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第五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第五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6 08: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课程标准:
1、了解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2、感受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第5课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思考:1、邓小平政治生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一落:
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左倾路线,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撤职、下放。
2、二落:
66年被批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3、三落:
76年搞全面整顿为毛泽东所不容,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三落三起:2、三落三起的秘密是什么? 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临危不惧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有毫不妥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 (1956年9月)八大上毛泽东说:“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大体上来说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1957年11月,毛泽东对赫鲁晓夫说:“这个人不简单,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个难得的人才。” ……“看见那边那个小个子了吗?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 74年12月26日毛泽东说邓小平“政治思想强”。“并在纸上写下了“人才难得”几个字。(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1、背景:二、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材料一:文革的另一后果是,60的代后期的事件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红卫兵…中大多数人无法完成教育这一事实意味着他们的职业道路和生活机遇变得更糟了。如此灾难深重的事件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发动的,这个事实损害了他们对意识形态的信仰;文化大革命削弱了他们对现存政治制度的信心,而党对此又无能为力。
材料二:华国锋仍坚持“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还令人寒心地宣称:“文化大革命”这种性质的政治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⑶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⑴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⑵平反冤假错案二、新时期的历史功绩1、背景:2、邓小平的努力:“中国不搞非毛化,但对毛泽东要非神化。”
“我们要对毛主席的一生做客观的评价,我们不会象赫鲁
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我是实事求是派。” ——邓小平答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问 1、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意义何在?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优秀品质?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实事求是的优秀品质(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⑶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⑴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⑵平反冤假错案二、新时期的历史功绩1、背景:2、邓小平的努力:3、影响:通过这些努力,为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
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回顾: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酝酿准备: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要讲话
1、开始产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
2、明确提出理论:1982年中共十二大:
3、第一次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巡谈话:
5、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中共十四大:
6、成为指导思想:1997中共十五大:二、新时期的历史功绩(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十一届三中全会2、经济体制改革3、对外开放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92年南方谈话——工作重心转移,转折、起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二、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思考:南方谈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谈话有哪些主要内容?有何意义?⑴背景:
⑵内容:
⑶意义:国际:
国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89年政治风波1)社会主义本质:
2)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1)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2)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方向,
3)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说“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此说法对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发展了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错(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的含义:2、目的:
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二、新时期的历史功绩3、意义⑶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⑵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⑴成功收回香港、澳门,雪洗百年耻辱。众人心中的邓小平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
——毛泽东   1997年2月,惊悉邓小平逝世,薄一波十分沉痛,挥笔写下“一人千古,千古一人”的挽联,表达对这位二十世纪中国伟人的崇高敬意和评价。 中共领导人的评价  邓小平发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他是中国能有辉煌今天的一位历史性的设计师。他的历史性的作用有两个层面:一是他改变了中国,二是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
  邓小平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敏锐的洞察力,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政治顾问巴兹国际政要的评价众人心中的邓小平海外著名华裔人士的评价  (邓小平)以扭转乾坤的魄力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解放了12亿人民的生产力,创建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他是20世纪各国领袖中数一数二的真正伟人。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博士
  邓小平是划地缘划时空的伟人。未来世界发展有赖中国的改革开放,所以邓小平不仅对中国人民做出贡献,其功绩惠及整个世界。
——美国柏克莱大学校长田长霖众人心中的邓小平人民心中的邓小平人民的心声  198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引起现场群众的一片欢腾。大学生们簇拥在横幅的周围,兴奋地摇花束,挥彩带,抛纱巾。这个闪光瞬间被摄影师捕捉住,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学生的愿望也表达了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1997年2月26日(节选)
他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建国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你是如何评价邓小平的? 全面评价邓小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模式孙中山:
走欧美式的道路
毛泽东:
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共同道路:
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