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劣(lüè) 无耻(chǐ) 毒手(dú)
B.诬蔑(miè) 屠杀(tú) 悲愤(fèn)
C.恐怖(bù) 毁灭(huǐ) 卑鄙(bì)
D.蛮横(hèng) 挑拨(tiǎo) 离间(j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感恩在困境中帮助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坚定了信念;感恩污蔑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知道正人先正已。
B.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独裁统治,这种卑鄙无耻的行径令人发指。
C.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忙偷偷摸摸地回到座位上。
D.这件事我做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思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B.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在5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军舰识别查证、警告驱离美舰,军人住房公积金计息等问题回答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的提问。
C.本赛季欧冠决赛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在加的夫展开角逐,皇家马德里以4比1的比分完胜尤文图斯,再度捧起了象征欧洲俱乐部冠军荣誉的圣伯莱德杯。
D.《中国诗词大会》中选手的激烈比拼及嘉宾的精彩点评,唤起了国人心中对诗词的记忆和情怀,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
4.根据语境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5.思源中学文学社准备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其中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B.去年“一二 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C.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D.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二、基础知识
7.读音。
蔑
劣
捶
赋
诬
卑鄙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2)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三、综合读写
9.经典是致敬的源泉,阅读是成长的阶梯。为引导广大同学走进博大精深的经典,阅读书香世界,培养善读善思的习惯,我校将于5月18日在学校大礼堂举办“经典阅读”演讲比赛
(1)为了让这次演讲比赛活灵活现,请你设计两个可行的方案。
(2)学校准备邀请语文组组长李老师担任评委团主席,请你代表学生会组织委员王铭前往邀请李老师。你将怎样向李老师说呢?
(3)在活动当天,请你根据活动流程图,代表王铭同学向参赛选手交代相关事宜,语言连贯。
活动流程图
选手抽签(时间:13:30;地点:礼堂)→举行比赛→评委打分→嘉宾点评→校长颁奖
10.课文《最后一次讲演》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人物或事物作明暗对比;同时也善于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正面肯定的预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演说词。
四、现代文阅读
11.课堂探究。
(1)《最后一次演讲》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最后一次演讲》中,作者不断变换人称,这是为什么?
(3)如何把握《最后一次演讲》的主旨?
1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在维也纳欢迎大会上的演说
恩格斯
亲爱的同志们!
今天晚上我受到了当之有愧的接待,在我离开这个会场以前不能不对此表示深切的、衷心的感谢。我必须说,可惜现在只能由我来享受我的亡友马克思的荣誉了。我是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你们的热烈欢迎的。如果说我在参加运动的50年中的确为运动做了一些事情,我并不因此要求任何奖赏。我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们!到处都有我们的同志: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在加利福尼亚的金矿里,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大的国家,都得看看我们的神色。我们就是一个使人畏惧的强国,一个比其他强国更能起到决定作用的强国。这使我感到骄傲!我们没有白活,有人曾想用暴力来镇压运动。每一次,社会民主党都以资产阶级完全意料不到的方式做了回答。在每一次新的选举中,这使资产阶级战栗,使卡普里维战栗(暴风雨般的掌声)。刚才一位讲演人提到,在国外,我走过雏也纳的街道,看了资产阶级殷勤地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建造的非常漂亮的大厦(会场大为活跃),谁也不会再对你们估计不足了(掌声雷鸣)。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那时候我正在伦敦,7月9日无产阶级占领了维也纳,而且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巧妙地占领了它。(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与会者一再高呼:“恩格斯万岁!”)
(1893年9月14日)
(1)下列对文章内容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演说之所以出色,主要在于它有丰富的内容和富丽的文采。
B.透过全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代伟人恩格斯那高尚的人格和昂扬的斗志。
C.本文主旨是号召全体无产阶级,以这个“划时代的日子”为新的起点,顽强英勇地同资产阶级做斗争。
D.全文感情激越,演讲者与听众息息相通,才使得演讲真正具备了强烈的感召力。
(2)恩格斯:“我是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你们的热烈欢迎的。”这句话表现出恩格斯的什么精神?“这个意义”是指什么?
(3)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有误,“卑劣”的“劣”应读作“liè”。
B.正确。
C.有误,“卑鄙”的“鄙”应读作“bǐ”。
D.有误,“离间”的“间”应读作“jiàn”。
故选:B。
2.【解答】ABD.正确。
C.有误,偷偷摸摸: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符语境。
故选:C。
3.【解答】A.删除“指出”;
B.改为“几个记者的提问”;
C.“完胜”用错了“完胜”的意思是“完全的胜利”;
D.正确;
故选:D。
4.【解答】第一空,根据前文的“此追悼李公朴,他们是被反动派屠杀,表达对反动派的极大愤慨最恰当,根据前面的“心未死”可知,应该用“志不绝”,根据前文的“和平可期”,可知应该填“民主有望”。
故选:D。
5.【解答】通读文段,运用不得体的是:
①“久闻大名”意思是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只是表示自己听闻已久;本句语境是要表达对张老师的仰慕之心。
④“光临寒舍”是在别人到自己家来的时候,为表谦虚和欢迎,因此不恰当。
⑥“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用于向老师请教不恰当。
对照四个选项,B与之一致。
故选:B。
6.【解答】A.有误,这是一个倒装问句,句号改为问号。
BCD.正确。
故选:A。
二、基础知识
7.【解答】答案:
miè liè fù bēi bǐ
8.【解答】答案:
(1)形容一个人做事诚恳,言行一致。
(2)指给予,交给、使命等)。
三、综合读写
9.【解答】答案:
(1)示例:①根据演讲内容配上合适的音乐;②根据演讲内容配上合适的动作,演讲者可以选择适当的服饰。
(2)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校将于5月18日下午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经典阅读”演讲比赛,我们将倍感荣幸。
(3)示例:请参赛选手注意比赛的流程。首先;然后根据抽签结果的顺序进行比赛;接着请嘉宾点评。
10.【解答】答案:
示例: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就走上了义无反顾的追求路,不是好士兵”,法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那段历史至今仍是整个法国的骄傲,与他那种刚强果断又十分自信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他的心中一定坚信能够取得胜利,是自信的力量。
四、现代文阅读
11.【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的内容的概括。《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并号召人们斗争。
(2)本题考查人称变换的作用。本文中第一、二。第一人称强调关系亲近,第三人称是对距离较远之人的称呼,同时此文也有痛斥者、态度和关系是不同的。如本文中、揭露,显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用“他们”;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立场的坚定。
(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在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难的追悼会上,肆意捣乱,作了一次震撼全国的即席演讲,闻一多先生也不幸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毒手。虽然闻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使他们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奋力拼搏。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公朴,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演讲中,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结合文章“为什么要打要杀……也是昆明人的光荣”“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等句分析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思想感情。“杀死了人。概括主旨时要写清楚主人公:闻一多先生和李公朴烈士,内容:依据“杀死了人。
答案:
(1)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对敌人正面指斥,用“你”“你们”;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敌人的用心时,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和轻蔑之情,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更表现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
(3)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高度评价了他们的斗争精神、痛斥,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12.【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A.有误,这篇演说之所以出色。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这句话的前句“可惜现在只能由我来享受我的亡友马克思的荣誉了”可知。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意义”指“由我来享受我的亡友马克思的荣誉”。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当时他们报道说,而且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巧妙地占领了它”可知,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使资产阶级感到害怕(或答“旧世界的坍塌由此开始”)。
答案:
(1)A
(2)表现出恩格斯谦虚的精神。“这个意义”指“由我来享受我的亡友马克思的荣誉”。
(3)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