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1.(2023·德阳)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书即书信,古时又称“尺牍”“尺素”或“信札”。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我们学过的《诫子书》《与朱元思书》都是古人的书信。
B.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惊艳世界。如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选择了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现白露时节。
C.《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曾荣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自由颂》《园丁集》《飞鸟集》等。
D.《梅岭三章》选自《陈毅诗词选集》,写于陈毅同志负伤被围梅岭之际。这组诗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2.(2022·遂宁)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文章启迪我们直面人生,勇担责任,并从中获得超越小我的大快乐。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重回阔别十年的延安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C.诸葛亮在北伐前向刘禅呈上《出师表》,言辞恳切地提出广开言路、任人唯亲、亲贤远佞三条建议,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赤诚之心。
D.《刘姥姥进大观园》记叙了刘姥姥到京城,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夫人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的故事。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
3.(2022·昆明)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B.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宋代的李清照属婉约派,但她也创作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词作。
C.郑振铎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猫》。他在文中抓住三只猫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D.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前者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者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
4.(2023·改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报时常用辰牌、中牌等字样来指时间。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B.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是古代学官名。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如《渔家傲·秋思》《满江红(小住京华)》等。
D.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都是现代诗;郭沫若的《屈原》是歌剧。
5.(2022·怀化)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B.春节贴春联、拜年,端午节赛龙舟、挂艾草,重阳节登高、喝雄黄酒,这些都是传统节日的习俗。
C.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取别号。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D.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都要求对仗。
6.(2022·连云港) 找出诗句与节气搭配不当的一项(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
B.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
C.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立春
D.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处暑
7.(2022·新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B.《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四世同堂》等。
C.《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小说中的“变色龙”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
D.“冠”是古代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
8.(2022·云南)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冠是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的束发带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指年已二十。
B.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我国主要河流及有关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等作了详细记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汪曾祺常常撷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入文,其散文平淡自然,饶有趣味。《昆明的雨》体现了这一特点。
D.雨果是十九世纪享誉世界的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9.(2022·株洲)小红梳理了一些文学与文化常识,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诗歌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
B.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C.“尊君”“令尊”“惠顾”“惠赠”“见谅”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敬辞。
D.山水画是国画的一种,它以描绘山川景物为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10.(2022·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告子下》。
B.茨威格,意大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C.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D.《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北岸。“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阳”相对。
11.(2022·衡阳)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长于记人,塑造了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周亚夫,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陈涉。
B.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不凡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的不幸。
C.“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集序》;“颜筋柳骨”则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但一丰腴、一清瘦,各具特色。
D.古代汉语在数量表达上,一般不用量词,而是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如“余拏一小舟”“又用篆章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加“有”字,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2.(2023·凉山)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望》的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被誉为“诗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叶圣陶,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倪焕之》。
D.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变色龙》《我的大学》。
13.(2022·绥化)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典雅细致的昆曲、雍容华贵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B.《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
C.《孔乙己》选自《呐喊》,孔乙己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14.(2023·改编)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岑参,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草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15.(2023·改编)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游山西村》。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踏青,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集音、形、义于一体。汉字中的形声字是由形旁、声旁构成的。
16.(2023·改编)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17.(2023·改编)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牧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牧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18.(2022·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春联、寿联、名胜古迹等。
B.《史记》是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C.重阳,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有登高赏秋的风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感恩敬老等内涵。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C 7.C 8.D 9.C
10.C 11.A 12.D 13.D 14.D 15.C 16.B 17.A
1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