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上 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上 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9 09: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P28-29)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玩一玩,做一做》,是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后续的轴对称图形、平移与旋转的学习做好准备。教材注重学生的“初步感知”和“积累经验”,安排了华容道游戏,让学生感受平移的特点;通过制作陀螺,认识旋转;放飞“竹蜻蜓”,进一步让学生感知体验旋转的特征。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学情分析:
这节课学移是图形变化的基本形式,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对图形美的感受与欣赏都是十分重要的。本节教学内容前后知识联系为一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是一节活动课,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认识经验,初步感知平移,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图形认识打下基础;其次通过组织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又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情感与态度的表现。学生在之前的美术课上已经有了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对平移有了初步感知,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分这两种常见现象。
2.在对物体平移、旋转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观察、判断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图形的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旋转和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硬纸板,火柴棍,吸管,订书针
教法与学法:
通过学生非常喜欢的“华容道”游戏,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感受上下平移、左右平移。通过淘气和笑笑的话,引导学生思考,给出策略提示,启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硬纸板和火柴棍制作陀螺的活动,让学生体会火柴棍可以从不同的位置穿过,引导学生发现哪种形状的陀螺转得最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棋吗?都喜欢玩什么游戏棋?
生:跳棋、五子棋,象棋...
师:投影出示华容道游戏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生:华容道。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游戏
师:播放“华容道”故事视频,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及基本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全班齐读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游戏,在玩一玩,做一做当中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板书课题:玩一玩,做一做)
1.出示华容道游戏
华容道
游戏规则:4个
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师:仔细观察,要想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怎么移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可以动作演示。)
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引导生说这些棋子是怎么移动的?谁向哪个方向移动了几格。
生:描述上下、左右移动的过程。
(板书 -- 左右 上下)
2.举例: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平移现象?说一说。
生:推、拉黑板、开、关窗户、拉窗帘......
师:像这样的运动生活中还有很多,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请大家看图片,并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在玩一玩的同时,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这样运动,这就是物体的平移。(板书:平移)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陀螺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陀螺吧。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和火柴棍制作陀螺要求如下:
①动手制作,同桌合作完成。
②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并看看同桌制作的作品,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巡视,指导。
③转动陀螺,观察每个陀螺转动情况和特点
师:提问-火柴棍扎在什么位置陀螺最稳?哪种形状的陀螺转的最稳?
生1:火柴棍扎在中间时陀螺转得最稳:
生2:圆形的陀螺转得最稳
2.小结:像陀螺这样,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3.举例: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旋转现象?
生:摩天轮、电风扇、风车、方向盘......
(板书:旋转)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在玩一玩、做一做中一起感受了物体的运动,了解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感受到了图形变化中的奥秘。学会运用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
仔细观察生活,看看自己身边有什么物体是平移或者旋转的?
五、板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
华容道——平移(上下 左右)
制作陀螺——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