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中考一轮复习 :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 中考一轮复习 :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9 15:5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任务二 探秘天府文化 领略民俗风情
2
任务三 漫步公园城市 欣赏蓉城美景
3
1
任务一 畅游书香成都 享受阅读雅趣
学校拟召开以“书香·民俗·美景”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分为“畅游书香成都 享受阅读雅趣”“探秘天府文化 领略民俗风情”“漫步公园城市 欣赏蓉城美景”三个任务,请你参与。
任务一 畅游书香成都 享受阅读雅趣
校宣传部策划了“书香成都 阅读之美”系列活动,身为校宣传部的一员,请你参与其中。
考点
1
信息提取概括(10年4考)
情境任务
活动1 书香校园
1.活动准备阶段,校宣传部给大家分享了有关“书香校园”的两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结论。(4分)
材料一:学校建在“图书馆”,教室就是“阅览室”。如今,成都众多学校积极创设适宜读书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学楼走廊书柜、班级图书角等区域,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
材料二:成都某校的榕树书吧、漂流书栈等阅读场所,使学生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之中。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使书吧、书栈成为学生最乐意去的地方。
【答案】(4分)示例:成都众多学校积极创设适宜的读书环境,打造多元阅读场景。(意思对即可)
方法指导
考向1 材料探究(2017)
活动2 读书方法
2.小蓉认为下面这则有关“读书”的材料也可以分享给大家,请你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总结该材料所蕴含的读书态度,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4分)
周恩来的“精专”读书法,并不是让我们穿凿附会、咬文嚼字,那样只会“拘泥于章句而疏忽于会意,活脱书橱也”。读书就像品茗,虽然茶水的颜色和飘逸的茶香较易辨认,但茶中三味,却要细细品之才能体会得来。
【答案】(4分)示例:读书求精 苦心孤诣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2 整合关键词(10年3考)
1.审题干。明确表述的对象及要求。
2.抓关键词句。①说明性语段: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目的。②记叙性语段:主要事件。③议论性语段:中心论点、论据。
3.提取关键词。提取的关键词一般是原材料中的词语(也可总结概括),且不能改变其在材料中的出现顺序。
活动3 新闻宣传
3.活动宣传阶段,有同学向校宣传部投稿了以下新闻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内容,给这则新闻材料拟写一个小标题。(不超过20字)(4分)
文轩BOOKS成华店被称为成都首家“花园式书店”。书店每年策划举办覆盖电影、旅行、民艺等针对专属客群的系列跨界主题品牌活动,让书店不仅仅是阅读空间,更是思想汇聚、文化交流的场所,以全龄化的人文光谱,探寻城市文化新可能。此外,书店以“无处不在的推荐”和“随处可见的场景”重新定义书店消费者的五感体验,并组织开展读书沙龙、音乐分享、手工创意等各类文化活动数百场,让文化不再只是纸张和屏幕上静态的文字独白,而是与城市亲切交谈的多元化跨界现场。
【答案】(4分)示例:“花园式书店”重新定义消费者阅读体验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3 拟写标题
考点
2
图文转换(10年4考)
情境任务
活动1 明图表
4.为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校宣传部在活动宣传现场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同学们展开调查,请你根据图表信息,整理调查结果。(4分)
【答案】(4分)示例:有近50%的人每天都会阅读,近30%的人经常阅读;超过60%的人每天读书0.5~1小时,近30%的人每天读书0.5小时以下。(意思对即可)
方法指导
考向1 图表类(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2021)
1.把握活动主题,明确题干要求。
2.明确图表中的要素。如比较的对象、角度、项目类别、各种数据等。
3.观察数据变化的特点、规律,把握其变化趋势。
(1)表格:表头(比较对象、比较角度)、数据特点。
(2)柱状图:柱条的高低变化。
(3)曲线图:曲线的高点、低点、波动幅度。
(4)饼状图:各扇形区所对应的项目及其所占比例。
4.注意图表细节。如图例、注解等。
5.简要归纳概括。注意按照题目要求(句式、字数等)。
活动2 读海报
5.活动即将开始,为吸引更多学生参加,校宣传部制作了一幅宣传海报,请你为同学们进行解读。(说明宣传海报的构图要素及寓意)(4分)
【答案】(4分)示例:海报的主体部分是用许多书本组合勾勒出的繁体字“书”,左上角以古书卷轴展开,文化气息浓厚。卷轴内“悦读悦享,让生活更精彩”点明活动意义。(构图要素全面2分,寓意2分)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2 图片类(宣传画、方位路线图)
1.观察图片,明确构图要素。(1)宣传画:①把握构图背景;②抓主要特征;③客观描述;④按照顺序说明(上下、左右等);⑤揭示宣传目的、寓意。
(2)方位路线图:①看主体建筑位置;②看参照物;③用准方位词;④按空间顺序说明(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南西北)。
2.抓住特征,分析构图要素。客观描述,合理想象,分析设计意图。
3.注意说明顺序,按顺序依次描述。
活动3 赏漫画
6.活动中,校宣传部向同学们展示了以下漫画,有同学表示看不懂。请你为大家介绍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4分)
【答案】(4分)示例:同学们!漫画中,左边的人站在一摞厚厚的书上,看到了围墙外的世界;右边的人站在地上,目光被围墙所阻挡,无法看到围墙外面的世界。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一个人只有多读书,才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内容2分,寓意2分)
情境任务
考向3 漫画类(描述内容、揭示寓意、拟定漫画标题)1.审清题目要求。介绍内容/揭示寓意。2.描述画面内容。概括主题内容,抓住细节;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3.提炼概括画面揭示的主题。语言简明,可使用“赞扬”“讽刺”“揭露”“批判”等词语。
方法指导
活动4 析导图
7.活动分享环节,小蓉向同学们分享了阅读名著时做的导图。请你结合所学名著,帮她将思维导图补全。(4分)
情境任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长妈妈
长妈妈告诉鲁迅正月初一清早要吃福橘,说祝福语
长妈妈给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为鲁迅买来绘图的《山海经》
迷信,但朴实善良、关爱孩子
方法指导
考向4 思维导图类(10年3考)
1.审题干,抓要点。找到表述主体或中心内容,明确表述的对象及要求。
2.理层次,明顺序。理清层次关系,一般按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外向内的逻辑顺序。
3.畅表达,信息全。将信息按照题目要求,根据其发展趋势或走向选择准确的词语进行表述,注意字数限制。
活动5 识徽标
8.活动结束后,小蓉意犹未尽,于是前往成都图书馆借阅图书。她发现图书馆的徽标别有韵味,故将此发现分享给你,请你结合徽标,分享其内容及寓意。(4分)
【答案】(4分)示例:该徽标以长方形的书籍为基本元素,书籍内部有三个形似路灯的标识,象征着书籍中的文字就像灯光,具有阅读照亮人生的美好寓意。书籍下方分别以中、英文点明了“成都图书馆”的名称。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5 徽标类(内容、设计意图、明确象征义)
1.观察徽标内容。依照空间、逻辑(总分、上下左右、内外)顺序,分层描述徽标内容。
2.分析设计意图。联想行业、组织、机构等的特点,按照构图要素(外形)解释设计意图。
3.明确徽标寓意。如:和平、团结、希望、力量等。
针对训练
1.(2023河南)小豫感觉用文字呈现汉字文化发展史不够直观,请根据下面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约8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在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东汉时期,许慎编写了一部研究文字形义关系和使用现象的专著《说文解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20世纪80年代,王永民发明“王码五笔字型”,解决了汉字的电脑输入难题……这些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都与河南有关。
【答案】(4分)①3000多年前出现了甲骨文 ②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③东汉许慎编写《说文解字》 ④世界上第一部字典
2.班级开展材料探究活动,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你积极发表你的探究结果。(2分)
中国的青年从来不曾让人失望,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在深厚的文化积淀里,自有让他们奋进的血脉和基因。他们深深懂得,个人价值的实现要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因此每每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逃避不畏惧,以赤子之心回报国家和人民,以无私奉献诠释青春担当。
小文:中国青年奋进的血脉和基因,蕴藏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
小言:中国青年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命运的实现相互依存。
小语: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中国青年的高尚品质。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面对危难,中国青年不逃避、不畏惧,以赤子之心回报国家和人民。
3.(2023江苏苏州)漫画家陈景凯立足生活,以“网”勾连蜘蛛和网民,精心设计两者对话,委婉批评了网络成瘾现象,体现了漫画幽默与讽刺的特点。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将对话补充完整,不超过12个字。(3分)
蜘蛛:有了网,我有吃有喝。网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有了网,我不吃不喝
任务二 探秘天府文化 领略民俗风情
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为探寻“非遗之美”,校团委拟举办“川剧脸谱进校园”活动。
考点
3
扩展语句
情境任务
活动 善表达
1.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下列相关人物,为同学们简单介绍“川剧脸谱颜色”的含义。(4分)
资料:红色表示英勇、正义;黑色表示刚直、果断;蓝色表示坚毅、勇敢……
相关人物:鲁智深、孙悟空、简·爱
【答案】(4分)示例:鲁智深是黑色脸谱,他刚直、果断,遇到受欺负的路人,便出手相助,惩恶扬善。孙悟空是红色脸谱,他英勇、正义,一路披荆斩棘,终求得真经。简·爱是蓝色脸谱,她坚毅、勇敢,受到舅妈与表哥的欺侮,敢于反抗;面对罗切斯特,敢于追爱。
方法指导
1.把握要求。看扩展对象、重点、情景特点、句式、表达方式、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
2.注意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1)叙述描写类:①创设情境;②使用修辞手法;③语言力求生动形象。
(2)抒情类:①情感内容明确,积极向上;②恰当使用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3)议论类:①观点明确、论据恰当;②论证过程清晰。
(4)说明类:①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②恰当安排说明顺序;③语言简洁准确。
考点
4
任务型仿写(10年6考)
情境任务
活动 妙作诗
2.听到主持人的介绍,同学们对非遗“川剧脸谱”十分感兴趣,准备通力合作,为其拟写一首小诗,来表达对它的喜爱。请你参与其中。(4分)
川剧脸谱美如画,匠心独具谱芳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红黑蓝间千般变 喜怒哀乐藏其间
方法指导
1.审清题,定要点。①审主旨,分析所给内容的中心思想。②审题干及例句,明确题干限定要求,分析例句句式、语法要求、修辞等内容。
2.组句。①定:画出固定不变的语句,确定仿写对象及框架。②仿:发挥联想,组织材料。③连:语句连贯,将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一致的句子。
3.验证。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句式、修辞一致;能否与原文衔接,文脉相通。
考点
5
口语交际
情境任务
活动1 精采访
3.因同学们对川剧拥有极大的热情,学校计划举办主题为“走进成都非遗文化 感受川剧脸谱魅力”的讲座。如果能邀请著名川剧脸谱大师欧阳荣华老师担任此次讲座的主讲,你会向他提出有关川剧脸谱的哪些问题?请拟写两条。(4分)
【答案】(4分)示例:问题一:川剧脸谱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问题二:川剧脸谱作为非遗,在传承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方法指导
考向1 采访提问
三个要点:明确采访的对象、目的和主题,采访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四个技巧:问得关键、问得自然、问得简明、问得合适。
答题规范:称谓+问候语+采访问题(注意针对性、合理性)
活动2 巧劝说
4.小蓉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参加这个讲座会浪费学习时间,请你对其进行劝说。(4分)
【答案】(4分)示例:小蓉,川剧脸谱历史悠久,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跟我们一起去参加讲座吧!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2 劝说
劝说方法:直面问题,直接劝说;打比方、举例子,委婉劝说;巧用激将法,因势利导。
答题规范:称呼(符合对方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内容(委婉指错+陈述理由+改进建议)+鼓励或象征性地询问(语气委婉)
活动3 提建议
5.讲座结束后,大家了解到许多非遗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迫在眉睫,请你结合实际提出两条具体合理的建议。(4分)
【答案】(4分)示例:①非遗文化相关工作者要立足当下,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②非遗相关作品需要贴近大众生活,才能引发共鸣;③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非遗文化活动。(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3 提建议
1.围绕核心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建议:一种是限定了对象,需根据限定对象身份提出合理建议;一种是未限定对象,一般可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角度给出建议。
2.联系生活实际,力求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3.明确表达希望他人怎么做。
活动4 善辩论
6.为针对“非遗传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对“非遗传承,‘物’更重要还是‘人’更重要”产生了两种观点,老师顺势开展了辩论赛,请你作为反方辩手,进行发言。(4分)
正方观点:“非遗”传承,“物”更重要
辩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我方认为“物”更重要。首先,“物”是我们传承的基础。其次,我们的“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底蕴深厚,并且在世界享誉盛名。所以,我方认为,“非遗”传承,“物”更重要。
情境任务
反方观点:“非遗”传承,“人”更重要
辩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示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我方认为“人”更重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人既是创新成果的产出者,也是成果的受益者。所以,我方认为,“非遗”传承,“人”更重要。
方法指导
考向4 写辩论词
1.明确观点:明确对方观点,确定己方观点。
2.抓住要害:找准切入角度,抓住有歧义、有漏洞的地方进行有效质疑。
3.阐述理由:从多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并阐述符合论题的理由。
活动5 妙串词
7.为让同学们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在辩论赛结束后,校团委开展了“彩绘川剧脸谱”活动,你作为该活动的负责人,请在该活动开始前写一段串词。(4分)
【答案】(4分)示例:通过刚刚双方智慧的碰撞,我们已经体会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那么,“非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非遗文化“川剧脸谱”的独特魅力吧!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5 串联词
1.确定串联点和情景,扩展语句。
2.运用修辞、表现手法、诗词歌赋等,使语言富有文采。
答题规范:总结上一个节目(对节目的评价、观看的感谢)+介绍下一个节目(节目内容、和上一个节目之间的关系)
活动6 会宣传
8.同学们觉得“彩绘川剧脸谱”活动很有趣,想让更多同学参与其中,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其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吸引更多同学的加入,要求不超过20字(含标点)。(4分)
为让大家能够亲自体验川剧脸谱的绘制过程,校团委为大家准备了面具脸谱、毛笔、水桶、各色颜料、调色盘等各种道具,并邀请“川剧脸谱”传承人为大家讲解川剧脸谱的由来、分类、特点、颜色以及每种颜色背后所代表的人物及其独一无二的性格。
【答案】(4分)示例:彩绘川剧脸谱,了解非遗文化。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6 拟写宣传语、广告词
1.内容具体,紧扣主题。
2.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3.巧用修辞,传情达意。
4.积极健康,亲切友善。
针对训练
1.(2023山西节选)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4分)
【活动一 分享选文·缅怀革命先烈】
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在太行山上,年仅37岁,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后应山西民众请求,左权的牺牲地山西“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1)同学们分享了左权将军的生平事迹以及相关的碑志、悼文及家书。请参考示例,以“左权将军是一个好将领/好父亲”为开头,写下你的感言。(2分)
示例:左权将军是一个好儿子,他抗日成仁,是令母亲骄傲的有志男儿。
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分)示例一:左权将军是一个好将领,他坚贞不拔,是令彭德怀追念的优秀指挥员。
示例二:左权将军是一个好父亲,他在家书中细述北北的调皮,那份温情令人动容。
【活动二  撰写文案·宣传家乡名片】
(2)2023年5月,上面这则赞美山西特产的文案在网上刷屏。请你另选一种山西美食或特产,写一句话为它做宣传。(2分)
【答案】(2分)示例一:山西刀削面,爽滑筋道,百吃不厌。
示例二:秋风把枫叶的红艳献给柳林红枣,那醉人的甜蜜是山西人的心意。
2.(2023四川凉山州)请根据以下材料,给学校提一条合理有效的建议来增强师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2分)
专家声音:“政府要扶持非遗传承人,通过拍摄纪录片、召开推介会等形式,介绍非遗的传承历史、文化内涵,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媒体要对非物质文化传承者、保护者进行宣传,倡导全社会关心、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部门牵头设计非遗文旅路线,让民众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更好地发挥非遗的文化教化作用。”
【答案】(2分)示例: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邀请专业人士、非遗传承人等到学校进行讲座、报告,向师生介绍非遗文化的历史、特点、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师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任务三 漫步公园城市 欣赏蓉城美景
近年来,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为提高大家对建设公园城市的认知,校团委举办了“我为蓉城代言”宣传活动。
考点
6
语言表达连贯(10年9考)
情境任务
活动1 补材料
1.活动开始之际,有同学向校宣传部投稿,你身为审稿人,请将稿件补充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
烟霞湖呈树枝状,湖面九曲十八弯。游人或泛舟于碧波之间,或驾快艇飞驰于水面之上,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①__________________,烟霞湖周边也是一副美好景象。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山青林翠,古木峥嵘,“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柳宗元的这一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传,有年夏天百姓的田地被洪水冲走了,一位仙女将头上的金簪化成了一道拦水大坝,就形成了今日的烟霞湖。
烟霞湖景色优美,清代大邑县令宋载就为其留下“水浸霞红烟带绿”的诗句,成都名人李西沤也曾写诗大加描绘:“峦岂烟霞供笑傲,总为佳胜积氤氲。”由此看来,“烟霞湖”这一名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烟霞湖自身
正是这一景象的写照
烟霞湖有着美丽的传说
可能是从诗句中得来的
方法指导
考向1 补写句子(10年6考)
1.明确话题:陈述对象、中心话题等。
2.理清关系:引领、总结、衔接、并列、递进、因果等。
3.注意细节:标点符号、关联词、提示语(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4.斟酌词句:内容全面,句式一致,注意字数限制。
补写不同题材文段需注意:
(1)描写性文段:精选有表现力的词语,描绘出景物的特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整句和散句结合,行文富有韵味。(2)议论性文段:关注论点、论据、论证思路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是关联词。(3)科普性文段:注意说明的对象、特征前后的递推逻辑、修饰限制词的使用。
活动2 善排序
2.活动过程中,主持人的手稿不慎被打乱顺序,请你在后台帮助她排列合理的顺序。(4分)
①在成都这片土地上,孕育着丰富的历史文明。②而宽窄巷子,则表现出成都历史与现代的相映交辉。③成都的现代发展也呈现着鲜明的发展之势。④别具一格的太古里,为都市注入一份别样的活力。⑤譬如古脉长存的武侯祠、风云际会的华西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⑤③④②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2 句子的衔接排序(2021)
1.前后勾连法: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嵌入式”关系的句子,既要“勾前”,又要“连后”,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2.层次分解法:先从整体上把握其内部层次(粗略排序),再把同一层次的句子作内部调整(细致排序),可借助标点符号明确句子间的层次。
3.行文脉络分析法:按照叙事、状物、说理的逻辑,分析行文脉络,确定语句的排列顺序。
4.标志性语言提示法:①关联词的呼应;②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如“同时”表示并列,“与此相反”表示相反、相对关系,“总之”“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归纳综合等,指示代词往往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
活动3 巧修改
3.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纷纷在留言板上为蓉城拟写宣传语,下面三则宣传语在内容和表达上存在一定问题,请你任选两则进行修改。(4分)
①成都人民为建设废寝忘食,蓉城现状让梦想照进现实。②成都生活的“慢节奏”,让你舒服躺平。③成都美食孤芳自赏,冒菜串串各式尽享。
【答案】(4分)示例:①成都人民为建设全力以赴,蓉城现状让梦想照进现实。
②成都慢生活,悠然自得,惬意舒心。
③成都小吃风味独特,各色小吃,让你流连忘返。(任选两则修改即可)
情境任务
方法指导
考向3 语言得体(邀请函、倡议书、通知、发言稿、演讲稿)(2023、2020)
1.考虑写作目的(邀请函、倡议书、通知等)
(1)写邀请函:①要体现书面邀请的正式性和对对方的尊敬;②要介绍清楚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邀请对方的诉求等内容;③称呼得体,语言诚恳。
(2)写倡议书:①突出倡议的背景、目的以及主题;②倡议内容要具体清晰,有可操作性;③注意倡议书使用的对象、场合,表达方式要得体。
(3)写通知:注意对象、场合,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
2.注意场合(发言稿、演讲稿等)(1)在庄重的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2)在一般的公共场合,用语要准确、简明,话题要集中,一般使用自然、亲切、灵活的语言,尽量用口语。
针对训练
(2023甘肃兰州节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5分)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渠、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墨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________。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________,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
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解析】第一空,前文表明荷花不断被文人墨客所青睐,后文举例表明在古典诗歌当中对荷花的应用,二者为递进关系,故应该用“更”表递进,因此应选②句;第二空,注意空后关联词“但”表转折,故应选含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因此应选③句。
【答案】C
2.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3分)
我会这样说:李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分)示例:您好!想请您为我班开展的“荷文化”专题学习成果文集写一篇前言,下周五之前我来取。您看可以吗?(事由完整,给1分;时间明确,给1分;用语得体,给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