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烯烃 炔烃(含解析) 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烯烃 炔烃(含解析) 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9 11: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烯烃 炔烃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 )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乙烯与乙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长等于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长
B.乙烯分子中的碳、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而乙烷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不都处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和乙烷的分子中碳氢键的键角都是120°
D.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2倍
3.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
A.脱落酸 B.生长素 C.乙烯 D.甲烷
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B.为了提高酒精的杀菌消毒效果,医院常用体积分数为100%的酒精。
C.氯仿是良好的溶剂,可广泛用于有机化工,对环境无影响。
D.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石墨烯和乙烯都属于烯烃。
5.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的稍有香甜气味的气体,但实验室制得的乙烯常有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乙烯中含有(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乙醚 D.乙醇
6.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C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并得到于燥纯净的乙烷
D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A.A B.B C.C D.D
7.环丙烯基甲酰氯(甲)是合成查尔酮抑制剂的中间体,可由甲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丙是乙的同分异构体,丙可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甲和乙均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乙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圆底烧瓶中应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B.烧瓶中应先加入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
C.实验时,加热迅速升温至 170℃,提高乙烯的产率
D.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到溴水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蔗糖和硫酸的混合液加热,片刻后调pH至碱性,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 出现砖红色沉淀 蔗糖发生了水解
B 向等浓度的KCl、K2CrO4混合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先出现白色沉淀 Ksp(AgCl)C 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双氧水 溶液变蓝 双氧水可作测定溶液中I-浓度的标准液
D 将丙烯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丙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A.A B.B C.C D.D
10.我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从二氧化碳经11步非自然主反应实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经核磁共振等检测发现人工合成的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有甲醇,它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B.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C.反应②的产物中有甲醛,它与苯酚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酚醛树脂
D.淀粉的分子式为,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得到葡萄糖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
B.羊毛属于天然高分子
C.聚乙烯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橡胶硫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12.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13.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
A.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睃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14.过氧乙酸消毒剂在非典和新冠时期均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下列对其主要成分过氧乙酸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不稳定,但分解产物不污染环境
B.过氧乙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碳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4种
15.烯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
A.能使溴水褪色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6.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烃X,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没有区别,根据分析,绘制了该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5H4
B.该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2种
C.1mol 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mol H2发生反应
D.该分子中只有C﹣C键,没有C═C键
二、综合题
17.某化学小组同学欲在实验室中用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实验装置如下图:
(1)请写出A和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 B:   。
(2)A装置中若反应温度在140℃时,则存在一种副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   。
(3)已知:①下列物质的沸点:乙醇:78.5℃
1,2-二溴乙烷:132℃ 乙醚:34.6℃
②乙醚不与溴水反应。若最终产物中混有少量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4)在进行以下实验时,不需要使用温度计的是 (填序号)。
A.制取溴苯 B.制取硝基苯
C.由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D.制取乙酸乙酯
(5)有同学观察到:在实验后期A中液体变黑,认为应该在装置A和B之间加入装置   (填序号),此装置的作用是   。
18.乙烯和丙烯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
(1)I.以乙烯为原料可以制备乙二醇和高分子化合物B。
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为取代反应,通过A与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完成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③的反应类型为   ,B的结构简式为   。
(4)II.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天然香料,也可以由乙烯和丙烯为原料合成。
有机物E中的官能团是   。
(5)D与E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丙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 b.乙二醇易溶于水
c.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D可以由葡萄糖分解得到
19.有机物A、B的分子式均为C11H12O5,均能发生如下变化。
已知:①A、B、C、 D均能与NaHCO3反应;
②只有A、D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A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
③F能使溴水褪色且不含有甲基;
④H能发生银镜反应。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⑥的条件是    。
(2)写出F的结构简式   ;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3)E是C的缩聚产物,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关于A~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I的结构简式为
b.D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反应形成高聚物
c.G具有8元环状结构
d.等质量的A与B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等量的NaOH
(5)写出B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
(6)D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写出同时满足下列要求的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水解;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只有2种。
20.无机酸有机酯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氢乙酯( )可看作是硫酸与乙醇形成的单酯,工业上常通乙烯与浓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写出硫酸与乙醇形成的双酯—硫酸二乙酯( )的结构简式   。
(2)磷酸三丁酯常作为稀土元素富集时的萃取剂,工业上常用丁醇与三氯氧磷( )反应来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写出正丁醇的任意一个醇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1.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   ,其二氯取代产物有   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乙烯基乙炔能与3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   .
(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对比4个选项可知,C选项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没有副产品,原子利用率最高,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其余选项中生成物均不是只有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的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据此可判断是否是加成反应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答】碳碳双键因为共用两对电子,其键能大于碳碳单键,其键长小于碳碳单键,但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故A错D错;乙烯分子为平面形分子。键角均为120°,而乙烷为空间构型分子,其碳氢键的键角均接近于109°28′,因而其所有的碳、氢原子不可能共面。
故答案为:B
【分析】A.双键键长小于单键键长;
B.根据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结构进行判断;
C.乙烷分子可看作是甲基取代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
D.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键能的2倍。
3.【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记载,其中的“气”是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气体;
A. 脱落酸指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生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气”不是脱落酸;
B.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根的分化,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促进果实发育,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气”不是生长素;
C.乙烯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的气体,“气”是乙烯;
D.甲烷对植物的生长无作用,“气”不是甲烷;
故答案为:C。
【分析】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其产量更是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另外,乙烯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催熟果实。
4.【答案】A
【解析】【解答】A.乙烯具有催熟作用,能被KMnO4溶液吸收,可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起到水果保鲜的作用,A符合题意;
B.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8%,用100%的酒精易造成酒精中毒,B不符合题意;
C.氯仿散发到空气中,易造成空气污染,C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是碳的一种单质,不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乙烯能被KMnO4氧化;
B.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8%;
C.氯仿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石墨烯是碳的一种单质;
5.【答案】B
【解析】【解答】实验室中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温度过高,会使酒精碳化,然后发生反应C+2H2SO4(浓) CO2↑+2SO2↑+2H2O,乙烯中混有SO2、CO2气体,SO2有刺激性气味,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乙烯的制备,侧重于浓硫酸的性质的考查,注意把握浓硫酸的脱水性、强氧化性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6.【答案】D
【解析】【解答】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有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A不符合题意;
B.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原因是冷却后没有加入氢氧化钠使其变成碱性环境,B不符合题意;
C.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二氧化碳,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因为会引入其他气体杂质,C不符合题意;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产物溶于四氯化碳,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甲烷取代物都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显酸性是生成了HCl
B.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检验时必须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呈碱性,否则稀硫酸会与氢氧化铜反应
C.正确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该选择溴水
7.【答案】B
【解析】【解答】A.该反应可看成 中的Cl原子被 取代,属于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甲分子中,环丙烯基中的单键碳原子与周围的三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B符合题意;
C.从丙的不饱和度和碳原子数看,它可以构成苯基,若丙是乙的同分异构体,丙可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甲和乙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进行作答;
B、注意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
C、根据同分异构体的定义进行作答;
D、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而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者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8.【答案】C
【解析】【解答】A.圆底烧瓶中的反应物全部为液体,加热时反应比较剧烈,为防止发生暴沸通常加入沸石或碎瓷片,A不符合题意;
B.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需要在烧瓶中先加入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B不符合题意;
C.乙醇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在140℃时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制取乙烯时迅速升温至170℃目的是防止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而不是为了提高乙烯的产率,C符合题意;
D.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而挥发出来的乙醇不能使溴水褪色,所以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到溴水中,可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体加热时会发生剧烈跳动,出现暴沸现象;
B、液体混合时,常常将密度大的液体倒入密度小的液体中;
C、乙醇制备乙烯的反应为CH3CH2OHCH2=CH2↑+H2O,副反应为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D、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
9.【答案】A
【解析】【解答】A.蔗糖水解生成了葡萄糖和果糖,在碱性条件下可以用新制的Cu(OH)2检验有葡萄糖生成,A项符合题意;
B.AgCl与Ag2CrO4的离子比不同,不能比较溶度积大小,可以通过沉淀转化的方式比较,B项不符合题意;
C.KI-淀粉溶液中滴入双氧水即变蓝,无法判定滴定终点,C项不符合题意;
D.溴水中含有溴化氢、次溴酸等多种成分,不能判定是溴单质发生反应,且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符合醛基的检验方法
B.应该控制离子浓度相等
C.反应速率过快,终点不易把控
D.丙烯含有双键与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10.【答案】C
【解析】【解答】A.甲醇和乙醇的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②为CH3OH生成HCHO,故为氧化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甲醛和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故C符合题意;
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
B.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D.淀粉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
11.【答案】C
【解析】【解答】A.塑料是人们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因此属于合成高分子,A不符合题意;
B.羊毛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物质,B不符合题意;
C.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加聚反应制取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物质的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C符合题意;
D.橡胶硫化是在橡胶加工过程中添加S元素,使分子中不饱和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键断裂,分子发生交联变为网状大分子的过程,因此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之一。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D.根据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C6H6被O2氧化,属于氧化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CH2=CH2和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符合题意;
C.甲烷上的一个H被Cl取代,属于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13.【答案】C
【解析】【解答】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应除掉乙烯,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除去乙烯,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考查乙烯的用途:①催熟剂或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②重要的化工原料 南方运往北方的水果用高锰酸钾是为了除乙烯,防止水果被乙烯催熟
14.【答案】B
【解析】【解答】A:过氧乙酸不稳定,室温就能分解放出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乙酸含有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B符合题意;
C:过氧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C不符合题意;
D:C的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为4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是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等于轨道数。
15.【答案】C
【解析】【解答】A.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A符合题意;
B.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
C.由于烯烃含有碳碳双键,且双键不稳定,故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由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烯烃的碳碳双键不稳定,故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例如燃烧还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以与氢气、卤素单质、卤化氢、水等加成反应;还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1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该该物质的1个分子由五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5H4,故A正确;
B.分子中存在2种C,中间的C与双键上的C不同,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2种,故B正确;
C.含2个C=C,C=C与氢气以1:1加成,1mol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mol氢气发生反应,故C正确;
D.根据C能形成4个共价键,由图可知X分子中只有碳碳单键,又有碳碳双键,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可以根据图结合碳的成键数目可知该物质分子中有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物质的化学式为C5H4,根据碳原子上氢原子数和共价键数判断两端的碳原子上有C=C,再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分析.
17.【答案】(1);
(2);取代反应
(3)蒸馏
(4)A;D
(5)C;除去SO2或吸收SO2
【解析】【解答】(1)装置A中乙醇与浓硫酸在170℃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烯通入溴水中,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140℃时,乙醇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乙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醇和乙醚都是常用的有机溶剂,二者可相互溶解,由题干信息可知,二者的沸点差异较大,因此可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乙醚;
(4)A、制取溴苯是苯与液溴在FeBr3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反应过程不需要控制温度,因此不需要使用温度计,A符合题意;
B、硝基苯是苯和浓硝酸在60~65℃下反应生成,反应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因此需要使用温度计,B不符合题意;
C、由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涉及蒸馏操作,因此需使用温度计确定蒸汽温度,C不符合题意;
D、制备乙酸乙酯的过程中,需要加热,但不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因此实验过程中不需使用温度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5) 实验后期装置A中液体变黑色,说明浓硫酸与乙醇发生的脱水反应生成了C,加热条件下, C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SO2具有还原性,也能使溴水褪色,因此需要在装置A和转B之间加一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SO2;
【分析】(1)装置A中发生乙醇的消去反应,装置B中发生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乙醇的性质进行分析14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乙醇和乙醚可互溶的性质确定其分离操作;
(4)根据物质制备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5)液体变黑,说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了C,结合浓硫酸与C的反应分析;
18.【答案】(1)CH2=CH2+Br2→CH2BrCH2Br
(2)CH2BrCH2Br+2H2O HOCH2CH2OH+2HBr
(3)加聚反应;
(4)碳碳双键和羧基
(5)CH3CH2OH+CH2=CHCOOH CH2=CHCOOCH2CH3+H2O
(6)abcd
【解析】【解答】(1)①表示的是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2)②为取代反应,CH2BrCH2Br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BrCH2Br+2H2O HOCH2CH2OH+2HBr;(3)③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nCH2=CH2 ,B的结构简式为 ;(4)有机物E为丙烯酸,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它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5)有机物D为乙醇,有机物E为丙烯酸,它们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酯和水,化学反应为:CH3CH2OH+CH2=CHCOOH CH2=CHCOOCH2CH3+H2O;(6)a.在高温下,将石油产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液态烃称为的裂解,乙烯、丙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故a正确;
b.乙二醇含有羟基,水中也含有羟基,乙二醇和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故乙二醇易溶于水,故b正确;
c.E为丙烯酸,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D为乙醇,可以由葡萄糖发生无氧呼吸得到,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cd。
【分析】乙烯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乙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聚乙烯。根据丙烯酸乙酯逆推,A和B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应该是酯化反应;反应物应该为乙醇和丙烯酸;结合题目所给的初始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D为乙醇,有机物E为丙烯酸,据此分析。
19.【答案】(1)消去;Cu、加热
(2)CH2=CHCH2COOH;羟基和羧基
(3)nHO(CH2)3COOH +(n-1)H2O
(4)bd
(5) +3NaOH HOCH2CH2CH2COONa+ +2H2O
(6) 或
【解析】【解答】A、B、C、D均能与NaHCO3反应,说明都含有羧基-COOH,F能使溴水褪色且不含有甲基,结合分子式可知为CH2=CHCH2COOH,H能发生银镜反应,应含有醛基,则C应为HOCH2CH2CH2COOH,H为OHCCH2CH2COOH.只有A、D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A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结构应对称,且含有2个取代基,A应为 ,B为 ,D为 ,(1)C为HOCH2CH2CH2CO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C含有羟基,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故答案为:消去;Cu、加热;(2)由以上分析可知F为CH2=CHCH2COOH,D为 ,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和羟基,故答案为:CH2=CHCH2COOH;羟基和羧基;(3)反应②为缩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O(CH2)3COOH +(n-1)H2O,
故答案为:nHO(CH2)3COOH +(n-1)H2O;(4)a、F为CH2=CHCH2COOH,发生聚合反应生成I,I为 ,故a不正确;
b、D为 ,可以通过酯化反应进行的缩聚反应形成高聚物,故b正确;
c、生成G脱去2分子水,应为10元环状结构,故c不正确;
d、A为 ,B为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等质量的A与B,物质的量相等,每摩尔物质都消耗3molNaOH,故d正确;故答案为:bd;(5)B为 ,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3NaOH HOCH2CH2CH2COONa+ +2H2O,
故答案为: +3NaOH HOCH2CH2CH2COONa+ +2H2O;(6)D为 ,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中①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2种,说明苯环结构中只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氢原子,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③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水解,应含有醛基,不含酯基,符合条件的有: ,故答案为: 。
【分析】A、B、C、D均能与NaHCO3反应,说明都含有羧基-COOH,F能使溴水褪色且不含有甲基,结合分子式可知为CH2=CHCH2COOH,H能发生银镜反应,应含有醛基,则C应为HOCH2CH2CH2COOH,H为OHCCH2CH2COOH.只有A、D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A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结构应对称,且含有2个取代基,A应为 ,B为 ,D为 ,结合对应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题目要求可解答该题。
20.【答案】(1) ;加成反应;
(2);取代反应; 或
【解析】【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为CH2=CH2和H2SO4,生成物为,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SO4→,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硫酸与乙醇的反应为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原理为酸脱羟基,醇脱氢,而根据硫酸氢乙酯的结构可知,硫酸中可看做含有两个羟基,因此反应形成的硫酸二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2)磷酸三丁酯的结构为,因此丁醇与三氯氧磷反应生成磷酸三丁酯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正丁醇中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根据硫酸与乙醇的反应原理确定硫酸二乙酯的结构简式;
(2)根据磷酸三丁酯的结构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根据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书写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结构;
21.【答案】(1)C4H4;1
(2)D
(3)
(4);
【解析】【解答】解:(1)根据正四面体烷的每个顶点代表一个碳原子,碳可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每个碳原子上都连有一个氢原子,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C4H4;分子为正四面体对称结构,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每个C原子上只有1个H原子,二氯代产物只有1种;
故答案为:C4H4;1种;(2)a、因乙烯基乙炔为CH2=CH﹣C≡CH,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碳碳三键,而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误;
b、因1mol乙烯基乙炔分子中1mol碳碳双键、1mol碳碳三键,1mol碳碳双键能和1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1mol碳碳三键能和2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摩尔乙烯基乙炔能与3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故c错误;
d、因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取决于 ,而乙烯基乙炔为CH2=CH﹣C≡CH最简式为CH,乙炔C2H2的最简式为CH,二者最简式相同,二者质量相同,消耗氧气相同,故d正确;故选:d;(3)环辛四烯的分子式为C8H8,不饱和度为5,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含有1个苯环,侧链不饱和度为1,故含有1个侧链为﹣CH=CH2,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故答案为: ;(4)与苯互为同系物,侧链为烷基,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该有机物中只有2种H原子,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有两种物质,必须考虑对称结构,考虑最简单的取代基﹣CH3情况,符合条件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或 等,故答案为: ; .
【分析】(1)根据正四面体烷的每个顶点代表一个碳原子,碳可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每个碳原子上都连有一个氢原子;分子为正四面体对称结构,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每个C原子上只有1个H原子;(2)a、乙烯基乙炔为CH2=CH﹣C≡CH,每个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碳碳三键;
b、根据1mol碳碳双键能和1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1mol碳碳三键能和2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d、根据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取决于 ;(3)环辛四烯的分子式为C8H8,不饱和度为5,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含有1个苯环,侧链不饱和度为1,故含有1个侧链为﹣CH=CH2;(4)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苯的同系物,在结构上应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氯代时,可以取代苯环上的氢,也可以取代侧链上的氢,以侧链为甲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