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猫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6 09: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郑振铎26 猫学习目标反复朗读,品味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悟。积累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三只猫不同的情感。
现代作家、学者。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主要著作有《海燕》 《欧行日记》及《山中杂记》等。
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 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郑振铎
(1898—1958)作者简介忧郁 污涩 怅然 蜷伏 惩戒 凝望 诅骂 怂恿 叮嘱yōu yù sè chàng
quán chéng níng
zǔ sǒng yǒng dīng zhǔ预习检测 — 字音字形次别内 容项 目
朗读课文,画出描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地位、结局和对“我”的影响的句子,完成表格。对“我”的影响整体感知次别内 容项 目
对“我”的影响 如果请你帮作者给三只小猫拍摄照片留作纪念,你最想给文中哪一只小猫拍摄?你最想拍摄下它的哪一个瞬间?抓拍瞬间示例:
我最想给第一只小猫拍照。照片上,三妹正取了一条红丝带,在它面前拖摇,它跃起来伸出一只脚爪扑抢。它花白的毛,如同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一样,真可爱!芙蓉鸟被害案案发现场情况: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2、案发后的表现: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你来断案犯罪嫌疑人第三只猫是真正的罪犯吗? 你从这份卷宗里能看出判案的漏洞吗? 在这只猫的作案证据中,有两个词要引起注意,那就是“似乎”和“好像”。这只是主观猜测,是在没有了解真相的情况下的妄下断语,以致造成了一桩冤案。 设想一下,如果“我” 养第二 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 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思维拓展 同一件事,作者对待不同的猫态度可能是不同的,猫的遭遇可能是不同的。那么这是什么造成的?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速读全文,用“ ”画出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文中感情,并作圈点批注。然后按照句式说话:“读(原文中的) 一句,我体味到 的情感。” 情感聚焦1、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伤了”?
2、第30段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手法?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
3、“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为什么有这样的过失?
4、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5、如果这只猫没死,你认为“我”有改正过失的机会吗?为什么?
6、选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什么?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我的心。答:心理活动描写。抒发了“我”愧疚、自责之情。答:“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便清率地作出了判断。答: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
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答: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严于律己的思想感情。( 30_34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
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 我家
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
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主题理解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
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2、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弱小者总是不幸的。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郑振铎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崇尚平等的民主价值观。平等的前提就是自由,但自由绝非指每个人可以任意作为,不受拘束,而是保证每个人的一些最基本权利不受侵害。在作者的笔下,一切生灵均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生命。从“我”的巨大的痛苦中,我们看到了郑振铎对生命自由的尊重,看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正义、自省和良知。资料助读学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善待生命,同情弱小,关爱动物。
★面对缺乏正义的事,不应不闻不问,要勇于站出制止,学会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 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不要让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成为人的死亡,任何一只猫的亡失都成为人的亡失……让我们都满怀爱与宽容,满怀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吧!
教师寄语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记叙下来,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读写结合