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武传》课时小练(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苏武传》课时小练(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9 07:3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武传》课时小练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文言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发:暴露,泄露。
B.见犯乃死,重负国 重:非常。
C.自分已死久矣 分:料想,断定。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
2.翻译下列句子。
(1)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3)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单于愈益欲降之 B.反欲斗两主
C.单于壮其节 D.逸豫可以亡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B.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罪
C.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访
D.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女弟:妹妹
5.下列画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财物)
B.武帝嘉其义(嘉奖)
C.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兼任)
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如惠语以让单于 如:像。 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拟,比画。
B.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访。 畔主背亲 畔:同“判”。 前以降及物故,以:带领 物故:死亡。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女弟:妹妹和弟弟。 与武决去 决,同“诀”,告别。
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以:从。 别其官属常惠等 别:离析。 扶辇下除 除,门与屏之间的通道。
7.下列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收系张胜”与“加以老母系保宫”中的“系”意思相同。
B.“虞常果引张胜”与“引佩刀自刺”中的“引”意思不同。
C.“方欲发使送武等”与“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中的“发”意思相同。
D.“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与“幸蒙大恩,赐号称王”中的“幸”意思不同。
8.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A.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B.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C.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D.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访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10.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列传》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揭示了屈原个人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屈原列传》在叙事中融入大段的议论,论中有情。
B.《苏武传》中的“李陵劝降”,与“卫律劝降”风格截然不同,这与作者对此二人的态度和评价不同相关。对李陵,作者借苏武的言辞,行文多用贬抑之语;而对卫律,相对委婉柔和。
C.贾谊的《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多用夸张、对比、通篇一气贯注。以对比引发质问“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
D.《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纵说盛衰之理,却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切入,写这篇文章是要为北宋王朝的统治提供借鉴。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业绩。)
B.我丈人行也(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C.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副词,表示程度高。)
D.兄弟亲近(古义,友爱;今义,双方亲密,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
1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C.且陛下春秋高
D.皆为陛下所成就
1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
B.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D.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14.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B.不凝滞于物。(《屈原列传》)
C.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
D.为降虏于蛮夷。(《苏武传》)
15.下列各项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置币遗单于(《苏武传》)
B.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 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原列传》)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D.冀幸君之一悟(《屈原列传》)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出 会论虞常 论:判罪
B.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子为父死,亡所恨 恨:怨恨
C.自分已死久矣 分:职责 恐前语发 发:暴露,泄露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1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B.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地里
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幸:幸运地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 假:临时充任
1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幸蒙其赏赐:希望 ②召诸贵人议:贵族大臣
③虞常等七十人欲发:发动 ④因厚赂单于:贿赂
B.①数通使相窥观:多次 ②汉亦留之以相当:形容词,形容程度
③武等实在:形容为人诚实 ④效死于前:效命
C.①自分已死久矣:料想自己 ②具自陈道:详细
③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 ④会论虞常:判定
D.①而收系张胜:绑起来 ②绝不饮食:坚决不做
③前长君为奉车:父亲 ④虚心欲相待:谦虚
20.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2)空自苦亡人之地
(3)信义安所见乎
(4)与武决去
(5)蹈其背以出血
(6)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7)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评卷人得分
二、小阅读-课内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为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22.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组是( )
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②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③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⑤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B.“重”:更加。句意: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故选B。
2.(1)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拥有富贵)。白白地让自己的身躯供野草作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2)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我们,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3)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复然”,也会这样;“空”,白白的;“膏”,使……肥沃、给……作肥料。
(2)“及”,牵连;“见”,表被动;“乃”,才;“重”,更加。
(3)“春秋”,指年龄;“亡”,同“无”;“大臣亡罪夷灭者”,定语后置句,“亡罪夷灭大臣”;“谁为”,宾语前置句,“为谁”。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句意:单于越发想要使苏武投降。
B.“斗”:使动用法,使……争斗。句意: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
C.“壮”:意动用法,认为……壮烈,钦佩。句意: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
D.“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句意: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当,判处。句意: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
故选A。
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
D.“假”,非正式的,暂时代理的。句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如:按照。句意: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
B.“畔”,通“叛”,背叛。句意:背叛君主,背弃亲人。
“以”,通“已”,已经。句意:从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人。
C.“女弟”,妹妹。句意: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
D.“以”,在。句意: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天到达京师。
“别”,分开。句意: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
“除”,宫殿的台阶。句意: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
故选D。
7.C
【详解】A.正确。扣押,监禁。句意: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加上老母被拘禁在保宫。
B.正确。牵扯。/举,拿。句意: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拔出佩带的刀自刎。
C.错误。派遣。/发动,动手。句意:匈奴正要派送苏武等人的时候。/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
D.正确。希望。/幸而,有幸。句意: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
故选C。
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苏武祝贺,说:“今天你还归,在匈奴中扬名,在汉皇族中功绩显赫。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绘的人物,怎能超过你!”
“还”“归”意义相同,“还归”为一个词组,中间不应断开,可排除AD;
“汉室”为一个词组,中间不应断开,可排除B。
故选C。
9.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阴:阴谋”错误,“阴”在这里是“暗地里”的意思。句意: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故选D。
10.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对李陵,作者借苏武的言辞,行文多用贬抑之语;而对卫律,相对委婉柔和”错,说反了,应该是“对李陵,作者借苏武的言辞,相对委婉柔和;而对卫律,行文多用贬抑之语”。
故选B。
1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能力。
D.“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句意: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
故选D。
1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句意: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B.“谋反”古今都是“图谋反叛”的意思。句意: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
C.古义:年纪;今义:春天和秋天。句意:并且皇上年纪大了。
D.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或完成事业。句意:都是被陛下所栽培成就出来的。
故选B。
1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亡:同“无”,没有。句意: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B.畔:同“叛”,背叛。句意: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
D.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句意: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
C.无通假。句意: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
故选C。
14.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B.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
C.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蛮夷为降虏。句意:在蛮荒夷狄之地做投降的俘虏。
故选D。
15.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
A.“币”均为“礼品、财物”的意思。句意: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掌权的靳尚/备办了一些礼品送给单于。
B.“如”:动词,到,往;按照。句意:派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
C.“当”:换取;判罪。句意:凭借臣张仪就可以换取汉中的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D.“幸”:希望;幸运地。句意: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
故选A。
16.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B.恨:遗憾。句意:儿子为了父亲而死,没有什么遗憾的。
C.分:动词,料想、断定。句意: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
D.当:判处。句意: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
故选A。
1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 .“旃”同“毡”。句意:苏武躺在地上,就着雪和毡毛一起吞进肚子。
B.无通假字。句意:假如是谋杀单于(这样的行为),用什么更严厉的刑法来惩罚呢?
C.“去”同“弆”。句意:掘野鼠、收草实来吃(充饥)。
D .“霑”同“沾”;“衿”同“襟”;“决”同“诀”。句意:(李陵)说着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故选B。
1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幸:希望。
故选C。
19.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④句意:于是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赂:财物。
B. ②句意: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相当:相抵。③句意: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实在:确实还在。
D. ②句意: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绝不:断绝,不供给。③句意: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长君:指苏武的长兄苏嘉。④句意:诚心诚意地对待你。虚心:诚心。
故选C。
20.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亡”同“无”,没有 “见”同“现”,显示 “决”同“诀”,辞别、告别 “蹈”同“搯”,叩击,拍打 “畔”同“叛”,背叛 “去”同“弆”,收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
(1)“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的意思是: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所以“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2)“空自苦亡人之地”的意思是: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所以“亡”同“无”,没有。
(3)“信义安所见乎”的意思是: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所以“见”同“现”,显示。
(4)“与武决去”的意思是:告别苏武而去。所以“决”同“诀”,辞别﹑告别。
(5)“蹈其背以出血”的意思是: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所以“蹈”同“搯”,叩击,拍打。
(6)“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的意思是: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所以“畔”同“叛”,背叛。
(7)“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的意思是:掘野鼠、收草实来吃。所以“去”,通“弆”,收藏。
2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理解错误。原文“幸蒙其赏赐”可知虞常愿意伏弩射卫律是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这是从个人的私利出发。
故选B。
2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是李陵劝苏武的话;
⑤是李陵自愧之言。
排除①⑤。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