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板凳》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三个小板凳》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6 19: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三个小板凳教学目标: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认识部首“”和多音字“教”。
2.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你知道爱因斯坦吗?认识他吗?爱因斯坦爱因斯坦(1879——193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动态有限无边的自给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现。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登








赞板凳 凳子阿哥 阿姨坦克 平坦施行 施肥开展 展现交通 郊区捏造蜡烛 石蜡解释 注释赞扬 赞美师老师
作作业
品作品
听写词语老师
作品泥泥土
却冷却
惊吃惊
孝孝心
改改正
自由读文,思考:从爱因斯坦小时候制作小板凳的故事中,找出他长大后成为大科学家的原因。指名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体会爱因斯坦小时候就具有不怕失败,认真踏实的精神品质。学习爱因斯坦不怕失败,认真踏实的精神品质。以后我们做事一定要认真。练习讲故事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犹太血统。他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很有数学天赋,但父母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保里诺·爱因斯坦是富有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年幼时,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他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指北针),罗盘的指针总要指着南北极,使小爱因斯坦研究和着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还记得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另一次经历给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上学几年后,他领到一本欧几里德几何学课本,书中论证得无可置疑的许多公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无法按照课程进度学习,而是一口气就将它学完。 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并不早慧,他到3岁还不会说话,在整个学习期间也无"神童"的表现,甚至在教师眼里显得平庸迟钝,他主要是对教师的呆板教学方法感到不满,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探索能力。他在中学时代就自学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经常缺课,独自修读了经典理论物理,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怀疑一切"的信条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科学生涯。当然,爱因斯坦的杰出科学成就来之于他坚持不懈的毅力。一次,有个青年人请教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劳动,Y代表你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而Z表示少说空话,要谦虚谨慎。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