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教考融合模拟考试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从先秦开始,就有一个“文”的传统,也存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往往被学界忽视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散文的这种精神话语,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 其一,自由无待,随物赋形。庄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把用于表现“散木”“散人”之“散”, 即表现“无用”的语言形式称为“卮言”。而他的散漫无拘束的文章形式和超拔的想象,表现的正是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散文精神。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庄子反对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态度,主张“丧我”“弃知”“物化”。因此,他认为文章应“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庄子·杂篇·天下》)。其三,诗性智慧。这也是构成中国散文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诗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诗性”,是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的融合;而智慧是对于知识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一种滋润僵硬知识和理论的调和剂。其四,是“造气”“造势”之内功。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以后的文论家又将“气”引申为“气势”。 所谓“气势”,指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所表现出的一种充盈流转的精神活力,是以作者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主体精神因素为支撑的风骨底气,呈现在散文中则是作者的精神气象。上述四方面的“原型”精神,就是中国散文传统精神元气的标识,也是散文文体内在的张力。
强调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扬散文的“休闲”功能,也是中国传统“言志”散文理论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实质上是强调散文“寓教于乐”中“乐”的维度,即强调让读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获得陶冶、教化和愉悦。“言志”散文的“寓教于乐”,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载道”的功能,但与“载道”散文比较起来,更侧重于发挥“休闲”的功能。于此,不论是古代在仕与不在仕的士大夫,还是现代的散文家和文论家,可谓是灵犀相道,都注重以诗文自乐,以诗文交流而互娱。他们一方面重视自我进德修为的养气,另一方面又喜欢寄情于山水民间,讲究闲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正所谓“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正是这种“求趣”而轻“载道”、无拘无缚、自在自得的散文观和人生态度,使得晚明小品明心见性,可近可亲,独具一格。因此,我们建构本土化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不能一味强调散文“载道”的教化功能而忽视其劳作之后可以借此休闲的功能。
( 节选自吴周文、陈剑晖《构建中国自主性散文理论话语》,有删改 )
材料二:
精神与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体与语体形成散文的“文格”,“格”在辞典释义中有“表现出来的品质”的含义,散文的“人格”就是其所表现出来的“人”的精神品质,品质高者,散文自有“人格”魅力。一篇好的散文取决于其展现的作者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丰富新颖的知识与经验、美好的情感与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文格”是通过文体与语体体现出来的“文”的品质,是与人格相统一的文章的符号层面,包括文体、结构、笔调.修辞、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来显现。“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
散文是人与文的合一,人与文一体两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体两面的“人一文”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如一般所谓散文的个性、自由、真实、诗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阐释。人与文的一体两面,换言之即“文”与“人”之间没有中介,“文”是作者一一“人”的直接呈现,因而,“人”的个性也就在“文”中直接呈现出来。“自由”不是指散文没有内容与形式的要求,而是说作为散文直接源头的“人”是自由的,人心是包罗万象的宇宙,这颗“心”是“散”的,也就是自由的。正是与“人”一一作者直接相通,散文的真实才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这个真实不必是事实的真实,更非虚构的真实,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实。诗意实际上是“人”“心”达到的最高境界及在文中的显现。
人与文的合一某种程度上显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理气一体和体用不二的传统智慧。中华文化不强分主客、本末和体用,而是强调圆融统一,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解模式和文化传统,中国文论如《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都是将人品与文品合一,强调作品风格与作家才性气质的关系。风格作为一种“体”,文章风格与作家才性是“表里必符”的关系。中国文论历来强调知人论世,不像西方文论那样注重纯文本的分析。
( 节选自汪卫东《文章传统与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重构》,有删改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卮言”是自由自在之言,是应对象之变化而随之变化的言说方式,体现了中国散文“自由无待,随物赋形”的精神。
B.作者的精神气象,也就是以作者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主体精神因素为支撑的风骨底气,影响着散文的“人格”。
C.与“载道”散文相比,“言志”散文更侧重“寓教于乐”,强调让读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获得陶冶和愉悦,其教化效果更好。
D.散文以一体两面的“人一文”为核心,是人与文的合一,“文”可直接呈现“人”的个性,“人”的个性亦可从“文”中直接感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士大夫都很重视自我进德修为的养气,注重从“养气”入手来提升文章的“情趣”,孟子就曾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B.“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其中“人格”是决定性因素,“人格”的高低决定着“文格”的优劣。
C.散文的“真实”不是事实的真实,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实,也就是说,文章表现的是作者真实的人格、真实的情感。
D.中国文论历来强调知人论世,不像西方文论那样注重纯文本的分析,而“知人论世”的文论传统与“人文一体”的精神是相通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B.王充《论衡·超奇篇》:“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C.刘大櫆《论文偶记》:“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D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篇》:“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4.朱自清曾说,现代“小品散文的体制,旧来的散文学里也尽有”。重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可从“旧来的散文学里”吸纳哪些思想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5.“崇尚自然,物我合一”的散文精神,在苏轼的散文中也有体现,请以《赤壁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永别了,武器①(节选)
[美]海明威
军队这么庞大,路又这么少,撤退必然混乱。根本没人下令指挥。
“博内罗呢?”我问。
皮安尼望着我。“他走了,中尉。”他说,“他情愿当俘虏去。”我一声不响。
“他怕我们都会被打死。”我一句话也不说。
“你看,我们对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信心,中尉。”
“他上哪儿去了?”“我不知道,中尉。他溜走了。”
我们绕着城的北面走过乌迪内,过了一会儿便走进大撤退的基本行列,整夜往塔利亚门托河赶去。我真想不到撤退的规模这么宏大。不但是军队,整个国家都在撤退。我们整夜赶着路,走得比车辆还要快。博内罗情愿去当俘虏,真傻了。其实一点危险都没有。
路上车辆和军队很拥挤,我们在路的旁边走着。
“我走得发腻了。”“嗯,我们现在只要走就行了。用不着再操心。”
“博内罗是个傻瓜。”“他真是傻瓜。”
“他的事你怎么处理呢,中尉?”“我还不知道。”
“你看,要是战争继续下去,上面会给他家属找大麻烦的。
“战争不会继续下去的。”一个士兵说。
“我们正在回家。战争结束了。”
“要是战争真结束了,那就没有关系了,”皮安尼说,“但是我不相信战争已经结束。真这样就太好啦。”
“我们不久就会知道的。”我说。
“我不相信战争结束。他们都这样想,我可不相信。”
天亮前,我们赶到了塔利亚门托河的河岸边,便沿着涨满水的河走,走近一条所有的人马要过的桥。我们沿着河岸走,然后挤进了过桥的人群。我紧紧地夹在人群中慢慢地过桥,上面是雨,下边隔着几尺便是河水,我从桥边探头望望河水。
没人说话。大家只希望快点过桥,心里就是这么个念头。我们快过去了。木桥的那一头,两边站有一些军官和宪兵,打着手电简。我们走近他们时,我看见有个军官用手指指队伍中的一个人。一名宪兵走进行列,抓住那人的胳膊,拖了出去。宪兵强迫他离开大路。他们正仔细察看着行列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刚要走到正对面时,他们又抓去了一个人。我看见那人是个中校。他头发灰白,长得又矮又胖。宪兵把他拖到那一排检查行人的军官后面。当我走到那一排军官跟前时,我看到有一两个军官正盯着我。其中有一位指指我,对宪兵说了一声。我看见那宪兵跑过来,挤过队伍的边沿来找我,接着我感到被他抓住了衣领。
“怎么啦?”我说。我伸手到背后去解手枪。
另一个从我身后抓住我,把我的手臂朝上扭,扭得几乎脱了臼。我跟他一起转过身,第一个宪兵狠狠掐住了我的脖子。
“他再抵抗就开枪。”我听见有人在说。
“这是什么意思?”我想大声嚷,但是我的声音并不响亮。他们现在已把我拖到路边来了。
“他再抵抗就开枪,”一个军官说,“押他到后边去。”
“你们是什么人?”
“战场宪兵②。”另外一位军官说。
“押他到后面那些人那儿去。”第一个军官说。
他们押着我绕到这排军官的后边,走往公路下边临河的田野,那儿有一堆人。有一小组人由宪兵看守着。审问者的旁边站着四名宪兵,人人挂着卡宾枪。我看看那个正在受审问的人。他就是方才从撤退行列中给拖出来的那个灰头发的中校,胖胖的小个子。
“你属于哪一旅的?”他告诉了他们。
“哪一团?”他又说了。
“为什么不跟你那一团人在一起?”他把原因说了出来。
“就是你们这种人,放野蛮人进来糟蹋祖国神圣的国土。”
“对不起,我不懂你的话。”中校说。
“就是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叛逆行为,我们才丧失了胜利的果实。
“你们经历过撤退没有?”中校问。
“意大利永远不撤退。”
我们站在雨中,听着这番话。
“要枪毙我的话,”中校说,“就请便吧,不必多问。这种问法是愚蠢的。”
那些军官会商了一下。其中一个在一本纸薄上写了些什么。
“擅离部队,明令枪决。”他宣读。
两个宪兵押着中校到河岸边去。我没看他们枪毙他,但是我听见了枪声。
我们站在雨中,一次提一人出去受审并枪决。到这时,凡是他们问过话的都被枪决了。
我身子往下一蹲,同时劈开左右两人,低着头往河边直跑。我在河沿上绊了一跤,哗的一声掉进河里。河水很冷,我竭力躲在水下不上来,自以为再也不会上来了。我一冒出水面,便吸一口气,连忙又躲下去。我第二次冒出水面时,看见前头有一根木头,就游过去,一手抓住它。我把头缩在木头后边,连看都不敢往上边看。我快冒出水面时就听见枪声。那根木头顺着水流转,我搂住它。河水很冷。我随波逐流,双手抱住那根木头,由它把我顺流漂去。现在已看不见河岸了。
【注】①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男孩亨利参加意大利军队抗击德国,经历了战争后,最终脱离战争的故事。②战场宪兵:主要负责维持军队纪律,保障军队命令的执行。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了大撤退的场面,官兵们惊恐不已,狼狈逃命,连战场宪兵也阻止不了他们。
B.“我”机警灵活,看到被问话的都被枪决后,不甘心束手就擒,于是找机会侥幸逃离。
C.宪兵们粗鲁蛮横,不讲道理,专门搜索从前线撤回的英勇官兵,并将其残忍杀害。
D.撤退的官兵们都在盼望着战争的结束,但又不相信真的会结束,内心纠结、绝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精练,句子较为短小而且结构简单,很少使用修饰语,表现力强,突出体现了海明威“电报体”小说的语言风格。
B.小说详细写了胖胖的中校被审问、枪毙的过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且以点带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甚至荒谬。
C.小说结尾写“我”跳河逃生的过程,用了大量的动词,准确地描写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将紧张的气氛渲染得扣人心弦。
D.“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串连起众多情节;是故事的隐蔽叙述者,在叙述中从不流露主观感受,显得冷静而客观。
8.小说节选部分开头写“我”和皮安尼反复说博内罗“太傻了”“是个傻瓜”。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说,海明威的小说是“零度写作”。所谓零度写作是作者客观、冷静、从容地陈述,不是不要感情,而是不让作者感情影响读者。请简要分析本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太宗问公【注】曰:“朕所行事,与贞观初有异否?”对曰:“贞观之初,陛下锐情思政,从谏如流,每因事触类为善,志存俭约,无所营求。比者造作微多至于谏争时有忤色以此为有异耳。”
號州统军裴师利奏:“诸山大有银矿,采之极有利益。”敕殿中少监赵元楷,令诸国府卫士及百姓采之。公进谏曰:“陛下巍巍盛德,所急在于仁义,所宝岂是珍奇?珍奇既积,仁义必损。且劳役卫士,与下争利,人不见德,将何取焉。太宗深纳之,即令停废。
太宗问曰:“义宁之初,国家虽有关中,王世充、李密各自割据。当此之时,诸君所事之主,谁优谁劣?”公对曰:“李密智计英拔而器度局小。”戴胄奏称:“王世充言议繁而寡要,为化但为一时之利,不堪思其后图。”太宗曰:“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若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秦始皇实可为诫。公等宜念公忘私,荣名高位,可以长守。
太宗谓侍臣曰:“计朕平定四方,优勤百姓,虽不及前代哲王,比炀帝故应万倍。但君臣相须,事同鱼水。然鱼不得水则立,水无鱼则废。固知国家唯藉臣佐及百姓,共相翊戴,方得保其尊荣。”公对曰:“昔楚王召詹何为相,何曰:“唯解修身,不解理国。’王又遣使重请何曰:‘未有身正而国不理者。’今远方慕化,并由陛下克己自修,所以夷狄咸知效命。”
(节选自王方庆《魏郑公谏录》)
材料二:
君心不能以自正,必亲贤臣、远小人,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也。古先圣王所以置谏诤之职,凡以先后纵臾,左右维持,惟恐此心顷刺之间或失其正而已。原其所以然者,诚以天下之本在是,一有不正,则天下万事将无一物得其正者,故不得而不谨也。
(节选自朱熹《庚子应诏封事》)
【注】公:即魏郑公,魏征。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比者A造作B微多C至于谏争D时E有忤色F以此为G有异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存,在文中指怀有、怀着之义,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意思不同。
B.何取,获取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中“奚疑”表示疑惑什么,两者结构相同。
C.功业,这里指的是功勋事业,与《过秦论》中“功业相反”的“功业”意思相同。
D.原,推求,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在贞观初年能够专注于政事,积极听取他人进谏并力求节俭、没有过度的欲求,这与他后期的施政措施有所不同。
B.魏征认为唐太宗让诸国府卫士及百姓开采银矿的敕令,不仅是强迫士兵劳动服役,更会与民争利,最终劝止了这种行为。
C.戴胄指出故主王世充言论繁琐而缺乏枢要,贪图一时之利而没有远见,引起唐太宗对秦始皇的批评及对臣下的谆谆告诫。
D.唐太宗向侍臣追述自己平定天下、优待黎庶的功绩,虽自认远胜隋杨帝,但也清醒意识到君臣应如鱼和水一样相互依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巍巍盛德,所急在于仁义,所宝岂是珍奇?
(2)固知国家唯藉臣佐及百姓,共相翊戴,方得保其尊荣。
14.《礼记·大学之道》中提到“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魏征和朱熹对此向君主各有何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定风波·赠杜鹃花①
辛弃疾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
恰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毕竟花开谁作主 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
【注】①这首词作于瓢泉(今江西省铅山县境内)。此前,词人曾被起用,但很快又因其准备整军,以恢复中原失地的政治举措与当权者因循苟安的方略不相协调,遭到弹劾,被革职。同时,词人的住宅又遭火灾,于是他便移居瓢泉,寄情山水,一住八年。这一时期,虽然他大声疾呼地干预时政、鼓动恢复失地的文字略有减少,但其壮志难消,只是表现得更为委婉、更加深沉罢了。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入笔起波澜,明确了时序的变化,以此构成春天到来又归去的两个层次。
B.用“海棠魂”体现杜鹃花的精神,表现杜鹃花在风雨中盛开彰显的高洁品格。
C.词的下片,在上片的基础之上,着重描绘杜鹃花的姿色,并引出词人自己的议论。
D.词人问究竟谁能为花做主,此处“花”不仅是自然界的花,“惜花人”也另有深意。
2.本词上片第二句“杜鹃声苦不堪闻”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写了“杜鹃”。请结合两首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首作品在抒情方面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暗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时指淡淡的花香,有时指女子散发的清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有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那个时候,我总在计算机前面,沉浸在过去的岁月与感触中,活在四五十年前的青田街七巷六号。我听得到父亲那双皮拖鞋踢踢踏踏走来走去的声音,还有那伴随着我整个童年与少年的打字机的噼噼啪啪。我又见到我那一生都在失意中的姑父,他在长长的走廊上跟我擦肩而过,就像他对别的家人一样,①________,谁也不搭理谁,影儿似的疏离与飘忽,然而我忘不了他那愤怒中空空茫茫的眼神。他不想在这里,却不得不在这里。要是我,就会②________,我不会让自己活在这样的、几近绝望的氛围里。我看到已经半夜了,姑妈还踩着缝纫机,嘎啦啦嘎啦啦……为六个不断长大的孩子做衣裳。我也看到了这里曾经高朋满座的黄金时代,父亲爽朗的笑声在高大的树影间回荡。我嗅得到当年一进门就扑面而来的七里花香,夜晚从花台上传来的夜来香,还有在睡梦中缭绕的茉莉花香。当然,那一池睡莲是我永远的记忆,如今,只要见到一两朵贴水浮动的莲花,刹那间便坠入童年,哄然的暖意,明媚的阳光,寂静的午后。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用了“踢踢踏踏”“噼噼啪啪”“嘎啦啦嘎啦啦”等拟声词,请结合文段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请结合文意,从句式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睡莲是一种感光植物,会因为光照时而开放时而闭合,故有“睡美人”的称号。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①________,分别是白睡莲、延药睡莲、柔毛睡莲、雪白睡莲和小白子午莲。但
近年有学者调查后,在中国仅发现4个品种,未发现白睡莲。
睡莲和莲经常种植在一处,由于长期的趋同进化,其花和叶的形态乍看非常相似,导致游客无法清楚地将其一一对应,连“内行”的植物分类学家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将莲放在睡莲科中,认为睡莲和莲是“亲戚”,直到20世纪末,②________,单独成立了莲科莲属。
睡莲和莲形态差异非常显著,③________。首先是叶片,睡莲是浮水植物,叶片常漂浮在水面上,且叶片带有“V”形缺刻,而莲属于挺水植物,叶片挺出水面,叶片也没有缺刻;其次是花,睡莲花中央的柱头盘凹陷,且花色丰富,而莲花中央有凸起的莲蓬,花色不具有蓝/蓝紫色。
2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亲戚”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回到学校时,看到校门紧闭,他“灵机一动”,翻墙而入。
C.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作“地球”的星球上。
D.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新时代领路人
上述两段材料能给追求美好人生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你结合材料的含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其教化效果更好”错。“载道”散文与“言志”散文,各具特色,在教化效果上无高下之分。
2.D
【解析】A“注重从“养气’入手来提升文章的'情趣"”错误。原文“另一方面又喜欢寄情于山水民间,讲究闲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可见是通过“寄情千山水民间,讲究闲情逸致”来提升文章的“情趣”,B“"人格’的高低决定着“文格’的优劣"错误。原文“高的'人格”需要高的“女格’来显现",并不是说“人格”的高低决定“文格”的高低,“人格”的高低决定的是散文的好坏。C“不是事实的真实”错,原文是“不必是事实的真实"。
3.A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散文足人与文的合",而A句的意思足“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
4.①吸纳中国散文传统“天人合一”的“原型”精神,即“自由无待,防物赋形”“崇尚自然。物我合-"“诗性智慧”和“造气”“造势”之内功。②既注重散文“载道”的教化功能。也强调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扬散文的“休闲”功能。③以“人一文”为核心, 坚守“人文一体”,追求散文的个性、自由、直实、诗意等。
5.①“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是指反对以人为中心,以平等的角度与自然界中的“物”展开交流,以达到“物”和“我”的融合、统一。②楼写泛舟夜游赤壁,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开活景象,开阔景象使人心胸舒畅,仿佛凌空驾风而行,飞升成仙,客观物象与人的心境相融合,起到了衬托和借景扦情的作用。③把自己融入天地当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合一,天地与我同生,都是无穷无尽的,从人生无常、生命短车的怅惘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6.B
【解析】A项,“官兵们惊恐不已,狼狈逃命,连战场宪兵也阻止不了他们”于文无据;C项,“专门搜索…英勇官兵…并杀害”的说法错:D项,“绝望”于文无据。
7.D
【解析】“在叙述中从不流露主观感受”说法过于绝对,文中曾写到“我真想不到撤退的规模这么宏大”“大家只希望快点过桥,心里就是这么个念头”,就表现了叙述者的主观感受和对人们心理的推断。
8.①写他们认为撤退没危险,而博内罗逃走很傻;事实证明博内罗逃走是对的,没有逃走的人才是傻瓜: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产生波澜。②“反复说”别人傻,可以体现出撤退官兵内心的忐忑与不安。
【解析】先找出“我”和皮安尼反复说博内罗“傻”的原因,结合“他怕我们都会被打死”可知,博内罗认为大撤退有危险,会被“打死”,而“我”和皮安尼认为博内罗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傻”,“博内罗情愿去当俘虏,真傻了。其实一点危险都没有”,说明“我”和皮安尼认为大撤退是没有危险的;但从后文来看,战场宪兵把撤退中的一些官兵枪杀掉,这说明撤退是有危险的,前后构成对比,让小说情节有了波澜。“我”和皮安尼反复说博内罗的做法和想法“傻”,好似我俩很坚信撤退没有问题,但事实上,“反复说”别人傻恰恰是他们内心不安和忐忑的表现。
9.①借作品中的“我”对其他人物进行评价,没有直接流露作者的立场。②叙述撤退情节时客观冷静,没有渲染,没有具体的情感体现。③语言表达上多是中性的描写,很少使用带有感彩的修饰性词语。
【解析】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小说不掺杂作者情感的具体表现,结合这些分析作答。如小说使用第一人称“ 我”来讲述事件,而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只是故事的亲历者,所以“我”在文中的表述代表的是小说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如“我”对博内罗走了的评价,如“我”与战场宪兵的对话,文中没有直接表现作者立场的内容。如文中在叙述事件的时候很少使用带有情感色彩的修饰性词语,如写撤退的场面,只是说“ 我们整夜赶着路,走得比车辆还要快”,并没有添加修饰语来体现对撤退的态度;如写审判中校场面的时候,只是用“他告诉了他们”“他又说了”“他把原因说了出来”“中校说”“中校问”展现审判过程,并没有添加修饰语来体现中校被审之时的情绪表现,同样也没有展现审判者的情绪,都是中性的描写。如文中在写撤退之时遭遇的审判、枪决,“ 我”是把整个过程客观冷静地表述出来,并没有对整个过程的渲染,无论是被审者和审判者,都没有具体的情感体现,这就给了读者可以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体现战争的残酷无情,表达反战的主题。
10.CDF
【解析】每涂对—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D
【解析】两个“原”都有推求、追根溯源之义,意思相同。故选D。
12.C
【解析】“对秦始皇的批评”错误,应该是唐太宗以秦始皇为前鉴而自省反思。故选C。
13.(1)陛下您德行崇高广大,急于所求的应该是仁义,所珍爱的难道仅仅是奇珍异宝吗 (“巍巍”“宝”“岂”)(2)(我)本就知晓国家唯有借助臣民,得到他们的辅佐拥戴,才能守护君王的尊贵与荣耀。(“藉”“翊戴”主语省略)
14.①魏征援引古人正身理国的精当言论。劝谏唐太宗要克己自修,正心治国,才能实现四方慕化。②朱熹探析谏诤职位设置的原因,阐明天下根本在于心正身修,劝勉君主要亲贤臣,远小人,不失正心。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太宗询问魏征:“我现在所行政事,与贞观初年有差异吗 ”魏征回答道:“贞观初年,皇上专心政事,乐于听取臣下的谏言,每每接触相类似的事物都是好的,因而心怀节俭,没有过度的欲求。近来宫廷建造渐渐增多,对于臣子的直言规劝,皇上不时有怒色,因此所行政事与当初不同。”
虢州统军裴师利上奏说:“诸山有大量银矿,开凿可为朝廷带来丰厚利益。”唐太宗于是敕令殿中少监赵元楷让诸国府卫士和百姓开采银矿。魏征进谏道:“陛下您德行崇高广大,急于所求的应该是仁义所珍爱的难道仅仅是奇珍异宝吗 聚积奇珍异宝,必然损害仁义。况且采矿定会使卫士服役劳苦,同时与下层争夺利益,百姓看不见您的德行,将从您这获取什么呢 ”唐太宗深以为然,采纳了谏言并当即下令停止开矿。
唐太宗询问诸臣:“义宁初年,我朝虽然占据关中,但王世充、李密各自割据一方。在这个时候,你们所侍奉的主上,谁好谁坏”魏征回答道:“李密智谋出众但气量狭隘。”戴胄回奏道:“王世充言议繁琐而缺乏精要,教化抚育百姓只图眼前之利,不能深谋远虑。”唐太宗说:“平定天下,我虽然也参与其中,但如果只是安于现状而没有长远谋划,功勋事业恐怕很难长久保留,秦始皇实在是我们的警示教训。你们应当顾念国家大事忘却私人小利,方能长期守住自己的声誉和官位。”
唐太宗对侍臣说道:“想我统一天下,优待百姓,即使比不上前代圣主贤王,但应胜过隋炀帝万倍。然而君主与臣子相处就如同鱼和水一样,鱼没有水就要毙命,水没有鱼也要荒废。(我)本就知晓国家唯有借助臣民,得到他们的辅佐拥戴,才能守护君王的尊贵与荣耀。”魏征应答道:“昔年楚王征召詹何担任相国,詹何说:‘我只知道加强自身修养,不了解如何治理国家。’楚王又派遣使者重新请迎詹何道:‘没有自身内心端正而不能治理国家的人。’现在远方诸夷仰慕我朝教化,都是由于皇上您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所以四方化外民族都知道投靠效力。”
材料二:
君王之心不能自我匡正,一定要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讲清义理之学的正途,关闭阻塞偏私的邪路,然后才可以正其心。古代先圣先王之所以设置谏诤官职,是因为一旦有奸佞小人怂恿君王做坏事,需要身边的谏官加以规劝,惟恐自己顷刻之间就可能丧失正心。推究这其中的深层根源,确实是天下的根本在于人的正心,一旦其心不正,那么天下万事将没有一物可以得其正,所以君王对此不可不谨慎。
15.B
【解析】“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既写鸟,又写花。在词人的笔下,这杜鹃鸟似乎有了人的灵性,它声声啼血,苦叫不停,虽不堪闻,却是想教春天再在人间“小住”,挽回匆匆归去的春光。结果在风雨之中,在它的声声呼唤之下,杜鹃花芬芳吐艳,把新的春色带给人间。“海棠魂”三字在此处是指杜鹃花,并没有体现其精神和高洁品格。海棠含苞未放之时特别红艳,与火红的杜鹃很相似。
16.(1)相同点:都抒发了作者悲伤的心情。(2)不同点:①本词主要写词人伤春的情感,也表达了对风雨飘摇的国家的哀叹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伤;②白诗主要表达被贬之地的荒凉僻远,以及被贬后内心的悲凉情感。
17.(1)示例一: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示例二: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云月黄昏示例三: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示例:①视若无睹 ②一走了之
19.①准确地表现了皮拖鞋、打字机和缝纫机的声音特点,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生活场景,使读者如临其境;②这些声音写出了父亲和姑妈的忙碌与辛劳,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既心酸又怀念的复杂感情。
20.①运用短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表现作者对温馨、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怀念,能引起读者共鸣。
21.D
【解析】文中“亲戚”处的引号表示临时性的特殊含义。A项,表示引用。B项,表示反讽。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与文中“亲戚”处的引号用法相同,表示临时性的特殊含义。
22.示例:①睡莲在中国有5个品种 ②才将莲从睡莲科中分出来 ③可以从叶片和花进行区分
23.【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两部分,材料一引用《荀子·劝学》中的话,意在说明借助外力得以成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材料二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意在强调“自力更生”精神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就是亿万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是一部自力更生的史诗。
综合看来,借助他力和自力更生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借助他力”是外因,是条件,“自力更生”是内因,是主导。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二者缺一不可。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靠顽强的自力更生的行动,有时还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借助他力是智者常用的一种成事之道,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自己的孤军奋战、单打独斗,是很难成为常胜将军。利用他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才智、人力之不足。也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但仅靠外在的条件,而没有内在的主观努力,不会取得成功。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和民族,所有的成就,归根结底是依靠自己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这是自力更生精神的核心。立足时代青年的身份,青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更承担着完成祖国伟大复兴的重任,更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勇于开拓的习惯,同时又要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借助他们的经验,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不走或少走弯路,为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聪明才智,才能妥善地应对风云变幻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成功来自于自力和他力。然后运用并列式结构展开辩证论述,我们自力更生的同时,也要学会借力。一是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关键。自己是做事的主体,一切的主动权和责任,也都需要自己去承担;一是借用别人的智慧,助己成功,这是必不可少的成事之道。最后重申论点,强调在人生的旅途中,既要发挥自力,同时也不要排斥他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功。
立意:
(1)既要巧借外力,又要自力更生。
(2)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砥砺奋进。
(3)成功来自于主观努力和外在的助力。
(4)自力是底气,他力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