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Ⅰ 卷1至2页,第 Ⅱ 卷2至2页。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2小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据悉:从2021年开始浙江省要重点推进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右图为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航天基地。根据材料,据此完成第3小题。
3.宁波与已建成的四大航天基地相比,描述正确的是( )
A.与西昌相比,产业协作条件好,科技人才多
B.与文昌相比,发射时,可以节省更多燃料
C.与酒泉相比,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D.与太原相比,线速度更大,发射安全性更好
4.下面四幅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①②③④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其中MN为晨线,N为晨线与极圈的切点。读图,完成5-6小题。
5.此时北京时间为( )
A.5时04分 B.4时 C.13时20分 D.5时20分
6.此时,东半球上属于今天的范围是( )
A.20°W~0° B.20°W~0°~40°E
C.40°E~160°E D.70°E~180°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据此完成第7题。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芝加哥当地的区时为( )
A.22日12时 B.22日18时 C.23日12时 D.23日18时
下图为世界四地一年内正午太阳方向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8-10小题。
8.图中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I、Ⅱ B.Ⅱ、Ⅳ C.Ⅱ、Ⅲ D.Ⅲ、Ⅳ
9.Ⅱ与Ⅲ地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均位于太阳直射的最高纬度 B.均位于南北纬23.5°之间
C.正午太阳方位全年相同 D.一年接受两次太阳直射
10.秋分到冬至( )
A.Ⅰ地昼渐长 B.Ⅲ地正午影长渐短
C.Ⅱ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D.Ⅳ地由极昼变为极夜
读图,完成11-12小题。
11.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13.下图是月相图,图中月相出现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③④①②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著名旅游景点“蓝窗”分布在该国戈佐岛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发生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沉积、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B.地壳抬升、沉积、海浪侵蚀
C.海浪侵蚀、沉积、地壳抬升 D.地壳抬升、海浪侵蚀、沉积
15.“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人类活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综合题
16.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部分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此时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
(3)此时,赤道与晨线、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 和 。
(4)此时,45°E所在地的日期为 ,45°E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时。
(5)该日地球接近 (远日或近日)点,公转速度铰 (快或慢)。
(6)据上图信息,在下图中画出此时“极地俯视图”中的“昼夜半球分布”的示意图。(3分)
17.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22分)
(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 ;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 ,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
(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 ;B 。
(3)冬至日,为使嘉兴地区(30°N)的太阳能热水器获得最多的热量,该日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α的度数最适合为 ,此日后夹角α将 (增大或减小),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 (加快或变慢)。
简述11月中旬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四川省内江市(29°N,105°E)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利用一竹竿,连续一周观察了从日出到日落竹竿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以此阐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周的观察发现该地竹竿影子朝向在每日的推进中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其中一日的观察结果图(图中实线表示不同时刻竹竿的朝向和影长)。
(1)分析说明同学们通过观察能够阐释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分)
(2)分析图中竹竿影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3)指出当图中竹竿影子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并说明原因。(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分每题,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B D C A B A B C A D A B
16.(除批注外,每空2分)
(1)(23°26′N,180°)
(2)南极圈(或66°34′S)及以南地区
(3)90°E 90°W (位置可交换)
(4)6 月22日 3
(5)远,慢
(6) (3分)
17.(除批注外,每空2分)
(1) ② ④ ① ④①③②
(2) ④ ②
(3) 53°26′ 减小 加快
(4)昼长夜短(2分);
昼先变短,冬至日后变长(1分);夜先变长,冬至日后变短(1分)。
18.(1)阐释一: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一的昼夜交替。经过一周的每一日的日出至日落时段的观察,可以发现每一日日出日落交替出现,说明昼夜不断交替。
阐释二: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之一的昼夜长短变化。竹竿影子的朝向与日出、日落方向相反。一周内竹竿影子朝向变化,说明日出和日落方位发生变化,则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阐释三: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之一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周内正午竹竿影子的长短发生变化,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发生了变化。(2分每点)
规律:日出与日落时,竹竿影子最长(1分);
随后逐渐缩短(1分);
至正午竹竿影子最短(1分)。
原因:日出与日落太阳高度为零,竹竿影长最长(1分);
随后太阳高度增高,竹竿影长渐短(1分);
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竹竿影子最短(1分)。
(3)13时(2分);内江市位于105°E,与120°E(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之间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120°E位于105°E以东,早一小时,即为l3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