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基础必备 探新知
史料探究 释疑难
随堂训练 测达标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延伸 提素养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 2.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了解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古代文明的遗迹,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古代非洲文明的成就。
2.通过美洲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中心——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的主要成就,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
3.结合古代非洲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的成就,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
基础必备 探新知
一、古代非洲文明
1.班图文明
(1)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2)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_______等。
(3)手工业:掌握了_______技术。
(4)文明的扩展:班图人逐渐扩展到_____________以南地区,到11世纪,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山羊
冶铁
撒哈拉沙漠
2.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_____________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 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3.东非文明
(1)东非国家产生
①时间:10—15 世纪。
②代表国家:桑给巴尔、_________和摩加迪沙。
③产生的原因:农业的进步、环________贸易的发展和__________的传入。
埃塞俄比亚
蒙巴萨
印度洋
伊斯兰教
(2)东非国家的经济发展
①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_________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②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_______和奴隶等。
园艺业
象牙
4.西非文明
(1)马里
①兴起: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___________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②统治表现:马里继承并扩大了_______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___________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塞内加尔
加纳
廷巴克图
(2)桑海
①兴起:桑海原为_______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 世纪达于极盛。
②统治的表现:它实行___________,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③衰落:16 世纪末,_______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马里
中央集权
桑海
5.南非文明
(1)代表:津巴布韦。
(2)概况
①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___________国家。
②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津巴布韦
古代的非洲文明由于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农业一直不够发达,各地居民主要依靠对外贸易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撒哈拉商路的畅通与否和红海沿海贸易的繁盛与否成为影响非洲很多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美洲文明
1.玛雅文明
(1)成就
①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______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②氏族首领、贵族和_______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③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用于祭祀的_________庙宇。
④他们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 用复杂的_______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2)衰落:15 世纪中期, _______文明衰落。
玉米
祭司
金字塔
历法
玛雅
2.阿兹特克文明
(1)兴起:14 世纪,_____________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2)鼎盛:16 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3)统治概况
①政治:在阿兹特克人国家中,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______。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②经济: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_________”,扩大了耕地面积。
③城市: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
阿兹特克人
军队
浮动园地
3.印加文明
(1)兴起:12世纪以_________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
(2)发展: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3)统治概况
①政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_______、立法和军事大权;_______、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
②人口管理:为征税和_______,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③交通: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_______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④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以防止他们反抗。
库斯科
行政
土地
征兵
政府
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属于中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印加文明属于南美洲的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被称为“美洲的希腊”,而印加文明则是印第安文明的集大成者。
史料探究 释疑难
主题一 非洲古代文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沿尼罗河上游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1:史料一中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1:看法:同意作者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影响的看法。
理由:非洲东、西、北三面都有相当强劲的自然屏障。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上游的巨大沼泽地,以及西非和东非平直的海岸线,使得对非洲的殖民变得异常困难。从北非入侵非洲内陆基本不可能,西非的大河和东非的山脉也不利于当时尚未掌握先进技术的欧洲人深入非洲内陆。而美洲东部的海岸线有良好的港口,又多是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因此,美洲早在16—17 世纪已经基本殖民地化,而非洲直到欧洲人完成工业革命,在武力和技术上都拥有更大优势而且足以克服自然造成的阻碍时,才最终完成殖民地化。
【拓展】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
特点 依据
世界上最早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非洲发现了最为全面的人类形成化石系列。在撒哈拉沙漠深处,发现了大量的农牧业生产的岩画与雕刻,这一生产要早于北非的埃及及西亚地区至少2000年
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巨大 非洲的土壤容易风化流失,为保持肥力,不得不休耕;非洲东高西低及高原众多的地形,使河流难以形成大的冲积平原,这些均限制了非洲农业的发展。因此,很多非洲国家便依靠丰富的黄金、象牙等资源进行商业贸易,从而使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特点 依据
具有明显的区域延续性和一定的扩散性 如东非的古埃及文明到今埃塞俄比亚地区的阿克苏姆文明,再到今坦桑尼亚地区的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既体现了东非文明的延续性,也体现了东非文明逐渐从北向南的扩散性。再如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既体现了西非文明的延续性,也体现了西非文明逐渐从西向东的扩散性
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由于交通不便,古代非洲一般只能通过东北非才能与外界进行联系,因此,大多数古代文明部族往往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社会发展进程非常缓慢。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多数非洲部族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其他大洲的发展水平,有的甚至仍然长期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族状态
主题二 古代美洲文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二 玛雅人创造了南北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并以其艺术和科学的惊人发展而闻名于世。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记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据认为,至少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玛雅的耕种者们在主要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建立了一些巨大的石头建筑物,以此来表示他们的社会统一。这些建筑物是巨大的金字塔庙宇和公共住宅,祭司和新信徒可能就住在这里。这些建筑物完全靠石制工具建成,用雕塑加以装饰;这些雕塑在美洲是无与伦比的,现被列为世界伟大的艺术之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2:根据史料二,概括玛雅文化的主要成就。
提示2:主要成就: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有雕刻艺术的巨大建筑物——金字塔庙宇和公共住宅。
史料三 流感不像钢刀那样寒光闪闪,但印第安人都躲不开它。……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躯,啮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哥伦布命令海地的印第安人凡年龄在14岁以上者,不论男女,每人每3个月就得交纳装满一个鹰脚铃那么多的金砂作为贡品,否则一概处死。海地印第安人不堪忍受西班牙人的虐待,纷纷自尽,并杀死子女,以免长大后受虐待。在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第4年,海地印第安人饿死、累死、病死、自杀和遭到屠杀的占全岛人口的1/3。
——摘编自《世界古代史辅助读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
探究3:根据史料三,概括印第安文明衰落的原因。
提示3:原因:欧洲传染病的侵袭;殖民者的掳杀和奴役。
【拓展】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
特点 依据
地理环境 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几乎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由于对外交往的贫乏,必然导致其对自然界及各种神灵的畏惧与崇拜,使其文明的发展进化程度极为缓慢和艰难
经济水平 印第安人培植了数量众多的农作物,农业生产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他们创造农业奇迹依赖的竟然是极为简陋落后的石、木、骨等生产工具。印第安人农业生产成就与农业生产工具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
特点 依据
科技水平 印第安人的科学技术畸形发展,凡与宗教信仰有关系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结果导致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物质生产方面却相对匮乏,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和落后
特点 依据
社会演进 美洲的几大著名文明,都产生于氏族制度向国家过渡的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提供各类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物质财富,这不仅导致印第安人的社会进化程度十分落后,而且社会结构也极其脆弱和落后,最终在外来冲击下,印第安文明迅速土崩瓦解
课程延伸 提素养
古代北非地区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关系
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区与欧亚大陆联系紧密。古代埃及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对外主要与西亚和欧洲发生联系。埃及文明扩张的主要方向是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亚述帝国以来,波斯、马其顿、罗马和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包括埃及在内的北非地区,因此这里更多地被视为亚欧大陆文明区的一部分。但这一地区的发展与古代非洲的发展仍有密切关系。埃及文明曾经深刻地影响努比亚文明的发展,努比亚曾被古代埃及统治,文化上也接受埃及传统,崇拜埃及的神灵,国王死后被埋在金字塔中。埃塞俄比亚的历史也深受埃及和阿拉伯的影响,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曾传入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商人到达东非和西非,加快了那里向国家和文明的过渡,古代西非的几个主要城市,如加奥、廷巴克图的发展,都与北非贸易有关。两个地区的居民尤其是统治阶级都信仰伊斯兰教,曼萨·穆萨还前往麦加朝圣,他的富裕和奢侈引发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人的遐想。桑海帝国最后的衰落,也与北非摩洛哥人的进攻有关。
随堂训练 测达标
1.(2023·福建莆田)有学者对比古代的丝绸之路和跨撒哈拉沙漠商路,发现两者均呈现当沿途或两端有强大的政权出现时,沿途的城市就会繁荣,如中国的长安和西非的廷巴克图。其中,西非的廷巴克图属于( )
A.阿克苏姆王国
B.摩加迪沙国家
C.印加帝国
D.马里王国
D
解析:根据所学,马里王国时期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D项正确;阿克苏姆王国是东非国家,廷巴克图是西非城市,排除A项;摩加迪沙位于东非,排除B项;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山东青岛)大津巴布韦古城主体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称为椭圆形大围墙,围墙里面建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基,周围发掘出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这反映出大津巴布韦( )
A.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B.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C.开辟了同亚洲的新商路
D.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D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根据材料“围墙里面建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基,周围发掘出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可知,对大津巴布韦的考古发现,其建筑规模及建筑物规模较大,同时还发现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说明对外交流比较广泛,反映了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D项正确;材料中信息无法判定大津巴布韦是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以及贫富分化,排除A、B两项;开辟了同亚洲的新商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江苏无锡)桑海帝国国王杜尔统治时期,将帝国划分为十个省,各省均派自己的亲信去治理,对廷巴克图和杰内等重要城市还派有总督,重要港口还有专门负责交通和税收的官员。据此可知桑海帝国( )
A.疆域十分辽阔 B.行政效率极高
C.实行中央集权 D.重视经济管理
C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桑海)。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桑海帝国国王杜尔统治时期对地方的统治实行省制,重要城市还派总督,重要港口有专门官员,以此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对地方采取的措施,没有突出疆域的辽阔,排除A项;材料未提到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属于中央对地方的行政制度,不仅仅强调经济管理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河北邯郸)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较高水平的拉美古代文明均分布在墨西哥中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他远离赤道热带区域的印第安人则基本上处于旧石器时代。这说明古代印第安文明( )
A.内部发展极其不平衡
B.独立发展且自我封闭
C.是对东亚文明的移植
D.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A
解析:材料“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较高水平的拉美古代文明均分布在墨西哥中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地区分布着较高水平的古代印第安文明,而其他远离赤道热带区域的印第安人则基本上处于旧石器时代”说明古代印第安文明内部发展极其不平衡,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古代印第安文明是否具有自我封闭倾向,排除B项;印第安人在东亚进入文明之前已进入文明,排除C项;古代印第安文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并且从材料中无法做出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江西南昌)15世纪,在印加王帕查库蒂统治下,印加手工艺者在既不使用推拉器械也没有轮子的情况下,建成了有着三层共约500米高的“之”字形围墙的宏伟城堡,墙体全部由平均高3~4米、重逾百吨的多边形花岗岩构成。这说明( )
A.美洲文明呈现孤立分散的特点
B.印加手工艺者的水平世界领先
C.君主专制制度不利于效率提升
D.印加帝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D
解析: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5世纪(印加帝国)。据材料“15世纪,在印加王帕查库蒂统治下……墙体全部由平均高3—4米、重逾百吨的多边形花岗岩构成”,可知印加大型公共工程的建立是基于帝国的强大组织能力才得以实现的,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美洲与其他文明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与互动,排除A项;根据材料“既不使用推拉器械也没有轮子”可知,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做大事,有利于效率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浙江联考)有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程度要远远落后于欧亚人,尤其是落后于技术发展格外早的欧洲人。直到1500年美洲大陆才刚刚进入美索不达米亚(西亚)早在约公元前2500年就已达到的文明阶段。”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
B.不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
C.美洲文明没有研究的价值
D.欧亚文明优于美洲文明
A
解析: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古代印第安人的文明程度落后于欧亚人,其文明起步比西亚晚了数千年,说明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差异而非不同文明多元共生,排除B项;美洲文明没有研究价值的说法绝对,与材料强调的文明发展存在差异不符,排除C项;欧亚文明优于美洲文明是对材料的误读,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违反了唯物史观,排除D项。故选A项。第二单元 第5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广东河源)公元前3000年左右,尼日利亚地区的班图人进入西非森林地带;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们开始东迁;到11世纪,班图人已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主要居民,其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这反映出( )
A.非洲文明注重兼收并蓄
B.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发展
C.人类逐渐摆脱地域限制
D.非洲社会发展相对平衡
2.(2023·辽宁抚顺)全盛时期的廷巴克图市人口有20万以上,所有街道都从津家里贝尔和桑科尔两个城市向外辐射,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双中心道路网,在这些蛛网般密布的街巷深处,有120座图书馆和十几所大学。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教授历史、天文以及逻辑学。据此可知,廷巴克图( )
A.城市商业氛围较为浓厚
B.教育世俗化倾向明显
C.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D.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
3.(2023·山西阳泉)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个时期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据此推知,东非( )
A.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流
B.文明发展受地理环境影响
C.冶炼技术已基本成熟
D.文明具有独立发展的特征
4.(2023·云南楚雄)1350年,马里帝国达到鼎盛期,帝国疆域包括了整个塞内加尔河流域,长约1600公里,包括400多个城市,疆域面积仅次于当时的蒙古帝国。据此可推知,当时的马里帝国( )
A.行政管理较为高效
B.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
C.基本实现非洲统一
D.与元朝争夺世界霸权
5.(2023·广东统考)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共有三组建筑。如图是其中建于4世纪的石塔,石块中没有使用灰浆。该遗址反映了南部非洲( )
A.建筑物全部是石料
B.注重借鉴外来建筑经验
C.曾经拥有高度文明
D.影响了整个非洲的发展
6.(2023·福建三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定居下来。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看出,“浮动园地”建造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人口增长造成耕地面积缩减
C.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D.肥沃的淤泥利于耕地增加
7.(2023·辽宁期中)阿兹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伟壮观。一般房屋的周围,在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种植花草,形成水上田园。城中心的主庙基部长100米、宽90米,四周有雉堞围墙环绕,塔顶建有供奉主神威济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其祭坛周围有蛇头石雕,最大的直径近4米,重约120吨。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
A.农业经济极其发达
B.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C.建筑艺术水平较高
D.以宗教信仰为生活中心
8.(2023·湖南联考)印加帝国时期印卡国王在全国各地建太阳神庙,神庙内不仅供奉太阳神,也供奉各地方的主神,有贵族出身的女子为之服务。太阳神庙是各地的主要神庙,还有其他地方性的神庙。由此可见,印加帝国( )
A.神权干预政治发展
B.国君独揽行政大权
C.地方行政体系完备
D.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9.(2023·江西赣州)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及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洲印第安人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他们培育了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最著名的是玉米、马铃薯、大豆(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南瓜、西红柿和巧克力。今天,美国50%的农产品都源于原先由印第安人培育的植物。由于美国是向世界市场提供食品的主要出口商,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美洲印第安先驱者,今日世界的总人口实际上会低一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指出除玛雅文明外古代美洲还有哪两个代表性的文明?
(2)根据材料二,说明印第安人对人类发展作出的贡献。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美洲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的地位,想一想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什么特征?
二、能力提升
10.(2023·重庆期中)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非洲本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很多学者认为,非洲人“吃饭靠大树”“财富看实物”等观念与现代化文明背道而驰,只有重建非洲文化才能使非洲摆脱边缘化的厄运。这些观点( )
A.对非洲文明的认识存在偏见
B.粉饰了西方列强对非洲的侵略
C.辩证地看待非洲文明的特点
D.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1.(2023·河南洛阳)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还创造出了20进制;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阿兹特克人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这反映美洲的印第安人( )
A.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B.其文化深受殖民者影响
C.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D.已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
12.(2023·山东聊城)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管辖;以都城为中心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统一宗教信仰;利用战争广泛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上述举措旨在( )
A.扩大国家的疆域面积
B.完善水陆的交通网络
C.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
D.提升国家治理的效率
13.(2023·河南郑州)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材料说明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是( )
A.西班牙人入侵
B.新航路尚未开辟
C.天灾与战争频繁
D.文明之间缺乏交流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斯兰教的征服给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带来了新的动力。最早与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加纳帝国,其名声远播到巴格达,它甚至被阿拉伯作家描述为“黄金之国”。由于宗教冲突和战争,12 世纪末,加纳帝国逐渐走向衰落。13世纪后,马里帝国迅速扩张,1324年,马里统治者曼萨·穆萨到麦加朝圣归来后,马里在政治、商业和教育上更是成就非凡。但也是由于内部政治和外来攻击,马里才开始衰落。14 世纪末,桑海帝国崛起并开始扩张,得益于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桑海成为西非霸主和经济文化中心,不过,桑海帝国也仅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辉煌,16 世纪末,因外敌入侵而走向衰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材料二 玛雅文明的辉煌正是建立在其较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然而,印第安人创造农业奇迹竟依赖于极其简陋和落后的生产工具,其农业生产成就与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存在着巨大反差。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和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社会形态进化过程却十分地缓慢,这在东半球文明体系中是十分罕见的。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是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都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甚至在印第安文明中很多被称为“城市”的地方,既非“城”也非“市”,而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亦即宗教城市,它们的长期延续性与东半球文明城市的迁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兴衰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第二单元 第5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广东河源)公元前3000年左右,尼日利亚地区的班图人进入西非森林地带;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们开始东迁;到11世纪,班图人已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主要居民,其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这反映出( B )
A.非洲文明注重兼收并蓄
B.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发展
C.人类逐渐摆脱地域限制
D.非洲社会发展相对平衡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等信息可以看出,班图人经过漫长的迁徙,使生产技术得到传播,促进了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班图人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口增殖,农业扩散到其他地区,畜牧业成为重要经济活动,原始民族日趋瓦解,大部落联盟建立,一些地区出现了早期的国家组织,非洲文明获得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非洲地区对于其他区域文明的兼收并蓄,排除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非居民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主要迁徙方向是东、西、南,不包括北非,未完全摆脱地域限制,排除C项;材料未对非洲各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进行比较,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辽宁抚顺)全盛时期的廷巴克图市人口有20万以上,所有街道都从津家里贝尔和桑科尔两个城市向外辐射,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双中心道路网,在这些蛛网般密布的街巷深处,有120座图书馆和十几所大学。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教授历史、天文以及逻辑学。据此可知,廷巴克图( D )
A.城市商业氛围较为浓厚
B.教育世俗化倾向明显
C.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D.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
解析: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推断题。时空是中古时期(非洲)。据材料“有120座图书馆和十几所大学。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教授历史、天文以及逻辑学”,可以看出全盛时期的廷巴克图拥有较多的图书馆和大学,文化教育氛围较好,说明廷巴克图对文化教育的重视,D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城市商业氛围状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无法判定教育世俗化倾向,排除B项;此时,廷巴克图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山西阳泉)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个时期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据此推知,东非( D )
A.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流
B.文明发展受地理环境影响
C.冶炼技术已基本成熟
D.文明具有独立发展的特征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论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根据“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个时期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可得出东非地区在与外界交流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文明,并有一定的文明成果,说明东非文明具有独立发展的特征,D项正确;A项太绝对,东非与外界还是有交流的,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地理环境对非洲文明影响的信息,排除B项;非洲出现冶炼技术,但不能证明冶炼技术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云南楚雄)1350年,马里帝国达到鼎盛期,帝国疆域包括了整个塞内加尔河流域,长约1600公里,包括400多个城市,疆域面积仅次于当时的蒙古帝国。据此可推知,当时的马里帝国( A )
A.行政管理较为高效
B.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
C.基本实现非洲统一
D.与元朝争夺世界霸权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50年的马里帝国。根据材料“1350年,马里帝国达到鼎盛期,帝国疆域包括了整个塞内加尔河流域,长约1600公里,包括400多个城市,疆域面积仅次于当时的蒙古帝国”可知,1350年的马里帝国控制了整个塞内加尔河流域,控制了400多个城市,其统辖范围之广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马里帝国行政管理较为高效,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的马里帝国重视海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当时马里帝国控制整个塞内加尔河流域,并不是整个非洲,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马里帝国与元朝争夺世界霸权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广东统考)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共有三组建筑。如图是其中建于4世纪的石塔,石块中没有使用灰浆。该遗址反映了南部非洲( C )
A.建筑物全部是石料
B.注重借鉴外来建筑经验
C.曾经拥有高度文明
D.影响了整个非洲的发展
解析:据题意可知材料核心信息是对石头城的介绍,说明大津巴布韦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超,体现了南部非洲文明的辉煌,C项正确;A项“全部”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本身无法体现古津巴布韦的对外交往,排除B项;材料本身无法体现南非文明与非洲其他地区文明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福建三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定居下来。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看出,“浮动园地”建造的主要原因在于( B )
A.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人口增长造成耕地面积缩减
C.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D.肥沃的淤泥利于耕地增加
解析:时空是:古代(美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为了缓解人口增长造成的耕地不足,阿兹特克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B项正确;阿兹特克人的田地很多就在岛屿上,岛屿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影响人口增减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特别是农业发展,岛屿导致人口减少的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浮动园地”建造的主要原因是耕地不足而非耕地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3·辽宁期中)阿兹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伟壮观。一般房屋的周围,在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种植花草,形成水上田园。城中心的主庙基部长100米、宽90米,四周有雉堞围墙环绕,塔顶建有供奉主神威济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其祭坛周围有蛇头石雕,最大的直径近4米,重约120吨。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C )
A.农业经济极其发达
B.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C.建筑艺术水平较高
D.以宗教信仰为生活中心
解析: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首都的“公共建筑多以白石砌成”“城中心的主庙基部长100米,宽90米”“祭坛周围的蛇头石雕,最大的直径近4米,重约120吨”,该资料描述的主要是阿兹特克人的高超的建筑艺术,C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农业经济极其发达”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特诺奇蒂特兰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相关表述,排除B项;材料没有详细描述宗教生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湖南联考)印加帝国时期印卡国王在全国各地建太阳神庙,神庙内不仅供奉太阳神,也供奉各地方的主神,有贵族出身的女子为之服务。太阳神庙是各地的主要神庙,还有其他地方性的神庙。由此可见,印加帝国( D )
A.神权干预政治发展
B.国君独揽行政大权
C.地方行政体系完备
D.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道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由材料可知印加国王将国家的主神太阳神的神庙建在各个地方,同时也维护当地的地方信仰,通过这一手段来笼络当地人,维护政权的统治,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教对政治的干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印加帝国借助神权维护统治,不能说明国君独揽行政大权,排除B项;在各地建立神庙并不表明地方行政体系完整,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3·江西赣州)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及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洲印第安人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他们培育了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最著名的是玉米、马铃薯、大豆(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南瓜、西红柿和巧克力。今天,美国50%的农产品都源于原先由印第安人培育的植物。由于美国是向世界市场提供食品的主要出口商,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美洲印第安先驱者,今日世界的总人口实际上会低一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指出除玛雅文明外古代美洲还有哪两个代表性的文明?
(2)根据材料二,说明印第安人对人类发展作出的贡献。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美洲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的地位,想一想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什么特征?
答案:(1)成就:发明表意文字;研究天体的运动;积累了非常广泛的天文学知识。
代表性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2)贡献:培育了后来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品,促进了世界人口的整体增长。
(3)地位:美洲文明是在与其他地区隔绝情况下独立创造的,是美洲古代居民印第安人独创的文明成果,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征:多样性与统一性(或答: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具有多元性,文明是在交流中发展的)。
解析:(1)成就:根据材料一中“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可知,发明表意文字;根据“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可知,研究天体的运动;根据“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可知,积累了非常广泛的天文学知识。代表性文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了玛雅文明外,古代美洲代表性文明还有,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2)贡献:根据材料二中“他们培育了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最著名的是玉米、马铃薯、大豆、南瓜、西红柿和巧克力”可知,印第安人培育了后来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根据“今天,美国50%的农产品都源于原先由印第安人培育的植物”“没有美洲印第安先驱者,今日世界的总人口实际上会低一些”可知,为人类提供了食品,促进了世界人口的整体增长。
(3)地位: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信息、相关问题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美洲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可知,美洲文明是在与其他地区隔绝情况下独立创造的,是美洲古代居民印第安人独创的文明成果,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根据材料一中“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材料二中“ 美洲印第安人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中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或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具有多元性,文明是在交流中发展的)。
二、能力提升
10.(2023·重庆期中)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非洲本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很多学者认为,非洲人“吃饭靠大树”“财富看实物”等观念与现代化文明背道而驰,只有重建非洲文化才能使非洲摆脱边缘化的厄运。这些观点( A )
A.对非洲文明的认识存在偏见
B.粉饰了西方列强对非洲的侵略
C.辩证地看待非洲文明的特点
D.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解析: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非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黑格尔认为非洲本土是停滞的,这种观点是站在西方文化中心的视角审视非洲,很多学者认为非洲人的观念与现代化文明背道而驰,这些观点是对非洲历史演进的偏见,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黑格尔的观点并未涉及西方列强对非洲的侵略,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格尔以及其他学者的观点不符合史实,是对非洲历史演进的偏见,不是辩证地看待非洲文明,排除C项;材料中的观点否定了非洲自身的文化,不会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指明方向,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3·河南洛阳)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还创造出了20进制;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阿兹特克人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这反映美洲的印第安人( A )
A.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B.其文化深受殖民者影响
C.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D.已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材料中所涉及的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所创造的一系列的文明成果,可得出美洲地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A项正确;美洲文明的诞生与发明主要是自身独立发展起来的,只有到近代才受到西方文明的入侵,排除B项;美洲文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并没有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仅从材料中的内容不能说明美洲有科学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山东聊城)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管辖;以都城为中心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统一宗教信仰;利用战争广泛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上述举措旨在( D )
A.扩大国家的疆域面积
B.完善水陆的交通网络
C.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
D.提升国家治理的效率
解析:据题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中古美洲文明。据材料“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管辖……”,可以看出印加帝国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提升了国家治理的效率,强化和巩固自身的统治,D项正确;此举是为了巩固统治,并不是扩大疆域,排除A项;完善水陆的交通网络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项;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3·河南郑州)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材料说明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是( D )
A.西班牙人入侵
B.新航路尚未开辟
C.天灾与战争频繁
D.文明之间缺乏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在从形成(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可知,该学者认为美洲文明缺少内部的交流,这是衰落的原因,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班牙人入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新航路的开辟,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天灾与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斯兰教的征服给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带来了新的动力。最早与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加纳帝国,其名声远播到巴格达,它甚至被阿拉伯作家描述为“黄金之国”。由于宗教冲突和战争,12 世纪末,加纳帝国逐渐走向衰落。13世纪后,马里帝国迅速扩张,1324年,马里统治者曼萨·穆萨到麦加朝圣归来后,马里在政治、商业和教育上更是成就非凡。但也是由于内部政治和外来攻击,马里才开始衰落。14 世纪末,桑海帝国崛起并开始扩张,得益于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桑海成为西非霸主和经济文化中心,不过,桑海帝国也仅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辉煌,16 世纪末,因外敌入侵而走向衰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材料二 玛雅文明的辉煌正是建立在其较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然而,印第安人创造农业奇迹竟依赖于极其简陋和落后的生产工具,其农业生产成就与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存在着巨大反差。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和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社会形态进化过程却十分地缓慢,这在东半球文明体系中是十分罕见的。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是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都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甚至在印第安文明中很多被称为“城市”的地方,既非“城”也非“市”,而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亦即宗教城市,它们的长期延续性与东半球文明城市的迁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兴衰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答案:(1)兴盛因素:伊斯兰教等外来文明的影响;繁荣的商业贸易的促进;积极的扩张政策;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重视文化教育;三大帝国文明先后传承的影响;等等。
衰落因素:内乱与战争;外来入侵;宗教冲突;等等。
(2)特点:生产工具落后,但农业成就突出;生产生活方面的科技落后;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社会发展缓慢;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城市是宗教活动中心,具有长期延续性。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本题的主要时空是:古代西非。关于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兴盛的因素,由材料一“伊斯兰教的征服给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带来了新的动力”“14 世纪末,桑海帝国崛起并开始扩张,得益于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桑海成为西非霸主和经济文化中心”可知,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兴盛的共同因素之一是伊斯兰教等外来文明的影响;繁荣的商业贸易的促进;据所学可知,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兴盛还离不开积极的扩张政策;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重视文化教育;三大帝国文明先后传承的影响。
关于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衰落的共同因素,由材料一“因外敌入侵而走向衰落”“由于内部政治和外来攻击,马里才开始衰落”可知,内乱与战争;外来入侵;据所学可知,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的衰落还和宗教冲突等有关。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本题的主要时空是古代美洲。关于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特点,由材料二“ 玛雅文明的辉煌正是建立在其较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基础之上”“印第安人创造农业奇迹竟依赖于极其简陋和落后的生产工具”可知,生产工具落后,但农业成就突出;由材料二“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可知,生产生活方面的科技落后;由材料二“而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亦即宗教城市”可知,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城市是宗教活动中心,具有长期延续性;据所学可知,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社会发展缓慢;具有较强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