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基础必备 探新知
史料探究 释疑难
随堂训练 测达标
目标展示 定方向
单元概览 明要求
课程延伸 提素养
单元概览 明要求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1.了解古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2.结合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分析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原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对文明的影响。
4.通过文明古国形成和发展的史实,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古代文明的发展。
基础必备 探新知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1)表现
①农业的产生: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___________等地也先后培育出芋头、水稻、粟(小米)、玉米、南瓜等农作物。
②畜牧业的产生:人类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中南美洲
(2)影响
①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______。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②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___________工作。
④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___________。
生产者
文化创造
早期城市
【知识拓展】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它是私有制、阶级产生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到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形成了专门从事农业或畜牧业的劳动者。
2.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手工业者。
3.第三次是商业的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
2.文明的产生
(1)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
①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②私有制的产生: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___________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③剥削的产生: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___________形式。
劳动生产率
公共产品
阶级对抗
(2)国家的形成
①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 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_______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②原来的___________,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③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_______产生了。
监狱
部落首领
文字
人类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2.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图解历史】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1)诞生区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_________地区。
(2)发展状况: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3)特征: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特征。
爱琴海
多元
人类早期文明起源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1.地理位置:基本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原因:北纬30度附近,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
2.地理环境:多临近大河流域(原因: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合农业发展)。
3.总体特征:独立发展,多元并存(原因:地理环境存在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2.古巴比伦文明
(1)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_____________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兴起过程
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___________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②约公元前2900年,_____________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③约公元前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__________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苏美尔地区
汉谟拉比
(3)文明成果
①政治文明:建立了___________制度,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②法律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_______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___________,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君主专制
成文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及地位
1.内容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王国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经济领域: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2.特点:以神的名义颁布(法典来自神授);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量刑不一;保留某些原始习惯法的印记(同态复仇、神明裁决)。
3.地位
(1)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保护了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2)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③文化科技:西亚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_______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楔形文字
吉尔
伽美什
方舟
3.古埃及文明
(1)自然环境: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干旱,但_________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2)兴起过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 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文明成果
①政治文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___________。_______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尼罗河
官僚系统
法老
②文化成就
A.文学: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_______和文学故事。
B.文字:___________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C.历法: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_________。
D.建筑:_________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而且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E.造纸:尼罗河的特产_________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神话
象形文字
太阳历
金字塔
莎草纸
莎草纸
莎草是生长在尼罗河沼泽地带的一种特产植物。埃及人把莎草的茎破成薄片,将多张薄片交叉放置,压平、晾干,就成为纸张。莎草纸使得更多的复杂记录得以保存,并不断外传,成为古希腊、罗马乃至中世纪初期的主要书写材料。
思考1: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提示1:特点:(1)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埃及的历法根据尼罗河的涨落规律制定,使用的书写材料的原料来自于尼罗河中的植物。尼罗河还提供了通道,有助于埃及的统一。
(2)两河流域也依靠境内河流发展农业,早期的国家因征战逐步被统一起来,因河流泛滥时间不定,所以有洪水和方舟传说。
4.古印度文明
(1)兴起过程
①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_________流域的大平原上。
②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___________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③到公元前6 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印度河
恒河流域
(2)文明成果
①种姓制度
A.形成: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发展出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___________。
B.内容: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婆罗门主掌___________;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_______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_________,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后来,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_______”。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C.影响: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种姓制度
宗教祭祀
保卫
劳动者
贱民
【知识拓展】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护统治,维持社会安定。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2.消极影响:种姓制度把印度人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低种姓的社会集团,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进取心,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②文化成就
A.宗教:_______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B.诗歌:《摩诃婆罗多》和《___________》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
C.自然科学:印度人在天文、历法、_______、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佛教
罗摩衍那
数学
思考2:印度种姓制度受到冲击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2:原因:(1)社会关系急剧变化,刹帝利与吠舍大商人对婆罗门的特权感到不满。
(2)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其教义(四谛)得到较为广泛的支持(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支持)。
5.古希腊文明
(1)自然环境: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2)兴起过程
①公元前2千纪,这里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_____________。
②公元前8—前6 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 典型特征是___________,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斯巴达和_______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
迈锡尼文明
小国寡民
雅典
【概念阐释】古希腊公民与居民
古希腊公民是城邦居民中一种具有特殊身份的团体。一般来说,只有纯本邦血统的成年男子才能成为本邦公民。而居民的范围则要大得多,它还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妇女、未成年人等。
(3)文明类型
①寡头政治:_________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
②民主政治: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A.表现: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___________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B.局限性:但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___________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斯巴达
公民大会
成年男性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进步性
(1)民主的创举。雅典民主实行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和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2)多数人参政。雅典注重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民主制度。
(3)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政治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2.狭隘性
(1)在民主范围上非常有限。其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
(2)在民主性质上非常原始。它继承了原始社会的许多民主习惯,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3)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文化成就
①文学:优美的神话、严肃的_______、诙谐的喜剧, 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___________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_____________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悲剧
修昔底德
亚里士多德
思考3:古希腊在哲学上的成就有哪些?
提示3:成就:(1)苏格拉底其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知识即美德。
(2)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所组成。
(3)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史料探究 释疑难
主题 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苏美尔人……深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河水泛滥的周期性,而是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的不可预见性。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山脉上的积雪消融,常常会引起特大洪水,它们……毁坏了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尼罗河流域的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并且还不易遭受外族的侵犯。……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有何相似之处。
提示1:两者都处于大河冲积平原上,受大河泛滥的影响,文明类型都是大河文明。
探究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地理环境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的不同影响。
提示2:①两河流域缺乏自然屏障的保护,民族间的交流顺畅,王朝更替频繁;尼罗河流域相对封闭,有利于埃及文明的持续发展。②两河的泛滥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灾难;尼罗河的泛滥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由于两河泛滥的不可预见性,两河流域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由于尼罗河泛滥的可预见性,埃及人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拓展】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不同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古代希腊以商业见长,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
地理环境 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人类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地区港湾众多,这对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周边环境 西亚地区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这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使得王朝更替频繁;中国、印度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
宗教思想 宗教思想的多样性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其反过来也影响了文明的多样性。印度的婆罗门教、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程延伸 提素养
古代文明的界定标准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一书中指出,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美国学者菲利普·李·拉尔夫等在《世界文明史(上卷)》一书中认为,城市是文明的表征,探讨城市的起源实际上与探讨文明的起源是一样的。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时行政机构、社会机构和经纪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的社会中与秩序、安全和效能有关的问题。
陈明远在《质疑四大文明古国》一书中指出,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国家制度的确立,文字、文献的形成,冶金业及制作金属工具的普及,城市建筑的设置等四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建设和文字、文献的形成。他认为城市建设代表主要的物质财富,属于硬件;文字、文献代表主要的精神财富,属于软件。只有两者同时出现,才能说明文明已经产生。
随堂训练 测达标
1.(2023·江苏镇江)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
A.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B.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A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可知,人类文明受到了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故选A项;“决定性因素”不符合史实,地理气候只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性因素是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等,排除B项;“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逻辑颠倒,应为文化发展是农业文明引导的结果,排除C项;“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符合史实,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在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天津武清)《5000年文明启示录》中指出,一些人高高在上,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供给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随着这些人数量渐增,技艺日精,一个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社会由此形成。材料表明( )
A.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联系
B.社会分工推动了文明起源
C.武力扩张促进文明的发展
D.帝国统治扩大文明的范围
B
解析: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可知原始农耕的发展,供养了不同专业技艺的人员,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文明出现了,说明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文明起源,B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人类文明的分散与联系的状况,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武力扩张对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无法得出帝国统治对文明的影响,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3.(2023·浙江台州)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
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根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的人们编撰农书、开凿运河、管理灌溉等,这些活动皆与农业相关,说明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A项正确;苏美尔泥板一般采用楔形文字书写,书写内容涉及农业生产活动,但材料内容没有说明楔形文字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原始农业出现于距今约1万年左右,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古代巴比伦与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甘肃武威)法老是古埃及国王专有的称呼,埃及法老既是历史人物,也是神话角色。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以此表明自己的神性。在古埃及人的传统观念中,法老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与神交流的中介。这反映出古代埃及( )
A.君主专制统治凸显
B.等级秩序十分严格
C.国家已经实现统一
D.君权与神权相结合
D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法老既是埃及的君主,又是“神之子”,反映君权与神权相结合,D项正确;材料体现法老借助神权来加强统治,未提及法老的专制权力,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法老的地位,没有体现阶级分化和等级严格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法老是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强调国家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3·河北联考)几乎古代印度的每部法典都在首章宣称法典是神赐的,而法典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种姓制度。此外,法律中的所有权、债、婚姻家庭法、刑法及诉讼制度等,也大都来源于婆罗门教教义。古印度重要法典《摩奴法典》按婆罗门教的“四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来编排体例。材料表明( )
A.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国教
B.宗教深刻影响古代印度社会
C.印度法律奉行宗教宽容政策
D.古印度法律渗入了宗教思想
D
解析:根据材料“几乎古代印度的每部法典都在首章宣称法典是神赐的,而法典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种姓制度”可知,材料讲述的是宗教和法律的关系,即古代印度的法律深受婆罗门教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国教,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宗教深刻影响古代印度社会”表述不准确,材料只涉及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法律中的宗教政策问题,无法得出印度法律奉行宗教宽容政策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江苏南通)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民主制度)看起来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那些被判了死罪的或要流放国外的,竟好像没事人一样,照旧在人民中间来来往往,也竟好像来去无踪的精灵似的没人注意他们。”据材料推断,柏拉图( )
A.宣传民主政治带来的社会公平
B.批判直接民主带来社会混乱和无序
C.认为民主政治维护了法律尊严
D.肯定社会阶层流动得益于民主政治
B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强调了雅典民主的不足之处,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容易导致权力滥用,批判了直接民主带来社会混乱和无序,B项正确;材料批判直接民主带来的弊端,造成社会混乱和无序,不是宣传民主政治带来的社会公平,排除A项;据材料“那些被判了死罪的或要流放国外的,竟好像没事人一样”可知,民主政治没有维护法律尊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社会阶层流动,排除D项。故选B项。第一单元 第1课
一、素养达标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2.(2023·山西联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犯过罪,而且并无过错,但是男性离开和忽视她,她可拿回她的嫁妆并回到她父亲的家;如果女人希望离开她丈夫的家庭,那么丈夫对其嫁妆进行赔偿后,她就可以离开。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A.蕴含人人平等原则
B.强调社会契约精神
C.重视物权归属界定
D.注重缓和阶级矛盾
3.辑于公元前21世纪前期的《苏美尔王表》记录了最早的国王们的统治顺序和年代,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最早的国王们的统治时期异乎寻常的长;有些国王考古证据丰富、完整,但在王表中却无一字记载。这说明( )
A.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
B.文献史料须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
C.传世文献记载为真实历史的存在
D.西方史学家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4.(2023·广西南宁)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
A.不同群体的职业存在世袭
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D.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5.(2023·山东济宁)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反映出古埃及( )
A.追求公平正义 B.实行专制统治
C.实施依法治国 D.建立官僚体系
6.(2023·湖北联考)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不仅给埃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埃及提供了交通以及其他食物来源;因为尼罗河,古埃及的历法将一年分为三季,书写材料莎草纸就产生于此。据此可知,古埃及( )
A.文化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B.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C.国家宗教色彩非常浓厚
D.法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7.(2023·四川眉山)下表所示是古希腊著名学者有关斯巴达的部分言论。这可用于说明城邦时代的斯巴达( )
希罗多德 和平时期,在举行任何公共祭祀的场合,国王都要坐在首席上,最先受到款待
色诺芬 来库古规定,出身于神(继承神之血统)的国王应以国家名义主持各种公共祭典
亚里士多德 宗教事务的权力归王室所有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宗教迷信影响决策
C.长期实行寡头政治
D.政治认同源于祭祀
8.(2023·陕西汉中)演说在古代雅典政治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能够在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的,绝大多数都是那些贵族或富家子弟,他们掌握着精妙的演说技巧,常会采用许多手段,迎合民众心理。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平民执政能力不足
B.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C.公民民主意识淡薄
D.精英政治占据主导
9.(2023·甘肃天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自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和古希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易于形成的政治文明。
(2)综上所述并结合材料三,概括两种文明类型,并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
二、能力提升
10.(2023·全国新课标卷)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11.(2023·山东期中)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主要依靠文献记载,但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这反映了( )
A.文献记载价值不大
B.考古发现对久远历史价值更大
C.文献记载主观性太强
D.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相同
12.(2023·湖南长沙)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身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
A.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
B.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
C.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
D.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
13.(2023·广东广州)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历代法老调集大批劳力围绕尤姆湖周围建起一道长约30千米的大坝,又在大坝上修建了水闸和水渠,使得尤姆湖与尼罗河相通,便于农业生产灌溉。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
A.主要在播种季进行
B.反映了古埃及农业领先世界
C.体现了法老的独尊
D.得益于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14.(2023·山东聊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二章早期的文明
第一节早期埃及
第二节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节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四节爱琴文明的产生
第五节黄河流域的夏王朝
第三章早期文明的发展
……
——齐世荣总主编,杨共乐、彭小瑜主编:《世界史》
(古代卷),目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材料二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第五章________
第六章古代罗马文明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目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对上述目录空缺部分予以补充,并说明理由。
(2)对比两篇目录,谈谈你对古代文明命名的认识。
第一单元 第1课
一、素养达标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B )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的世界。根据材料“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可知,农业生产养活的人口比采集食物养活的人口多,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兴阶级的出现,进而促进文字的发明,说明农业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意义,B项正确;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唯一”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古代文明产生于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而非对神灵的崇拜,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关键一环,而非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山西联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犯过罪,而且并无过错,但是男性离开和忽视她,她可拿回她的嫁妆并回到她父亲的家;如果女人希望离开她丈夫的家庭,那么丈夫对其嫁妆进行赔偿后,她就可以离开。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C )
A.蕴含人人平等原则
B.强调社会契约精神
C.重视物权归属界定
D.注重缓和阶级矛盾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根据材料“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犯过罪,而且并无过错,但是男性离开和忽视她,她可拿回她的嫁妆并回到她父亲的家;如果女人希望离开她丈夫的家庭,那么丈夫对其嫁妆进行赔偿后,她就可以离开”可知,在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女子没有过错可以带着自己的钱财或获得相应赔偿后回娘家,对于妇女嫁妆的归属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表明该法典一定程度上重视物权归属界定,C项正确;从此材料中看不出来人人平等,排除A项;材料里没有体现社会契约,排除B项;材料重点是物权界定归属明确,并没有缓和社会成员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3.辑于公元前21世纪前期的《苏美尔王表》记录了最早的国王们的统治顺序和年代,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最早的国王们的统治时期异乎寻常的长;有些国王考古证据丰富、完整,但在王表中却无一字记载。这说明( B )
A.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
B.文献史料须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
C.传世文献记载为真实历史的存在
D.西方史学家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1世纪前期(西亚)。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美尔王表》中记录的国王们的统治顺序和年代存在许多问题,说明在研究历史时,不能仅仅依赖文献史料,文献史料与考古材料相互印证才更能证实文献史料的真实性与价值,B项正确;据材料,《苏美尔王表》存在许多问题,说明文献史料不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不能过分依赖,排除A项;据材料,《苏美尔王表》中的问题,表明文献记载并非真实历史存在,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西方史学家的历史研究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广西南宁)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D )
A.不同群体的职业存在世袭
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D.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解析: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同种姓之间的限制,而不是不同职业,排除A项;材料反映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君权神授、妇女地位无关,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5.(2023·山东济宁)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反映出古埃及( B )
A.追求公平正义 B.实行专制统治
C.实施依法治国 D.建立官僚体系
解析: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可以看出在古埃及,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法老的威令作为人们的认知,属于典型的专制统治,B项正确;法老的地位高上,说明并不公平公正,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法老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说明不是依法治国,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古埃及的官僚体系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湖北联考)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不仅给埃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埃及提供了交通以及其他食物来源;因为尼罗河,古埃及的历法将一年分为三季,书写材料莎草纸就产生于此。据此可知,古埃及( A )
A.文化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B.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C.国家宗教色彩非常浓厚
D.法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解析:材料强调,“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不仅给埃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埃及提供了交通以及其他食物来源,尼罗河还影响了古埃及的历法和书写材料,由此可见埃及文化深受其自然环境,即尼罗河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埃及农业发展水平高低,排除B项;材料强调自然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未涉及宗教,排除C项;材料反映自然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未涉及法老权威,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四川眉山)下表所示是古希腊著名学者有关斯巴达的部分言论。这可用于说明城邦时代的斯巴达( A )
希罗多德 和平时期,在举行任何公共祭祀的场合,国王都要坐在首席上,最先受到款待
色诺芬 来库古规定,出身于神(继承神之血统)的国王应以国家名义主持各种公共祭典
亚里士多德 宗教事务的权力归王室所有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宗教迷信影响决策
C.长期实行寡头政治
D.政治认同源于祭祀
解析: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三名古希腊著名学者都提到斯巴达国王在宗教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可见斯巴达的王权借助神权进行统治,A项正确;宗教祭祀不能完全等同于迷信活动,材料无法得出迷信对决策影响的结论,排除B项;寡头政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政治认同来源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3·陕西汉中)演说在古代雅典政治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能够在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的,绝大多数都是那些贵族或富家子弟,他们掌握着精妙的演说技巧,常会采用许多手段,迎合民众心理。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B )
A.平民执政能力不足
B.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C.公民民主意识淡薄
D.精英政治占据主导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题意可知,与平民相比,贵族或富家子弟的演说技巧更为高超,更能迎合民众心理,所以有更多在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的机会,在政治活动中占据更大的优势,从而挤压了平民的利益,说明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B项正确;贵族或富家子弟的演说技巧更高并不代表平民执政能力不足或者公民民主意识淡薄,排除A、C两项;古代雅典实行的不是精英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甘肃天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自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和古希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易于形成的政治文明。
(2)综上所述并结合材料三,概括两种文明类型,并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
答案:(1)古埃及: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政治文明:君主专制。
古希腊:经济活动:工商业贸易,早期殖民活动(开辟海外殖民地);政治文明:古代民主政治。
(2)文明类型:农耕文明;海洋文明。
认识: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解析:(1)经济活动:根据材料一中的“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其经济活动为农业生产;根据材料二中的“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可概括出其经济活动为工商业贸易、早期殖民活动(开辟海外殖民地);政治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实行法老制度,属于君主专制,古希腊大多数城邦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2)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属于大河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古希腊是海洋孕育着文明产生,属于海洋文明。认识:本题可以从早期文明的类型、特点以及作用等角度去谈认识,如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
二、能力提升
10.(2023·全国新课标卷)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B )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解析:据本题材料时间“公元前18世纪”“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为《汉谟拉比法典》结束语内容,该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材料强调他的法典的不可破坏性,谁敢破坏、不遵守法典,就将遭到严惩,以保护法典的权威性。《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也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它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材料内容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B项正确;波斯帝国的存续时间是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亚述帝国的存续时间是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上埃及与下埃及完成统一,古埃及进入早王朝时期,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3·山东期中)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主要依靠文献记载,但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这反映了( B )
A.文献记载价值不大
B.考古发现对久远历史价值更大
C.文献记载主观性太强
D.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相同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以前和19世纪后期以来(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世纪后期以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从之前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到考古发现在探寻文明起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弥补了文献史料在这个问题上的不足,B项正确;材料强调考古发现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19世纪以前文献记载的价值,排除A项;据所学,文献记载确实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材料强调的是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发现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在文明起源的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主旨并非在于强调文献记载主观性强的缺陷,排除C项;据所学,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有各自的特殊性,并非相同,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3·湖南长沙)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身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D )
A.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
B.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
C.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
D.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因此根据材料“假若任何出身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可知,该规定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种姓之间的通婚,与保证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种姓制度下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等阶层,显然材料并未明确是哪些阶层,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教对印度政治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3·广东广州)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历代法老调集大批劳力围绕尤姆湖周围建起一道长约30千米的大坝,又在大坝上修建了水闸和水渠,使得尤姆湖与尼罗河相通,便于农业生产灌溉。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D )
A.主要在播种季进行
B.反映了古埃及农业领先世界
C.体现了法老的独尊
D.得益于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埃及。材料“历代法老调集大批劳力围绕尤姆湖周围建起一道长约30千米的大坝,又在大坝上修建了水闸和水渠”体现的是古埃及集中大批人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得益于国家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水利工程修建的时间段,排除A项;材料并未将古埃及农业同其他地区农业进行对比,不能得出“古埃及农业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法老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3·山东聊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二章早期的文明
第一节早期埃及
第二节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节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四节爱琴文明的产生
第五节黄河流域的夏王朝
第三章早期文明的发展
……
——齐世荣总主编,杨共乐、彭小瑜主编:《世界史》
(古代卷),目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材料二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第五章________
第六章古代罗马文明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目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对上述目录空缺部分予以补充,并说明理由。
(2)对比两篇目录,谈谈你对古代文明命名的认识。
答案:(1)补充:古代希腊文明。
理由: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明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政治、哲学、科技等对世界影响较大;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古希腊文明通过多种方式向外拓展,形成了“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
(2)认识:不同时期和不同学者对古代文明命名有所不同;随着考古学发展,对古代文明的命名会有所变化;命名应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命名应与时俱进;命名应尊重各自文明的历史价值。
解析:(1)本题是列举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得出古代希腊文明。理由:从古希腊文明的地位分析,得出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从其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分析,得出古希腊文明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政治、哲学、科技等对世界影响较大;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从文明的对外扩展分析,得出古希腊文明通过多种方式向外拓展,形成了“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从古代文明命名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不同时期和不同学者对古代文明命名有所不同;随着考古学发展,对古代文明的命名会有所变化;从坚持的态度、原则分析,得出命名应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命名应与时俱进;命名应尊重各自文明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