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闻两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5 15: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学案 课时 2 主备 审核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单一课 授课节次 2
【学习目标】 1. (1)积累“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安然无恙、神采奕奕”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2)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重 点】 1、了解文体知识 2、积累词语
【难 点】 根据新闻的相关事实能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0分钟)1、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概念:新闻,又称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实事的报道。(二)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三)新闻的特点:1、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 (四)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他用充足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中,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结语:一般指消息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是消息的结尾,依内容需要可有可无。(五)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也叫记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抒情。2、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诗词选》等。三、释疑点拨:(10分钟)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生词四、训练提升:(13分钟)1、重点字词: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泄气 管辖 荻港 杜聿明 磅礴 绥靖 溃退 阻遏 2、识多音字: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殷 宿 ( ) ( ) ( ) ( ) ( ) 塞 ( ) 当 ( ) ( ) 3、辨易混字: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溃( ) 抵( ) 馈( ) 砥( ) 篑( ) 低( ) 4、析近义词:解释下列近义词,分析他们的不同点,并运用近义词填空。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撤退:(军队)从这地或占领的地区退出。不同点:溃退,因垮而退。撤退,不含垮和败,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后退。例:(1)在长江前线,国民党军队被打得纷纷 。 (2)为保存实力,军队 了。5、词语卡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溃退: (2)锐不可当:(3)歼灭:消灭。 (4)也已:(5)绥靖: (6)阻遏:阻止。(7)据点:军队用作战斗行动凭借的地点。 (8) “左”的错误:指策略上冒险突进之类的错误。 五、课堂小结:(3分钟)六、课后巩固:(2分钟)作业:熟记生字,背诵词语卡片七、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是: 我的不足是: 我的改进措施是: 学法指导
思考后作答小组讨论研究后教师归纳总结自主学习课文了解内容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的情况。生总结后,师强调重点知识
【教学反思】
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
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 1. 新闻两则(二) 课时 2 主备 审核
班级 八年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单一课 授课节次 3
【学习目标】 1. (1)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2. 自主、合作、探究3.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 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难 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学习过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复习导入:(5分钟)1、解释加点的字要塞( ) 阻塞( ) 堵塞( ) 塞子 ( )
荻港( ) 获得( ) 溃退( )
歼灭( ) 阡陌( ) 纤维( )
锐不可当( ) 当真( )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系统的学习课文。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0分钟)1、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三、释疑点拨:(15分钟)1、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2、你能说一说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吗?四、训练提升: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0分钟)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 ,“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3.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________ 5.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五、课堂小结:(3分钟)六、课后巩固:(2分钟)作业:预习下一则新闻七、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是: 我的不足是: 我的改进措施是: 学法指导
抢答形式回答自主思考,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小组之间通力合作,解决难点问题。小组讨论完成练习生总结后,师强调重点知识
【教学反思】
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
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 1. 新闻两则(三) 课时 2 主备 审核
班级 八年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单一课 授课节次 3
【学习目标】 1. (1)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2. 自主、合作、探究3.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 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难 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学习过程】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复习导入:(5分钟)1、解释词语:(1)溃退: (2)锐不可当:(3)歼灭: (4)阻遏:阻止。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则新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新闻。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0分钟)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与结果:
2、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三、释疑点拨:(15分钟)1、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2、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
 3、总结语言的特点:4、比较两则新闻的异同:四、训练提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钟)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一段议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句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准确地运用了系列动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报道准确及时,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3分钟)六、课后巩固:(2分钟)作业:熟背词语卡片七、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是: 我的不足是: 我的改进措施是: 学法指导
抢答形式回答自主思考,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小组之间通力合作,解决难点问题。小组讨论完成练习生总结后,师强调重点知识
【教学反思】
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
PAGE
4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