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2023-2024学年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2023-2024学年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2 15:25:03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基础必备 探新知
史料探究 释疑难
随堂训练 测达标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延伸 提素养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 2.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从史料实证角度,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从历史解释角度,体会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2.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通过学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史实,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基础必备 探新知
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苏联的发展
(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_________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弊端:苏联优先发展_________的政策没有变化,_______、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原子弹
原子弹
农业
2.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政治和经济领域
内容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__________,改革干部制度;加大______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评价 这些改革注入某些___________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改革没有突破___________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集体领导
农业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②思想领域
内容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________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评价 打破了对________的个人崇拜, 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二十大
斯大林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没有结合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急于求成;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苏联模式等。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__________,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评价:改革只是对___________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___________,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企业自主权
传统体制
个人迷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改革
A.内容:承认____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B.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政治改革
A.内容: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___________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_________,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B.结果:造成思想混乱,___________主义随之兴起。
3.苏联的解体:1991 年8 月19 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 月26 日,苏联解体。
市场调节
社会主义
多党制
民族分离
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___________,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
2.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1)南斯拉夫的改革
①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评价: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_______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___________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苏联模式
企业
民族问题
(2)东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
波兰实施___________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国民收入、人民消费水平都迅速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___________经济稳步增长,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国民经济
民主德国
3.东欧剧变
(1)背景
①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___________的束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③西方“___________”战略的影响。
(2)含义: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_____________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_________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 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民主德国
和平演变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
(3)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___________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③___________并入了联邦德国。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⑤___________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保加利亚
民主德国
南斯拉夫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
①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②经济制度: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__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
(2)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__________”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________________
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两弹一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
(1)背景: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
(2)过程: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2010 年,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
_____________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改革
开放
农业现代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深化了对___________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___________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十九
人类社会
社会主义
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启示
1.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有成功,也会有暂时的失败,但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毫不妥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方式、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史料探究 释疑难
主题 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探究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提示1:史料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史料二 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摘编自《苏联兴亡史论》
探究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2:原因: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目标;放弃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严重的国内民族矛盾等。
史料三 这些国家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探究3:据史料三,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3: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明显;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东欧“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拓展】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都面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
②都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③都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
④改革均以失败告终,但都冲击了苏联模式。
(2)不同点
①侧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领域;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领域;戈尔巴乔夫改革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②结果:赫鲁晓夫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勃列日涅夫改革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2.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2)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3.东欧剧变的原因
(1)内因
①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失误;未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②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盲目照搬西方模式。
(2)外因
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攻势。
②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课程延伸 提素养
勃列日涅夫丧失世界变化的机遇
1970—1980年,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进入以集成电路为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发展的新阶段,这场革命被称为“微电子革命”或新技术革命。在微电子革命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再是煤炭开采量和钢铁产量,而是微电子技术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强调个人创造性、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当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没有认识到新技术革命对计划经济将构成最为严峻的挑战。苏联经济发展停留在以传统工业增长为主体的阶段,新的高技术产业处于落后状态;
经济发展主要靠军事动员体制运行,在军事工业中投入大量的技术手段和最好的技术力量,80%的工业生产量服从于军事工业综合体,国家将国民收入的34%到36%投入军事需要;90%以上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苏联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也无法增加苏联人民的福利,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勃列日涅夫没有在已经变化的世界中革新自己的思想,创立能够将人民团结起来的有效理论。苏联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落后于新型工业国十年以上。
随堂训练 测达标
1.(2023·河南联考)20世纪60年代中叶,苏联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利润和奖金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这表明,当时苏联(  )
A.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B.极力冲破斯大林个人崇拜
C.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A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叶,苏联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利润和奖金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可知,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旧体制的改革,没有体现个人崇拜信息,排除B项;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C项;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河南统考)1962—1963年底,苏联经济学界就“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把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学界也卷了进来。由此可知(  )
A.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B.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得以延续
C.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
D
解析:据题干可知,苏联经济学界将东欧等国经济学界卷入“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的讨论,据所学可知,价值规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进行讨论并没有否定它,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到西方经济理论的优点,对当时斯大林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D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对西方价值规律的讨论,不能就此认定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排除A项;据所学,苏联已经在1928年停止新经济政策,本观点与题干时空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的信息只能表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意识到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出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天津武清)1975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57.5%,军费开支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3%,苏联的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的导弹从1963年分别约占美国的23.6%和44.6%到1975年在数量上超过美国。这说明(  )
A.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B.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
C.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
D.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在军事上不断加大投入,致使国内经济发展畸形,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苏联在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导弹的数量上超过美国,不代表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排除B项;此时苏联在争霸中占据优势,但不能说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浙江宁波)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
解析:根据题意“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可知,题干显示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使得原来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忽略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题干显示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一个诱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浙江统考)1950年,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几乎取消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南斯拉夫的改革(  )
A.使其摆脱了苏联的影响
B.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C.走向“福利国家”道路
D.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
D
解析:根据材料,南斯拉夫改革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这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国家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排除A项;南斯拉夫改革意图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并未放弃社会主义方向,排除B项;福利国家也就是国家实施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但是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6.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于199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下表是书本第九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第二节的目录,本节所述内容发生的根源是(  )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实验和联邦的分裂及内战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和联邦一分为二
……
B
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B.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C.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急剧的变化
D.东欧国家国内都遭遇严重危机
解析: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第二节的目录”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受到苏联模式影响,出现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于是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B项正确;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成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源,排除A项;此时的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变化是表现,不是根源,排除C项;“东欧国家国内都遭遇严重危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第八单元 第20课
一、素养达标
1.1950年到1953年,赫鲁晓夫三次在莫斯科附近试验种植玉米获得成功,他萌发了大量种植玉米的念头,20世纪60年代苏联推行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苏联能够推行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赫鲁晓夫想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B.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试验成功的刺激
D.苏联经济体制受到致命冲击
2.(2023·河北邢台)1953年,赫鲁晓夫提出了苏联农业的改革措施:要求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加强集体农庄的建设,提高集体农庄和集体农民的物质利益;取消集体农庄庄员耕种自留地的限制,改革集体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制度,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 )
A.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B.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
C.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D.彻底否定了“苏联模式”
3.(2023·陕西西安)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据此可知,这一路线( )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
C.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D.未能突破苏联模式
4.(2023·黑龙江牡丹江)下表内容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这反映了苏联( )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0.25% 6.45% 4.95%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经济改革效果有限
C.社会主义优越性显著
D.政治局势和谐稳定
5.(2023·云南昆明)下图为苏联1965—1989年原油年产量和年消费量。据此可知( )
A.苏联经济发展趋缓
B.世界经济危机逐步加深
C.国际油价起伏动荡
D.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显露
6.(2023·广东统考)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89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1.0 -3
上表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
B.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结构缺陷
C.军备竞赛带来负担并拖垮经济
D.用行政命令干预资源配置积重难返
7.(2023·江苏金陵)1968年7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全会通过新的党章草案,宣称,捷共改革的目标是“创立一个新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一设想( )
A.为后来国家分裂埋下了隐患
B.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C.回应了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D.遭到了苏联的扼杀
8.(2023·海南期末)下表为我国1978—2007年进出口总额和外汇储备表
1978年 2007年
进出口总额 206.4亿美元 21 738亿美元
外汇储备 1.67亿美元 1.53万亿美元
出现表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
C.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
D.加入WTO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9.(2023·浙江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采取的新经济政策一直实行到1927年。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基本问题是要恢复城乡之间的贸易……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阶级和农村大农场主或富农的产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战争和革命带来的严重破坏得到恢复。但实际上经济并没有真正的进展。
——摘引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以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工作中心,从企业改革入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主要目标是从1986—2000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7%,国民收入翻一番。随着改革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的加深,1990年春,戈尔巴乔夫提出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形式,计划从目前85%降到30%左右,生产性设施、航天工业、军事设施、国家银行归国家所有。……戈尔巴乔夫改革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严重恶果。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经济政策作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戈尔巴乔夫推行“加速发展战略”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二、能力提升
10.(2023·湖北联考)1953年起,苏共开始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即降低义务交售制的比例且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1961年,苏共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的方式,由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这一时期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旨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C.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
11.(2023·陕西渭南)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主要表明苏联( )
A.经济改革成就显著
B.原经济模式还没有改变
C.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D.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12.1980—1988年,美国军费由1552亿美元增加到3198亿美元,美国国防部利用这些经费,购置了一批尖端武器。在这种情况下,1987年戈尔巴乔夫到华盛顿签署《中导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据此分析,这一时期( )
A.苏联经济面临巨大的滑坡
B.美苏冷战局面进一步激化
C.国际格局已经进入新阶段
D.美国迎来经济高速发展期
13.下表是1951—1970年部分东欧国家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表推知,这一时期表中东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1951—1955年 1956—1960年 1961—1965年 1966—1970年
保加利亚 11.2 9.6 6.7 8.8
匈牙利 5.7 6.0 4.1 6.7
民主德国 13.1 7.1 3.4 5.3
波兰 8.6 8.6 3.4 6.4
罗马尼亚 13.3 6.6 9.2 7.5
(资料来源:经济互助委员会统计年鉴)
A.借鉴苏联模式
B.实现民族独立
C.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D.重视产业协调发展
14.(2023·河南期末)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
——摘编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的特征。
(3)上述农业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第八单元 第20课
一、素养达标
1.1950年到1953年,赫鲁晓夫三次在莫斯科附近试验种植玉米获得成功,他萌发了大量种植玉米的念头,20世纪60年代苏联推行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苏联能够推行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B )
A.赫鲁晓夫想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B.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试验成功的刺激
D.苏联经济体制受到致命冲击
解析:苏联能够推行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说明从中央到地方执行力强,这得益于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项正确;赫鲁晓夫想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能大规模推行主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作用,排除A项;试验成功不是能够大规模推行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苏联经济体制受到致命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河北邢台)1953年,赫鲁晓夫提出了苏联农业的改革措施:要求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加强集体农庄的建设,提高集体农庄和集体农民的物质利益;取消集体农庄庄员耕种自留地的限制,改革集体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制度,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 B )
A.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B.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
C.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D.彻底否定了“苏联模式”
解析:根据材料“要求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加强集体农庄的建设,提高集体农庄和集体农民的物质利益;取消集体农庄庄员耕种自留地的限制,改革集体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制度”可知,苏联赫鲁晓夫在农业上的改革措施,加大农业投资和建设,提高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等,都有利于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村的利益,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改革,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市场的作用,排除C项;彻底否定了“苏联模式”,“彻底”一词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陕西西安)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据此可知,这一路线( D )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
C.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D.未能突破苏联模式
解析:根据材料“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仍在坚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坚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符合人民利益,排除B项;坚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不利于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黑龙江牡丹江)下表内容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这反映了苏联( B )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0.25% 6.45% 4.95%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经济改革效果有限
C.社会主义优越性显著
D.政治局势和谐稳定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1980年苏联。根据材料可知,从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逐渐下降,说明当时苏联经济改革效果有限,B项正确;材料显示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下降,不能体现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A项;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逐渐下降,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排除C项;材料说明当时苏联经济改革效果有限,未体现政治局势,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云南昆明)下图为苏联1965—1989年原油年产量和年消费量。据此可知( A )
A.苏联经济发展趋缓
B.世界经济危机逐步加深
C.国际油价起伏动荡
D.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显露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原油产量和消费量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趋于停滞,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经济在斯大林模式下发展趋缓,对能源的需求减少所致,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该时间段没有持续的经济危机,排除B项;材料反映苏联原油的年产量和消费量,与国际油价无关,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二战后就已显现,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广东统考)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89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1.0 -3
上表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
B.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结构缺陷
C.军备竞赛带来负担并拖垮经济
D.用行政命令干预资源配置积重难返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76—1990年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三项数据都逐渐下降,至1990年呈现负增长,从时间上可以断定,其直接原因是苏联几经改革造成的后果,但究其根源却是斯大林模式弊端导致的,即用行政命令干预资源配置积重难返,D项正确;A项说法干扰性比较强,但从属于用行政命令来进行资源配置,排除A项;B项与经济负增长有一定关系,但并非最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主要是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经济停滞的原因,排除。故选D项。
7.(2023·江苏金陵)1968年7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全会通过新的党章草案,宣称,捷共改革的目标是“创立一个新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一设想( D )
A.为后来国家分裂埋下了隐患
B.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C.回应了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D.遭到了苏联的扼杀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创立一个新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模式”不符合斯大林模式之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特征,因此遭到了苏联的扼杀,D项正确;这一设想与分裂无关,排除A项;这一设想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排除B项;材料与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3·海南期末)下表为我国1978—2007年进出口总额和外汇储备表
1978年 2007年
进出口总额 206.4亿美元 21 738亿美元
外汇储备 1.67亿美元 1.53万亿美元
出现表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
C.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
D.加入WTO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解析: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进出口总额和外汇储备不断攀升,故A项符合题意;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是我国深化对内改革的表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2001年我国加入WTO,它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9.(2023·浙江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采取的新经济政策一直实行到1927年。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基本问题是要恢复城乡之间的贸易……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阶级和农村大农场主或富农的产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战争和革命带来的严重破坏得到恢复。但实际上经济并没有真正的进展。
——摘引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以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工作中心,从企业改革入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主要目标是从1986—2000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7%,国民收入翻一番。随着改革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的加深,1990年春,戈尔巴乔夫提出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形式,计划从目前85%降到30%左右,生产性设施、航天工业、军事设施、国家银行归国家所有。……戈尔巴乔夫改革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严重恶果。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经济政策作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戈尔巴乔夫推行“加速发展战略”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答案:(1)特点:计划和市场并存,国有经济占主体(或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评价: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2)措施:改善生产和管理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降低公有制的比重。根本原因: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解析:(1)特点:据“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可知,国有经济占主体(或国家掌握经济命脉);据“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基本问题是要恢复城乡之间的贸易……”可知,在坚持国家计划的同时也注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由此得出计划和市场并存。评价:根据材料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战争和革命带来的严重破坏得到恢复”可知,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根据材料一“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阶级和农村大农场主或富农的产生”可知,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从深远影响看,新经济政策也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措施:据“从企业改革入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可知,改善生产和管理体制,意图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据“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可知,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降低公有制的比重。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二“改革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严重恶果”,指出苏联完全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二、能力提升
10.(2023·湖北联考)1953年起,苏共开始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即降低义务交售制的比例且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1961年,苏共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的方式,由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这一时期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 C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旨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C.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共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提升国家采购的比例,农产品的采购改为合同订购,按地方市场价格购买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这些政策的转变表明苏联对苏联模式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的作用,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材料只是改革措施未说改革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是关于农业收购制度的调整,不是分配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消费合作社向农庄购买销售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可知,还在发挥集体农庄的作用,未改变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3·陕西渭南)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主要表明苏联( B )
A.经济改革成就显著
B.原经济模式还没有改变
C.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D.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并结合所学,二战结束后,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改革也没能突破这一体制。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依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B项正确;结合所学,苏联70年代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70年代苏联依然大力发展军事,但材料没有对比信息,并不能说明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排除C项;材料中苏联的做法确实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但是材料只涉及了措施本身,没有涉及措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2.1980—1988年,美国军费由1552亿美元增加到3198亿美元,美国国防部利用这些经费,购置了一批尖端武器。在这种情况下,1987年戈尔巴乔夫到华盛顿签署《中导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据此分析,这一时期( A )
A.苏联经济面临巨大的滑坡
B.美苏冷战局面进一步激化
C.国际格局已经进入新阶段
D.美国迎来经济高速发展期
解析:据材料“美国国防部利用这些经费,购置了一批尖端武器。在这种情况下,1987年戈尔巴乔夫到华盛顿签署《中导条约》……”,可知美国增加军备投入,而苏联减少军事部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面对国内经济全面滑坡的困局,苏联无力再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A项正确;材料中苏联削减军备,反映出美苏关系有所缓和,排除B项;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国际格局进入新阶段,排除C项;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A项。
13.下表是1951—1970年部分东欧国家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表推知,这一时期表中东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1951—1955年 1956—1960年 1961—1965年 1966—1970年
保加利亚 11.2 9.6 6.7 8.8
匈牙利 5.7 6.0 4.1 6.7
民主德国 13.1 7.1 3.4 5.3
波兰 8.6 8.6 3.4 6.4
罗马尼亚 13.3 6.6 9.2 7.5
(资料来源:经济互助委员会统计年鉴)
A.借鉴苏联模式
B.实现民族独立
C.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D.重视产业协调发展
解析:据表可知,1951—1970年部分东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各国采用苏联模式密切相关,A项正确;实现民族独立只是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前提,不是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虽然有少数东欧国家实行经济改革,但是没有对外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这种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部分东欧国家在战后采取苏联模式,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产业结构不合理,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
14.(2023·河南期末)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
——摘编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的特征。
(3)上述农业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答案:(1)措施: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
(2)特征: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的作用。
(3)启示: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可归纳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可归纳出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可归纳出种植玉米。
(2)特征:根据材料二“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可归纳出改变组织方式;根据材料二“新兴的市场……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可归纳出发挥市场的作用。
(3)启示:结合材料从这些改革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之中来寻找启示。如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