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古城、大高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古城、大高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9 10:28:46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古城、大高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源,以下观点不科学的是(  )。
A.篝火又热又亮是光源
B.夜空中我们看到的亮星都是光源
C.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它能自行发光,所以是光源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篝火又热又亮、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它能自行发光,所以是光源;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亮星有的是反射的其他的光,所以不一定是光源。故选B。
2.地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打雷下雨 B.火山喷发 C.岩层断裂、错位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岩层在断裂时会发生地震,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故选C。
3.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  )原理。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医生用带额镜检查病人是利用了光线碰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4.“治水先治山”,在山坡上植树造林的目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治噪声污染 C.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治水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持水土,河道才会减少淤积。故选C。
5.下面哪项不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  )
A.火山岛
B.乾坤湾
C.长白山天池
【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岛、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乾坤湾是河流对地表的改变形成的。故选B。
6.在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  )。
A.不同的地形地貌 B.不同的国家和省份 C.不同的生物分布
【答案】A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色表示森林、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上的高原和山地。故选A
7.用激光笔照射(  ),可以看到激光是一条直线。
A.充满烟雾的水槽 B.一块石头 C.—股儿长的春头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一块石头、一段几米长的木头属于不透明物体,用激光笔照射,光线无法穿过,不能看到激光是一条直线;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水槽,可以看到激光是一条直线。故选A。
8.彩虹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这是因为空气中(  )。
A.灰尘太多 B.晴天后小水珠减少 C.小水珠太多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阳光照射在空中的小水滴上,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但晴天后小水珠减少,所以彩虹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故选B.
9.下图的河道图中,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坡度大小对侵蚀的影响,图中河流的下游部分是缓坡,水流落差小,水流的力量小,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故选D。
10. 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平原县发生了里氏6.4级地震,我们无棣县的很多人也感受到了震动。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如果在一楼,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C.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躲藏到床或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如果身处楼房,要立即灭火断电,然后迅速躲避,防止触电和发生火灾;不要到窗户和阳台上躲避,不要盲目跳楼;不要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不要乘坐电梯下楼,如果发生断电会发生危险。故选B。
11.珠穆朗玛峰不是火山但科学家监测到其还在不断增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壳挤压隆起 B.岩浆冷却堆积 C.水中泥沙沉积
【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世界最高的山峰一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故选A。
12.如下图,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食 B.月食 C.上弦月
【答案】B
【知识点】月食
【解析】【分析】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的光,在地球上处于背光中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见,于是就发生了月食。如图,会发生的现象是月食。故选B。
二、判断题
13.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答案】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解答】火山的喷发虽然在某些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困扰和灾难,但是火山爆发却在某些方面释放了地球的多余能量,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分析】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14.光遇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所以说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题目说法错误。
15.地球上的“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的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风蚀蘑菇的成因是近地面气流含沙量大,岩石下部受到的磨蚀更严重。风蚀蘑菇是风蚀地貌的一种,其形成是在风沙强劲的地方,风蚀作用强烈,风沿岩石裂隙吹蚀,使裂隙不断扩大,周围岩石崩塌,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蘑菇状岩石。风蚀蘑菇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蚀地貌。题目说法正确。
16.(2019五上·上虞期末)泥石流一般发生在陡坡处,可见土地坡度大小也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土壤的作用
【解析】【解答】坡度越大,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越严重,越容易发生泥石流。
【分析】坡度越大,土壤就越容易受到水流的腐蚀。
17.农历十五月亮又大又圆,所以说月亮是光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我们将像电灯这样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成为光源。萤火虫能够自己发光是光源。月亮和夜晚的星星是反射其他的光,所以不是光源。题目说法错误。
18.地形图上的绿色区城表示的是海洋。(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色表示森林、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上的高原和山地。题目说法错误。
19.只要视力够好,即使没有一点光,我们也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们的眼睛。黑暗中,人眼能看到物体与光有密切联系,没有光人们无法看到周围的物体。题目说法错误。
20.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这三种岩石是最基本的岩石。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题目说法正确。
21.我们看到的彩虹是太阳光被小水滴分解后形成的多色光。(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将太阳光进行分解形成了色散现象。题目说法正确。
22.土地被侵蚀是因为流水、风等自然界的力,人类的生活不会影响土地侵蚀。(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因为流水、风等自然界的力量土地被侵蚀,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环境影响很大,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影响土地侵蚀,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题目说法错误。
23.新疆吐鲁番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它是盆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高原:边缘陡峭,中间地面开阔,海拔较高;山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不高;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新疆吐鲁番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它是盆地。题目说法正确。
24.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都会对土地有影响,对土地都有侵蚀作用。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侵蚀。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缓慢的发生变化。题目说法错误。
三、连线题
25.把下面的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池 风的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水的冲刷
敦煌的雅丹地貌 河流的沉积作用
黄土高原的沟壑 火山喷发
【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雅丹地貌是众多土丘林立,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变化缓慢;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群山环绕,所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黄河入海口地面平坦、河道纵横,沙洲是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长期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经过长期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
26.将下面的现象与其对应的光学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手影、蜡烛的光通过小孔照到纸屏上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湖面倒影、汽车反光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浅一点、将一支铅笔插入水中,看到水面下的部分变得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原理。
四、读图题
27.下面是潜望镜的原理图,请你画出沿水平方向射入镜筒的光线的传播路线。
【答案】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遇到镜面时会被反射回去,称为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8.下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图,把每部分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慢,所以地球的构造由外而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五、实验探究题
29.轩轩在进行光单元学习时,做了以下四个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记录:
(1)图一: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   光。
(2)图二: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会被分解成   种不同颜色的光。
(3)图三:当光线垂直照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   被照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   改变(填“会”或“不会”)。
(4)图四:当光线斜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   被照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   改变(填“会”或“不会”)。
【答案】(1)白
(2)7
(3)可以;不会
(4)不可以;会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图一: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白光。
(2)图二:阳光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3)图三: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当光线垂直照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可以被照亮,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不会改变。
(4)图四: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当光线斜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不可以被照亮,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会改变。
30.为了研究火山喷发的成因,小宁所在的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这是一个   实验。(填“模拟”或“对比”)
(2)在实验中,下列物体或行为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 A.地壳B.岩浆C.地球内部高温状态
番茄酱:   
土豆泥:   
酒精灯加热:   
(3)下列是小宁在实验过程中的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②在罐头盒里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火山的形状。
③在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④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4)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宁看到“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这个现象代表地球内部   在涌动,过一会它会从“火山口”溢或喷涌出来。
(5)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
【答案】(1)模拟
(2)B;A;C
(3)②④③①
(4)岩浆
(5)高温高压的岩浆在遇到地壳的薄弱地带时,就会喷出地表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实验方法是模拟地质环境,探究火山形成的过程,属于一种模拟实验。
(2)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温度比较高,压力也比较大,所以熔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层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在模拟火山成因实验材料中,土豆泥模拟地壳、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3)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过程中,正确的步骤顺序是:②在罐头盒里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火山的形状;④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③在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①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看到: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
(4)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看到“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这个现象代表地球内部岩浆在涌动,过一会它会从“火山口”溢或喷涌出来。
(5)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地壳薄弱的地方向上涌动,地壳一旦破裂,岩浆就会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1 / 1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古城、大高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源,以下观点不科学的是(  )。
A.篝火又热又亮是光源
B.夜空中我们看到的亮星都是光源
C.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它能自行发光,所以是光源
2.地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打雷下雨 B.火山喷发 C.岩层断裂、错位
3.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  )原理。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4.“治水先治山”,在山坡上植树造林的目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治噪声污染 C.防止水土流失
5.下面哪项不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  )
A.火山岛
B.乾坤湾
C.长白山天池
6.在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  )。
A.不同的地形地貌 B.不同的国家和省份 C.不同的生物分布
7.用激光笔照射(  ),可以看到激光是一条直线。
A.充满烟雾的水槽 B.一块石头 C.—股儿长的春头
8.彩虹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这是因为空气中(  )。
A.灰尘太多 B.晴天后小水珠减少 C.小水珠太多
9.下图的河道图中,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10. 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平原县发生了里氏6.4级地震,我们无棣县的很多人也感受到了震动。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如果在一楼,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C.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躲藏到床或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
11.珠穆朗玛峰不是火山但科学家监测到其还在不断增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壳挤压隆起 B.岩浆冷却堆积 C.水中泥沙沉积
12.如下图,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食 B.月食 C.上弦月
二、判断题
13.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14.光遇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所以说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15.地球上的“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的作用。(  )
16.(2019五上·上虞期末)泥石流一般发生在陡坡处,可见土地坡度大小也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
17.农历十五月亮又大又圆,所以说月亮是光源。(  )
18.地形图上的绿色区城表示的是海洋。(  )
19.只要视力够好,即使没有一点光,我们也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  )
20.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
21.我们看到的彩虹是太阳光被小水滴分解后形成的多色光。(  )
22.土地被侵蚀是因为流水、风等自然界的力,人类的生活不会影响土地侵蚀。(  )
23.新疆吐鲁番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它是盆地。(  )
24.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
三、连线题
25.把下面的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池 风的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水的冲刷
敦煌的雅丹地貌 河流的沉积作用
黄土高原的沟壑 火山喷发
26.将下面的现象与其对应的光学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四、读图题
27.下面是潜望镜的原理图,请你画出沿水平方向射入镜筒的光线的传播路线。
28.下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图,把每部分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五、实验探究题
29.轩轩在进行光单元学习时,做了以下四个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记录:
(1)图一: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   光。
(2)图二: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会被分解成   种不同颜色的光。
(3)图三:当光线垂直照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   被照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   改变(填“会”或“不会”)。
(4)图四:当光线斜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   被照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   改变(填“会”或“不会”)。
30.为了研究火山喷发的成因,小宁所在的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这是一个   实验。(填“模拟”或“对比”)
(2)在实验中,下列物体或行为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 A.地壳B.岩浆C.地球内部高温状态
番茄酱:   
土豆泥:   
酒精灯加热:   
(3)下列是小宁在实验过程中的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②在罐头盒里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火山的形状。
③在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④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4)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宁看到“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这个现象代表地球内部   在涌动,过一会它会从“火山口”溢或喷涌出来。
(5)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篝火又热又亮、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它能自行发光,所以是光源;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亮星有的是反射的其他的光,所以不一定是光源。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岩层在断裂时会发生地震,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医生用带额镜检查病人是利用了光线碰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4.【答案】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治水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持水土,河道才会减少淤积。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岛、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乾坤湾是河流对地表的改变形成的。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色表示森林、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上的高原和山地。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一块石头、一段几米长的木头属于不透明物体,用激光笔照射,光线无法穿过,不能看到激光是一条直线;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水槽,可以看到激光是一条直线。故选A。
8.【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阳光照射在空中的小水滴上,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但晴天后小水珠减少,所以彩虹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故选B.
9.【答案】D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坡度大小对侵蚀的影响,图中河流的下游部分是缓坡,水流落差小,水流的力量小,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故选D。
10.【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如果身处楼房,要立即灭火断电,然后迅速躲避,防止触电和发生火灾;不要到窗户和阳台上躲避,不要盲目跳楼;不要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不要乘坐电梯下楼,如果发生断电会发生危险。故选B。
11.【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世界最高的山峰一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月食
【解析】【分析】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的光,在地球上处于背光中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见,于是就发生了月食。如图,会发生的现象是月食。故选B。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解答】火山的喷发虽然在某些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困扰和灾难,但是火山爆发却在某些方面释放了地球的多余能量,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分析】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风蚀蘑菇的成因是近地面气流含沙量大,岩石下部受到的磨蚀更严重。风蚀蘑菇是风蚀地貌的一种,其形成是在风沙强劲的地方,风蚀作用强烈,风沿岩石裂隙吹蚀,使裂隙不断扩大,周围岩石崩塌,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蘑菇状岩石。风蚀蘑菇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蚀地貌。题目说法正确。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土壤的作用
【解析】【解答】坡度越大,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越严重,越容易发生泥石流。
【分析】坡度越大,土壤就越容易受到水流的腐蚀。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我们将像电灯这样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成为光源。萤火虫能够自己发光是光源。月亮和夜晚的星星是反射其他的光,所以不是光源。题目说法错误。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色表示森林、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上的高原和山地。题目说法错误。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们的眼睛。黑暗中,人眼能看到物体与光有密切联系,没有光人们无法看到周围的物体。题目说法错误。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这三种岩石是最基本的岩石。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题目说法正确。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将太阳光进行分解形成了色散现象。题目说法正确。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因为流水、风等自然界的力量土地被侵蚀,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环境影响很大,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影响土地侵蚀,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题目说法错误。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高原:边缘陡峭,中间地面开阔,海拔较高;山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不高;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新疆吐鲁番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它是盆地。题目说法正确。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都会对土地有影响,对土地都有侵蚀作用。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侵蚀。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缓慢的发生变化。题目说法错误。
25.【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雅丹地貌是众多土丘林立,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变化缓慢;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群山环绕,所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黄河入海口地面平坦、河道纵横,沙洲是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长期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经过长期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
26.【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手影、蜡烛的光通过小孔照到纸屏上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湖面倒影、汽车反光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浅一点、将一支铅笔插入水中,看到水面下的部分变得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原理。
27.【答案】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遇到镜面时会被反射回去,称为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8.【答案】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慢,所以地球的构造由外而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9.【答案】(1)白
(2)7
(3)可以;不会
(4)不可以;会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图一: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白光。
(2)图二:阳光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3)图三: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当光线垂直照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可以被照亮,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不会改变。
(4)图四: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当光线斜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不可以被照亮,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会改变。
30.【答案】(1)模拟
(2)B;A;C
(3)②④③①
(4)岩浆
(5)高温高压的岩浆在遇到地壳的薄弱地带时,就会喷出地表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实验方法是模拟地质环境,探究火山形成的过程,属于一种模拟实验。
(2)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温度比较高,压力也比较大,所以熔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层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在模拟火山成因实验材料中,土豆泥模拟地壳、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3)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过程中,正确的步骤顺序是:②在罐头盒里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火山的形状;④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③在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①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看到: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
(4)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看到“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这个现象代表地球内部岩浆在涌动,过一会它会从“火山口”溢或喷涌出来。
(5)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地壳薄弱的地方向上涌动,地壳一旦破裂,岩浆就会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