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学设计
[设计构想]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要和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探索和研究时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主要采用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案时,笔者结合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以“任务单”的形式,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学习、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锋利、无可奈何、挓挲”等词语,会写“巢、嗅”等字。
2.练习抓住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重点词句,感受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无畏品质。
4.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地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2、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单元目标
(一)学习生字词,找出主要人物
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提醒易错字词。
嗅了嗅 牙齿 庞大 愣住
巢里 呆呆地 无可奈何 幼儿
身躯 掩护 搏斗 力量
3.了解主要人物:这三组词,每一组都与谁有关呢?说明白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二)借助关键句,梳理文章脉络
1.出示学习要求:故事是从哪两个人物先开始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直接描写猎狗和小麻雀之间联系的一句话。
2.全班交流补充:这里的“嗅”是什么意思?猎狗口鼻共用,正在闻小麻雀的气息,它想干什么?
3.概括事情起因:你能给长句瘦身,概括事情的起因吗?(猎狗想吃小麻雀)现在,你知道给长句瘦身的方法了吗?(关键人物+关键动作)
4.概括经过、结果:默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找出主要角色之间联系的句子,概括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5. 指名交流,补充表格。
6.师小结:事情的经过是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结果是老麻雀吓退了猎狗。
(三)概说整件事,理清写作要素
1.概说事件:现在谁能用上一些连接词,把它们之间发生的事说清楚?
2.师点评:说得连贯、清楚,如果加上时间、地点,表达就更完整、明确了。谁再来说一说?
3.理清要素:现在,你明白把一件事写清楚要做到什么了吗?
4.师小结:一起来读读“交流平台”上的这两句话,(出示:“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它是把事情写清楚的小锦囊。掌握这个小锦囊,能助力我们参加“生活万花筒”写作竞赛活动哦。
(点评: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在词语的积累与梳理中,把握不同词语对应的文本角色,为深入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础;再教给学生概说事情起因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概说事情的经过、结果,实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身;最后引导学生紧扣六要素把课文写的一件事说清楚,学生在概说事情、整体感知中,进一步明确要写清楚一件事,六个要素一个也不能少,有效落实了本单元语文要素。)
二、整体感知,厘清故事要素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学情况,落实词语运用。
(1)分组展示词语认读,相机正音指导,重点关注“摇撼、嫩黄、挓挲、拯救”等词语的读音。
(2)用词填空,关注词语理解运用,引出故事主要角色。
①( )的嘴角( )站着( )地拍打
②( )的牙齿( )的怪物( )向后退
③( )起羽毛( )地尖叫( )的声音
3.出示插图,交流故事情节,训练概括能力。
(1)引导观察:三组短语对应三个角色,这个故事就在这三个角色之间展开。
(2)在第四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故事的方法,谁能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3)谁能借助插图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要讲清楚这个故事,可不可以调换顺序?
(4)小结:抓住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就可以把故事说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检测学生的词语认读、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借助词语感知角色特点,凸显词语学习与文本感知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巧妙运用插图,通过第四单元学习方法的迁移,调动学生已有认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厘清作者写作顺序,并明确从故事结构上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三、深入角色,体会课文主题
(一)聚焦重点内容,洞悉观察角度
1.巧妙过渡激趣:初读课文,我们掌握了把事情写清楚的要素;再读课文,我们将了解把事情写生动的秘诀。这篇课文中,最打动你的是哪部分内容?(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场景最扣人心弦)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作者是如何将这部分内容写生动的。
2.梳理重点语句:课文中描写老麻雀的语句在哪些自然段?
3.出示学习要求:老师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读第4、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从哪些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致观察的?
4.搭建思维支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思考与发现,我将这两段文字做了一个重新排列,同学们快速地读读每一行、每一列,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5.洞悉观察角度:竖着看,第一列写的都是———看到的动作,第二列写的是———听到的声音,第三列写的是———由看到的、听到的而想到的。横着看,一个句子,可以只写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也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由此可见,要参加“生活万花筒”写作竞赛活动,一定要留心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调动多种感官(眼、耳、心)进行细致观察。
(二)感悟麻雀无畏,知晓表达方法
1.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如何将老麻雀的无畏写生动的?
2.全班交流:结合圈画的词语谈感受。
预设一: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的面前。
引导学生关注老麻雀在一瞬间“一飞一落”的两个动作、比喻的修辞,感受老麻雀的英勇无畏,并指导朗读。
预设二: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关注“挓挲”,感悟无畏。
(1)猜猜意思:“挓挲”是什么意思?
(2)观察画面:结合这幅画面,说说这是怎样的张开。
(3)动作演示: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感受老麻雀全身羽毛张开的力量。
(4)走进内心:我想问问这只老麻雀,你挓挲起全身的羽毛想干什么?(危险当头,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想为孩子筑起生命的屏障。)
(5)展开想象:人有怒发冲冠,鸟有挓挲羽毛,现在我们也来用上比喻的修辞进行生动的想象。你看老麻雀根根竖起的羽毛,充满了力量,就像……,就像……。(利箭、刀片、针、刺)一只老麻雀而已,但此时此刻,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就像一个……,就像一个……。(带刺的刺猬,凛然不可侵犯;勇猛的战士,随时准备作战。)
(2)紧扣“绝望”,读懂无畏。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绝望”从字面理解就是看不到希望,老麻雀真的绝望了吗?
②走进内心理解:如果此时麻雀能说话,它会尖叫什么?(从老麻雀的尖叫声中,我们听到了它英勇的呐喊“谁伤害我的孩子,我就跟它拼了”,我们感受到了即使希望渺茫,它还心存希望,作好了殊死搏斗的准备。)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女生一齐读好第2句话。
预设三: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引导学生从看到的动作———浑身发抖,听到的声音———嘶哑的声音,感受老麻雀面对庞大的猎狗时非常害怕紧张。但是,它还在竭尽全力地尖叫,希望猎狗能离小麻雀远一些。
预设四: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引导学生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是作为母亲的一种本能反应,看到孩子有危险,产生的一种奋不顾身的果敢力量。)
3.师小结:现在同学们明白了第4、5自然段是怎么写出老麻雀的无畏的吗?(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融合起来表达)参加“生活万花筒”写作竞赛活动,运用这个小锦囊,一定能把事情写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带着感情朗诵:让我们一齐朗读第4、5自然段,向英勇的老麻雀致敬。
(点评:教者先运用表格梳理描写老麻雀的语句,引导学生感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致观察与描写的方法。紧接着,引导学生圈画第4、5自然段中最能表现老麻雀无畏的词语谈感受,学生聚焦一瞬间的几个动作、比喻的修辞、生动的想象进行深度交流,感知作者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紧密融合在一起,把老麻雀的英勇无畏写细致的方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老麻雀“挓挲的动作”“绝望的尖叫”进行想象补白,将文本内涵引向深处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迁移运用的能力。)
四、由读到写,迁移表达方法
1.猎狗被“我”带走了,这对麻雀母子可能会发生什么呢?看到这一幕,“我”会想到什么呢?请从文中“我”的角度写一写,如果能抓住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来写会更好。
走了不远,一回头,就看到了这一幕:_________。
2.交流、评价。
3.本文作者屠格涅夫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他在原文结尾还写了这样一段话,请齐读。
是的,请别发笑,我对那只小小的、英雄般的鸟儿,对它的爱的冲动肃然起敬。
爱,我想,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是靠了它,只是靠了爱,生命才得以维持、得以发展!
4.你发现把事情写清楚的新奥秘了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一是内化语言形式,将“初试身手”板块前置,引导学生“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进一步落实“把事情写清楚”的片段训练,体现习作单元的特殊属性。二是升华语言内容,通过对文本的补白,进一步体
会课文主题,感受伟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