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知音律美。(重点)
2.欣赏画面,探究手法美(联想、想象)。(难点)
3.结合背景,品味情感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每当我们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时,总觉得它是那样的神秘莫测。浩瀚无垠的夜空中,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星光闪烁的夜晚,跟随着郭沫若先生一起去游览“天上的街市”。
1.认识作者:郭沫若。学生勾画、笔记。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诗集《女神》《星空》等。
一、诵读诗歌,感知韵律美
1.读准字音。
2.读出韵律。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奏,齐读。
3.想象画面。男女分角色朗读。
二、欣赏画面,探究手法美
【过渡】作者向往星空,追怀太古,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神奇瑰丽的图画,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 幅美丽的画面。请你仿照示例,为每一幅画面,拟定一个名称吧。
1.学生仿照示例,为每一小节的画面内容拟定名称。
示例:街灯明星图。
预设:街市珍奇图;眷侣来往图;天街闲游图。
2.学生同桌交流,用“我从 ,仿佛看到了 ,天上的街市,多么 !
(【追问】本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有何不同?)
3.教师提问:如此美好的画面,如此幸福和谐的氛围,作者都用了哪些景物来展现呢?
明确:街灯、明星、夜空、天河、流星。(板书)
【追问】看到这些美丽的景物,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
明确:街灯——明星;明星——街灯;夜空——天上的街市;天河——牛郎织女来往;流星——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板书)
4.教师提问:作者如何将这些看到的景物和想象的画面串联起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补充: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两种事物具有相同点。 想象: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
明确:街灯——明星:联想;夜空——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想象。(板书)
三、联读背景,品味情感美
1.教师补充写作背景,学生思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读出情感:带着这份对光明、自由、幸福的向往,师生一起读读这首诗。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