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6 08: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
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名言选录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
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
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心。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标要求:
⑴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⑵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一、年轻的反叛者(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1、革命思想的确立
⑴理想目标: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立平等的新社会
⑵背景原因:
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②对其哥哥革命悲剧的反思:
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资本论》)
2、早期革命活动
⑴参加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学生运动;
⑵1893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工人罢工;
⑶1895年会晤劳动解放社领导人普列汉诺夫思考:
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1、建党准备:
A、组织准备:
B、理论宣传:成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创办《火星报》2、建党:
⑴标志:
⑵内容:
⑶意义: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A、制定党纲(无产阶级专政)
B、形成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A、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B、标志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几个关键时刻是如何指导革命斗争的?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1、理论指导
⑴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①内容 :
A、指出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B、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胜等(“一国胜利”理论)
②意义:
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是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1、理论指导
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
A、内容:
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B、意义:
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实际问题;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依据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1、理论指导
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国家与革命》
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实践指导: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详见必修一P127)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夺权和建设的理论依据——指导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攻占反动巢穴——冬宫“阿芙乐尔”号发出进攻炮声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工







攻攻占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列宁宣布苏维埃政府成立革命成功后,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受到暴风雨般的欢呼。俄国开始了新的时代。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
㈢巩固新生政权:1、外交上:4、经济上:2、政治上:3、军事上: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一:七大-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面对内外形势,转向军事斗争组建红军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2、实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
㈢巩固新生政权:
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战争结束后,列宁等领导人认为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农:余粮收集 工:一律国有 商:取消自由贸易.贸易国有化 分配:实物配给,劳动义务制农:粮食税 工:国家资本主义 商:自由贸易 分配:按劳取酬工资制行政命令建设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稳定发展社会主义⑴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规律  ⑵造成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⑶不是向社义过渡的正确探索⑴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⑵为全面社义建设打下基础
⑶是向社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启示: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2、实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1)现代化: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
2)民族关系:
3)政权建设:
4、1924年,列宁病逝。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
㈢巩固新生政权:
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列宁的贡献:
①一个政党:
②一个国家:
③一个主义:
④一大政策:
①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三、评价列宁
1、伟大的思想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
2)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
3)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