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上 快乐的午餐 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上 快乐的午餐 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9 17:0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午餐》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继续教学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教学难点:
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小松鼠、杯子、盘子、勺子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今天的课题是?
生:快乐的午餐。
师:那到底是谁去吃午餐了呢?(进入下一页课件)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松鼠到了餐厅里。可是这个餐厅服务员呀,好像有点不负责任,小松鼠来了以后呢,先给他们把吃饭的用品摆在桌子上啦,摆的乱七八糟,然后人就不见了,小松鼠们围坐在桌子前,还没吃到饭呢,就吵开了,他们在吵什么呢?来,竖起耳朵听一听,小松鼠,你们在吵什么呀?
二、盘子够吗?
1.师出提问:盘子够吗?
2.师提问:他们在吵什么呢?
陈诗涵:盘子够吗?
师:小松鼠问的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盘子够吗?
张腾信:盘子够就是多了几个。
师:就是多了几个,我怎么听不懂呀,盘子跟谁比够不够?(因为这是需要“比较”的信息,所以要多问几句,让学生明确比的对象。)
任轩凯:要跟小松鼠比。
师:噢,就是要和小松鼠的数量来比一比。如果怎么样就够了?
杨王祥:数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
师:怎么样就够了?你刚才说了一个词叫相等,很厉害,因为我们知道呀,人们吃饭的时候,一般来说一个人用一个盘子就够了。那一只小松鼠就需要一个盘子,所以你看杨王祥可厉害了,他说话说得可好了,我们得知道小松鼠的数量和……
生:盘子的数量。
师:谁的眼睛最亮,快去数数有几只小松鼠?
生:五只,六只。
师:到底有几只呢?让我们指着数一数。(师指课件图片)1、2、3、4、5、6。有六只小松鼠,那盘子呢?
杨梓安:盘子也是6。
师:咱们来数一数好不好?预备起1、2、3、4、5、6。那你们得出什么结论了?
姜宇轩:他们俩的数量相等。
师:数量相等,你们觉得是不是盘子就够了?我们同学可聪明了,我们都知道六只小松鼠六个盘子刚刚好,可是小松鼠却不明白,为什么说六只小松鼠六个盘子就够了呢?
任轩凯:因为他们全是六个,所以是一人一个。
师:这个词说得好,跟老师说一遍,一人一个。
师:小松鼠有六只,张老师把它贴在这儿,数一数。(老师将松鼠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那你要告诉小松鼠,为什么六个盘子就够了?谁能来摆摆盘子,让小松鼠一看就明白了,六个盘子就够了?
张添格上台贴上盘子,老师在旁边随着贴上的盘子和同学一起说:你一个盘子,你一个,再给你一个……
当学生贴完后,师:快把掌声送给她。张添格,要想看得更清楚,还可以这样做。(师在前两个盘子和松鼠间一一对应画上虚线。让学生继续添画。
在张添格画的过程中,老师提问:我画了些小点点,这是什么意思呀?
师:我和张添格,我们俩个人画的小点点、竖线,是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呀,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画?
张偲宸:因为这样子才能明白,哪个小松鼠对的是哪个盘子?
师:说得真好。回忆一下,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会不会说,哎,这个盘子我用,妈妈这个盘子你用,爸爸你用那个盘子……这样才能一一对应。(先摆后画、用图示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和理解,每只松鼠都有1只盘子,盘子没有多余的,这就说明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 一样多,也就是相等。最后通过师生对话,引发学生的回忆,这样做的道理。)
师:通过一一对应,我们知道了小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是一样多的,小松鼠有几只呀,张老师把它写下来,盘子呢,也是六个。(老师在田字格中,在两种图片的前面书写数字,因为最近一直在练习数字的书写,所以及时示范非常重要。而两个6的对比,也让孩子们对“相等”有所感悟。)
师:他俩都是六,我们可以给他写上三个字,一样多。(板书在旁边)
三、勺子够吗?杯子呢?
此时,下面的学生为杯子和勺子的数量争吵起来,看来孩子对餐具够不够很感兴趣,而且他们更关注的是小松鼠们能不能顺利吃上午餐?
师:请吴胤喆来说说你的发现。
吴胤喆:我在书上数杯子的时候,画了几个小点点,然后就知道是几个了。
师:哟,他还用了做标记的方法,来,全班同学都有,咱们一起在课件上标记一下,预备起,1、2、3、4、5、6、7,那你们觉着杯子怎么样?
刘阳睿泽:多了一个。
其他同学:多了两个。
师:有人说多一个,有人说多两个,谁能上去摆一摆,让我们明白,到底多几个?(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刻,其实是最好的时刻,有了问题,才更有了操作的必要性。)
张雨菡上台摆杯子的图片。
其他同学随着摆放,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
当张雨菡贴到第七个的时候,下面有人喊到:“不要再贴了!”张雨菡仍继续贴完。(其实,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贴6个,就够小松鼠用了。)
师:但是,事实上就是有七个杯子。对不对,那你再用这个笔来表示一下,我们同学就知道多几个了,请同学们用心看。
张雨菡一一对应地把杯子和盘子连线。
师解释:一个杯子对一个盘子,其实也就对的是小松鼠。
师:同学们,这次我们还用不用争呀?,很明显,杯子的数量比小松鼠的数量要怎么样?
生:多一个。
师:好,你们把这三个字再说一遍,张老师把它记下来。板书“多一个”。
师:那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遍。
杨王祥:多一个。
师:谁比谁多一个?要说完整。
张添格:杯子比松鼠多。
师:是,杯子比松鼠多,但忘了说,多一个。
张歆童:这幅图上有六只小松鼠,六个盘子,多了一个杯子。
师:那杯子的数量呢?说完整。
张歆童:杯子有七个。(把一句话说完整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这个孩子想说的更完整一些,是不是因为老师太强调完整了,这里是不是应该作一个示范更好,我也在思考。)
师:杯子有七个说得很好,但是,谁比谁多一个该怎么说呀?
杨文杰;小松鼠有六个,盘子有六个,杯子有七个,比松鼠多一个。
师:杯子的数量比松鼠多一个,那盘子的数量又该怎么说呀?
杨文杰:一样多。
师:说完整。
杨文杰:盘子对应就是一样多。
师:盘子的数量和小松鼠的数量一样多,谁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试试?
姜宇轩:小松鼠比杯子多一个。
师:哎,他怎么跟你说的不一样呀,到底是小松鼠比杯子多一个呢?还是小松鼠比杯子少一个呢?你们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你们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你发现光说多一个少一个不行,要说清楚谁比谁多。
生齐:小松鼠比杯子少一个
师:那反过来说,杯子比小松鼠怎么样?
生齐:多一个。
师:谁能把这两句话说完整?
桑佳颜:小松鼠比杯子少一个,杯子比小松鼠多一个。
师:快把掌声送给她。真好,如果能再加个词就更好了,如果你能说小松鼠的数量比杯子少一个,那就更好了啊,谁来试一试?
张雨菡:小松鼠的数量比杯子少一个,杯子的数量比小松鼠多一个。
师:三下掌声送给她。说得太好了,那你们谁能说说小松鼠和盘子?
井泽菡:小松鼠和盘子一样多。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说一遍,小松鼠的数量……
生:小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训练一年级的学生把话说完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师:那这个时候你们应该替小松鼠说句话,小松鼠应该给服务员说,“服务员,我们这儿多了一个?”
生:杯子。
师:请你把它拿走,另外一只聪明的小松鼠还会拦住服务员,你别光把杯子拿走,还有什么事儿要给他说?
生:勺子!
师:还有勺子的事儿呢,好,谁来给我们摆摆勺子?孙恺泽安静地举手,老师要叫他。
孙恺泽上台摆勺子,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师:用心看,孙恺泽不是随便摆的,好,我们孙恺泽太棒了,那你能不能把线画上,让大家看的更明白?
孙恺泽一一对应地连线。
师:小松鼠可不会说话,你能不能替他给服务员说一句话?
孙恺泽:勺子少两个。(孩子这样说是正常的,我们都明白,问少几个是要和小松鼠的数量去比,但是孩子把勺子摆在了杯子的下面,直观就是少两个。)
师:和谁比少两个?
孙恺泽:勺子和杯子比少两个。
师:他的话没说错,勺子和杯子相比,勺子比杯子是少了两个。但是,是不是杯子在吃饭?
生:不是。
师:谁在吃午餐?
孙恺泽:小松鼠。
师:所以我们的勺子应该和谁比?
孙恺泽:小松鼠。
师:那你比的结果是?
孙恺泽:少一个。(把话说完整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师:感谢你,说的真好,哪位能同学能把“少一个”这句话说完整?
刘昕怡:勺子比松鼠少一个。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完整的话,来,我们一起学着说一遍,勺子比松鼠少一个。(此时,我不再纠缠“数量”了,因为我发现,能把谁和谁比说清已经不容易了,规范、完整地表达,让我们一步一步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师板书“少一个”。
师:有六只松鼠,却只有五把勺子,让我们代替小松鼠给服务员说句话吧。
生:服务员,服务员,请给我们添个勺子。
生:服务员,服务员,盘子刚刚好,杯子多一个,勺子少一个。
师:我们同学都是在用盘子,杯子和勺子和小松鼠去比。所以我们说盘子刚刚好,杯子多一个,拿走,勺子少一个,添上,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去吃午餐。服务员说:哟,快乐的午餐,要是没有一三班小朋友的帮忙就快乐不起来了,就成了争吵的午餐了。可是有了一三班人的帮忙,他们的午餐真的吃得很愉快。(这个情境是孩子们喜欢的,真正融入情境,有利于孩子们理解,有利于孩子们把话说完整。)
师:那个服务员好可怜,被餐厅老板叫回去。
生:开除了。
师:没有开除,餐厅老板给他看了三幅图,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一一对应图)
(黑板上已经用实物卡片摆过了,对应过了,课件还要不要再出现?这是很多老师的一个困惑。不出现吧,配套课件中有,而且课件的确比孩子画的、摆的更清楚,出现吧,又感觉重复了,课堂节奏似乎被拖慢了。我和大家一样,也有这种困惑,也曾经想过在上课前把这几页PPT直接删掉,免得影响课堂。但课件上每次都是和小松鼠在比,比黑板上的图更清晰直观,而且迅速展示,孩子们更能整体感知,衡量再三,还是保留了课件,但为了不重复,在课件演示的同时,让同学回忆自己班同学摆的过程。是回忆,也是梳理。)
师:这是同学们刚才做的,盘子的数量?
生:和小松鼠一样多。
师出示第二幅图:这是咱班哪位同学摆的?
生:孙恺泽。
师:勺子的数量?
生:比小松鼠少一个。
师出示第三幅图:这是谁来摆的?
张雨菡:我摆的。
师:杯子的数量?
生:比小松鼠多一个。
师:大家说得特别好。(回看录像觉得此时应该让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可能会更好。)
四、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师:餐厅老板呀,又给服务员摆了一副图,来看看,这就是今天你给人家小松鼠桌子上摆的餐具,来了六位顾客,按说什么都应该是个六,结果呢,大家发现了杯子的数量不是六,是几?
生:7。
老师在田字格中板书7。
师:勺子的数量也不是六,是几啊?
生:5。
老师在田字格中板书5。
师:看着这三幅图,谁能告诉我哪一个最多,哪一个的数量最少?
杨王祥:杯子最多,勺子最少。
师:杯子的数量最多,说得好,勺子的数量最少。同学们在平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过最多和最少?
生:听说过。
师:但我们要注意两者之间是不能说最多最少的。至少要有三个数相比,大家看在7、5、6中,谁最多,谁最少?
生:7最多,5最少,勺子最少。
师:那谁是中间?
生:6。
师:要有最多有最少,至少有三个物体一起比,才能提到最多和最少。
师:餐厅老板就告诉这个服务员说,以后你给客人拿餐具的时候要成套成套的拿,什么意思?
生:有一个客人来了,你就要给他一个盘子,一个勺子,一个杯子。
师:是呀,你给人家多了个杯子,少了个勺子,人家的饭都吃不好了,没有一三班同学的帮忙,午饭就吃不好了。
师:今天啊,同学们学了几个新词,以前大家都知道谁多呀,谁少呀,但是你今天发现你在说的时候,调换了个顺序,那句话就有可能错了,是不是啊?我们说杯子的数量比小松鼠多一个,小松鼠的数量比杯子少一个,你要不管那个大前提,你光说多一个多一个,那是有可能就错了,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特别好,张老师要表扬大家。
五、练习
师:现在呀,我们悄悄地把数学书翻到第14页,因为呀,数学书上有我们感兴趣的东西。
1.数学书上有我们感兴趣的题目,我们第一题要来画一画,我知道大家都会画,可是不按要求是不行的,所以全班同学,我们一起来读题。
生:画正方形,正方形和帽子一样多。
师:再读一次。(读题也是需要训练的)
生:画正方形,正方形和帽子一样多。
师:你这个正方形能不能胡乱画?
生:不能。
师:他得满足什么条件?
祝灿灿:要跟他们一块儿。
师:跟谁一块儿?
桑佳颜:要跟他们一样多。
师:要跟谁一样多?
桑佳颜:帽子。
师:那也就是说,像刚才咱们同学贴的那个样子,我们是不是要一一?
生:对应。
师:这儿有一个帽子,我就要给这儿画一个?
生:正方形。(师用课件展示)
师:有两个,我就得画两个,题目中有几个呀?
生:三个。
师:你就要画三个。来,拿出笔,一一对应,我们看谁的正方形数量又对,画的又漂亮。(了解题目要求,按要求做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年级的学生在刚开始时,很多题目并不是不会做,而是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往哪里做?所以一定要有准确的示范,把正确答案写出来了也没有关系,模仿也是一种学习。)
老师在班中巡视,个别指导:画在帽子的下面;没拿笔吗?借给他一支笔……
师:谁用你的坐姿告诉我,你的正方形画得跟你的帽子一样多,特别好。
师:好的,我要奖励第二个会读题的人啦,画竖线预备起……(这里估计到一部分孩子不认识竖线,所以要引导着读)
生:画竖线,竖线和钉子一样多。
师:读得不整齐,再来一遍。
生:画竖线,竖线和钉子一样多。
师:那你就是,有一根钉子就要画一条竖线。
师:开始,安静画的人是谁?
师巡视。
师: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画好了。
师用课件演示第2小题的答案:来,画得好的人往这儿看。来,数一数你的竖线,(老师点数课件)1、2、3、4、5。
学生都点头,老师也竖起了大拇指。
师:哎呀,第三个题可跟前面不一样了,这个读的时候一定得注意,画圆圈,预备起……
生:画圆圈,圆圈比小松鼠多。
师:问题来了,谁会?谁思考啦?(个别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了)
石琛睿:我还不知道竖线画几个?
师:他的上道题还没有完成,我们来帮帮他,大家先帮他读读题。
生:画竖线,竖线和钉子一样多。
师:有一根钉子,你就画一根竖线,你画了几根?
石琛睿:5根。(这也是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出现了,就得解决,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值得尊重)
师:(指课件)这道题太难了,把我们好多人难住了,再读一遍要求吧。
生:画圆圈,圆圈比小松鼠多。
师:圆圈要比小松鼠多,多几个,你知不知道?
生:1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杨文杰:多3个。
师:他想多3个,可以。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任煊恺:多4个。
师:可以。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张添格:多5个。
师:对的,但多5个就多的太多了,画起来地方就有些不够用了,多1个,行不行?
生:行。
师:多1个就算多,那要画的同样多行不行?
生:不行。
师:看来我这个圆圈呀,一定要比几个多?
生:比4个多。(因为有4只小松鼠)
师演示课件:我要画圆圈,一定要比4个多。1、2、3、4、5,那我多一个行不行?
生:行。
师继续演示,增加圆圈数:那我多两个行不行?
生:行
师:多三个都可以,但是你不能太多了,你说老师我多的那都画不下了,没有必要。
师:现在请你来画,可以多一个,可以多两个……
生:我多了4个。
生:我多了3个。
师:可以。
师:好,那最后一道题我们和平常读的不一样,看看张老师的嘴巴,这道题读的时候不能出声。(因为类似的题目,学生已经读了3次了,已经很疲劳了,为了调动兴趣,关注题目的要求,这一次用的是只做口型,不出声的读题方法,学生反而安静了)
生(悄悄地):画三角形,三角形比小熊少。
师:你又有了什么疑问?
王馨瑶:就是三角形得少一个。
师:哦,他觉得要比小熊少一个,行不行?
生:行。
师:少一个就算少,OK,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姜宇轩:画三角形,比小熊少两个。
师:可不可以?他画的三角形,想比小熊少两个,行不行?
生:可以。
杨王祥:画三角形,比小熊少3个。
师:好的,同学们,你来画,我来看。
师巡视,发现吴胤喆最后两题都做错了。
老师拿着吴胤喆的书展示了他的答案,圆圈画了4个,三角形画了6个,提问:谁知道吴胤喆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画?
张偲宸:他画的都是一样多。
师:吴胤喆该不该批评啊?读清题目的要求多么重要呀,来我们全班同学帮吴胤喆读题。
生:画圆圈,圆圈比小松鼠多。画三角形,三角形比小熊少。
师展示课件上的三角形,分别有5个、4个、3个、2个、1个:你看,有人这么画(5个),有些人这么画(4个),有些人这么画(3个),还有人这么画(2个),还有一个最偷懒人的这么画(1个),都是可以的。
师:那我们不画三角形了,行不行?
生:不行。
师:是呀,你不画就没有了,当然不行,最少也得画一个。
师巡视全班:我要表扬,我要表扬画的好,还安静的同学。
2.哪一堆正合适?画对号。
师:快下课了,看你能不能坚持住,坚持啊坚持,坚持。小松鼠呀,吃到了美味的午餐,小狗还饿得嗷嗷叫呢,小狗最爱吃什么啊?
生:骨头。
师:可不敢给他们分不匀啊,来读,每只,预备起。
生:每只小狗1根骨头,哪一堆正合适?
师:把哪一堆给它们比较合适?
杨王祥:第2个。
师:把第二堆给他们,为什么?
刘阳睿泽:因为小狗是5个,骨头也是5个。
师:他俩是一一对应,真好,我们一起来说一句话:小狗的数量和骨头的数量一样多。
生:小狗的数量和骨头的数量一样多。
师(在课件上演示):张老师来打一个对号,你们也打个对号,打好了,把这句话再说一遍。(首次出现这样的题目,也需要演示做法)
生:小狗的数量和骨头的数量一样多。
师:孙恺泽说,张老师,你给他六根骨头不是更好吗?五只小狗给了六根骨头就会争起来。
师:第二幅图,小朋友们拿着筷子要去干什么?
生:吃饭。
师:每人几双?
生:1双。
师:哪一个合适,请你打上对号。
师:大家都特别厉害,厉害的人自己要会说一句话,小女孩儿的数量,预备起……
生:小女孩的数量和筷子的数量一样多。
生:一一对应。
师:真好。
3.比一比,最多的画对号,最少的画圆圈。
师:这次就不是两样比啦,是不是要三样才能最多最少,这一次,请孙恺泽给咱们看看,最多的让干什么,给大家读一下。
孙恺泽:最多的画勾,最少的画圆。
师:最多的要打对号,最少的画圆圈。请同学们自己画一画,谁画好了用坐姿告诉大家你画好了。
师:谁想汇报一下自己画的结果?
姜宇轩:我画的是,足球画了一个对勾,篮球画了一个圆圈。
师:谁跟姜宇轩一样?掌声送给他,掌声送给他。
师:那这幅图你们会画吗?好,快画,画完人用坐姿告诉我。
师用课件展示结果:好,谁跟我一样?点点头。(题目的处理方法不能完全相同,在学生已经很疲劳的时候,简单的题目节奏可以稍微加快一些)
4、猜一猜,灰兔子采了多少个蘑菇?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啦,快来看,三只小兔他们干什么去啦?
生:采蘑菇。
师:这是一只棕色的小兔、一只白色的小兔,还有一只灰兔子,白色的小兔说了句什么话?
生:我采了5个蘑菇。
师:棕色的小兔说什么呢?
生:我采了8个蘑菇。
师:你看他笑得多开心呢,他采的可多了,(关注表情,关注细节,感受好玩有趣)那剩下这只灰兔子最好玩儿了。读读他的话。
生:我采的蘑菇比白兔的多,比棕兔的少。
师:哎哟,他给你们出难题呢。
陈诗涵:我猜7。
师:你猜它采了7个蘑菇,有没有可能?
生:有。
师:你猜呢?
杨王祥:7个。
师:你也猜是7个,还有谁跟他猜的不一样吧?
晋伊倩:我猜的是6个。
师:她猜的是6个,可不可能?
生:可能。
师:6比 5要多,但是比8少。
师:那刚才有人说也有可能它采了8个,可不可能?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可能?
张偲宸:因为他说了,他比8少。
师:它要比8少,8比8少吗?
生:8和8一样多。
师:你们太厉害了,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课后反思点一:会了怎么教?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学习数的概念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从小到大,他们有着充分的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经验。教学指导用书提醒我们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一对应”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和不等关系。可本节课的难点不是他们不会,而恰恰是他们会。正因为他们会,就不需要思考,因为小松鼠有6只,盘子有6个,就是够了,不需要说为什么。因此,我在上课时先设定了一个冲突的情境,小松鼠吵起来,吵什么?引出了:“盘子够不够?”这个问题,因为人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所以孩子们在帮助小松鼠的过程中理清楚了,需要比较的是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也为后面的一一对应打下基础。
课后反思点二:一一对应
“小松鼠不明白,为什么6只小松鼠,6个盘子就够了呢?”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了“需要一个对一个地比一比”。平时我上课是比较懒的,教具做的不多,但这节课,我觉得这个教具不可缺少。通过贴和画,学生更清楚地看到了一一对应----“这样才能看清楚哪个小松鼠用哪个盘子”,可惜此时,我还是漏说了一句:“盘子没有多的,小松鼠也没有多的,这就说明了松鼠和盘子的数量是一样多。”
课后反思点三:把话说完整
小孩子爱说爱表达,但你把机会给孩子的时候,他却往往很难完整、准确地表达。这是正常的,也是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的。这时候,需要老师有耐心去引导,有意识去引导,因为这不是一天一时的功夫。
课后反思点四:多还是少
杯子比松鼠多一个,一旦把前面调换了,结论就是错的。孩子在完整描述的过程中自然地发现:虽然黑板上写着“多一个”但要说成小松鼠比杯子多一个就不对了,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谁和谁比很重要。同时也感受到了,为什么要把话说完整。
课后反思点五:和谁比
勺子比杯子少两个,这是上台操作的孩子得出的结论。这是由于教具的摆放引起的,所以要直面这个问题,把它解决掉。
课后反思点六:练习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今天的新授时间持续了近25分钟,孩子们已经很了不起了,基本都能心在课堂上,所以当练习开始时,许多人已经很疲惫了。在这里,我虽然用了激励的手段,但效果欠佳,从课后作业的反馈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是不会读题或做题,看来在练习时还是要多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