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民主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1、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919——1927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3、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发展线索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文革时期
徘徊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十一届三中
全会召开
导入
1949年3月,毛泽东成为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21日
(2)主要内容:
①确定国名;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学习目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毛泽东去机场迎接民主党派代表
【课堂探究】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规定了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等等
2、标志:开国大典
◎朱德总司令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
3、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剥削的历史;
(2)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3)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4)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建国初的严峻形势:
(1)军事上: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武装土匪威胁新生政权;
(2)经济上: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尚未完成,财政经济困难严重;
(3)国际上: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1)继续进行解放战争和剿匪镇压反革命:
1949年底,解放了闽南、广东大部、广西全境
1949年,解放贵州、四川、云南地区
1949年,和平解放新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0年,解放海南
北京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战事并未结束。国民党尚有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等地负隅顽抗,困兽犹斗,决计与人民解放军作最后的较量。
为了全面、彻底、干净地消灭反动派军队,解放全中国,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解放重庆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从1949年11月7日解放秀山县城,到11月30日举行入城仪式(注:现解放碑区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挥戈西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直至12月14日巫溪解放,标志着重庆全境回到人民手中。
秀山首次解放 匪患猖獗 1949年11月7日,第二野战军先头部队到达县城,秀山全境解放。11月21日,秀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四川省第一个新生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旧军政人员宽大为怀,凡弃旧图新、改恶从善,愿为人民事业出力者,一律予以信任。而国民党秀山县长李琛、杨卓之等,顽固坚持反动立场,誓与人民为敌,精心构筑“西南反共基地”。
1949年12月初,国民党第八区专员庹贡庭,召集酉阳、秀山、黔江、贵州松桃、沿河等地土匪头目,组成“川黔湘鄂人民救国军”,任命秀山土匪头子杨卓之为该军第八纵队司令。杨卓之回秀山后,网罗各路匪首、地主、恶霸、流氓、惯匪、国民党残兵败将等,组织反革命土匪武装达39股、4000多人枪,欲卷土重来,暴动夺权。土匪威胁群众:谁敢减租,参加农会,当民兵,就杀谁的头,烧谁的房子!群众既痛恨土匪,又害怕土匪;既渴望剿匪,又担心遭报复。一时间,匪势猖狂,群众苦不堪言。县城再度失陷 政府转移。
秀山二次解放 收复县城
秀山县委、县政府转移后,1950年2月16日,酉阳军分区在龙潭成立了秀山剿匪指挥部,由酉阳军分区参谋长赵梁才任指挥长,秀山县委书记兼县长于吉仁任政委。2月17日,由赵梁才率领军分区一团、秀山县大队和转移到龙潭的机关干部,从龙潭出发,行至酉阳县苦竹后,分溶溪、妙泉两路,进军秀山县城。次日拂晓发起战斗,一举收复县城。经过激烈战斗,共打死土匪58人,俘虏匪首周燮卿及其匪众共150余人。紧接着,秀山县委、县政府在全县部署剿匪运动。酉阳军分区一团1营驻清溪、龙凤;2营驻石耶,流动中平、吏目;县大队驻龙池妙泉;3营留守县城做机动兵力。古老边城,再次回到人民的手中。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的法令。共6章40条。明确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目的
结果:到1952年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
49%
内容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2)土地改革(1950---1952年)
(3)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背景
措施
实质
作用 到1952年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巩固人民政权。
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通过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1950—1953年)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派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联合抗击。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4)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长津湖战役中,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外全部冻死在了阵地上,成为了此战中打出来的3个冰雕连。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先后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
杨根思
黄继光
邱少云
罗盛教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4)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影响: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造就了国内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马关条约》
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较强的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学习目标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和封锁新中国
2、外交方针: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同时,中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外交政策 内容 意义
“一边倒” 即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作为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是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1)背景:朝鲜战争停战以来,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3)概况
①朝鲜问题因美国阻挠未达成任何协议。
②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
(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中印谈判中代表中国首次提出。
(2)联合确认: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周恩来在同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这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时间:1955年4月
(2)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3)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学习目标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领域: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社会主义工业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
思考:观察“一五计划成就图”, “一五计划”的实施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特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
意义: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3)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有制改造
①含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方法:农业方面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方面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政策。
③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
2、政治领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召开:1954年
(2)内容: 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三大制度: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和创建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