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3.1 物质的转化 第2课时(课件 36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3.1 物质的转化 第2课时(课件 36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9 16:02: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九下§3.1物质的转化(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单质、氧化物及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
2、会利用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寻求制取物质的方法;
3、掌握无机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例题2、实验室常用碱性KClO溶液与弱酸性的Fe(NO3)3溶液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该处理剂具有下列性质: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等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O2以及一种可溶性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6
B.与水反应有KOH生成
C.制备K2FeO4时,应将Fe(NO3)3饱和溶液缓缓的滴入到KClO饱和溶液中,使反应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D.提纯K2FeO4粗产品时,应将产品放入冰浴中的浓KOH溶液中再进行过滤、用水洗涤
例题3、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观察图甲硬质玻璃管和试管中的现象,可验证该气体是否为CO
B.观察图乙装置中的现象,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l﹣
C.观察图丙装置反应剧烈程度,比较镁与锌的活动性强弱
D.观察图丁装置中的现象,检验空气中是否有水分
例题4、如图为CO还原CuO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HCOOH(甲酸)热浓硫酸 H2O+CO↑
A.反应过程中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该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了,还原剂是CO
C.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后再将甲酸滴入热浓硫酸中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
例题5、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对干扰气体的鉴定,其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通过讨论研究小组同学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甲烷已完全反应)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该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成分有    ;
(2)实验中小阳同学发现B中黑色CuO变红,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了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和CO结论。小莲认为该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
(3)交流时,小莲提出,只要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观察现象,再点燃B处酒精灯加热,继续观察现象,就可顺利完成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小莲提出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
(4)实验方案中,装置C可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环节。
例题1、C
解析: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可转化为硝酸钠,但硝酸钠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钠,氯化钠与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钠, ①错误;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 ②正确;铁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但氯化亚铁不能一步转化为铜,铜也不能一步转化为铁, ③ 错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氧气与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④ 正确;故C符合题意。
例题2、D
解析:A、 K2FeO4中,氧元素显-2价,钾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可得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A正确。B、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O2以及氢氧化钾,故B正确。C、KClO 饱和溶液呈碱性,制备 K2FeO4时,应将Fe(NO3)饱和溶液缓缓的滴入到 KClO 饱和溶液中,这样能保证溶液一直处于碱性状态,使反应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C正确。 D、因为 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 ,所以提纯K2FeO4粗产品时,应将产品放入冰浴中的浓KOH溶液中再进行过滤、用氢氧化钾溶液洗涤而不能用水洗涤,故D错误。D符合题意。
例题3、B
解析:A、氢气、一氧化碳都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观察图甲硬质玻璃管和试管中的现象,不能验证该气体是否为CO ,若试管中溶液便浑浊则为CO;不符合题意;B、 氯离子、碳酸根离子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观察图乙装置中的现象,不能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l﹣ ,符合题意;C、通过镁和锌与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比较镁与锌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D、图丁能检验空气中的水分,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例题4、C
解析:A、CO与氧化铜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成了铜,还原剂是CO ,不符合题意;C、实验时先将甲酸滴入热浓硫酸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 ,符合题意;D、 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 ,不符合题意。
例题5、(1)H2O (2)CO和CuO反应也会产生CO2 ,对CO2检验形成干扰
(3)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气体不纯发生爆炸;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4)气体检验、尾气处理
解析:(1)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因此说明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成分有水。(2)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进入C装置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但是由于黑色CuO变红,说明CuO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uO与CO反应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无法确定原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3)小莲提出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是由于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加热,如果气体不纯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同时当还未加热时,氧化铜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当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气体中存在着二氧化碳。(4)实验方案中,装置C既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又可以收集未完全反应的一氧化碳,则装置C可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气体检验、尾气处理环节。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CaO→Ca(OH)2 B. Fe→Fe2(SO4)3
C. H2SO4→HCl D. Na2CO3→CaCO3
2、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归纳整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H2O2、H2O、CO2三种物质转化为O2的转化关系,即:①H2O2→O2②H2O→O2③CO2→O2,对它们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三种转化的反应物都是氧化物
B.实验室常利用转化①制取氧气
C.三种转化发生的反应一定都是分解反应
D.转化③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氧循环有重要作用
4、
5、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
7、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8、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3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39.0g,则原混合液中Na2CO3的质量是(  )
A.10.6g B.5.3g
C.15.9g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1、B 2、D 3、C 4、 5、B 6、C 7、C 8、A
四、课后练习:
1、下列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   )
A.KCl→AgCl B.CuSO4→Cu C.CaCO3→CO2 D.H2→H2O
2、以下两种途径制铜:(1)CuO CuSO4 Cu (2)Zn H2 Cu
假设每一步反应都完全,要制得等质量的铜,两个途径相比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等质量的Zn、H2SO4、CuO B.消耗的只有CuO质量相同
C.过程中产生的ZnSO4质量相同 D.所有反应类型都相同
3、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过滤,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无色气体;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三个实验现象,说明盐酸与过量碳酸钙的反应中生成了(  )
A.Ca(OH)Cl B.Ca(HCO3)2 C.Ca2(OH)2CO3 D.Ca(OH)2
4、X、Y、Z、W、Q均为含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将发生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X→W+O2 ②Z+Y+NaOH→H2O+W③Y+SO2→Z+SO3
④Q+Y→Z+H2O⑤X+Cu+H2SO4→>Cu2++Y+SO42-
这五种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A.XYZWQ B.XZYQW C.XYWZQ D.WXZQY
5、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符合要求的组合(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X、Y、Z、W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Z中至少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
B.W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C.该转化关系中不可能出现置换反应
D.若X、Y、Z中均含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则W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Fe Cu Ag
B CaCO3 Ca(OH)2 CaCl2
C CuO H2O O2
D NaCl NaNO3 NaOH
8、三个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探究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运动
B.乙加入烧碱溶液后塞上橡胶塞,振荡后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CO2与烧碱发生了反应
C.若丙的A处黑色粉末变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uO全部发生了反应
D.丙实验结束应先拆去酒精灯,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
9、解释下列各项原因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CO2+H2O=H2CO3
B.医疗上用含有Mg(OH)2的药剂治疗胃酸过多的病症:Mg(OH)2+2HCl═MgCl2+2H20
C.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燃料:CH4+2O2点燃CO2+2H2O
D.铁位于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之前:2Fe+6HCl=2FeCl3+3H2
10、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如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关于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看到试管内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反应结束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④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环境.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只有①②
11、测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x%。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取a克样品分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分析正确的是(  )
①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则x偏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②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则x偏大
③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c克固体,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则x偏小
④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c克固体,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则x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2、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的性质,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CH4O).“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KHCO3
B.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KHCO3 K2CO3+CO2↑+H2O
C.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2+K2CO3+H2O=2KHCO3
D.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 CH4O+H2O
13、小丽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A、B、C、D、E是初中常见物质,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B→A可以通过植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加以实现,这一生理过程指的是   ;
(2)物质C的化学式为   ;
(3)写出一个D→E的化学方程式   。
14、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其中B是式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B和C,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E的化学式为A:   ;E:   。
(2)请你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F→C   。
D→B+C   。
15、如图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单质Ⅰ为红色固体,氧化物Ⅰ和单质Ⅲ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1)反应①中   (填化学式)被还原。
(2)氧化物Ⅱ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还具有   性,对人体有危害。
(3)根据题意,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1、D 2、B 3、B 4、C 5、D 6、C 7、C 8、C 9、D 10、C
11、C 12、A
13、(1)光合作用 (2)H2SO4 (3)CuSO4+2NaOH=Cu(OH)2↓+Na2SO4
14、(1)O2;H2 (2)O2+C点燃CO2; H2CO3△ CO2↑+H2O
15、(1)CuO (2)毒 (3)CO2+C高温 2CO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二、例题讲解:
三、随堂练习:
四、课后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九下科学§3.1物质的转化(2)教学设计
课题 3.1物质的转化(2)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下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华师大版九下第三章第1节《物质的转化》。主要内容有两块:一是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二是单质、氧化物和酸(碱)之间的转化。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单质、氧化物及酸碱盐等相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性教学与拓展,教材中运用大量的实验事实来说明问题,并联系实际,通过金属的锈蚀、炼铁等来说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及其应用;通过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现象来说明物质间的转化规律。所以本节内容是既是三年零碎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性学习,当然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更是后续高一年级化学学习的基础,所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介绍是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第2课时主要介绍单质、氧化物和酸(碱)之间的转化。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掌握单质、氧化物及酸碱之间的转化规律;会利用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寻求制取物质的方法;掌握无机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科学思维:培养从个例归纳出共性、总结出规律的科学思维,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提高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实践:通过部分物质化学反应的现象来认识物质间的转化规律,通过类比方法来认识单质、氧化物及酸碱之间的转化规律; 态度责任:了解酸雨形成的主要过程,形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重点 金属氧化物与碱的转化;无机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难点 金属氧化物与碱间的转化;无机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1、什么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2、各举一例,说明单质与酸、酸与碱、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之间的反应?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实验1、硫的燃烧 (附视频) 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粉,加热,直到燃烧,然后把燃着硫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等燃烧停止后,小心地闻一下气体的气味。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分析:1)从物质的类别上看,硫是一种 ,生成是二氧化硫,属于 ; 2)与硫相似也能与氧气反应的,还有 等多种物质; 3)以上现象说明: 。 实验2、生成物水溶液的酸碱性检测: 硫燃烧结束后,向瓶内倒入少量水,加振荡,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现象: ; 说明: 。 化学方程式: 。 实验分析:1)碳燃烧生成的 溶于水,生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的 ; 2)同样地,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物H2S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H2SO3呈 性; 3)以上现象说明: 。 由实验及其分析,归纳出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 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 如, 碳→二氧化碳:C+O2点燃CO2 硫→二氧化硫:S+O2点燃SO2 磷→五氧化二磷:2P+5O2点燃P2O5 氢气→水:2H2+O2点燃2H2O 2、非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酸: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可转化为相应的酸。 如, 二氧化碳→碳酸: CO2+H2O=H2CO3 三氧化硫→硫酸:SO3+H2O=H2SO4 二氧化硫:S+O2点燃H2SO3 注意: 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能通过溶于水转化为酸,如CO、SiO2等。 3、酸雨的形成: (1)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 (2)酸雨的成因: 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在燃烧含有硫、氮等的煤或石油产品时,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水吸收生成了亚硫酸。 同样,氮被氧化成氮氧化物,被水吸收也会生成相应的酸,这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小资料:空气中硫酸的出现原因(3)酸雨的危害: ①酸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②使水体、土壤酸化、影响农业和渔业; ③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物古迹。 讨论交流:举例说明:①酸可转化为非金属氧化物②酸可转化为盐;③盐可转化为酸。参考:酸可转化为非金属氧化物:H2CO3=H2O+CO2↑酸可转化为盐:H2SO4+2NaOH=Na2SO4+2H2O 盐可转化为酸: HCl+AgNO3=AgCl↓+HNO3 4、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如, C→CO2→H2CO3→CaCO3 S→SO2→H2SO3→Na2SO3 二、金属单质、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1、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都能氧化成金属氧化物,少数很难与空气反应(如金、铂等)。 如, 2Cu+O2△2CuO 4Fe +3O2缓慢氧化 2Fe2O3 (2)金属氧化物+还原剂(C、H2、CO等)→金属+另一种化合物 如, CuO+H2 △ Cu+H2O Fe2O3+3CO高温2Fe+3CO22、某些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如,K2O+H2O=2KOH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注意: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易溶于水生成碱。 如,CuO、Fe2O3、Fe3O4等。 一般地,难溶性碱不可由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制成,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等。 3、某些难溶性碱→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如, 氢氧化铜→氧化铜:Cu(OH)2△CuO+H2O 氢氧化铁→氧化铁:2Fe(OH)3△Fe2O3+3H2O 氢氧化镁→氧化镁:Mg(OH)2△MgO+H2O 4、某些难溶性碱→相应的盐 如, Cu(OH)2+H2SO4=CuSO4+2H2O Fe(OH)3+3HCl=FeCl3+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注意: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才能发生转化。 5、某些盐→相应的碱 如, CuSO4+2NaOH = Cu(OH)2↓+ Na2SO4 FeCl3+3NaOH = Fe(OH)3↓ + 3NaCl 注意: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才能发生转化。 6、金属与除氧外的其他非金属也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盐。 如, (附视频:钠与氯气反应)7、金属、金属氧化物与碱之间的转化规律: 如, Cu→CuO→Cu(OH)2→CuCl2 Fe→Fe2O3→Fe(OH)3→Fe2(SO4)3 8、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由实验及其现象分析,获得非金属单质可转化为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教材中的一个实验分为两次操作,有利于分析得出有用的结论,使思路更清晰;分析归纳出转化规律,并加以举例巩固内化;由个别推广到多数,获得一般规律,这是学生需要学会的学习方法之一了解非金属单质转化为非金属氧化物,并转化为酸的基础上,学习酸雨的概念及形成原因利用图片的视觉冲击等手段,使学生形成关注酸雨的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由复习讨论相应知识来获得物质转化的有用规律通过叙述加举例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金属、金属氧化物及碱、盐之间的转化,从而得出相应的规律在教材基础上,整理出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规律,帮助学生归纳出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规律。这是对初中全部化学反应的综合与归纳,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这一部分内容可另安排1-2课时介绍)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A. 铁用于制作暖气片 B.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下列变化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C ) A.Na→Na+ B.O2→O3 C.Cu2+→Cu D.S→SO2 3、钛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是制取金属钛的一种途径 B.反应前后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氯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关于金属的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B. 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C. 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M(OH)n+n/2H2↑ D. 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5、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A )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6、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C ) A.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 7、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在不同温度下,甲烷(CH4)可将氧化铁(Fe2O3)还原为Fe、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他们为探究甲烷与氧化铁反应后产物(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1)按图1装置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装置中添加药品。①向黑色粉末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中含有   。②导管b的作用是   。(2)按图2装置连接好仪器(图中夹持设备已略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药品,打开止水夹K通入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持续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的酒精喷灯.①持续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的酒精喷灯的原因是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黑色粉末中含有   。[答案:(1)铁;使仪器a、c内压强相等,便于分液漏斗内液体流下(2)Fe3O4]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6张PPT)
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第1节 物质的转化(2)
---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转化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掌握单质、氧化物及酸(碱)之间的转化规律;会
利用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寻求制取物质的方法;掌握无机
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科学思维:培养从个例归纳出共性、总结出规律的科学思维,
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提高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部分物质化学反应的现象来认识物质间的转化
规律,通过类比方法来认识单质、氧化物及酸(碱)之间
的转化规律;
态度责任:了解酸雨形成的主要过程,形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
责任感。
知识回顾
1、什么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知识回顾
单质与酸:Fe+H2SO4=FeSO4+H2↑
酸与碱:NaOH+HCl=NaCl+H2O
金属氧化物与酸:CuO+H2SO4=CuSO4+H2O
非金属氧化物与碱:CO2+Ca(OH)2=CaCO3↓+H2O
(①注意金属活动性顺序 ②注意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
2、各举一例,说明单质与酸、酸与碱、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之间的反应?
活动:
实验1、硫的燃烧
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粉,加热,直到燃烧,然后把燃着硫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等燃烧停止后,小心地闻一下气体的气味。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击图片可播放)
S+O2点燃SO2
实验分析
1)从物质的类别上看,硫是一种 ,生成是二氧化硫,属于 ;
2)与硫相似也能与氧气反应的,还有 等多种物质;
3)以上现象说明:

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磷、碳
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
活动:
实验2、生成物水溶液的酸碱性检测:
硫燃烧结束后,向瓶内倒入少量水,加振荡,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现象: ;
说明: 。
化学方程式: 。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变红色。
生成物遇水变成了酸性物质
SO2 +H2O=H2SO3
实验分析
1)碳燃烧生成的 溶于水,生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的 ;
2)同样地,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物H2S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H2SO3呈 性;
3)以上现象说明:

二氧化碳

碳酸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可转化为相应的酸
新知讲解
一、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
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
如,
碳→二氧化碳:C+O2点燃CO2
硫→二氧化硫:S+O2点燃SO2
磷→五氧化二磷:2P+5O2点燃P2O5
氢气→水:2H2+O2点燃2H2O
2、非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酸: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可转化为相应的酸。
如,
二氧化碳→碳酸: CO2+H2O=H2CO3
三氧化硫→硫酸:SO3+H2O=H2SO4
二氧化硫:S+O2点燃H2SO3
注意:
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能通过溶于水转化为酸,如CO、SiO2等。
新知讲解
3、酸雨的形成:
(1)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
(2)酸雨的成因:
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在燃烧含有硫、氮等的煤或石油产品时,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水吸收生成了亚硫酸。
同样,氮被氧化成氮氧化物,被水吸收也会生成相应的酸,这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小资料:
新知讲解
(3)酸雨的危害:
①酸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②使水体、土壤酸化、影响农业和渔业;
③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物古迹。
讨论交流
举例说明:①酸可转化为非金属氧化物②酸可转化为盐;③盐可转化为酸。
酸可转化为非金属氧化物:H2CO3=H2O+CO2↑
酸可转化为盐:H2SO4+2NaOH=Na2SO4+2H2O
盐可转化为酸: HCl+AgNO3=AgCl↓+HNO3
新知讲解
4、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如,
C→CO2→H2CO3→CaCO3
S→SO2→H2SO3→Na2SO3
二、金属单质、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1、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都能氧化成金属氧化物,少数很难与空气反应(如金、铂等)。
如,
2Cu+O2△2CuO 4Fe +3O2缓慢氧化 2Fe2O3
(2)金属氧化物+还原剂(C、H2、CO等)→金属+另一种化合物
如,
CuO+H2 △ Cu+H2O Fe2O3+3CO高温2Fe+3CO2
2、某些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如,K2O+H2O=2KOH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注意: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易溶于水生成碱。
如,CuO、Fe2O3、Fe3O4等。
一般地,难溶性碱不可由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制成,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等。
新知讲解
3、某些难溶性碱→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如,
氢氧化铜→氧化铜:Cu(OH)2△CuO+H2O
氢氧化铁→氧化铁:2Fe(OH)3△Fe2O3+3H2O
氢氧化镁→氧化镁:Mg(OH)2△MgO+H2O
新知讲解
4、某些难溶性碱→相应的盐
如,
Cu(OH)2+H2SO4=CuSO4+2H2O
Fe(OH)3+3HCl=FeCl3+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注意: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才能发生转化。
新知讲解
5、某些盐→相应的碱
如,
CuSO4+2NaOH = Cu(OH)2↓+ Na2SO4
FeCl3+3NaOH = Fe(OH)3↓ + 3NaCl
注意: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才能发生转化。
新知讲解
6、金属与除氧外的其他非金属也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盐。
如,
点燃
2Na + Cl2 = 2NaCl

2Fe + S = FeS
点燃
Cu + Cl2 = CuCl2
视频:钠在氯气中燃烧
新知讲解
7、金属、金属氧化物与碱之间的转化规律:
如,
Cu→CuO→Cu(OH)2→CuCl2
Fe→Fe2O3→Fe(OH)3→Fe2(SO4)3
新知讲解
8、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酸+碱→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碱+盐→盐+水
盐+盐→新盐+新盐
金属+盐→盐+金属
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铁用于制作暖气片 B.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A
随堂练习
2、下列变化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Na→Na+ B.O2→O3
C.Cu2+→Cu D.S→SO2
C
随堂练习
3、钛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制取金属钛的一种途径
B.反应前后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氯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随堂练习
4、关于金属的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B. 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C. 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M(OH)n+n/2H2↑
D. 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A
随堂练习
5、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A
随堂练习
6、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
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
C
随堂练习
7、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在不同温度下,甲烷(CH4)可将氧化铁(Fe2O3)还原为Fe、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他们为探究甲烷与氧化铁反应后产物(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
(1)按图1装置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装置中添加药品。
①向黑色粉末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中含有   。
②导管b的作用是   。

使仪器a、c内压强相等,便于分液漏斗内液体流下
(2)按图2装置连接好仪器(图中夹持设备已略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药品,打开止水夹K通入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持续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的酒精喷灯。
①持续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的酒精喷灯的原因是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黑色粉末中含有   。
Fe3O4
课堂总结
(1)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5)盐+盐→新盐+新盐
(6)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7)金属+酸→盐+氢气
(8)酸+盐→新盐+新酸
(9)碱+盐→新盐+新碱
(10)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