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单选题
1.“四大节”是红岭中学的传统节日,下列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科技节——水火箭发射
B.体育节——鸣枪起跑
C.艺术节——剪纸创作
D.学科活动周——印刷海报
2.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下列在电影《长津湖》的场景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铅笔书写绝笔信 B.战场上战火能能
C.长津湖湖水结冰 D.棉布制裁成军装
3.“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下列有关变化和性质的描述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红磷是暗红色的,具有可燃性 B.酒精属于易燃物,露置于空气中易挥发
C.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能吸附色素 D.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也可用于灭火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产生气体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颜色改变
D.有能量放出
5.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 B.百炼成钢
C.玉石俱焚 D.沙里淘金
6.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的现象产生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就一定有其他物质产生
D.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7.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不易溶于水
B.能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大
D.无色无味
8.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 B.铝是银白色
C.CO 密度比空气大 D.碳酸易分解
9.下列语汇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未
C.绿色食品
D.白色烟雾
10.下面是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铜的密度是8.9g/cm ,熔点是1083℃
C.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D.食物能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二、选择填充题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酒精:①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不易溶于水的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先汽化为酒精蒸气:⑦酒精蒸气立即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⑧在一定条件下,酒精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填序号,下同)
(1)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
(2)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
(3)酒精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4)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5)属于酒精用途的是 ;
三、填空题
12.学会观察是学化学必备的基本功。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后摆放在桌子上的无色气体,据此,请你推断出除“气体”的另3条此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
① ;② ;③ ;
13.认识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过氧乙酸具有如下性质:a.无色易挥发液体;b.有酸性;c.有很强的腐蚀性;d.易溶于水和乙醇;e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f有毒性。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填选项序号),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填选项序号);
四、科普阅读题
14.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氡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钠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 (选填“大”或“小);
②熔点 (选填“高”或“低”);
③密度比水 (选填“大”或“小);
(2)化学性质有:
①钠能与 反应;
②钠能与 反应。
15.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氧化二氮(N2O)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因能致人发笑,故称“笑气”。它可由硝酸铵(NH4N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同时生成水。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乙醇等,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有助燃性的氧气。它与沸腾汽化的钾、钠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
(2)关于一氧化二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与钾、钠发生反应 B常温下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
C室温下不稳定 D是一种温室气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单选题
1.“四大节”是红岭中学的传统节日,下列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科技节——水火箭发射
B.体育节——鸣枪起跑
C.艺术节——剪纸创作
D.学科活动周——印刷海报
【答案】B
【详解】A、水火箭发射利用的是水喷射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鸣枪涉及到火药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剪纸是改变纸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印刷海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下列在电影《长津湖》的场景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铅笔书写绝笔信 B.战场上战火能能
C.长津湖湖水结冰 D.棉布制裁成军装
【答案】B
【详解】A、书写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战火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水结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将棉布裁成军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下列有关变化和性质的描述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红磷是暗红色的,具有可燃性 B.酒精属于易燃物,露置于空气中易挥发
C.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能吸附色素 D.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也可用于灭火
【答案】D
【详解】A、红磷是暗红色的,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红磷具有可燃性,是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A错误;B、酒精属于易燃物,描述的是物质的类别,酒精露置于空气中易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B错误;C、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活性炭能吸附色素,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C错误;D、二氧化碳制成干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也可用于灭火,是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产生气体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颜色改变
D.有能量放出
【答案】B
【详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其他物质)生成;
故选B。
5.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B.百炼成钢
C.玉石俱焚D.沙里淘金
【答案】D
【详解】A、火烧赤壁就是物质燃烧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从而降低了含碳量,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玉石俱焚是对玉石进行锻烧,其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沙里沟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的现象产生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就一定有其他物质产生
D.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答案】c
【详解】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电灯发光放热,但不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因此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就一定有其他物质产生,故选项正确;D、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有的化学变化则没有,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就没有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不易溶于水
B.能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大
D.无色无味
【答案】B
【详解】A、不易溶于水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能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密度比空气大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无色无味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锆误。
故选:B。
8.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 B.铝是银白色
C.CO 密度比空气大 D.碳酸易分解
【答案】D
【分析】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详解】A、氧气无色无味,颇色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铝呈银白色,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碳酸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9.下列语汇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未
C.绿色食品
D.白色烟雾
【答案】C
【详解】蓝色品体、黑色粉末、白色烟雾均是指的相关物质的颜色,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与物质的颇色无关。
故选C。
10.下面是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铜的密度是8.9g/cm ,熔点是1083℃
C.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D.食物能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案】D
【详解】A、颜色、气味,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B、密度、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铜的密度是8.9g(cm ,熔点是1083℃属于物理性质;C、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食物能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成水、二氧化碳等,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二、选择填充题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酒精:①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不易溶于水的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先汽化为酒精蒸气:⑦酒精蒸气立即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⑧在一定条件下,酒精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填序号,下同)
(1)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
(2)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
(3)酒精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4)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5)属于酒精用途的是 ;
【答案】 ①②③; ④⑧;⑥;⑦;⑤;
【详解】(1)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挥发性、溶解性均属于物理性质,故填①②③;(2)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酒精与氧气反应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填④⑧;(3)酒精由液态变气态属于状态的变化,而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填⑥;(4)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它们的性质与酒精的性质不同,属于新物质,因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填⑦;(5)酒精具有可燃性,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且反应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环境,故填⑤。
【点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时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
三、填空题
12.学会观察是学化学必备的基本功。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后摆放在桌子上的无色气体,据此,请你推断出除“气体”的另3条此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
① ;② ;③ ;
【知识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答案】 难(或不易)溶于水 无色 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详解】①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难(或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②倒置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物理性质;③由题目信息可知,该气体是无色的物理性质,
13.认识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过氧乙酸具有如下性质:a.无色易挥发液体;b.有酸性;c.有很强的腐蚀性;d.易溶于水和乙醇;e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f有毒性。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填选项序号),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填选项序号);
【知识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答案] bcef;ad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详解】a无色易挥发液体,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物理性质;
b有酸性,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c有很强的腐蚀性,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化学性质;d易溶于水和乙醇,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物理性质;e不隐定,易分解放出氧气,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化学性质;f有毒性,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化学性质。故填:bcef;ad。
四、科普阅读题
14.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氡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钠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 (选填“大”或“小);
②熔点 (选填“高”或“低”);
③密度比水 (选填“大”或“小);
(2)化学性质有:
①钠能与 反应;
②钠能与 反应。
【知识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解读
【答案】(1)小 低 小
(2)氧气 水
【详解】(1)①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钠的硬度比较小,故填:小;
②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这部分热量足以融化固体钠,则钠的熔点低,故填:低;
③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故填:小;
(2)①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星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说明钠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故填:氧气;②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说明钠可以和水发生反应,故填:水。
15.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氧化二氮(N2O)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因能致人发笑,故称“笑气”。它可由硝酸铵(NH4N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同时生成水。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乙醇等,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有助燃性的氧气。它与沸腾汽化的钾、钠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
(2)关于一氧化二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与钾、钠发生反应 B常温下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
C室温下不稳定 D是一种温室气体
【知识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解读
【答案】 无色 有甜味(或能溶于水、乙醇等) D
【分析】(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一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详解】(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有甜味气体,能溶于水、乙醇等;故填:无色;有甜味(或能溶于水、乙醇等);
(2)阅读资料可以直接获知:一氧化二氮在室温下稳定,能与沸腾汽化的钾、钠反应,是一种温室气体;它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氧气,使之能支持燃烧,而常温下则不能;故一氧化二氮能与钾、钠发生反应,高温下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室温下稳定,是一种温室气体,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