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新联盟校2023年12月联考高一试题
地 理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在火星上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下图为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据此完成1~2题。
第1~2题图
1.“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走出了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与地球相比,火星
A.距离太阳更近 B.大气厚度更大 C.昼夜温差更大 D.季节更替频繁
2023年10月,古生物分队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2亿年的鲨鱼化石,为当时的生态链补上了第二级缺环。下图为卓奥友峰地区地层分布图(甲乙丙丁为四个重点勘探数据采样挖掘点)、地质年代简图。据此完成3~4题。
第3~4题图
3.此次科考中,发现鲨鱼化石的挖掘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鲨鱼化石的发现,说明青藏高原地区曾经为
A.干燥环境 B.海洋环境 C.陆地环境 D.高寒环境
2021年10月2日6时48分,四川乐山市犍为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为地球内部圈层)。据此完成5~6题。
第5~6题图
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地震波
A.横波比纵波的传播速度快 B.纵波在地幔传播速度最快
C.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后消失 D.纵波的传播速度持续加快
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19年版)背面图案。据此完成7~8题。
第7~8题图
7.形成上图所示两种地貌共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 B.冰川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8.关于上图所示地区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10元:以侧向侵蚀为主,河床较宽 B.10元:位于入海口,是重要农耕区
C.20元:山高谷深,以下切侵蚀为主 D.20元:气候湿热,峰丛和峰林广布
抛物线状沙丘常分布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沙质草原环境。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月牙尖受地形或植被阻挡而移动缓慢,中部继续受到风力侵蚀和搬运,可逐步演变成抛物线状沙丘。下图为我国某地新月形沙丘演变为抛物线状沙丘的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状沙丘转变,主要是由于植被
A.增加了风力的侵蚀作用 B.转变了风沙运动的方向
C.改变了风沙流空间分布 D.减弱了风力的沉积作用
10.关于该地主导风向与沙丘形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东风,抛物线状沙丘西侧为缓坡 B.西风,抛物线状沙丘东侧为缓坡
C.西风,抛物线状沙丘西侧为缓坡 D.东风,抛物线状沙丘东侧为缓坡
下图为热带、中纬度、极地等地区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1~12题。
第11~12题图
1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热带、中纬度和极地,下列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2.据图中推测
A.中纬地区的气温垂直变幅最大 B.自地面向上,大气温度持续降低
C.极地飞机的理想巡航高度最低 D.热带气温高,基本没有对流现象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下图为福建厦门港和台湾鹿耳门港的位置。据此完成13~14题。
第13~14题图
13.清代我国商船每日借助风力进出鹿耳门港的规律是
A.上午进港,上午出港 B.上午进港,下午出港
C.下午进港,下午出港 D.上午出港,下午进港
14.下图能反映厦门港“早西”的热力环流是
A. B.
C. D.
2023年7月29日,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本次降雨过程极值已显著超过北京地区记录到的降雨极值,造成多地严重内涝和交通堵塞。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第15~16题
15.影响北京市多地出现严重内涝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⑥⑦ B.③④⑥ C.③④⑤ D.⑤⑥⑨
16.内涝过后,北京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渗水功能 ②加强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预报
③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增强排水能力 ④做好低洼地区居民整体搬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综合题(本卷共4个大题,共52分。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否则不得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太阳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大气结构两部分,大气结构又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影响巨大。下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
第17题图
(1)指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太阳圈层结构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6分)
(2)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江自西向东穿越境内,多高山峡谷地形,地面切割强烈,地质条件脆弱。2020年7月,恩施州爆发了持续强降雨,诱发马者村沙子坝地质变形,出现滑坡。滑坡发生后,大量泥沙倾入清江,部分泥沙也将沙子坝附近的省道掩埋。监测数据显示,清江下游作为恩施州重要水源地的大龙潭水库水浊度严重超标。下图示意沙子坝滑坡位置。
第18题图
(1)指出沙子坝滑坡发生的主要自然条件。(4分)
(2)从生产生活角度,简述沙子坝滑坡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3)假若你是马者村的村民,列举滑坡发生时应采取的自救措施。(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为了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第19题图
(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4分)
(2)从大气受热的角度,阐述暖棚能起到保温作用的原理。(4分)
(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用箭头绘制暖棚与内室间的循环气流。(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海冰会对石油开采、海洋养殖业等造成危害,但对沿岸种植业、盐碱地改造等具有积极作用。下图示意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围。
第20题图
(1)分析渤海成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4分)
(2)说出渤海南、北部海冰的分布差异,推测海水结冰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的影响。(6分)
(3)结合材料,简述渤海海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用途。(4分)贵州省三新联盟校2023年12月联考高一试题
地 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6道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B A B D D C C D C D B B A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题(12分):
(1)甲为光球层,太阳活动是黑子;乙为色球层,太阳活动是耀斑;丙为日冕层,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每点2分,共6分)
(2)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产生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每点2分,任答三点可得6分)
18题(14分):
松散物质多;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持续强降雨。(每点2分,任答两点可得4分)
淤塞河道,拦截清江上游河水,形成堰塞湖;阻断道路,影响交通出行;污染水质,影响人畜饮水安全;坡面滑动,掩埋村庄和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每点2分,任答三点可得6分)
沉着冷静,向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躲避时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每点2分,任答两点可得4分)
19题(12分):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常年气温较低。(每点2分,共4分)
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很难透射出去,使热量保存在棚内。(每点2分,共4分)
(一个箭头得1分,共4分)
20题(14分):
纬度较高,蒸发量较小;有多条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降低了海水盐度;海区较封闭,与盐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少。(每点2分,任答两点可得4分)
渤海海冰北部分布面积大;南部分布面积小。可能会使水温降低、盐度增大、密度增大。(特征答对得4分,影响任答一点可得2分,共6分)
海冰含盐量较小,海冰淡化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渤海沿岸有大面积盐碱地,用海冰覆盖,有助于盐碱地改造。(每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