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方略(十)
三农问题
一、知识结构
二、要点整理
中国历史
1.我国古代农业发展
(1)统治者重视农业:商鞅变法;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
(2)农作物的推广和引进:河姆渡与半坡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居民的农耕文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张骞通西域,从西域引进葡萄、石榴、苜蓿等作物;唐朝盛世经济繁荣;宋元时期水稻、棉花的种植和推广;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和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明朝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生产工具的改进:元谋人、北京人时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使用人工取火,处于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加快对私田的开垦;东汉制成水排;唐朝出现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4)水利工程的兴修:战国,都江堰;秦朝,灵渠;隋朝,大运河;元朝,会通河和通惠河。
(5)经济重心南移
①条件:我国南方地区,土地肥沃,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温暖湿润,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了逃避北方战乱,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战乱比较少,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②表现: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其中太湖流域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粮仓,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2.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中的土地政策
平均地权: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
3.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变革
(1)1950—1 ( http: / / www.21cnjy.com )952年的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使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2)1953—1956年,进行农业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化运动。政府引导农民建立农业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1958年,人民公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4)1978年以来,废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4.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认识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2)封建土地制度是旧中国农业落后、农民贫穷的根源。
(3)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利益,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适当的土地政策,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基础。
世界历史
内容
日本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美国 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西部土地的需求,有利于美国的西部开发
1933年,罗斯福新政对农业进行调整,缩减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补偿
俄国和苏联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它的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为俄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斯大林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
感悟 农业发展,一要靠科技,二要靠恰当的政策;稳定的政治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三、实战演练
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依据下列图片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① 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② 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③ 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的合同书 图④ 人民公社化时期毛泽东在河南视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农业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其中较典型的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前者实行土地集体公有制,后者实行土地农民私有制
B.前者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后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前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后者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D.前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后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D.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4.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与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有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合纵连横的开展
6.某同学在听课笔记中有如图记录,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是
A.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
B.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C.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
D.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
7.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诗)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诗)
C.“苏湖熟,天下足” (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 (明清谚语)
9.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土地法令》的颁布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0.张大爷家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右图是他家1978年—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11.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探究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农业进步】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想一想,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一又反映了商鞅变法怎样的经济思想?(4分)
材料二 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农业工具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2分)
【现代农业变革】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见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我国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开始于哪一年?它的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3分)
材料四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4)观察材料四,从F到G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当代发展思考】
(5)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发展,最重要的应该做什么?(2分)
12.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影响
辛亥革命时期 ___①___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建国初期 农民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②___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___③___准备了条件
三大改造时期 ___④___ 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___⑤___ 人民公社化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启示
参考答案
1-10 DABBC CCCAB
11.(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农抑商;(2)曲辕犁;筒车;(3)1950年;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4)迅速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制定农业奖励措施;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实行种地补贴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12. ①:平均地权(或民生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②:封建土地(或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1分)③:工业化建设;(1分)④: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合作社”、“合作化”、“集体化”、“社会主义改造”);(1分)⑤: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分)启示:①政策的制定要注意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要符合国情,切入实际;③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④不能急于求成,简单粗暴;等等。(说明: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亦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