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基础必备 探新知
史料探究 释疑难
随堂训练 测达标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延伸 提素养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2.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1.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表现,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其对新旧大陆的不同影响。
2.梳理印度洋贸易、“三角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等国际贸易的概况,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分析商品世界性流动的整体态势及特点。
3.通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开展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从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认识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基础必备 探新知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的迁移
(1)原因:_________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
(2)表现
①美洲的___________人口减少90%—95%。
②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___________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3)影响:_______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新航路
印第安人
非洲黑人
美洲
思考1:16—19世纪世界人口的迁移有什么特点?
提示1: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
2.物种的交换
(1)原因: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2)表现
①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___________、农作物、水果等引入美洲。
②美洲的特产_________、玉米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
(3)影响:据统计,当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 的品种源自美洲。
家畜家禽
马铃薯
3.疾病的传播
(1)原因: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2)表现:欧洲人将_______、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
(3)影响:传染病造成的_________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花
原住民
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历史条件
(1)海路在世界贸易中重要性大大提升
①___________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
②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_____________、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全球海路
大西洋贸易
(2)欧洲商人在海路贸易中逐渐占据优势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_________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②在大西洋的贸易中,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__________,与美洲贸易。
阿拉伯
沿海港口
2.主要表现
(1)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①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_________等运到非洲。
②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把黑人运到美洲卖为_______。由此,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手工制品
奴隶
【图解历史】
“三角贸易”
(2)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①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_______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
②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___________。
(3)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
①西班牙经营的海上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
②西班牙武装商船,运载大量_______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_________。
瓷器
丝银贸易
中国
马尼拉
(4)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
①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__________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___________逐渐形成。
东南沿海
贸易网络
思考2:“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2:(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他们通过新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
总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三、早期殖民扩张
1.表现: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路。17 世纪,_______、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2.影响
(1)对殖民地:殖民扩张中断了_______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___________被殖民者大量屠杀,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很多非洲人在___________中成为奴隶;_______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
荷兰
美洲
印第安人
三角贸易
亚洲
(2)对欧洲: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①商业革命: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_____________纷纷出现,欧洲的___________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②价格革命: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
___________、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价格波动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___________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3)对世界: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证券交易所
商业格局
货币贬值
封建领主
“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区别
1.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2.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出现全球性的商业联系,原本相对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各国商业地位变化。
3.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
史料探究 释疑难
主题一 多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可可、烟草,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所排挤。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探究1:史料一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的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这一事件的主要表现。
提示1:事件:商业革命。表现: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史料二 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增加了3倍……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
——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探究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提示2:影响:导致封建领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拓展】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1)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1)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
(2)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促使西、葡、荷、英、法等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3.对亚非拉地区
(1)对美洲:掠夺财富,屠杀印第安人,给美洲的传统社会带来灭顶之灾。
(2)对亚洲:冲击了亚洲的古老帝国;大量白银流入,客观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3)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传统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
主题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三 弗兰克为此指出:“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鲜明的‘断裂’,其原因不仅在于1492年和1498年……主要在于由此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地理大发现”一方面……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探究3:依据史料三,指出弗兰克认为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这里“断裂”的含义指什么?
提示3: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殖民扩张。含义:世界由分散走向联系统一,海外扩张打破了闭关自守状态,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史料四 明代后期,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日本和美洲)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探究4:史料四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指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4:互动关系:中国商品和世界白银的交换关系。
因素: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兴盛;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掠夺了大量的白银;中国商品经济繁荣,对白银货币的市场需求大。
【拓展】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明朝中后期从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引种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玉米、红苕、马铃薯、烟草、南瓜、向日葵、辣椒、番茄等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红苕、马铃薯和玉米,使清朝人口急速增长有了粮食保障,还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商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购买、运输,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2.外交上:明朝时葡萄牙骗居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中国开始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最为典型的事件。清朝入主中原后,因为害怕汉人和西方殖民者勾结起来威胁满洲人的统治,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使清朝丧失了同欧洲充分交流的机会。
3.文化上:罗马传教士直接到中国来,基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传教士为了顺利传教,带来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书籍和知识,西方文化开始直接在中国传播;中国学者开始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西方著作的成果,徐光启和宋应星就是突出的代表。所谓“西学东渐”,就是新航路开辟在文化上的影响。
课程延伸 提素养
白银流入推动中国江南商品经济发展
巨额的白银流入中国,势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出口的生丝、丝织品,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以这一地区的“湖丝”为原料生产丝织品的闽广地区,它们的大量外销,必然带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清时期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由此可以获得解释。正如全汉昇所说:“中国的丝绸工业具有长期发展的历史,技术比较进步,成本比较低廉,产量比较丰富,所以中国产品能够远渡太平洋,在西属美洲市场上大量廉价出售,连原来独霸该地市场的西班牙丝织品也大受威胁。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中国蚕丝生产遍于各地,而以江苏和浙江之间的太湖区域为最重要……海外市场对中国丝与丝绸需求非常大,因而刺激这个地区蚕丝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就业机会与货币所得大量增加,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随堂训练 测达标
1.(2023·江苏沛县)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原住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战争难民涌入
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扩张促进了人口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并且通过屠杀、传染疾病等方式使一些地区原住民锐减,A项正确,排除B项;不同种族之间通婚产生的是混血人种,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战争难民涌入,与当时的历史事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浙江期中)《哥伦布大交换》中讲道:“欧洲人发现了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他们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的这些组成一个生物旅行箱,而这个旅行箱是由原产于欧洲的和来自亚非的一些物种组成的。”由此可知,“哥伦布大交换”( )
A.将高致病性的瘟疫传播到世界
B.客观上扩大了基督教的文化影响
C.刺激了美洲现代畜牧业的产生
D.推动了欧亚非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D
解析:根据材料“而这个旅行箱是由原产于欧洲的和来自亚非的一些物种组成的”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哥伦布大交换”使欧洲和亚非地区的物种来到了美洲,促进了美洲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物种交流,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新大陆的发现对美洲地区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基督教在美洲地区的传播情况,排除B项;美洲现代畜牧业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哥伦布大交换”出现于15、16世纪,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湖南邵阳)哥伦布的到来使美洲印第安人有生以来,第一次迎面遇上他最可怕的大敌:不是那个白人,也不是这位白人的黑人仆从,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杀手,潜伏在这些人的血液内,气息中,被他们带上岸来。由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
A.建立了世界大市场
B.伴随着疾病的传播
C.带来了血腥的暴力
D.加速了物种的交流
B
解析:材料“哥伦布的到来使美洲印第安人有生以来,第一次迎面遇上他最可怕的大敌”“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杀手,潜伏在这些人的血液内,气息中,被他们带上岸来”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给美洲带来了疾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与血腥暴力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物种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河北期末)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欧洲的发展史,非洲的血泪史,美洲的拓荒史。欧洲从中得到了金银,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非洲人口大减,陷入落后深渊;美洲得到开发,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角贸易( )
A.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现代化发展
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为欧洲工场补充了更多劳动力
C
解析: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美洲得到开发,欧洲积累了资本,说明这一贸易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A项;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大量减少,不利于其现代化,排除B项;大量黑奴进入美洲而非欧洲,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山东烟台)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从基督教中找到依据,认为其在非洲起到的作用是拯救黑人,理由是非洲有用战俘作祭祀的习俗,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等于逃过一死,因此他们是奴隶贸易的受益者。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B.资本主义的人道性
C.英国人为从事奴隶贸易寻找借口
D.非洲落后的原因
C
解析:题干表明,英国人为从事奴隶贸易而从宗教中寻找依据,这其实是为奴隶贸易寻找借口,C项正确;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排除A项;奴隶贸易是不人道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英国为侵略非洲寻找借口,而非非洲落后的原因,D项错误。故选C项。
6.(2023·河南期末)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曾经每年输入欧洲的香料高达350万镑,但1501年后,葡萄牙贩运的香料开始大量流入欧洲市场,致使威尼斯的香料贸易几乎全部停止。此变化( )
A.推动了欧亚间新航路的开辟
B.推动了股份公司的相继创立
C.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
D.反映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
解析:材料反映葡萄牙开辟了直通亚洲的新航路后,葡萄牙贩运的香料贸易几乎取代了威尼斯商人贩运的香料,这是欧洲贸易中心转移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现象是欧亚间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A项;股份制公司在17世纪的荷兰最早兴起,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价格革命是大量贵金属输入欧洲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第三单元 第7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山东枣庄)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该现象出现( )
A.加速欧洲建立殖民统治
B.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C.促进了人口的全球流动
D.标志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2023·浙江统考)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这些现象表明( )
A.美洲地区的族群混合现象得以形成
B.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C.美洲地区原有的社会体系走向解体
D.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3.(2023·甘肃白银)有学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之前从未有过这样跨全球的体系,也从未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欧洲消费者使用的现象。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 )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B.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落后
D.促进欧洲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
4.(2023·河南南阳)下表所示为成立于16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部分商贸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欧洲( )
时间 国家 机构名称
1531年 荷兰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1580年 意大利 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1600年 英国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621年 德国 纽伦堡银行
A.封建经济已经崩溃
B.银行金融业务发展加速
C.价格革命影响巨大
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5.(2023·江西南昌)从马尼拉出发的西班牙大帆船载着来自福建的瓷器、丝绸去往美洲,由于船上大多是中国货物,美洲当地人称之为“中国船”,但“马尼拉大帆船”上还有许多来自印度洋周边地区的货品,比如印度的棉花和梳子、波斯的地毯和挂毯等。这反映了当时( )
A.大西洋贸易的繁荣活跃
B.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兴盛
C.已出现早期的世界分工
D.西班牙的殖民方式落后
6.(2023·辽宁沈阳)16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商人、冒险家在王室的支持下以走私和海盗的方式对西班牙的独占贸易提出挑战。1577年至1580年,德雷克在英国政府的默许下,向西环球航行,沿途抢劫西班牙领地,三年航行使他满载而归。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A.国家主导资本原始积累
B.政府力量助推海外殖民掠夺
C.海上实力源于商业发达
D.通过暴力方式实现贸易自由
7.(2023·河南联考)据估计,1492—1542年间有1500万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古巴岛原有的30万土著居民所剩无几,海地岛的25万居民只剩下500人。这主要是因为( )
A.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贩卖黑人奴隶贸易的兴起
C.美国高高举起“大棒政策”
D.欧洲殖民者疯狂殖民扩张
8.(2023·山西晋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较快成为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先进发达富裕的地区,拥有海外殖民地最多最大的宗主国地区。南欧地区则慢慢落后于西欧地区。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有力促进了大西洋贸易的繁荣
B.推动欧洲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C.便利了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D.为西方超越东方打下坚实基础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50—1800年,地中海沿岸非洲、东非海岸已是旧大陆体系部分,其余则是化外之地。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永久要塞,作为经济军事据点。1713年,一艘来自印度洋的商船把亚麻布带到岸上清洗,结果把非洲一种可怕的天花瘟疫传至此地,1/4以上居民被杀死,18世纪50—80年代,天花又两次侵入南非部分地区。在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对世界网络参与趋势加强主要是以奴隶贸易方式完成的,至1880年之前的400余年,约1100万黑奴活着到达美洲。1492年,人类穿越大西洋,欧洲就打开了进入美洲内陆的通道,他们通过军事迅速征服墨西哥、秘鲁,进而控制印加帝国。欧亚大陆的主要谷物(麦类和水稻)、无花果、葡萄传入美洲,同时至1650年,各种流行性“人群疾病”(这类疾病需一定规模的人群互动来传播)和虫媒致命性疾病的发作导致美洲人口损失50%—90%。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材料二 世界性网络的锻造,既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发展和创造,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来自远方的各种事件和进程的影响,枪炮对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加以重新塑造,并造成国家间鸿沟加深;在经济领域导致了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规模变革;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等级更为复杂;生态领域导致无数物种交换,植物、动物、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现象,地理领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会联系;在知识文化等领域,这些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摘编自施诚《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非洲和美洲融入世界性网络过程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性网络形成的影响。
二、能力提升
10.(2023·海南期中)读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1400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750年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
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11.(2023·广西桂林)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物种交换的特点是( )
A.美洲主导 B.时间漫长
C.内容丰富 D.利弊共存
12.(2023·山东济南)据西班牙史学家德拉斯·卡萨斯1520年的叙述,天花是西班牙卡斯提尔人带到美洲的,造成了1/3多的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土著人口的急剧减少直接导致( )
A.土生白人力量的壮大
B.美洲沦为殖民地
C.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奴隶贸易的兴起
13.(2023·湖北期末)“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荷兰手工业发达
D.意大利的四分五裂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92年和1498年的航海活动及其引起的移民和贸易关系的三个主要后果很值得人们注意,这里只能做简略描述。前两个主要后果是阿尔弗雷德·克罗斯佐所说的病菌和基因的“哥伦布交流”,欧洲人随身带来的病菌,乃是他们最强大的征服武器。他们在新世界横扫一切,因为当地居民对欧洲人带来的病菌毫无免疫力。到1650年,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的大约2500万减少到150万。“哥伦布基因交流”不仅涉及人类,而且涉及动物和植物。旧世界的欧洲不仅把自己而且把许多新的动植物引进新世界。通过哥伦布的交流,新世界也对旧世界有许多贡献,有些植物在欧洲、非洲和亚洲许多地区种植。当然哥伦布交流的第三个主要后果是新世界的金银对世界存量和流动的贡献。这也给了16世纪旧世界经济活动和贸易一个新的推动力。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哥伦布交流”概念作一个完整的解释,并指出“哥伦布交流”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单元 第7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山东枣庄)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该现象出现( A )
A.加速欧洲建立殖民统治
B.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C.促进了人口的全球流动
D.标志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解析:据本题材料“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结合所学知识,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人主要是西班牙人对美洲进行早期殖民,随之而来的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原有社会解体,这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A项正确;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后,美洲多数地区成为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是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所以,不会向美洲输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材料中说的是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这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口的全球流动,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材料中的现象是人口流动的结果,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浙江统考)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这些现象表明( B )
A.美洲地区的族群混合现象得以形成
B.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C.美洲地区原有的社会体系走向解体
D.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洲发现之后,美洲和欧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交流,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物种跨区域大范围交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物种交流,未涉及美洲的族群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美洲的社会体系的影响,排除C项;在此之前世界文明就呈现多元发展,且材料与维护世界多元文明格局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甘肃白银)有学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之前从未有过这样跨全球的体系,也从未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欧洲消费者使用的现象。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 A )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B.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落后
D.促进欧洲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
解析:据材料“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欧洲消费者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给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提及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现象,也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前,这一时期欧洲生产方式并未发生巨大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河南南阳)下表所示为成立于16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部分商贸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欧洲( D )
时间 国家 机构名称
1531年 荷兰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1580年 意大利 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1600年 英国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621年 德国 纽伦堡银行
A.封建经济已经崩溃
B.银行金融业务发展加速
C.价格革命影响巨大
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银行、股份制公司,即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项正确;“崩溃”说法错误,排除A项;银行金融业务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且仅凭材料信息,也不能得出“加速”的结论,排除B项;价格革命指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3·江西南昌)从马尼拉出发的西班牙大帆船载着来自福建的瓷器、丝绸去往美洲,由于船上大多是中国货物,美洲当地人称之为“中国船”,但“马尼拉大帆船”上还有许多来自印度洋周边地区的货品,比如印度的棉花和梳子、波斯的地毯和挂毯等。这反映了当时( C )
A.大西洋贸易的繁荣活跃
B.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兴盛
C.已出现早期的世界分工
D.西班牙的殖民方式落后
解析:材料“大帆船载着来自福建的瓷器、丝绸去往美洲……还有许多来自印度洋周边地区的货品,比如印度的棉花和梳子、波斯的地毯和挂毯等”,反映出当时中国、印度、波斯等国的产品在世界贸易网络中都占有一定地位,说明已出现早期世界分工,C项正确;马尼拉大帆船经营的是太平洋贸易,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各国商品在世界范围的流通,而不仅仅是反映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不是殖民活动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辽宁沈阳)16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商人、冒险家在王室的支持下以走私和海盗的方式对西班牙的独占贸易提出挑战。1577年至1580年,德雷克在英国政府的默许下,向西环球航行,沿途抢劫西班牙领地,三年航行使他满载而归。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B )
A.国家主导资本原始积累
B.政府力量助推海外殖民掠夺
C.海上实力源于商业发达
D.通过暴力方式实现贸易自由
解析:据材料“‘英国的商人、冒险家在王室的支持下’对‘对西班牙的独占贸易提出挑战’”,“德雷克在英国政府的默许”“沿途抢劫西班牙领地”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近代早期英国王室和政府支持殖民扩张,与其他国家争夺海上霸主地位,B项正确;A项的“主导”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的主旨是早期殖民扩张,不是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当时英国靠打劫的方式参与海外竞争,不能说明当时英国商业发达,排除C项;自由贸易是在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3·河南联考)据估计,1492—1542年间有1500万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古巴岛原有的30万土著居民所剩无几,海地岛的25万居民只剩下500人。这主要是因为( D )
A.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贩卖黑人奴隶贸易的兴起
C.美国高高举起“大棒政策”
D.欧洲殖民者疯狂殖民扩张
解析:据材料“1492—1542年间有1500万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古巴岛原有的30万土著居民所剩无几,海地岛的25万居民只剩下500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对美洲地区残暴的殖民迫害,使得美洲地区人口的锐减,D项正确;哥伦布发现美洲、黑奴贸易以及“大棒政策”,都不是美洲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2023·山西晋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较快成为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先进发达富裕的地区,拥有海外殖民地最多最大的宗主国地区。南欧地区则慢慢落后于西欧地区。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C )
A.有力促进了大西洋贸易的繁荣
B.推动欧洲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C.便利了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D.为西方超越东方打下坚实基础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凭借地理优势,西欧各国积极向外扩张,拥有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了欧洲最先进地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大西洋贸易的繁荣,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排除B项;据所学,为西方超越东方打下坚实基础的是工业革命,而非新航路的开辟,排除D项。故选C项。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50—1800年,地中海沿岸非洲、东非海岸已是旧大陆体系部分,其余则是化外之地。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永久要塞,作为经济军事据点。1713年,一艘来自印度洋的商船把亚麻布带到岸上清洗,结果把非洲一种可怕的天花瘟疫传至此地,1/4以上居民被杀死,18世纪50—80年代,天花又两次侵入南非部分地区。在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对世界网络参与趋势加强主要是以奴隶贸易方式完成的,至1880年之前的400余年,约1100万黑奴活着到达美洲。1492年,人类穿越大西洋,欧洲就打开了进入美洲内陆的通道,他们通过军事迅速征服墨西哥、秘鲁,进而控制印加帝国。欧亚大陆的主要谷物(麦类和水稻)、无花果、葡萄传入美洲,同时至1650年,各种流行性“人群疾病”(这类疾病需一定规模的人群互动来传播)和虫媒致命性疾病的发作导致美洲人口损失50%—90%。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材料二 世界性网络的锻造,既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发展和创造,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来自远方的各种事件和进程的影响,枪炮对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加以重新塑造,并造成国家间鸿沟加深;在经济领域导致了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规模变革;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等级更为复杂;生态领域导致无数物种交换,植物、动物、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现象,地理领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会联系;在知识文化等领域,这些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摘编自施诚《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非洲和美洲融入世界性网络过程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性网络形成的影响。
答案:(1)相同点:西欧殖民者主导(或被动融入);都伴随物种交流的过程;传染病传播,人口锐减。
(2)影响: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转型;人类社会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与传播,丰富了民众生活,促进人口增长;伴随世界性网络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解析:(1)相同点:根据“在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对世界网络参与趋势加强主要是以奴隶贸易方式完成的”“欧洲就打开了进入美洲内陆的通道。他们通过军事迅速征服墨西哥、秘鲁,进而控制印加帝国”,概括得出西欧殖民者主导(或被动融入);根据“欧亚大陆的主要谷物(麦类和水稻)、无花果、葡萄传入美洲”得出都伴随物种交流的过程;根据“天花又两次侵袭南非部分地区”“1/4以上居民被杀死”“各种流行性‘人群疾病’……导致美洲人口损失”得出传染病传播,人口锐减。
(2)影响:根据“在经济领域导致了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规模变革”,结合所学,得出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枪炮对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加以重新塑造,并造成国家间鸿沟不断加深”,得出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转型;根据“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来自远方的各种事件和进程的影响”,得出人类社会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根据“生态领域导致无数物种交换”“造成人口迅速增长”,得出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与传播,丰富了民众生活,促进人口增长;根据“造成国家间鸿沟不断加深”,得出伴随世界性网络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能力提升
10.(2023·海南期中)读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D )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1400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750年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
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解析:材料“15世纪以来”,相关的大事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世界人口的迁移,故选D项;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亚洲近代化状况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奴隶贸易导致非洲而非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3·广西桂林)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物种交换的特点是( C )
A.美洲主导 B.时间漫长
C.内容丰富 D.利弊共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与美洲物种交换包含家畜、农作物、水果,还有蔬菜等多种,说明这一时期物种交换内容丰富,C项正确;美洲主导与史实不符,是欧洲主导,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时间漫长,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物种交换的利弊,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山东济南)据西班牙史学家德拉斯·卡萨斯1520年的叙述,天花是西班牙卡斯提尔人带到美洲的,造成了1/3多的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土著人口的急剧减少直接导致( D )
A.土生白人力量的壮大
B.美洲沦为殖民地
C.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奴隶贸易的兴起
解析:天花造成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种植园经济缺乏廉价劳动力,因而奴隶贸易兴起,D项正确;A项不是直接影响,排除;美洲沦为殖民地是和土著人口急剧减少同时进行的,排除B项;C项不是土著人口急剧减少的直接后果,排除。故选D项。
13.(2023·湖北期末)“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
A.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荷兰手工业发达
D.意大利的四分五裂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的金融中心,而原本的贸易中心意大利逐渐衰落,A项正确;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荷兰手工业远不及意大利,其商业较为发达,因此C项不是原因,排除;意大利四分五裂不能导致荷兰的崛起,排除D项。故选A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92年和1498年的航海活动及其引起的移民和贸易关系的三个主要后果很值得人们注意,这里只能做简略描述。前两个主要后果是阿尔弗雷德·克罗斯佐所说的病菌和基因的“哥伦布交流”,欧洲人随身带来的病菌,乃是他们最强大的征服武器。他们在新世界横扫一切,因为当地居民对欧洲人带来的病菌毫无免疫力。到1650年,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的大约2500万减少到150万。“哥伦布基因交流”不仅涉及人类,而且涉及动物和植物。旧世界的欧洲不仅把自己而且把许多新的动植物引进新世界。通过哥伦布的交流,新世界也对旧世界有许多贡献,有些植物在欧洲、非洲和亚洲许多地区种植。当然哥伦布交流的第三个主要后果是新世界的金银对世界存量和流动的贡献。这也给了16世纪旧世界经济活动和贸易一个新的推动力。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哥伦布交流”概念作一个完整的解释,并指出“哥伦布交流”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哥伦布交流”的概念:“哥伦布交流”是指原属于新旧世界各地没有联系的病菌、动物、植物等,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发生了空间地理上的大转换。具体而言,例如在农作物方面,原产于美洲的土豆、番茄、甘薯、辣椒等作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被大航海贸易传播到了欧洲旧大陆;而作为地广人稀的新大陆也为旧大陆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使得旧大陆诸如棉花、大豆等作物在美洲迅速发展。在另一方面,“哥伦布交流”也传播了疾病(比如梅毒、天花),使无免疫力的美洲居民遭受了重创(人口从2500万降到了150万)。
对中国的影响:积极:美洲高产作物的引入,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如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等近30种作物被引进;新的货币(如墨西哥银)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的商业发展。消极:一些疾病也被传入我国,如梅毒,这危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
解析:关于概念解析,根据材料“欧洲人随身带来的病菌,乃是他们最强大的征服武器。他们在新世界横扫一切,因为当地居民对欧洲人带来的病菌毫无免疫力”“不仅涉及人类,而且涉及动物和植物。旧世界的欧洲不仅把自己而且把许多新的动植物引进新世界”得出概念是指原属于新旧世界各地没有联系的病菌、动物、植物等,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发生了空间地理上的大转换。接着是解析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农作物传播、疾病传播方面分析作答。关于对中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积极方面:美洲高产作物的引入,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如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等近30种作物被引进;新的货币(如墨西哥银)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的商业发展。消极方面:一些疾病也被传入我国,如梅毒,这危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