小结:这就是加法结合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吗?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5.师:你有什么疑问吗?如果是多个数相加呢? 6.试一试:85+42+115+58,学了今天的内容,你会怎么计算呢? 7.你现在知道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好处了吗?——使计算更简便。 8.变式:85+32+67+29,这个算式你打算怎么调整? 师:为什么不调整了,要从左往右计算呢?——没有凑整,没必要。 9.比较这两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没有使计算简便,就没必要交换,要学会观察数据的特点再决定交不交换。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加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减法呢、乘法、除法呢? 四、课后作业 1.下面算式分别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78+87=87+78 ( ) (2)134+67+133=134+(67+133) ( ) (3)19+81+294+6=(19+81)+(294+6) ( ) 2.计算下面各题,怎么简便怎么计算。 171+65+235 85+94+315 164+445+136+255 3.75+1.46+1.25+0.54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2.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计算更加简便; 2.学会观察数据,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微课
教学活动设计
一、回顾概念 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还记得用文字是怎么叙述的吗?——自己说一说 2.整理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3.为什么要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呢? 二、拓展练习 1.根据加法的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37=37+75 328+(☆+ )=( + )+△ 25+a+75=a+( + ) 54+24+276+46=( + )+( + ) 2.数学书第19页第5题 ——师:你在连的时候有什么小窍门?怎样的两个数相加正好是100?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35+372+165 508+155+237 456+38+162+244+369 3.75+146+( )+( ) 3.挑战一下 326+743-346+7 3 335+553=333+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3.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并会利用运算定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并能合理运用与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Ppt、微课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乘法的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乘法交换律 1.听说过“乘法交换律”吗?请你用画一画、写一写或讲故事等方法表示,要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2.展示 3.比较分析:他们举的例子不一样,用的方法也不一样,那这几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他们都在说明一件什么事情?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小结:这个就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 x b = b x a 5.师:回忆一下,这个加法交换律我们以前有没有遇到过呢? ——师:今天我们只是把这些现象进行一个整理,然后知道它就是乘法交换律。 6.观察这幅作品,它有用到乘法交换律吗? 师:算式和今天的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不同吗?——多个因数 ——看来乘法交换律不仅仅适用于两个因数,多个因数交换位置后,乘积也不变。 探究二:乘法结合律 1.师:乘法结合律又是怎样的规律呢? 2.出示立方体图: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1)你打算怎么观察,怎么列式呢?请你试一试。 (2)展示算法,说说每个算式代表什么含义? ①(2×4)×3=24(个) ——先算上面一层有几个正方体,再乘3层,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② 2×(4×3)=24(个) ——先算出前面一排小正方体的个数,再乘3排,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3)还有别的算法吗?——先算一列…… (4)师:不管哪一种算法,最终都是求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5)比较两个算式:(2×4)×3 2×(4×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因数相同,位置相同,得数相同 ——运算顺序不同(不影响最后结果) (6)师:所以可以用“=”连接:(2×4)×3 = 2×(4×3),是不是像这样因数相同,位置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算式它们的得数都相同呢?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验证一下,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7)师:其实只要想象立方体模型,就不需要往下举例子了。不管是哪三个不同的数,都可以把它看成是立方体每排、每列、每层的小正方体数,把三个因数相乘,不就是就正方体的总个数吗?运算顺序不同,这是第一步算出的结果不同,不影响结果。所以,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三、巩固应用 1.说一说,下列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97×25×4 = 97×(25×4) 97×25×4 =4×25×97 125×25×4×8=125×8×(25×4) 2.连一连,把相应的图和算式连起来。 12×3×2 12×5×3 126×37 (12×5)×3 (12+3)×5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你有什么话想说? 2.理一理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a×b = b×a (a×b)×c = a×(b×c) 3.拓展 你能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学校新教学楼每层有6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课桌椅。问: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课桌椅? 4.加法、乘法都有交换律、结合律,那减法、除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吗?请你课后去研究。
教学反思
经典习题摘录
教学内容 4.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进行表示,并会利用运算定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乘法分配律分与合的过程。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但不改变算式本身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微课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知道在乘法运算中,通过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改变乘法的运算顺序,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结果却不会发生变化。 2.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的乘法分配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运算规律,使用合理,也能使计算简便。 3.那么,乘法分配律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定律呢?我们通过一些算式来研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算式 7×9+3×9 79×99+1 19×11-9×11 (25+75)×9 35×101-35 25×(10+4)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分享算法 4.辨析:第二道算式,两种解法,两种结果,哪种有道理呢? 5.小结:两级混合运算,有加减又有乘除,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6.刚才这些计算中,前一种解法都是按照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的,后一种解法没有按照顺序的规定计算,改变了运算顺序,为什么结果也相等呢? ——原来,这些计算方法是根据算式运算的意义进行了合理的转化,虽然运算顺序改变了,算式的意义没有变,结果当然也不变。 7.比较优化:这些算式的两种算法,你觉得哪一种更简便? ——观察数据很重要,有时候原来的简单,有时候转化更简单。 8.老师把经过转化后,使计算更简便的算式整理到了一起,观察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联系? 9.概括: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觉得下面这两个算式可以进行转化吗? (1)□×○+○×△ (2)(a+b)×c 10.你会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乘法分配律。 11.联系:你见过乘法分配律吗?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早就遇到过了。 ——师:今天我们只是把这些现象进行一个整理,知道它是乘法分配律。 三、应用练习 请你把题目改编一下,变得能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79×99+1 ——展示: ①79×99+1×99 ②79×99+1×79 ③79×99+1×99+20×99——添加这么多,他是想干什么呀? ——凑成100个99,算起来多方便! ④79×99-69×99 ⑤79×(100+1) …… 师:改编后这些题,可以怎样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呢?请你试一试。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5.减法、除法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知道减法、除法的性质; 2.能利用减法、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算; 3.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计算中理解虽改变运算顺序但算式的意义没有发生改变。
教学准备 Ppt、微课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减法、除法性质 二、探究新知 (一)减法性质 1.出示问题:——P21页例4 这本书一共234页,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交流展示 4.师:分别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5.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①234-66-34 ②234-34-66 ③234-(34+66) ——原来,当我们遇到连减问题时,除了可以按照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计算,或者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计算。 6.揭示: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a-b-c=a-(b+c) 7.猜测:其他运算中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①a+b+c ②a×b×c ③a÷b÷c (二)除法性质 1.自主探索:a÷b÷c= a÷(b×c),是否成立? 2.活动要求:尝试编一个数学问题或者小故事配合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3.老师也编了一个问题:一份稿件共960页,8个打字员各打12小时才完成,平均每个打字员每小时打几页? ——交流展示 ——不管先算什么,最后都是求平均每个打字员每小时打几页。 4.揭示: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a÷b÷c= a÷(b×c) 5.整理 师: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则运算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一起整理: 加法a+b=b+a(a+b)+c=a+(b+c)乘法a×b=b×a(a×b)×c=a×(b×c)(a+b)×c = a×c + b×c减法a-b-c=a-(b+c)除法a÷b÷c= a÷(b×c)
——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师:虽然我们在计算中改变了运算顺序,但它们的计算意义却没有发生改变。 6.练一练,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①868-52-48=868○(52+ ) ②415-76-24= ○( ○ ) ③250÷2÷25=250○(2○25) ④480÷4÷15÷2= ○( ○ ○ ) (1)最后一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仅是连续除以两个数…… (2)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只适用于整数吗?分数和小数呢?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6.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能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提高优化意识; 2.能观察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巧算
教学重难点 能观察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巧算
教学准备 ppt、微课
教学活动设计
一、回顾旧知 师: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这么多运算定律,回顾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加法a+b=b+a(a+b)+c=a+(b+c)乘法a×b=b×a(a×b)×c=a×(b×c)(a+b)×c = a×c + b×c减法a-b-c=a-(b+c)除法a÷b÷c= a÷(b×c)
2.发挥好这些运算定律的作用,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3.揭题: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25× 师:如果让你填一个数,你想填几?为什么? ——师:大多数同学都想填方便我们计算的数字 2.出示:25×1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计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展示算法 4.②③两种方法都可以吗?请你任选一题,尝试编数学问题或画图的方法说明 ——展示第②种方法: 小明去蛋糕店买小蛋糕,一共买了25盒,每盒12元,一共要付多少钱?25×12 小明去蛋糕店买小蛋糕,一共买了25盒,每盒有4个,每个3元,一共要付多少钱?25×4×3——先算什么? 师:还有同学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 师:通过多种方法都说明②号可行,我们可以将一个因数变成一个乘法算式,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展示第③种方法: 师: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同样证明了在计算乘法时,可以将一个数变成一个算式,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5.思考:25×12,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展示: 25×12=25×2×6——乘法结合律 25×12=(5×5)×12——乘法结合律 25×12=(20+5)×12——乘法分配律 师小结:学会了运算定律,我们就要灵活运用,使计算更简便。 三、课堂小结: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巩固应用: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5×24 99×36 125×32×25 66×0.6+66×0.4-66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