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姑娘
【教材版本】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材下册
【课型】
唱歌综合课
【教学内容】
歌曲《柳树姑娘》
【教学理念】
歌唱教学作为音乐表现领域的组成部分,是通过歌唱形式实践审美体验的,情感教育也就成为演唱教学的重要目标。本节课把审美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首先,通过教师有感染力的范唱和简笔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根据中低年级学生较为好动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演唱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听唱与模仿的学习能力,结合了国际音乐新体系的理念和方法,加入了乐器音素演奏,巧妙地融入多声部,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概念,感受多声部音乐魅力。在欣赏中、活动中、参与表现中反复聆听歌曲,让学生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旋律,突破歌曲学唱重难点。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炼,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为3/4拍,一段体结构。全曲 “×· × ××”为基本节奏型。第1-8小节,上下句对称,旋律采用了模进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使得曲调舒展而又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姑娘”在春风里飘柔的姿态。第二声部只用了第一声部的同音支声,配以八分音符节奏及跳音的“啦”唱法,烘托出欢乐的气氛。第9-12小节,节奏突然紧缩,向上三度的模进,使曲调更为欢快,与前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最后曲调又趋平稳舒展。结束句在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啊哩啰”中欢快地结束,抒发了人们对美丽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而且处于好动的阶段,听到好听的音乐会不自觉的舞动肢体,他们听唱与模仿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演唱基础,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的演唱姿态。在二年级初步接触过轮唱类型的二声部合唱,但合唱歌曲对他们来说有些“陌生”,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多声部学习的铺垫,唤起学生的耳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展示歌声和姿态的美,锻炼演唱技巧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优美地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主题,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中二声部的“啦啦啦”,用不同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律动、演唱、合作、表演等活动,充分表现歌
曲《柳树姑娘》。
3.通过学唱歌曲《柳树姑娘》,表达对大自然中“柳树”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木琴、钢琴、口风琴、课件等。
【教学重点】
学会用平稳连贯地气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教学难点】
合唱教学,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不同的乐句,用连贯的气息演唱主题旋律,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啦啦啦”的部分,充分展现柳树姑娘的音乐形象。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受旋律
1.老师清唱,并画“柳树”的简笔画,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柳树的形象。
2.教师清唱,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柳树的形象,自由律动。
“同学们,你们见过柳树吗?柳树的枝干是怎样的呢?”(出示柳树的图片)“柳树的枝条是非常柔软飘逸的,微风吹来的时候,柳枝会随着微风摆动起来。”
“假如你是一棵柳树,风儿吹来的时候,你会怎么摆动呢?请你随着老师的歌声表演出来。”
3.教师清唱,选择刚才比较符合柳树姑娘形象的律动,跟学生再一次感受歌曲的旋律。
“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有想象力和表现力,她的动作非常像柳枝在风中摇曳的样子,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老师清唱前4个乐句)
“另一位同学的这个动作好像表现了柳枝落在水面上,摇摆漂浮的样子,我们也一起的模仿一下!”(老师清唱后3个乐句)
4.“柳树在河边郁郁葱葱的真好看,姿态那么的娴静典雅,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给这首歌曲取什么名字呢?”
“看来你们跟作曲家想到一块去了,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柳树姑娘》”(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刚才学习的律动再一次感受音乐的形象吧!”
(教师清唱,学生用两个律动完整地感受柳树姑娘的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画简笔画,学生创编律动,感知音乐中的柳树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多次感受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曲
1.放一声部范唱音乐,教师唱二声部“啦啦啦”,并加入音素演奏二声部“啦啦啦”的旋律。
“柳树姑娘的身姿真优美动人呀,柳枝落在水面上,荡起了颗颗水珠,发出了轻盈的声音,你们听!”
2.“你们听到了小水珠的声音了吗?他们的曲调有没有变化呢?”。(出示板书:小水滴展示333 333 333 222 )
“原来啦啦啦的旋律是这样变化的呀,请你们打手号跟老师一起唱一唱。”(并出示乐谱)
3.处理演唱顿音记号
“为了表现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作曲家为这几个音符戴上了一顶小帽子,只要戴上了这顶小帽子呀,演唱的时候就要唱的轻盈、有弹性,就像小水珠掉落的声音(教师范唱),请你们也试一试!”
4.师生合作展示,完整演唱(教师清唱,并演奏音素)
“同学们学得真快,老师仿佛从你们的演唱中看到了晶莹剔透 小水珠,请你们跟一起合作,展示这副美景吧!你们唱二声部,老师唱一声部。”
【设计意图:感受体验,合作表现。学生哼唱音素的音高,既起到发声练习,统一音色的作用,又能与老师哼唱的旋律形成多声部和声。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加入奥尔夫乐器演奏,形成多层次音乐效果,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中多次感受歌曲旋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5.歌曲中的力度变化,最后两句做渐强处理。
“孩子们,在这首歌曲中你们注意到作曲家赞美了柳树姑娘几次呢?”
“对,3次,那么这3次的赞美在音乐的情绪上有没有变化呢?”
“没错,3次赞美在音乐的情绪上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饱满。”
“你们觉得如何才能做到情绪不断的推动呢?”
“对,我们在情绪不断兴奋的时候演唱的声音会变大,那么我们可以用渐强的力度变化演唱这个乐句,进一步表达对柳树姑娘的喜爱之情,你们也来试试吧!”
6.学唱主题旋律
“老师在同学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你们队柳树姑娘的喜爱,请你们用同样动听的声音唱一唱主题旋律吧!”
7.演唱处理
“同学们,柳树姑娘的枝条很长,在风中摇曳生姿,而这段旋律就是表现柳树姑娘美丽大方的形象的,所以,演唱时气息要有支撑,让乐句更加连贯,表情要更加明亮,你们加上前面学过的律动帮你们找到柳枝在风中婀娜多姿的感觉吧!”(学生加上律动,连贯有表情地演唱前4个乐句)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聆听,表达个人情感。通过聆听、感受、模仿、表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找到最美的声音,表现出歌曲优美的意境。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又巧妙的进行演唱的处理,培养了学生根据音乐的走向自然地抒发情感,表现情感。】
8.学生分组合作演唱
“同学们的歌声这么富有情感,好像柳树姑娘真的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老师请女生来表演柳树姑娘,演唱一声部,男生来表演小水珠,演唱二声部,演唱的时候请你们带上之前学过的肢体律动。”(后交换演唱)
9.完整展示歌曲(带上肢体动作,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汇报表演,展示自我。用木琴、口风琴做伴奏,师生合作,共同展示这节课的成果。通过不同的演唱、演奏形式,形成多层次的音响效果,立体式的表现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多声部音乐的魅力。】
三、结束语:
同学们的声音就像有魔力的春风,让柳树长出了更多的新叶,更加美丽动人了。相信你通过这节课也对柳树有了不同的认识,不只是柳树,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好好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