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2023-2024学年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2023-2024学年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2 15:24:03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基础必备 探新知
史料探究 释疑难
随堂训练 测达标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延伸 提素养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从时空观念角度,结合史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从历史解释角度,概括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特点。
2.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强化国家干预和减少国家干预,建立“福利国家”和减少福利的过程,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的理论。
基础必备 探新知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①背景: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__________的资本主义的弊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___________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自由放任
社会主义
②核心思想:以___________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③主要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订经济___________,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___________等。
④结果: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2)国家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①背景:20 世纪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___________严重。
市场经济
发展计划
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
【概念阐释】经济发展的“滞胀”现象
所谓“滞胀”,是指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互相交织。在这种情况下,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冒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互相矛盾的,政府只能在这两种相反的政策中摇摆。
②措施: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_______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
2.国际协调
(1)表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
(2)目的: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___________,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协调
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区别有哪些?
提示1:(1)形成方式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的方式确立;战后是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确立。
(2)金融中心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欧洲为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在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3)组织形式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向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20 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如相对论的提出和___________的发展。
(2)系统论、_________、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量子力学
信息论
2.内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_________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_________的建立,空间技术和_______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3.影响: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___________,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原子能
互联网
海洋
信息时代
思考2: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2: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_出现了新变化。
2.表现
(1)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_________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所谓“___________”的人数增加。
社会结构
服务业
中间阶层
【拓展】三种阶层的划分
1.“白领工人”:指工人阶级中从事脑力劳动者,经济收入、工作条件较好。
2.“蓝领工人”:指工人阶级中从事体力劳动者,经济收入、工作条件一般。
3.“中间阶层”: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内容: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___________体系, 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评价:“福利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___________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社会福利毕竟由___________负担,因此,当20 世纪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
社会保障
社会稳定
国家财政
思考3:为什么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提示3: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发展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使公民的社会公平感得到增强,但随着福利项目的不断扩大和福利开支的不断增加,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如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等。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2.社会运动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①背景:美国早在内战时就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直到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在公共场所实行___________制度,用文化测验的办法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
②目的: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
③结果:终于迫使美国国会通过___________,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种族隔离
民权运动
民权法案
(2)女权运动
①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也长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②目的: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_______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③结果: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________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3)学生运动: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还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_______战争的运动。
经济
选举权
学生运动
越南
史料探究 释疑难
主题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二战后美国政府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摘自《世界当代史》
史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摘自《世界当代史》
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指出美英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的各自策略与共同经验。
提示1:策略: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经验:都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
史料三 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 ,英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世界通史》
探究2:据史料三,分析英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政策是怎样调整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2:调整: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史料四 20世纪40年代以来各国出现的科技成果。
时间 国家 科技成果
1945 美国 原子弹爆炸
194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54 苏联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4 中国 原子弹爆炸成功
时间 国家 科技成果
1969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月
1972 美国 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73 中国 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
1977 日本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81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97 英国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99 美国 首次成功制造人工DNA分子
探究3:根据史料四,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3:特点:以高新科技为主;美国和苏联科技优势突出;中国奋起直追世界科技潮流。
原因: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战的影响和推动;美苏争霸的推动;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中国遭受科技威胁和歧视。
【拓展】全面认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原因
(1)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二战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这为战后加强国家干预奠定了基础。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经济危机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市场自我调节已无法缓解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只有加强国家干预才能挽救危机。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有力干预。
(5)战后相对稳定的环境。战后世界相对和平,两极格局期间美苏两国相互牵制,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调整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2.表现
(1)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国家干预深入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加强国际协调: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4)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5)社会结构的调整: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
(6)社会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典型的有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等。
3.认识
(1)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服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而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2)新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资本主义之所以主动进行自我调节,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为了与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较量而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经验。
主题二 “福利国家”的建设(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五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四口之家)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摘编自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探究4:根据史料五,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提示4: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史料六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探究5:根据史料六,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指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提示5:原因: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拓展】全面认识福利制度
1.形成原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危机威胁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2.特点:资金来源多元化,一般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各国发展不平衡,英国、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发展水平较高;发展程度较高,已由单纯的政府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3.实质:是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一种分配方式。
4.评价
(1)积极: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
(2)消极:造成普遍的国家财政赤字,使政府负担过重;另外,也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
课程延伸 提素养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定位
观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
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转变,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观点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
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观点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
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观点四: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
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随堂训练 测达标
1.(2023·四川统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之处是(  )
A.坚持自由放任
B.实行计划经济
C.鼓励垄断行为
D.加大政府干预
D
解析: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经济发展的共同之处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大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据所学,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据所学,二战后,英国和日本等并未实行计划经济,排除B项;据所学,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限制而非鼓励垄断行为,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河南洛阳)如表为1970年和1976年美国部分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B.“福利国家”的日益完善
C.政府加强经济干预
D.经济“滞胀”危机的加剧
时间 制造业/ 采矿业 公共事业 商业 建筑业 金融业 服务业
1970年 1997.2万 450.4万 1504.0万 353.6万 368.7万 1162.1万
1976年 1973.9万 450.9万 1769.4万 359.4万 431.6万 1464.8万
A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76年比1970年的美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有所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A项正确;福利国家发展与行业就业人数变化无关,排除B项;政府干预与经济“滞胀”危机的加剧不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3.(2023·江西联考)1980—2001年,美国经济每年以5.1%的速度增长。运输量年均增长率也达到2%。而货运强度(周转量/GDP)逐年降低,由1980年的0.889吨英里/美元,下降到2001年的0.370吨英里/美元,这表明运输品由大宗向高价值方向转变。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  )
A.美苏关系的逐步缓和
B.美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
C.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解析:根据材料“运输品由大宗向高价值方向转变”可知,1980年以来,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出现了材料中的运输品向高价值转变,C项正确;美苏关系缓和与运输品价值无关,排除A项;美国这一时期国内市场并无大的变化,排除B项;这一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较慢,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江苏南京)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对中间技能人员的替代最为严重,而高技能行业及低技能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则有所增加。该学者意在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  )
A.扩大了收入的差距
B.影响了劳动力就业结构
C.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D.增加了社会失业的风险
B
解析:根据材料,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替代一部分中间技能人员,而增加了对高技能行业及低技能服务业的岗位需求,影响了岗位需求和就业结构,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不同岗位收入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经济增长情况,排除C项;根据材料,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可能导致一部分中间技能人员失业,但同时有利于增加高技能行业及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岗位,不能简单认为人工智能增加失业,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山西统考)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新创办的1300多家新科技企业中,最小的72家企业的启动资金总和仅2亿美元;到1979年,这些企业的营业额达60亿美元,并创造了13万个就业机会和9亿美元的出口收入,使政府获得4.50亿美元的税收。这批企业的创办(  )
A.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
B.加剧了美苏军备竞赛
C.得益于“福利国家”的建设
D.有助于缓解经济“滞胀”
D
解析:据题意可知,1970—1979年,美国出现了大量新创办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新的财富,也使政府获得了大量税收,这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滞胀”问题,D项正确;1970—1979年,美国还没有普及计算机,排除A项;这些企业的创办主要是缓解经济“滞胀”,而非加剧了美苏军备竞赛,排除B项;这些企业的创办得益于新技术的发展,而非“福利国家”的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浙江温州)1954年美国黑人登记投票的不足四分之一,而1970年三分之二的南方成年黑人的名字登记在选民册上;1960年美国一个黑人市长都没有,而1970年有黑人当选市长。上述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战竞争的需要
B.政党政治的完善
C.民权运动的发展
D.奴隶制度的废除
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场反对歧视的民权运动,在各方进步人士的努力下,1965年,美国总统签署了《选举权法案》,从法律上保障了每个美国人不会因种族或肤色而被剥夺选举权,因而出现材料中的变化,C项正确;冷战竞争有利于推动美国改善种族歧视,正视国内的黑人民权运动,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与政党政治制度完善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1865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规定奴隶制或强迫奴役制,不得在合众国境内和管辖范围内存在,奴隶制度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C项。第八单元 第19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山东临沂)20世纪70年代,西欧放弃了充分就业和高速经济增长的目标,各国决策者们寻求新的理论支持。当时流行的学术观点认为,制定经济政策的职责应当从财政部部长们转移到中央银行家们的手中,后者的运作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政治压力。这表明当时( )
A.减少国家干预成为普遍认识
B.福利国家制度遭到挫败
C.国家的社会控制力遭到削弱
D.金融资产阶级实力增强
2.(2023·湖北高二学业考试)如图为1947—2012年美国各产业占GDP比重的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是现代服务业得益于( )
A.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B.世界霸权的建立
C.新自由主义的发展
D.社会运动的推动
3.(2023·山东临沂)据统计,在1973年到80年代后期之间,欧洲主要工业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大约700万人。这一现象( )
A.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B.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
C.缘于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导致了欧洲社会运动的兴起
4.19世纪70年代,德国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并首创了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等。德国人在学习英美法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将科学应用于生产,德国工业的勃兴主要是靠“系统学习”和科技进步的力量。这意在说明( )
A.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B.德国已成为世界教育科技中心
C.垄断组织促使科学与技术结合
D.国家统一保障科技现代化腾飞
5.(2023·湖南株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在所有制上,股份公司甚至雇员股份制广泛出现。“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A.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调动企业劳动者积极性
D.推动企业经营管理革命
6.1948年至1963年之间,美国妇女在制造业就业比例增加了16%;而在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商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行业,妇女就业人数增加了53%。上述现象折射出战后美国( )
A.妇女实现平等就业
B.公民民主权利的扩大
C.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D.“福利国家”的建立
7.1984年,日本修订了二战前制定并实施的《健康保险法》,设立了退休职工医疗制度,并将健康保险被保险人的待遇降低。1992年,日本对《老人保健法》进行了重大修改,设立了老年人访问看护制度,1997年通过了“介护保险制度”,向老年人提供集生活、保健、护理、医疗一体化的保障和服务。日本的举措( )
A.适应了内向型战略的需要
B.实现了地方社区管理行政化
C.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D.促进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出现
8.(2023·河北秦皇岛)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展开,美国有关妇女方面的论著不断涌现,妇女充当高级官员的人数在增加,妇女就业人数、职业结构也有很大变化,女教授、女科学家数量日益增加。据此可知,美国( )
A.女性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
B.妇女权益得到较好保护
C.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逐渐淡化
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览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发展过程,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国有化企业数目迅速增加。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法国、英国、意大利三国国有化企业在许多部门都是拥有绝对优势,而在采煤、电力、煤气、铁路、邮政和电讯业中,法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已是百分之百的国有化了。……这些部门企业投资高,利润低,风险大,需要国有化企业的特殊性来维持。正因为如此,国家垄断资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常常不如私人垄断企业。1965—1983年间,法国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7.5%增至50%,英国从35.3%增至58.9%,意大利从32.9%增至56.6%,而荷兰已增至63.6%。国家通过垄断财政体系实现了部分社会再分配,缓和了社会分化的矛盾,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地位,促进了垄断资本的发展。战后欧洲国有化政策之一就是实施中央银行国有化,使其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用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中枢职能机构。国家信贷机构以政府为后盾,发挥着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等方面所形成的社会管理和调节职能。这构成战后“福利国家”体制的基本内容,对增加国民经济实惠、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材料二 国家垄断资本的本质特征是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国家占有并支配垄断资本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功能,并通过福利政策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利润的再分配,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新的资本形态下继续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能力提升
10.(2023·天津武清)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像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商店里充满了丰富的食品和服装,饭店、剧院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C.欧洲联盟的建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
11.(2023·河南联考)如图所示为1980—2015年美国贸易差额走势。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美国( )
A.对外贸易持续衰退
B.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
C.产业转移趋势放缓
D.贸易保护政策的失灵
12.(2023·湖北联考)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工业化国家在福利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翻了一倍多。但从70年代末开始,有西方领导人认为社会福利是一种昂贵的、浪费的、家长制的和官僚主义的,破坏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于是他们大规模削减福利开支。西方国家的这一做法旨在( )
A.放弃国家干预恢复市场机制
B.平衡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恢复
C.克服官僚主义实现个人自由
D.根除经济滞胀带来的社会危机
13.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各种少数或者边缘化群体(marginalized groups)高举“身份”旗帜,以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他们强调自己独特的经历、文化传统、语言文字或者风俗习惯等,尤其强调自己或者自身所在群体“受压迫”“受歧视”的历史。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A.阶级矛盾的加剧
B.种族歧视问题已解决
C.社会运动的发展
D.中间阶层利益受保护
14.(2023·山东潍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
17世纪以前,曼彻斯特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集镇,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曼彻斯特南临煤铁等资源丰富的“黑乡”,东达最大港口城市利物浦。18世纪80年代初诞生了第一家棉纺织厂,1789年开始用蒸汽机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到1830年成为世界棉纺织业的中心,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
曼彻斯特1750年     曼彻斯特1850年
1750年和1850年的城市规模对比
20世纪初,曼彻斯特城开始衰落。一战后,伴随着英国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也开始式微。二战中曼彻斯特的工业和交通设施受到德国的严重轰炸和破坏。二战后,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大量人口外迁,经济衰退导致城市就业岗位锐减。1961年至1983年间,制造业大量裁员,加工和贸易业纷纷倒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曼彻斯特城开始复兴。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该市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同时,政府制定“曼彻斯特科技城市计划”,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产业,促进了知识型、创意型、休闲型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逐渐成为英国乃至欧洲重要的以文化、创意、旅游为特色的“创意产业之都”。
(1)曼彻斯特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转折,任选其中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
(2)通过《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
第八单元 第19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山东临沂)20世纪70年代,西欧放弃了充分就业和高速经济增长的目标,各国决策者们寻求新的理论支持。当时流行的学术观点认为,制定经济政策的职责应当从财政部部长们转移到中央银行家们的手中,后者的运作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政治压力。这表明当时( A )
A.减少国家干预成为普遍认识
B.福利国家制度遭到挫败
C.国家的社会控制力遭到削弱
D.金融资产阶级实力增强
解析:根据材料“制定经济政策的职责应当从财政部部长们转移到中央银行家们的手中”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滞胀”,开始寻求新的经济理论,因此西欧各国将制定经济政策的权力转移到银行家手中的观点得以流行,说明减少国家干预成为普遍认识,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只是削减了福利开支,但福利国家制度仍然存在,并未遭到挫败,并且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当时流行的学术观点,无法说明国家的社会控制力减弱,排除C项;制定经济政策的职责转移到银行家手中只是学术观点,无法说明金融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湖北高二学业考试)如图为1947—2012年美国各产业占GDP比重的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是现代服务业得益于( A )
A.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B.世界霸权的建立
C.新自由主义的发展
D.社会运动的推动
解析:根据材料1947—2012年美国各产业占GDP比重的示意图可知,美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是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是由于现代服务业包括了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部门,所以是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A项正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世界霸权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新自由主义是因为“滞胀”而减少政府干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新自由主义无关,排除C项;社会运动推动国家向更民主和更自由的方向发展,不会直接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山东临沂)据统计,在1973年到80年代后期之间,欧洲主要工业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大约700万人。这一现象( B )
A.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B.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
C.缘于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导致了欧洲社会运动的兴起
解析:根据材料“在1973年到80年代后期之间,欧洲主要工业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大约700万人”可知,1973年到80年代后期欧洲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例如服务业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受“滞胀”危机影响,相继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导致了欧洲社会运动的兴起”与题干要求不符,其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就已经兴起了社会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4.19世纪70年代,德国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并首创了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等。德国人在学习英美法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将科学应用于生产,德国工业的勃兴主要是靠“系统学习”和科技进步的力量。这意在说明( A )
A.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B.德国已成为世界教育科技中心
C.垄断组织促使科学与技术结合
D.国家统一保障科技现代化腾飞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德国人在学习英美法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将科学应用于生产,德国工业的勃兴主要是靠‘系统学习’和科技进步的力量”可见科技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其他国家科技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德国已成为世界教育科技中心,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垄断组织对于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推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统一对科技现代化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湖南株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在所有制上,股份公司甚至雇员股份制广泛出现。“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 )
A.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调动企业劳动者积极性
D.推动企业经营管理革命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股份公司采取措施调动工人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A项正确;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表现,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该计划确实可以调动企业劳动者积极性,但根本目的是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排除C项;经营管理革命是指企业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管理所有业务),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然后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1948年至1963年之间,美国妇女在制造业就业比例增加了16%;而在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商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行业,妇女就业人数增加了53%。上述现象折射出战后美国( C )
A.妇女实现平等就业
B.公民民主权利的扩大
C.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D.“福利国家”的建立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二战后美国妇女在制造业中就业比重增加16%,但在服务行业妇女就业人数增加了53%,这体现了二战后美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折射出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妇女并没有实现平等就业,且材料只体现了女性从业人员的增加,没有体现女性与男性是否就业平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就业人数和比例,没有体现公民民主权利,排除B项;“福利国家”指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7.1984年,日本修订了二战前制定并实施的《健康保险法》,设立了退休职工医疗制度,并将健康保险被保险人的待遇降低。1992年,日本对《老人保健法》进行了重大修改,设立了老年人访问看护制度,1997年通过了“介护保险制度”,向老年人提供集生活、保健、护理、医疗一体化的保障和服务。日本的举措( C )
A.适应了内向型战略的需要
B.实现了地方社区管理行政化
C.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D.促进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出现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80、90年代,日本修订法律、建立制度,保障退休职工、老人等群体的利益需求,推动了社保制度的完善,C项正确;据所学,内向型战略又称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材料与之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对部分群体的保障,与地方社区管理无关,排除B项;福利国家制度早在二战后就建立了,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河北秦皇岛)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展开,美国有关妇女方面的论著不断涌现,妇女充当高级官员的人数在增加,妇女就业人数、职业结构也有很大变化,女教授、女科学家数量日益增加。据此可知,美国( D )
A.女性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
B.妇女权益得到较好保护
C.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逐渐淡化
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妇女方面的论著不断涌现,女性广泛参与政界、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活动,这反映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D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女性并未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妇女权益是否得到保护,排除B项;材料未对比男女地位,无法说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淡化,排除C项。故选D项。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览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发展过程,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国有化企业数目迅速增加。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法国、英国、意大利三国国有化企业在许多部门都是拥有绝对优势,而在采煤、电力、煤气、铁路、邮政和电讯业中,法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已是百分之百的国有化了。……这些部门企业投资高,利润低,风险大,需要国有化企业的特殊性来维持。正因为如此,国家垄断资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常常不如私人垄断企业。1965—1983年间,法国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7.5%增至50%,英国从35.3%增至58.9%,意大利从32.9%增至56.6%,而荷兰已增至63.6%。国家通过垄断财政体系实现了部分社会再分配,缓和了社会分化的矛盾,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地位,促进了垄断资本的发展。战后欧洲国有化政策之一就是实施中央银行国有化,使其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用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中枢职能机构。国家信贷机构以政府为后盾,发挥着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等方面所形成的社会管理和调节职能。这构成战后“福利国家”体制的基本内容,对增加国民经济实惠、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材料二 国家垄断资本的本质特征是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国家占有并支配垄断资本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功能,并通过福利政策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利润的再分配,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新的资本形态下继续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1)表现:提高经济国有化程度,国有企业数目增加;国家垄断财政体系实现部分社会再分配;中央银行国有化;国家垄断社会管理和调节体系。(任答2点即可)
原因:经济危机和战争的教训;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科技革命的需要;苏联及社会主义的影响。(任答2点即可)
(2)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保证垄断资本集团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经济有意识地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开发新技术,兴建新兴企业,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政治方面:通过社会福利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消极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根本性质,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国家干预经济还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如财政赤字、通货膨胀、金融风险、国际经济中新的摩擦和斗争。
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法国、英国、意大利三国国有化企业在许多部门都是拥有绝对优势”“国家通过垄断财政体系实现了部分社会再分配”“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等方面所形成的社会管理和调节职能”等可以总结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和战争的教训,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科技革命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原因。
(2)评价:根据材料得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方面,即调整国民经济,稳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即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也会引发新的危机和问题。
二、能力提升
10.(2023·天津武清)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像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商店里充满了丰富的食品和服装,饭店、剧院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D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C.欧洲联盟的建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像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及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相继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促进了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及发展,D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排除A项;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3·河南联考)如图所示为1980—2015年美国贸易差额走势。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美国( B )
A.对外贸易持续衰退
B.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
C.产业转移趋势放缓
D.贸易保护政策的失灵
解析: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80—2015年(美国)。据图示中的数据可知,1980—2015年,美国服务差额呈现顺差,货物差额呈现逆差,且总体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美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转移至国外,国内侧重发展服务业,因而出现服务大量出口、货物需要进口的现象,B项正确;美国服务差额、货物差额均呈扩大趋势,说明美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排除A项;货物差额呈逐渐扩大趋势,这与美国产业加速转移有关,排除C项;服务差额和货物差额总体扩大,但并不意味着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失灵,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3·湖北联考)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工业化国家在福利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翻了一倍多。但从70年代末开始,有西方领导人认为社会福利是一种昂贵的、浪费的、家长制的和官僚主义的,破坏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于是他们大规模削减福利开支。西方国家的这一做法旨在( B )
A.放弃国家干预恢复市场机制
B.平衡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恢复
C.克服官僚主义实现个人自由
D.根除经济滞胀带来的社会危机
解析:据题意可知,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减少社会福利,尝试在效率和公平间寻求平衡,B项正确;减少社会福利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放弃干预,排除A项;C项不是其目的,排除;“滞胀”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各种少数或者边缘化群体(marginalized groups)高举“身份”旗帜,以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他们强调自己独特的经历、文化传统、语言文字或者风俗习惯等,尤其强调自己或者自身所在群体“受压迫”“受歧视”的历史。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C )
A.阶级矛盾的加剧
B.种族歧视问题已解决
C.社会运动的发展
D.中间阶层利益受保护
解析:题干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少数或者边缘化群体,开始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自身的“独特的经历、文化传统、语言文字或者风俗习惯等”,这些现象都体现了这些群体开始萌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从而推动了美国社会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中体现的各种少数和边缘化群体,并非阶级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美国至今仍未解决种族歧视的问题,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体现中间阶层的利益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4.(2023·山东潍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
17世纪以前,曼彻斯特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集镇,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曼彻斯特南临煤铁等资源丰富的“黑乡”,东达最大港口城市利物浦。18世纪80年代初诞生了第一家棉纺织厂,1789年开始用蒸汽机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到1830年成为世界棉纺织业的中心,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
曼彻斯特1750年     曼彻斯特1850年
1750年和1850年的城市规模对比
20世纪初,曼彻斯特城开始衰落。一战后,伴随着英国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也开始式微。二战中曼彻斯特的工业和交通设施受到德国的严重轰炸和破坏。二战后,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大量人口外迁,经济衰退导致城市就业岗位锐减。1961年至1983年间,制造业大量裁员,加工和贸易业纷纷倒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曼彻斯特城开始复兴。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该市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同时,政府制定“曼彻斯特科技城市计划”,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新能源等产业,促进了知识型、创意型、休闲型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逐渐成为英国乃至欧洲重要的以文化、创意、旅游为特色的“创意产业之都”。
(1)曼彻斯特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转折,任选其中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
(2)通过《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
答案:(1)背景:①从无名小镇崛起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稳定;以纺织业等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兴起;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交通便利;殖民地众多,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②从世界棉纺工业之都到衰落的工业城市:以电力、石油化工等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政府没有及时进行产业转型,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城市设施遭到破坏;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综合国力下降;殖民体系崩溃,海外市场萎缩;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汽车的普及,人口大量迁居到郊区。
③从衰落的工业城市转型为创意产业之都: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行产业转型;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形成,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欧洲经济一体化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2)方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围绕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事物)展开;特定的历史时空定位,时序清晰,前后关联紧密;历史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相对完整,逻辑清晰;史实具体,史论结合;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流畅;图文配合。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据材料“17世纪以前,曼彻斯特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集镇,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20世纪初,曼彻斯特城开始衰落。一战后,伴随着英国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也开始式微”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曼彻斯特城开始复兴”可知,曼彻斯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次转折分别为:从无名小镇崛起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从世界棉纺工业之都到衰落的工业城市,从衰落的工业城市转型为创意产业之都。在分析第一次历史转折时,主要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然交通等角度进行说明,在分析第二次历史转折时,主要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大战及交通运输业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在分析第三次历史转折时,主要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欧洲经济一体化等角度进行说明。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围绕曼彻斯特的发展过程,整体体现了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据此可知,在写作“小史”时,可以围绕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展开,通过特定的历史时空定位,用清晰的时间顺序表达,注重前后之间的联系,从而体现历史实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研究历史时要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指导原则,在书写过程中要逻辑清晰;史实具体,史论结合;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流畅,如果能够寻找到相应的地图、图片等史料,图文配合能更好体现历史事件的全貌。
历史事件展开,通过特定的历史时空定位,用清晰的时间顺序表达,注重前后之间的联系,从而体现历史实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研究历史时要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指导原则,在书写过程中要逻辑清晰;史实具体,史论结合;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流畅,如果能够寻找到相应的地图、图片等史料,图文配合能更好体现历史事件的全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