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化学(人教版)
火的发现和利用
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思考:
反应的类型?
反应的现象?
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设计并实施实验
获取证据
分析解释数据
形成结论及建构模型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反思评价
布条、小石块、纸、玻璃球、小木条
【实验一】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哪些物品能燃烧,哪些物品不能燃烧?从中选出可以燃烧的物品
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燃烧的物品?
根据资料和实验材料,利用控制变量(对比)法设计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和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注意配图并有简单的文字说明。
【实验二】探究燃烧需要氧气和达到
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实验材料:红磷、白磷、热水、大烧杯、薄铜片(或其他实验室常用仪器)。
在 500mL 的烧杯中加入 400mL 热水,并放入用金属环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取两支干燥的试管,一支中放入少量干燥的红磷,另一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并分别塞紧橡皮塞。烧杯上盖一片塑料片,用塑料片固定试管,观察现象 。
【演示实验1】
思考:
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演示实验1】
现象 氧气(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试管中的白磷
试管中的红磷
水中的白磷
比较试管中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比较试管中的白磷和试管中的红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撤去塑料片,另取一支大试管,套住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思考:
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还想到了什么?
【演示实验2】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注意:
(1)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某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
(3)燃烧的定义是一种狭隘的概念,并不是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参与,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形成结论】
【反思评价】
1.实验二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改进实验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灾的危害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同时也可隔绝空气。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拓展探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原理
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课堂小结】
缺一不可
满足其一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2.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森林发生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错误的是( )
A.硫、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粮库失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4.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的更旺,为什么?
5.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钻木取火”“火上浇油”“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