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初中九年级语文
心怀家国、智耀古今
——第六单元归纳复习
单元概况
本单元是初中学段最后一个单元,其人文主题是“心怀家国、智耀古今”。单元围绕治国、理政和军事战争选编了一组经典文言文,有以弱胜强的战争实例——《曹刿论战》;有委婉的讽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反抗苛政的起义壮举——《陈涉世家》;有恳切诚挚的进言——《出师表》,同时围绕家国生活和军旅体验选编了5首诗词曲,既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仁人志士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品读人物形象、体悟家国担当。
4、品析文章写作特色。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积累文言常识
文学常识:
1.《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本文写的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为“长勺之战”。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_》。讽, 。
谏,________ _ 。
3.司马迁:______ (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通史。
4.《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 ___?”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至少写三个)
《左传》
一鼓作气 旗靡辙乱
西汉
《史记》
战国策
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纪传体
三国
诸葛亮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顾茅庐,亲贤远佞,临危受命
找出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课文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通假字
《曹刿论战》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 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使动用法,使信服。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忠之属也。 忠:形容词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从 战则请从 (跟随) 民弗从也 ( 服从) 故 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故克之 (所以) 以 必以分人 (把) 必以信 (按照) 可以一战 (凭借、依靠)
课文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通假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陈涉世家》
《出师表》
以:①何以战 ②必以分人 ③必以情 ④扶苏以数谏故
⑤或以为死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 ⑦以塞忠谏之路也
之:①小大之狱 ②公将鼓之 ③公将驰之 ④辍耕之垄上 ⑤怅恨久之
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⑦吾妻之美我者
于: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 ⑤还于旧都
积累常见虚词
以:①凭借 ②把 ③按照 ④因为 ⑥认为 ⑥因为 ⑦以致于
之:①助,的 ②补充音节,无实义 ③代,指齐军 ④到 ,往
⑤补充音节,无实义 ⑥助词,的 ⑦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于:①比 ②在 ③对 ④在 ⑤到
品读人物形象
体悟家国担当
品读人物形象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下几个人物的特点。
①曹刿是一个( )的人。
②陈涉是一个( )的人。
③邹忌是一个( )的人。
④诸葛亮是一个( )的人。
⑤齐威王是一个( )的人。
有爱国情怀、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指挥才能……
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关心国家大事、勇于讽谏……
有远大理想抱负、有洞察时局能力、有卓越组织领导能力……
感恩图报、深谙治国之道、颇具政治远见……
乐于善于纳谏,从善如流,是果断开明的君主……
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
心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有责任担当、
有政治远见、深谋远虑……
推荐观看: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课文中的体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醉能同其乐——欧阳修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战乱经年
百姓疾苦
视听结合、
抒情议论
一针见血揭示出兴亡的历史真谛,锋芒直指历代统治者,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征之苦
雪中送别
细节描写、比喻新奇
边塞风光的奇丽壮美,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富有豪迈气概。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兴亡
战场感慨
借景抒情、
运用典故、
怀古咏志
对英雄仰慕、对南宋朝廷失望愤慨,暗示自己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十五从军征》
少小离家
征战频繁
年老归家
满目疮痍
白描手法语言动作描写
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
《过零丁洋》
舍生取义
战场抉择
巧用双关、
对仗工整、
比喻贴切
表现了作者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及崇高的民族气节
汉乐府民歌
歌行体边塞诗
怀古咏志之词
述志的律诗
怀古小令
篇目 难读的字词 难写的字词 名句积累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锦衾 (qīn) 风掣(chè) 狐裘、锦衾 瀚海阑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品析写作特色
(一)品析课文“三叠式”结构的艺术效果
“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特殊的意蕴,《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古代文学中也有普遍的表现,如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借芭蕉扇、三戏唐三藏等等,三层表达反复出现,结构严整。这种情节安排方式叫三叠式结构。 这种结构既展现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呈现对称美,也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请你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寻找特殊的“三”层表达。
必以分人
必以信
必以情
何以战
齐人三鼓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三问、三答
三思
三比
三赏
三变
邹忌进谏
妻 私我
妾 畏我
客 求我
妻 私我
妾 畏我
客 求我
齐王纳谏
家庭小事
国家大事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借鬼神威众
并杀两尉
三条妙计
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三段回忆
三顾茅庐
患难与共
临终托孤
三方期许
自身:讨贼兴汉
贤臣:进兴德之言
后主:亲贤远佞
(二)品析课文精当的剪裁
《曹刿论战》详写战前“取信于民”和战后“取胜原因”的论述,略写长勺之战的规模、具体过程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详写邹忌“三问”“三答”“三思”
“三比”,略写齐威王的反应及效果。
《陈涉世家》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动过程。略写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
(三)品析课文精练的语言
《曹刿论战》曹刿语言简短果敢,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两次“未可”两次“可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听了邹忌的阐述,仅说了一个“善”字,就有了“乃下令,三赏”的行动……
《陈涉世家》陈涉的动作“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语言“苟富贵,无相忘”“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并杀两尉时的动作描写……
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