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共1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bān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hàn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记住了在达卡多拉游泳场八千名观众翘首而望、屏息敛声中夺魁的跳水姑娘吕伟。
①bān ②hàn ③翘 ④屏
2.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 , 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 。在日常工作中 ,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A.抉择 而且 坚守 恪尽职守 B.选择 但是 坚持 苦心孤诣
C.抉择 但是 坚守 恪尽职守 D.选择 而且 坚持 苦心孤诣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
名言。
B.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C.在我党的历史上,抓作风、讲廉政并非首次,那么这一回靠什么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会不会沦为一阵风
D.白浪滩头,乌篷船鼓棹呐喊;苍崖翠壁,杜鹃花焰焰欲燃;吊脚楼头,情歌热热辣辣,好一幅凤凰城经典画面。
4.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 ;读忠烈传,宜 ;读奸佞传,宜 。
;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 。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依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吹笙鼓瑟以扬芳
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5.综合性学习。(5分)
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聚力‘双减’促发展”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的校外辅导负担。这样做的目的是从政策方面来规范和约束,促进教育更好发展。
材料二 某地区坚持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原则,从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着手,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同时,学校布置一些小手工、家务活、社会实践、科普知识等作业,让孩子能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观察自然、了解社会,从社会“大课堂”中汲取知识。
材料三 某中学成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邀请当地科协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课后延时时间,为六年级师生上了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同时建成“神农园”和中医药微展厅作为校内中医药文化科普研学基地并向广大师生开放,这是“双减”政策下为青少年课外活动提供的科普实践场所。
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2分)
(2)国家重视教育,“双减”政策的提出,表明人们对“育”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育”,甲骨文写作。(人,指女人),即倒写的“子”,表示出生的婴儿。《说文解字》:“育,养子使作善也。”“育”的本义: A (A.生养,生育 B.养活 C.教育,培育)。《诗经·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中的“育”则引申为: (A.生养,生育 B.养活 C.教育,培育)。(2分)
(3)学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举办以“课后延时,全面育人”为主题的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1分)
二、 课内阅读 (21分)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新闻的电头是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这则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什么?(2分)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2分)
( 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新华社郑州 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_,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________。(7分)
(2) 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2分)
用“ _______ ”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
(4) 找出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什么?(2分)
三、 课外阅读(32分)
(一) 给下面新闻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对小麦来说是致命威胁,严重时甚至导致小麦大面积绝产。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吴佳洁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刘登才团队、美国爱达荷大学付道林团队等合作,成功克隆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从而为预防该病害流行提供了新的“基因疫苗”。9月上旬,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一通讯》在线发表了相关成果。
A.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的致命威胁 B. 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C. 基因疫苗有望攻克小麦“黄疸病” D. 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15个字以内)(2分)
本报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0月18日在浙江温州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向峰会发来视频致辞。
本届峰会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青年与未来等国际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因受疫情影响,本次峰会以线上线下结合、境内境外互动的方式进行。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标示着我国航海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学校某班级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分)
(1)在板块一[科技动态]环节,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板块二[科普知识]环节,某小组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请你把画线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2分)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55颗卫星构成,是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的导航系统,也是定位精度最高的导航系统,它的定位速度也是最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板块三[科技感言]环节,同学们观看了记者采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视频,某同学撰写了一段感言,其中一处有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仰望星空,北斗璀璨。②我们只看到了每一次卫星升空时的激动、喜悦,却不知这背后有太多的辛酸与挑战。③数十年、几代人,攻克了包括“原子钟”在内的无数艰难险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④北斗导航系统关乎每个人: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国家的“信息命脉”,往小了说,关系每个人的美好生活。⑤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科技披荆斩棘的人致敬!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
语病: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点: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8分)本报讯(记者 郑岁寒、张勇峰、祁佳)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大小、同一个姿态,承载着盐阜人民深厚感情的精神地标“大铜马”于9月25日换新,崭新的“大铜马”雕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亮相革命老区盐城。人们口中的“大铜马”雕像正式名称为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于1986年9月落成。33年来,“大铜马”经历了2007年的抬高、2009年的暂时搬离、2018年的复位,每一次改变都吸引着全城的目光,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弦。然而,由于早年制作工艺受限,加之30多年的风吹日晒,“大铜马”雕像的外表面已锈蚀,即使清洗也不易恢复到原样。市住建局城建处处长韩咏生介绍说,去年复位时发现“大铜马”雕像腐锈,在结构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隐患。这座在市民心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大铜马”,理应得到更好更妥善的保护。为此,市委、市政府从“大铜马”雕像的安全和文物保护价值出发,汲取部分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的意见,经过多方科学认证,决定对原雕像进行更换。
(1)请为以上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报社的一名记者,在“大铜马”换新现场,你遇到市民王先生,会向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请你尝试提出两个问题。(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将这则消息发在朋友圈里,好友们纷纷点赞、留言。(2分)
好友A:“大铜马”换新装是我们盐城的幸事,是我们盐城人的荣耀。
你的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017年12月13日电 今天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正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按照安排,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据南京市政府的消息,今日清晨7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将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上午10时,在南京市的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个社区和6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家公祭仪式同步举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活动。
此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国内20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纪念(博物)馆,在今天上午同步举行悼念活动。与此同时,208个华侨华人社团今天将同步在世界各地举行悼念活动。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节选自《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材料三
(1)给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主要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新闻体裁和主要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公祭日的这天,网上有人说:“我们要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反对日本。”有人说:“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了,没必要提了。”请你运用材料二的中心观点,反驳这些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材料三中任意一幅漫画,谈谈你的想法。(3分)
四、片段写作(30分)
能够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地叙述事件是学写新闻的基础。请从你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件小事,采用先叙后议的方式进行写作。300 字左右。
写作提纲:在......(地点)出现了......的一幕,从中我感悟到了(明白了).....。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