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四 图形的变化-折一折 做一做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四 图形的变化-折一折 做一做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8 23:3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折一折 做一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折一折、做一做”,主要是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实践活动,感知在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经验,为三年级学习轴对称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自然界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的开展讨论,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对称”含义,并能说出生活中轴对称现象。
学习难点
剪具有轴对称现象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想不想今天放学回家带给爸爸妈妈一件小礼物?(想!)上完这节课礼物就会做好。今天和老师一起走进“折一折、做一做”。-----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孩子乐意用心为爸爸妈妈做礼物的心理,布置任务,以此任务为驱动,贯穿整节课。
二、折一折,做一做
1.动手对折,发现特征。
(1) 折一折
(出示淘气和笑笑为自己爸爸妈妈剪的四幅美丽的图案)
提问:你能动手折一折, 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持征吗?
活动:拿出①号信封,同桌两人每人选4幅图案中的两幅折一折,并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
(2)提炼特征
全班交流四幅图案的共同持征。
预案1:以图案中间的线为界,两边图形大小、形状一样。
预案2:图案对折后,两边重合了。
师介绍轴对称现象,并板书:轴对称。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初步建立活动经验,不仅为提练四幅图案的共同持征提供感知认识,也为后面剪一剪做好动手准备。
2.尝试剪一剪,提练步骤。
老师看了淘气笑笑的作品之后,也动手剪了一个图案(出示爱心图案)。你想不想拥有这样的一个爱心送给自己的妈妈呢?你能又快又好地剪一个爱心吗 动手试试吧!
活动: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对不同剪法进行拍照。
展示交流:①哪一种剪法又好又快。②作品作者介绍自己剪的过程。
师生小结剪纸步骤:
(板贴图片并让同桌互说剪纸步骤。)
设计意图:①从简单图案剪纸开始,让学生易于成功,获取信心,并能够顺利地总结出剪纸步骤,体现以生为本。②让学生互说剪纸步骤,为接下来的动手活动做好理论指导。
3.再次剪一剪。
从淘气笑笑剪的四幅图案中任选一个剪一剪,送给爸爸吧!
活动:(1)师出示活动要求: ①先想明白做的步骤再动手,可与组内成员小声交流。②按老师口令要求做。③活动过程中用剪刀注意安全。
(2)学生动手剪,师巡视并对剪得像的和剪得不像的图案进行拍照。
展示文流:(1)说一说老师收取的几幅图案是否有轴对称现象?为什么
(2)为什么有的人剪得像,有的人剪得不像呢?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在剪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师生小结:剪得过程中对折要对齐,画图时要画得像一些。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剪纸过程,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感爱成功的喜悦。②判断作品是否具有轴对称现象,再次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持征,将活动与思考结合起来。③通过引导说一说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渗透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
其实生活中除了剪纸图案具有轴对称现象之外,我们周围还有许许多多事物也具有轴对称现象.比如…(课件出示图片)。你能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存在轴对称现象,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巩固练习
1.基础达标。
(1)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 下面哪一个是房屋的倒影。
2.拓展提升。
说一说,怎样剪出下面的图案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用②号信封中的图案动手对折说明)
设计意图:分层的练习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多方面谈收获,多方面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化学习。
六、作业
小小设计师: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剪一幅具有轴对称现象的美丽图案装扮你家吧!
设计意图:实践性的作业布置,让学生更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